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與社會—與災苦共處 華嚴經的智慧(中)
2020/04/03 07:49:49瀏覽375|回應0|推薦4

佛教與社會—與災苦共處 華嚴經的智慧(中)

  三、迷悟雖殊 其性本一 轉化境界向內求

 世尊給我們示現的,他出去參學十二年,所學的都

是知識,若不肯放下就變成所知障。兩種障礙,一個

是煩惱障,煩惱是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名聞利養;

知識太多,不肯放下,就變成所知障,這兩大類的障

礙使我們不能見性。如果我們對古聖先賢的教誨一絲

毫懷疑都沒有,障礙就沒有了,自性就現前。自性裡

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無量

福報,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就是成佛的境界。中國

古代的教育非常重視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這三

樣東西是普及教育、全民教育,社會才能安定和諧。

因為懂得倫理道德會恥於作惡,懂得因果就不敢作

惡。人人都懂得斷惡修善,這個世界多麼美好!與佛

經上講的極樂世界沒有兩樣。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心善,所以境界都善,因為境隨心轉。

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人心不善、言行不善,所以外面環

境跟著也就變得不善。於是我們就明白,化解災難從

哪裡做起?從意識,我們果然能夠轉惡為善、轉迷為

悟、轉凡為聖,問題全解決了。解決問題不在外求,

而在內觀,所以佛法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典,它都是

向內求,不是向外。

  性是一體,在哲學講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是

一個,無量無邊的世界,依正莊嚴都是從這裡生的。所

以性是永恆不變的,上到諸佛如來,下到微細的生物,

品類雖然非常之多,都是這個性變現的。迷了就看到生

死、看到災難;悟了就叫做涅槃。涅槃是梵語,意思是

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迷悟雖殊,其性

本一,這是我們首先要肯定、要認識的。

四、一念不覺 而有無明 染由心生非外來

 宇宙怎麼來的?生命怎麼來的?大乘教裡佛告訴我

們,體是清淨的,它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心法、色

法統統沒有,但是色法、心法都是從它變現的。所以能

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怎麼生的?即所

謂波動。自性是不動的,突然它產生了波動,這個波動

就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動它就現相,不動就不

現相,像我們看電視一樣,自性就像電視的屏幕,頻道

一打開,種種色相就現前,關掉什麼都沒有了。我們從

這個地方能夠領悟到這些現相的事實,實際上是佛法講

隱現不同,有波動的時候它就現,沒有波動的時候它就

隱,隱現不同。

  現的這個相,佛稱之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

空。屏幕是真空,真空不空,它能現相;妙有非有,雖

現相,這相是假相,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的錯誤就是以為它是真的,在這裡面起心動念、分

別執著,這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十法界。

  這是粗的時候我們知道,還有微細四相就很難懂,

微細四相是講一個念頭,一個念頭裡頭有生住異滅。這

個念頭時間多長?我們在經典上看到,彌勒菩薩說「一

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我們現

代一般用秒為單位,按一秒鐘我們彈指四次,四乘三十

二億百千念,是一千二百八十兆。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

十兆的念頭,每個念頭都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這叫

做微細四相。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形就是物質現象,

識是精神現象,精神和物質同時起來,精神裡面有物

質,物質裡頭有精神,分不開的。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相到底是什麼?就是種極微細

的現相,念念相續。好像我們看電影,電影的錄像都是

一張一張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放出來,我們在銀幕上

看到,它的速度是一秒鐘二十四次,二十四次生滅。

鏡頭一打開,相就生了,關起來相就滅了,接著第二

張又生了。它速度太快了,實際上一秒鐘只二十四

個生滅,我們就被它欺騙了,認為是真的一樣,現實

的狀況是一秒鐘一千二百八十兆,電影不能比。所以

它是一種相似相續相,你看電影的底片張張不相同。

現實環境也是如此,佛講得很清楚,每個念頭不一

樣,前念不會到後念來,後念也不會到前念去,不相

往來,所以才稱它為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相

似相續。這是說依報、正報的發生是這麼來的,宇宙

是這樣起源的,是一念不覺。這一念決定不要去追究

它,什麼原因有這一念,什麼時候有這一念,實在講

就是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所以佛家講無明叫

「無始無明」,無始並不是說太久遠了找不到開始,

不是的,無始就是根本沒有開始,就是當下。當下一

念覺就成佛,一念迷就是凡夫,就是當下這一念。所

以說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時間、空間都是假的,

不是真的。

>>續載中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323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