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主社會的媒體問題--小人物大英雄
2009/04/02 20:37:13瀏覽3127|回應4|推薦10

影片名稱:小人物大英雄

討論主題:民主社會的媒體問題

影片介紹

  媒體,在一般人的眼中是不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呢?片中很細膩的針對這個重點,顯露出許多發人省思的問題。

  一切就從主角柏尼要前往接兒子一起去看電影開始,那時大雨滂沱且他的車在途中拋錨了,就在此時一架失事的飛機墬落在他面前,他循著眾人的呼叫聲,無意中他直接或間接地幫助飛機上所有的乘客逃生了,使得這次的失事中沒有任何人因此喪生。

  由他親自救出的幾位乘客中,有一位是新聞記者,她和其所屬新聞公司將此事件炒熱,並刻意將焦點放在那位無名人士身上,且誓找出他。但這位無名英雄卻遲遲未曾出現,直到最後電視台出懸賞金一百萬後,才有一位名叫約翰布博的人出面承認,接下來,約翰布博從一個微不足道的流浪漢,轉身一變,成為全國注目的焦點。

  可是真正的救人者柏尼知道後會發什麼樣的事呢?

觀賞後的心得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發展一日千里,真有些令人措手不及的感覺;而媒體,可算是當中最善用新資訊的份子了。在還未有這些新科技之前,人們對於所有遠方的消息,只能以聽聞到的為準,以其來了解事情,有時人們總感嘆因時間的耽誤,使得許多的遺憾無法挽回。今天,一切進步了,世界已像是個地球村,什麼事情,只要利用一些設備,就可以得知自己想知道的,尤其是在媒體日益發達的情況下,我們無論何時都可以知道最新的生活狀況、國際的情勢、國家的政策、金融走向的動態……等各種訊息;然而,是不是從此,我們再也沒有無法挽回的遺憾了呢?

  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熱門話題產生,其中大部份是由媒體運用手段將其炒熱的。可能有許多人無法想像或不願相信,媒體的力量竟大到可以將是轉非,甚至掌握生死大權的地步。在幾個寫實的例子中,如:轟動一時的白曉燕案,我們不知道她的親人、母親在這些日子以來,如何能在陰霾下勇敢地生活,只要一想到他們(每當夜深人靜時,獨自暗暗啜泣,或是午夜夢迴時,每每被厄夢驚醒)的生活,如何不令人心酸呢?可是,媒體卻讓那萬惡之首──陳進興成了新聞的焦點,到最後,好像反而是受害者不對了,是受害者自己活該的,誘人犯罪,奇怪的是,大眾像是毫無自覺性的,受著媒體的引導,任其擺佈自己的思想。還有最著名的蘇建和案,一件原本已經確定的案子,卻因媒體的介入,而使得犯罪者得以利用之,進而逃過一連串的判刑,至今尚苟延殘喘活於世上。其他尚有多不勝舉的例子,因此,我們不能否認媒體的邪惡,可是追根究抵,其罪惡的本源竟是群眾的力量,媒體不過的善於利用之罷了。只是,不知有沒有人思索過,媒體是基於什麼利益或心態下,要去做這樣的事呢?在還未解析之前,我想先以文字說明一種可怕的力量。

  在余秋雨的文章中曾記載這樣的一則小故事:

  在歐洲有一個數百年來一直親如一家的和睦村莊,突然產生了鄰里關係的無窮麻煩,本來一見面都要真誠地道一聲「早安」的村民們,現在都怒目相向。沒過多久,幾乎家家戶戶都成了仇敵,挑釁、毆鬥、報復、詛咒天天充斥其間,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準備逃離這個可怖的深淵。可能是教堂的神父產生了疑惑吧,花了很多精力調查緣由,終於真相大白,原來不久前剛搬到村子裡來的一位巡警的妻子是個愛搬弄是非的長舌婦,全部惡果都來自於她不負責任的竊竊私語。村民知道上了當之後,不再理這個女人,她後來很快也搬走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村民間的和睦關係再也無法修復。解除了一些誤會,澄清了一些謠言,表層關係不再緊張,然而,從此以後,人們的笑臉不再自然,即便在禮貌的言詞背後也有一雙看不見的疑慮眼睛在晃動。大家很少往來,一到夜間,早早地關起門來,誰也不理誰。在余秋雨的分析中云道:對那個竊竊私語的女人,村民們已經忘記了她講的具體話語,甚至忘記了她的容貌和名字。說她是壞人吧,看重了她,但她實實在在地播下了永遠也清除不淨的罪惡的種子。說她是故意的吧,那也強化了她,她對這個村莊也未必有什麼爭奪某種權力的企圖。說她僅僅是言詞失當吧,那又過於寬恕了她,因為,她做這些壞事帶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衝動。

  在這樣的小村莊中,只需有一個造謠者,就足以使其天翻地覆,然若在大社會中,除了造謠者,還需要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傳謠者。我仔細分析一下傳謠者的心態,發現其最終的目的不是要真相,不是要結果,或許也沒有什麼利益可得,只是他鍾情於追求傳謠所能掀起的風波有多大,製造的效果能有多好,如此而已媒體,扮演的不只是造謠者,也同時是傳謠者,基於傳謠者的心態下,它所追求的也正在於過程可以有多精采,可以獲得多少的掌聲、讚賞和認同,或是可以撩動多少人的情感、影響多少人的判斷、可以造成多大範圍的轟動和多少人的瘋狂。

  在以上的小故事中,體會到的是一種可怕的力量,無形之中的殺傷力是比任何武器要來得厲害許多的。那麼是什麼呢?是謠傳,一個小小的謠傳,已經可以使得很多無中生有的事情,變成有形有體,進而成為架構堅實,骨格鋼硬的實在事物,然後,將當事人活生生的壓死在它的淫威之下。各位可知阮玲玉是怎麼死的?或許那很久遠了,舉出來比較沒有那種切身之感。不過無妨,大伙兒可以想想比較耳熟能詳的影視新聞,這個圈子一向是人性卑劣面的縮影,在這個範圍之中,被傳言殺死的可算不在少數。若然不小心被點了名,不僅毫無反抗能力,更可怕的是,可能連死都無法擺脫它給予的迫害。如果,曾經看過那些搞娛樂新聞的記者的話,你就會發覺,在他們之中如果不卑鄙、不下流、不低俗、不無聊,似乎就很難生存;所以,他們自練就了一套無中生有、補風捉影、空穴來風……等等本領,實在不由得人不甘拜下風,且須敬而遠之,否則,一旦惹禍上身,是神仙難救。

  諸君或許有時會覺得奇怪,也或許會感到迷惘,何以自己對於謠傳竟毫無招架能力。甚至連飽讀詩書,為人正直的知識份子,也難逃其影響。說說歌曲吧!喜歡聽歌的人,或許曾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若很討厭某位歌手(且不論是因為他唱得難聽或是什麼個人因素)的話,必然會討厭聽他的歌,甚至抗拒,可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你又必須得天天聽,時時聽,久而久之,你會習慣且接受。當有天你不自覺的哼出他的歌時,你或許會驚覺自己怎麼會如此,也或許你那時已改變喜好,覺得他的歌其實也不錯。在心理層面上,這屬於強迫性的影響,若是你刻意去抗拒反而更容易被其影響。其二是孟子云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沒有錯,錯只錯在,若有心人刻意營造事件,引出人性的惻隱,抑或刻意誤導人濫用其惻隱之心,而使其惻隱之心少了正確的善惡判斷,這情況也是很糟的。另外有三人成虎的故事,大伙兒必然都聽過,這是一種屬於同阻電波不斷強化之後,較弱的必受其影響或同化的原理。當然這也反應出中國人幾千年來,所堅持的「公道自在人心」是多麼可怕的。真正能夠〝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人,伴著他的是寂寞與孤獨,獨醒的感覺很淒涼,也難怪有人主張要隨波逐流了。有關以上提出的論調,是屬於人性弱點的部份,別以為那沒什麼,許多情況下,媒體就很懂得掌握人性的弱點而贏得勝利的。

  現在再將其擴大至整個國家來看,諸君可否想像,在民主社會中,若是媒體沒有健全〝人格〞的話;那麼誰可制裁它呢?沒有人可以制裁的話,它將是比任何兇徒更難防的危險。怎麼說呢?魯迅曾力言「是非不可公於眾,公之則果不誠;政事不可公於眾,公之則治不郅。惟超人出,世乃太平。不能然,則在英哲。」他也認為「世界正是由愚人造成的,聰明人絕不能支持世界。」而媒體很懂得利用群眾力量,也將群眾的愚昧與弱點看得非常透徹;於是,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在政事上,有些不必要公開的,被公開了,然後,他們再運用手段煽動群眾,國家能不亂嗎?在報導罪大惡極的殺人犯時,故意跳開他窮兇惡極的一面,而去報導他偶發的善行、脆弱的一面、兒時的經歷;最後,殺人犯獲得群眾莫名悲憫的同情,以輿論的力量對抗司法而無罪或減刑,治安如何能不亂呢?……

  其實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媒體亦有其良好的功用存在,如九二一大地震,很多新聞媒體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進出險地,盡力將現況報予遠方擔憂的親人,也有間接的幫助受難者,還有在物資運送方面,也發揮出他們的功用。雖然也有可惡的只顧採訪,不擇手段的,那不管,且躍過不說。最重要的是,好的媒體能夠適時的將被社會忽視的一角呈現出來,使其不致於孤立無授;如此說來,媒體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功用,只是得看人將之如何運用。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itaych&aid=2809972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9 06:59 【udn】 比價後還有更便宜!七個 習慣 成功 有約比價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政府坐的蹺蹺板,會平白地平衡嗎? 媒體扮演好角色了嗎?
2009/04/06 12:13

媒體不能有顏色思考...

社會風氣若不好,政府官員(含民代)、政治人物、媒體該負最大責任!! 20080203
http://blog.udn.com/glee/1592027

政府坐在失去平衡的蹺蹺板上(制衡及監督不平衡!?)
http://blog.udn.com/glee/1542556

阿扁執政時 台灣亂象: 無制衡,政府帶頭為所欲為!!
http://blog.udn.com/glee/1563867

但現馬英九執政,政府坐的蹺蹺板,會平白地平衡嗎?

如果我的部落格在[政治異言堂Blogs]聯播...
http://blog.udn.com/glee/2771462

要求改革的民意力量可能突然間變得很大! ? 多少人承受得起!? 多少人高興!? 多少人害怕!?
....



轉載
轉載
2009/04/06 10:08
請問可以轉載您的文章嗎?
三狂(anitaych) 於 2009-04-06 11:12 回覆:
歡迎轉載!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每個人都可以盡一份力---改變自己,更進一步,不散佈”牢騷”,”抱怨”及”憤怒”!!
2009/04/06 09:17
我們的媒體,社會及人民充滿了"負面思考"---一個充滿”牢騷”,”抱怨”及”憤怒”的社會能帶給社會進步,和諧快樂嗎?



好多年前有本中文翻譯的書”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每個人要養成七個好習慣,同時”人格心理的成熟”階段要由 (Dependent àIn-dependentàInter-dependent) 從依賴到獨立,又由獨立更進一步到”協通合作”的互賴,簡略的將七個原則列表如下 :

Habit 1: Be Pro-active: Principles of Personal Choice (正面積極的實踐力: 個人選擇原則)

Habit 2: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Principles of Personal Vision (腦海中有全面宏觀思考: 個人願景原則)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and Execution (重要的工作先進行 : 整體和執行實踐原則)

Habit 4: Think Win/Win: Principles of Mutual Benefit (雙贏思考 : 互利的原則)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Principle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先以”同理心”設法瞭解,然後邏輯說明被瞭解: 相互理解原則)

Habit 6: Syn-ergize: Principles of Creative Cooperation (協同運作: 創造性的合作原則)

Habit 7: Sharpen the Saw: Principles of Balanced Self-Renewal ("利其器”提升能力:平衡(身,心及能力)的自新原則)

台灣過多的負面選舉手段,不知不覺的影響許多人的思考習慣----凡事反對,抱怨----當這種負面思維佔優勢時,就會妨礙為思考 : 如何在實踐中逐步改善;正確的思考是引領每個人能生活的更好的必要條件!!

對美好未來的”相信”,可以轉換成多大的行動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抱持著Be Pro-active: Principles of Personal Choice (正面積極的實踐力: 個人選擇原則)-----改變台灣的社會文化,才能走向”卓越”!!
Tomas
三狂(anitaych) 於 2009-04-06 09:34 回覆:

是的,這是我目前努力改變,也同時希望帶給學生的教育,凡事往正面方向去思考,陽光角度去看待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弄糟,但是會有如此感觸,也是由於最近人本大行動的攻擊我們學校,帶領大批媒體報導不是事實的事實,讓我們學校一直嘗試想要維護保護的受害者,差點曝光,這對學生是傷害,也是不公平的,操弄媒體的更是不應該,因此,一時有感而發,才寫了這篇批判性的文章。

但是,我還是認同您的說法與觀點的,只是,凡事總難盡如人意。


heroplayer
....
2009/04/05 11:06
你说的很对,我给你顶一下。
三狂(anitaych) 於 2009-04-05 21:22 回覆:

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