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摩二入四行觀四、稱法行(一)
2008/11/04 20:45:19瀏覽673|回應0|推薦6

達摩二入四行觀 

惟覺法師開示 

四、稱法行(一) 

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性者空也,我們的本心本性,不但要空,還要淨,淨就是清淨,心裏面沒有貪瞋癡邪見才叫清淨。舉個例子說,師父在說法,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是有嘛?是無?這一念心是空相,說它是空嘛?它能聽能想,裏面又能產生種種智慧、知道一些技能,在真空中能生妙有,所以不能說它是空;真空當中有貪心、瞋心、慢心就不是清淨,所以性當中不但要空,還要明、淨,才叫「性淨」。在修行當中,從外面種種的加行、戒行------等事上去做;到達最後持戒沒有戒相可得,修行沒有能所可修,做了功德也修無相功德,這樣的由事到理就是無為法。所以,菩提心屬於涅槃心、屬於實相。這個理體,在佛法裏是最高的理,也是真正的法。 

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在菩提心、涅槃心、無為法的這個地方,什麼人我、是非、佛魔、凡聖……都安不上去,所有的一切名相、形相,到這個地方統統都化為空有,這個地方就是實相、空性,也就是佛心。佛法裏這個道理談得最多,所謂的禪心、慈心、佛心就是指實相、空性。 

  這個沒有著落的地方,沒有彼此,有彼此就是對待。不但無彼此,也無大小、善惡、染淨,什麼都不著,也染不上去,不能有一點點的形相存在。比照這個無為法在日常生活上來用功,返照自心,就是「稱法行」。 

  祖師自己解釋了還不算,並引佛經來印證。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佛經上說:眾生本來就是空性,那裏有個眾生?假如我們度眾生,執著個眾生,在八識田中就有個眾生相現出來。眾生相現出來了,就是有為法,屬於生滅、識心,與性淨之理不相應。性淨這個地方是──無有眾生、一法不立的。如果執著有個眾生,我們這一念心就被「眾生」染污,也有了塵垢。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3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