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拾蔣勳先生的《孤獨六講》。「孤獨」頗能詮釋我的日間時光,算能自處,也能自娛,但大概是時間管理不甚佳吧,總覺得一天的時間好少。
還未能花大量的時間在閱讀和寫作,倒是對廚房、各超市、街市越來越熟悉。在香港外食的次數區指可數,44天約煮食120多餐,應該破煮食紀錄了;每日早餐、魚蝦的餐盒、晚餐,日日煮、天天煮,不免擔心家人吃膩。所幸魚蝦、魚蝦爸是居家男人,對附近的煲飯、叉燒、粥麵、飲茶興趣不高,總希望在家裡用餐,即便有時我也想偷懶,呵。
偶爾外食,又覺得這飯、這菜家裡應該煮得出來。自己煮,食材下手不手軟、份量又大,再則,價格不用貴森森。心理上漸漸能適應香港餐廳的高價,但發現家庭主婦的斤斤計較在此更容易彰顯,常幫忙計算菜價的魚蝦也能理解,外頭餐廳的高價加了多少的房租成本在裡頭,而這些費用卻無法化為營養和飽足。
在香港更落實了煮食生活。
謝謝家人的捧場,我就樂當廚娘。在陽光灑進的廚房洗洗切切,播著Bossa Nova、Jazz、古典,讓待在廚房的流動時光愉悅可人,一餐餐地養餵我愛的人。
有朋友問我,到香港的箱子到底打包了什麼?後來想想,一共是四大類:一是常穿的衣物,二是常看的書,三是有幸福感的小物或照片,四就是我的大炒鍋、大同電鍋和超重的鑄鐵鍋。
鍋子都帶來?不能在香港買嗎?到香港前,便有強烈的想望將在香港煮食,自己熟悉順手的鍋很重要。當鍋具拆箱,取下層層包覆的氣泡袋,把熟悉的鍋子放上香港家裡的爐台上時,心裡被療癒著,沒想著在此落地生根,但得要在此安定與生活許多年,把握這些逝去即不返的時光,照顧家人們的胃、健康和生活。
於是迫不及待地在廚房開伙,即便還沒有鍋鏟、佐料還缺這少那、碗筷還不足地硬湊、菜餚煮起來也還少好幾味,但當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第一餐時,熱騰騰的第一口白米飯,溫暖直達心裡,感動難以言喻,我和魚蝦爸用台灣帶來的「小茶杯」喝香檳慶祝,孩子們也佐以蘋果汁,感嘆這日子得來不易。
廚房開始慢慢添購物品,但非常節制,四套餐具、四個盤子,都是四個一組,全家終於在一起。香港的居所大小不若台灣,生活中得時時秉持斷捨離的精神,用減法過日子,買東西的考量皆花在刀口上,買了就是會用、常用、充份發揮物品的價值。
買得精簡,因此廚房截至目前相當清爽,幾個鍋子輪流炒燉煮,少有閒置的時刻,他們跟著廚娘一起辛勤地照顧著家人。其中我常戲稱我最愛的廚房三寶:
一是大同電鍋。
特別從台灣訂購,220v,紅色的電鍋擺在廚房很有活力。我和魚蝦爸已少食澱粉,飯量像貓咪,但魚蝦兩兄弟食量驚人,大同電鍋每晚要煮兩杯米,半夜也要煮個一杯半,提供明天一大早帶便當使用。
頭一次在香港買米,眼前選擇甚少,找不到台灣米,放眼只有大陸米及泰國米,好不容易找到櫻城珍珠米,屬日本品種,但不一定在日本種植,澳洲、美國、台灣、大陸都有可能。吃了一包白米後,才漸漸找到糙米,開始如在台灣時的混合著吃。
香港的飲食多依靠外來國家提供,因此可以看到來自各地的食物。光是雞蛋就一大區冰櫃,有美國雞蛋、泰國雞蛋,上述兩種雞蛋還區分XL、L、M和S的size,像挑選衣服一般任君選擇,其它還有紐西蘭走地雞蛋、日本櫻花雞蛋、日本鹿兒島雞蛋,剛開始眼都花了,價錢有高有低,試著輪流著吃。
二寶是Staub 26cm大鍋,我的第一只鑄鐵鍋。
猶豫、研究了半年以上,礙於這一年來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到香港,反反覆覆的、學校又一直沒有結果,遲遲買不下手。這暑假返台時,全家開會結果是繼續在台灣生活求學,打算在台灣繼續煮下去,於是回台第一天就上網下訂。
沒想到這又重、又大的鍋子才到家裡沒幾天,情勢大逆轉,學校通知來了,一切符合計劃,最終決定要到香港……。只得把這好幾公斤厚重鑄鐵鍋扛來,扛鍋的苦力不是「順豐快遞」,是我們家魚蝦爸,真是辛苦他了。*^^*
突然發現身邊幾件重要小物都是芥末黃,日誌、貓咪電腦袋,再加上這只鍋,三件芥末黃日日和我在一起,分別擔任重要任務。
大黃鍋從來到香港,就沒停止過工作,一鍋接一鍋,紅燒肉、咖哩、煲湯、煮水餃,沒閒過。它也帶我燉出第一鍋很港式的煲湯,佛手瓜、甘筍(紅蘿蔔)、粟米(玉米)、栗子肉、茶樹菇、南北杏、蜜棗,和大骨一起褒,未加任何調味,滋味就非常甘美,湯入口時同時送入依然香脆的南北杏,更添清香。
日前和魚蝦爸逛超市,購入一煲湯配方,裡頭有海星 (蝦米大叫:媽呀~是派大星耶......>_<),要初體驗了,呵。
三寶是Joseph Joseph鍋鏟組。
到香港與否未定前,全家在上環永安百貨逛街,當時等著學校是否有機會入學,心裡十分忐忑。除了在長洲、灣仔兩處的北帝廟都許了願之外,一見這彩色鍋鏟組,就跟魚蝦爸說:「如果,我們真的要到香港生活的話,那幫人家買一組這鍋鏟組。」像是另一種許願?當時一點兒也不認識這品牌,就是見它好看、方便,不用再零星地買鍋鏟。
真的到香港了,心裡仍惦著這個小心願,買了碗、盤,就是遲遲不買鍋鏟,連續幾天用筷子、湯匙當鍋鏟,就等著魚蝦爸有時間,跑趟上環幫我買回齊全的鍋鏟組,值我生日前夕,當做生日禮物「之一」,成為我廚房裡的第三寶。
煮食漸漸找到感覺,也開始嘗試新的菜色,也慢慢認識香港的食材和用料。
原來香港沒有醬油一詞,而有頭抽、生抽、老抽,還有金標、銀標,或加了其它調味做成蒸魚鼓油、草菇生抽……,還有專門煲飯的醬汁。
在港澳地區,醬油被稱為「豉油」,抽則指釀造。生抽較鹹顏色較淡;老抽則適用於食物的上色,大多是由生抽加入焦糖色素而成,口味較甘甜。而頭抽、金標、銀標則指第幾次釀造,類似泡茶第幾泡的概念,泡越多次豆味越淡,只剩鹹味,而頭抽則豆味最純。
調味醬的種類也不少,最熟悉的是李錦記,咖哩醬、柱侯醬、沙茶醬、叉燒醬、蒜蓉豆鼓醬、川式麻辣醬,都入住我們家冰箱,本地人則喜愛同珍、淘大等兩大香港本地品牌,以後也再嘗試。儘量吃到食物原味,但日日餐餐煮食,偶爾也會運用醬料增添多元口味。
光是廚房、食材、用料…….,還有許多值得認識,也依然新奇。如同魚蝦在學校容易發現到與台灣的不同般,走在街市、超市、百貨裡的我,亦時時常感受周遭的差異。
旅行讓我們更認識自己,旅居的長住和生活,不同文化的匯流和衝擊,常像低週波按摩器一樣震盪著神經,不得不意識到這些文化差異。
婦人對香港的認識,從日常的飲食、煮食、採買開始,從琳瑯滿目的muesli(什錦穀片)去認識多種英國食物品牌;從taste、fusion、ParknShop、 Watson……等日常用品品牌,去認識李家誠旗下事業對香港人民的影響;從見到這新市鎮的開發,去認識香港對公共政策的投注和建設方向……。
一點一點的認識香港,也幫助我一點一點的更深刻地認識台灣。
看到街市、超市大量的進口食物,讓我想起台灣小農自產自銷的新鮮菜葉蔬果;看到百貨商圈標準化的規格和品牌,讓我想起台灣隱身在城市轉角裡的個性化小店;看到食肆裡高貴且貴的餐點,讓我想起台灣好吃便宜又大碗的滷肉飯、排骨飯。
然而,也看到香港社會井然有序地依風球預報,各商家貼出告示,社區所有玻璃貼上防護,上班上課規定清清楚楚;也看到公共設施興建的高標準,遊樂區不會看到生鏽的器材,也不會看到毀損的、廁所不會看到沒有廁紙的、也少有污穢氣味;也看到社區日日有物業公司工作,清掃車道、玻璃清潔透亮、驅蟲消毒、閱覽室清潔、游泳池水清能看遠…….,繳的稅、社區管理費可見到管理的品質。
當然,初來乍到,還有許多沒看到、沒體驗到的,認識也還淺薄,只期在日日餐餐煮食,往返廚房和街市超市百貨之餘,能更多認識香港,更進而認識我的台灣家鄉。
到港44日,關於自己的廚事,是以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