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在阿里山-------呼吸順暢(上)
2010/09/12 10:37:31瀏覽194|回應0|推薦11

         走一趟阿里山,對我而言,一直是童年以來的想望,誰教那首"高山青"不只贏得大陸觀光客的親睞,就連咱們這些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其實也好奇阿里山的姑娘到底如何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又是怎樣的壯如山哩?!終於------------我排除萬難,直搗童年夢土。 

                                

                 八八風災肆虐臺灣之際,我在東南亞幾個國家進行一趟為期45天的自助旅行,由於居住地點不斷遷移和資訊傳遞之不易,我僅能從女兒的Mail中約略得知莫拉克颱風對臺灣中南部山區造成莫大傷害,回到台北,旋即展開新的、忙亂的工作生活,壓根沒時間摸清到底八八風災在島國臺灣興起多大風暴?近半年遊走山地部落,不經意撞見幾處新建的組合屋,又目睹災區對外聯絡道路兩側竟在颱風襲捲離去後一年,依舊呈現出落石堆積、山川變色的蕭條景像,當下不禁汗毛直豎、心打寒顫,終於明白何以日本專家學者會如此重視此一事件,不惜勞師動眾幾度探勘臺灣中南部災區,並趕在風災屆滿週年前夕,戮力完成一部發人深省的八八風災紀錄片了!? 

                 會不會因為島國風災頻仍,讓我們這些島嶼上的子民都忘記人命尚值幾分錢這事了!? 如果連事不干己的日本人,都將八八風災視為重大課題積極介入研究,進而與其國土重劃局並肩合作,推翻地圖上舊有的小範圍土石流警誡區,重新檢視全國土地,最後擴大標記了多處遇大雨來襲即有可能發生嚴重崩塌的區域好防患於未燃;嚴謹的日本人總能以它山之石攻錯,身為事件苦主的我們,又做了哪些準備謙卑以待大自然無法預測且來時毫不手軟的怒吼反撲哩?!


                  我羞愧自己是因著嗜喝咖啡的病而走訪阿里山,出發前亦未打探當地交通狀況是否已經修復通暢,背起慣常行囊,帶著做足的有關阿里山鄒族王子栽培的冠軍咖啡豆功課便興沖沖上路,連錯過一班開往奮起湖的公車也不以為意,儘管下一班入山公車抵達樂野部落時,將是繁星高掛的山中夜色,中年人追尋知識的步伐,總不若急欲冒險闖關的漂泊少年,我安步當車如履平夷..........

             
                   風光明媚的阿里山是鄒族人的故鄉,近年因為開放大陸觀光,馳名遠近的高山烏龍茶,硬是讓陸客自動自發掏出口袋大把大把鈔票,論斤算箱的給風風光光反攻回了大陸,台灣商人見奇貨可居,便生哄抬物價之陋習,最終不免傳出幾分陸客對寶島臺灣的負面評價,現今茶商接待大陸觀光客大半已能秉持平常心,不再拿對岸訪客當盤仔耍,其實你是陸客、我是台胞,如此你來我往、冤冤相報要到何時才了?不如放下貪婪偏見,專心發展自身的優點,有機農業也好,經濟作物亦罷,甚至是臺灣多元族群的人文習俗,或別具情味的在地民宿都成,凡事紮實的做,總勝過投機與僥倖。

                  入山時分夜色已欄,我按捺住滿腔好奇,直到第二天清早才推門到部落走探,座落在坡地之上的樂野部落,清楚交代了阿里山上其它聚落和農地生成的基本型式,往後兩天遊歷部落的記憶裡,我幾乎難能看見平坦的鞍部村落或廣闊農地,因為這樣的侷限,反而促成高山烏龍良好的生長環境,再加上山區午後長年多雨多霧,阿里山輕發酵的烏龍飲入喉嚨,總是清甘順口帶有一點酒糙餘韻以致讓人回味無窮。不過這趟我不是來找茶,且暫把茶園的綺妮風光擱在一邊,讓我們喝咖啡去----------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e580508&aid=435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