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觀部落要達觀----------
2010/10/12 14:01:13瀏覽849|回應0|推薦37

                走訪"達觀部落"是一場美麗的錯誤--------------

               你.........你知道的,和一群婆婆媽媽出遊,應對進退的方式和遊賞內容都得大幅度調整.........不瞞你說,在這個行伍中,我竟莫名被歸類在"幼齒"的區塊?!剔除社區發展協會兩位年輕幹部不算,一個甫自城市隱退來歸的中年女子,跼蹴遊覽車一方已顯突兀刺眼,當他們以母語(泰雅族)或日語溝通交流,頓時自己便化身成既聾又啞的殘障人士,被鬧熱行進的世界冷冷排斥在外,特別是他們愛唱歌且渾然天成的歌喉透過麥克風無所謂拘謹與退讓的在遊覽車上響起時,我能做的就只是緊貼著母親的耳垂大嘆弗如.......。我以為這趟旅程在一開始,就埋下敗興而返的因子........。

                              
               
               聰明若你必定知曉,人的彈性和潛力總是發生在危急存亡之際,像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的巨大衝擊,位於台中縣大安溪岸的三叉坑部落,房屋全倒43戶、半倒6戶,幾乎可以毀村來形容這次的災難,當族人噙著眼淚潦草將死去的親人埋藏後,鄉公所又傳來一個教人氣絕的消息,因為經過專家學者的共同會勘,部落所在地被評估為"禁建區",
  對這些失去家園、親人的泰雅族人來說,簡直不能接受這個無法原址重建的結論。但是塑膠遮雨蓬畢竟不是久居之地,而"以地易地"的重建方案又提出許多利多,包括增建從前部落沒有的活動中心、族人的信仰寄託基督教長老會教堂、安全的擋土牆、基地道路,還有簡易的排水、用水設施等,於是經鄉長耆老來回奔走溝通後,這場紛爭終於在多數人以按手印方式投票同意"部落重建方案"下落幕,而那些自始至終主張原地重建的少數族人的身影,便只能隨太陽下山天色轉暗而逐漸縮小隱沒在燭火吹熄後,冥夢故土亡親的點滴記憶與濃濃鄉愁裡.........。而我,也因為觀看"三叉坑的故事"紀錄片,感染部落族人歷經土殤之痛導致生活一貧如洗,又在人心惶惶當下緊接著迎受"遷村"的悲憤,卻依然咬緊牙關與天爭命的強軔生命力後,忘卻自己微小不堪啟齒的尷尬........。

              
                "達觀部落廚房"就在這樣的背景中因運而生,它的主要成員分別來自三叉坑、雙崎、達觀、雪山坑部落,甚至有遠至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沿線的部落居民參與其間。"部落共同廚房"的創立概念其實是由泰雅民族"共食共做"的傳統生活機制而來,其組織中主要成員林健治被地震從城市震回部落,花了大半年時間忙於重建家園,陪伴喪妻失子的老父。離鄉背井二十年後,他第一次有機會拋開漢人的視角和價值觀,安靜的和故鄉土地對話,漸漸才找回泰雅祖先的生命智慧與經驗哲學。於是咖啡屋、農地認養、送餐服務和設立部落學生獎助學金、安排到校為部落學生提供課後輔導,及以接待家庭取代發展民宿等等作法於焉形成。


                 部落廚房的設立不僅讓部落裡的少數人有班可上,更讓大部份務農的部落柿農有利可收,再加上部落導覽人員和表演團體都能因遊客的參訪而受惠,這樣一種源自古老傳統的"分享"文化,當然叫前來參訪的團體在弄清楚"達觀部落廚房"創立的來龍去脈後動容不已,特別是身上同樣流著泰雅血液的族群們,如這些老嫗,媽媽,和我自己,以及那兩位受過高等教育的部落發展協會年輕幹部,我希望這種自省自覺甚至是自足自養的部落精神能夠持續傳承,好讓部落外的人一旦提及"原住民"三個字,不會只想到會唱歌的張惠妹、獵人頭的出草事件,或擅長釀小米酒而至今日為酒所困的原住民族--------------因為這趟達觀部落深度之旅讓我發現,追溯前人的足跡,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自己的定位,更能藉著類似的觀摩活動覷見部落紋理,引發族人找回生為泰雅人的豪情與驕傲,更重要的是懂得珍視祖先智慧與自身文化且願意不輟傳承,並進一步思考如何創新發揚傳統技藝,讓一直居處弱勢需要政府補助輔導的原住民同胞,有一天也能慷慨解囊以一己之長回饋社會。

                                     
               
                「比如泰雅族"共食共做"的生活哲學,你好我也要好,就可以汰去漢人惡性的營利競爭......」,主持人林健治舉著麥克風站在投影片前語重心長的說。



                  經歷十一年的休生養息,達觀部落的好山好水已見顯明復甦,然被九二一地震震得鬆軟的地質卻無法在這麼短暫的地球時間裡得到痊癒,於是幾年前的風災又加劇了部落土地和景觀的破壞,參訪"象鼻部落"途中,仍舊看見挖土機和水泥預拌車停泊在河床上持續八年八百億防洪計畫的河堤工程,我想,防危杜漸的公共建設政府和地方務必要戮力合作,因為一旦防不勝防的天災如九二一地震降臨時,我們只能扶老攜幼合手禱告靜待上蒼悲憐,至於人謀不贓的罪過,就不是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們能夠輕易原諒這些在中央和地方為官任職乾領薪俸不做事的人,以為記過去職就足以彌補的憾事了!


                   行過達觀部落,看見世事無常,才知道人永遠要帶著一顆達觀豁然的心安平過日子,貧困的三叉坑部落都能以這樣的心態走出低潮,你說這短短紅塵還有什麼是我們走不過或需汲汲營求的東西?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e580508&aid=448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