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2/25 22:17:41瀏覽1442|回應4|推薦36 | |
最近,校園瀰漫著一股很濃的氣味,不管是什麼,總之大家都受不了那味道,聞久了,還會感覺有些頭暈,有人說是雞屎味;有人說是塑膠味;有人說像空氣污染。搞了半天,原來是校園裡栽種的某棵樹木,時近開花期所發出來的氣味。 找出原兇之後,大家開始議論紛紛,有人建議應該將它砍掉,不過反對者認為這樣似乎不太人道,怎麼可以因為它發出不好的氣味,就將之斬除呢!怎麼說也是一個生命;有人建議乾脆移植到別處,可是問題隨之而來,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自己都受不了了,那麼什麼地方可以接受它呢? 正當這個話題如火如荼的延燒時,我聯想到的,竟是《莊子‧外篇‧山木》中的一個故事: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乎則不然。……」 哈哈!用與無用,材與不材,莊子的弟子,可能很難明白老師的境界,一般人可能也難以到達莊子所謂的「乘道德而浮游」。 話說回來,當年政府引進這樣的樹種,該是因為它高大威猛、閃亮翠綠的外形吧!或許從沒想到,它在將近開花之時,會散發怪味,看看介紹說它:「庭栽觀賞及行道樹」,我想純粹觀賞,倒是還算賞心悅目,但是,真的用來庭栽或行道樹的話,只怕會到處惹人嫌吧! 討論樹木的價值,由來多是因其實用價值(木材之用及造紙……),被喜歡或被討厭(因無用),看來,恐怕很少有樹木是因為這樣的理由而被嫌惡的。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