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十六)「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2014/08/29 11:39:24瀏覽12759|回應0|推薦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十六)

惟覺法師開示

  既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下這個心是什麼境界?就是空有一如。接下來,全盤托出這一個心性。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觀世音菩薩叫「舍利子」一個人,目的是使大眾注意。綜合上面的說法,進一步提示大眾。「是諸法空相」,前面所說的「色、受、想、行、識」諸法,都是虛妄不實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都是空相。但恐怕一般人又執著空相,所以馬上接著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破除了我執、法執以後,當下這一念心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何謂「不生不滅」?就是諸位聽法這一念心「不生」,因為這一念心本自具足,所以說「不生」。凡夫看到色、受、想、行、識諸法,認為這些都是實有,所以有生,因為有生,所以有滅。照見五蘊皆空,破除了我執、法執,這一念心性是實相境界,稱之為「實相般若」。前面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最後照見五蘊皆空,當下這一念心不生不滅,是本具的,法爾如是。所以,煩惱不生,本性就是不滅。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一直到未來,這一念心亙古亙今,蓋天蓋地,所以是「不生」。因為「不生」,所以「不滅」,這就是法身佛。

  眾生執著兩邊,一個是淨,一個是垢。垢,就是穢。眾生執著這個世界是穢土,另外有一個地方叫作淨土。心有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就是垢染;聖人的心是清淨心,不貪、不瞋、不癡,這是淨。但是,《心經》講的道理是不執著淨、垢,因為有垢就有淨,這是一個相對的境界;假使沒有垢,「淨」也不可得,因為有淨,就另外顯出了「穢」的境界,這都是執著兩邊。

  一般人認為「垢」就是骯髒、齷齪的,如果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最骯髒、最齷齪的東西,還是清淨的。舉例來說,我們認為糞便很髒、很臭,但是蟲子、小狗就喜歡吃大便,牠認為這是很香的東西。究竟是香的?是臭的?都是源於自心的分別。世界上的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不能執著。我們看到大便,覺得很髒、很討厭,如果這個大便是在講堂,就覺得很噁心、很討厭;如果把這一堆大便放到樹下,或放到花上、放到蔬菜上,就是最好的肥料。所以,世間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東西,不垢不淨,這是指外面的境界。

  這裡所說的「不垢不淨」,不但是指外面的境界,最重要的是指我們這一念心。心法就是不垢不淨,我們這一念心照見五蘊皆空,當中又是一法不立,垢也不可得,淨也不可得。執著「淨」是一念心,執著「垢」也是一念心,所以捨垢取淨,心就在兩邊。例如,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極樂世界是清淨的淨土,這個心就有取捨。有取捨、有分別,就不是實相。所以,照見五蘊皆空之後,一法不立,一念不生,當下這一個心沒有垢、淨的分別,是一個實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一如,一念長存。

  何謂「不增不減」?這一念心沒有增、沒有減,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般人認為自己是一個薄地凡夫,有一身的業障;如果成聖了,沒有業障,似乎是有所得,得到什麼呢?得到清淨心、得到智慧、得到禪定,乃至於神通,這就是「增」;凡夫沒有清淨心、沒有智慧、沒有禪定、沒有神通,就是「減」。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為什麼原因呢?

  「在聖」的這一念心,只是除去了習氣;把習氣除去了,清淨心、菩提心、涅槃心是本具的,所以沒有增加一絲一毫;凡夫雖然有煩惱、有無明、有業障,但是「水即是波,波即是水」,「如金在礦」,修行是披沙煉金,沙煉掉了,金現前了,這念心依然如是。所以,在聖,這念心不增加一絲一毫;在凡夫,也不減少一絲一毫,一切都是本具的。

  凡夫這一念心和聖人這一念心,本來就是一個,只是迷悟不同。在迷的眾生,好像業障很重;悟了這念心,好像是有所得,其實還是無所得。在迷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沒有了,智慧也沒有、禪定也沒有、功德心也沒有、慈悲心也沒有,好像減少了很多,其實是被無明所障蔽了。慢慢覺悟了,這念心又現前了。

  一般人認為,迷就是減,覺就是增,其實都是在迷悟這一念,覺悟後仍然不增加一絲一毫。在迷,還是不減少一絲一毫。明白這個道理了,這一念心就是實相,實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這一念心,就稱之為菩提、涅槃。

  煩惱不生,本性就不滅,這念心不落兩邊。垢淨、增減,都是兩邊。除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還有不去不來、不生不滅、不出不入、不常不斷。悟了實相,我們這一個心性安住在實相。實相無相,無相無不相,這就稱之為「實相般若」,是指大眾聽法這一念心,不是另外還有一個心。聽法這個心不打妄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生無明,這就是不生。

  這念心不生,當下這個心就是不滅,不作垢想、不作淨想,不作得想、不作失想,這念心法爾如是,「一法不立萬法生」,這就是實相。一法不立,就是實相;心生萬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裡面具足一切智慧、具足一切功德,所以稱之為實相,也可以稱作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不常不斷、不一不異。假使真正達到這一個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實相境界就現前了。

 

【中台世界】中台山月刊師經論開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670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