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02 00:06:32瀏覽329|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_道德經_第28片_視訊影音讀書會_台南同義宮_100/06/04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youtube.com/user/TsungJie影音網站連結)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上個禮拜開法會,時間過的好快,一轉眼半個月又過去了。我們上次講有寫一本楞嚴經,就是我們準備講金剛經的時間,要挪來講楞嚴經,現在楞嚴經已經寄來,就在我們的後方,各位前賢要現在拿還是要回去的時候再拿?(回去),回去的時候再拿才不會有負擔。我們講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日損章或言損益章。 ◎第四十八章日損章或言損益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落入凡塵有身體以後,我們就是要學,要學了才會,凡塵的事很多都是要學。孔老夫子也一直推廣,要努力的來求學。求學的話,我們會得到很多的利益,也會知道很多的事情;不學,我們就不知。所以開頭就講,為學日益,學了以後一天一天得到利益,我們不學就不會,學了就會。我們努力的學,知道的就多;假如不努力學,知道的就少;知道的少,要辦事就辦的不圓融;全部都有學都會的話,做起事來就會很圓融,什麼事都會。所以告訴我們為學日益,學的話對我們一定有幫助。底下第二句就講: 「為道日損」 為道的話,道就是無為(無所作為),我們為了道,就是要把道所沒有的把它損掉(就是我們性分之中、我們佛性本體之中沒有的把它損掉)。我們佛性裡面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癡,然後我們為道日損,把貪瞋癡損掉(就是讓它消失、讓它沒有)。所以一些我們佛性本體不該有的,那我們現在有了(有脾氣有毛病),這些(脾氣毛病)我們為道要日損,就是把它損失掉把它消失掉。我們道裡面有沒有貪瞋癡?(沒有),我們的佛性本體裡面沒有貪瞋癡愛,可是我們六道輪迴太久了,都沾惹貪瞋癡愛,所以我們在日常之中,為了道,就要一天一天的把脾氣毛病貪瞋癡愛去掉。 後學發現,開始來講課,一年多了、將近兩年,開始講課的時候,各位的臉上都寫著…,各位知道自己臉上寫什麼嗎?(知道),各位臉上都寫著「我業很深」,都黑黑的都愁眉苦臉,都寫的很明顯。可是聽了一年多下來,竟然都改變,臉都變的很白,各位是不是沒有出去曬太陽?沒有曬太陽的關係,臉色就變的很白而且又很光亮,是不是來聽課的時候,化妝品抹的很厚啊?臉色都很好看都有光彩,後學看到是真的還是假的?只要我們聽的進去,能夠進入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只要我們能夠萬緣放下,把凡塵事看淡,絕對我們的臉相一定會改變,後學是愈看愈好看,在想:「現在是不是愈來愈重視上課,來的時候都一直化妝阿」。我們只要心一改變,我們的形相就改變,那是自然的改變,很好看,親朋好友都喜歡跟我們相處,那都是自然的現象,這就是已經進入修道的軌道,真正的讓大家都喜歡,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所以我們真的有做到為道日損,因為脾氣毛病都一直減少了,減少了則親朋好友就喜歡跟我們在一起。假如我們脾氣毛病很大的話,親朋好友都不喜歡跟我們想處。所以真的修道有功效,真正的進入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可以做到萬緣放下,只要我們萬緣都放下,一些假的不真的,都可以去掉了,而且我們生滅的心也可以放下,然後我們就走入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老子告訴我們「為學日益,為道就日損」,一天一天把這些不好的損掉(就是去掉不要它)。 「損之又損」 這些不容易去掉,而且我們內心深處驕傲的心最不容易去掉。各位內心有沒有驕傲?(有),都有喔,我們都有驕傲。驕傲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肯定,所以並不是全部壞,可是你表現出來的話,人家看到就不喜歡,我們喜不喜歡看人家驕傲?(不喜歡),所以我們也不要表現驕傲給人家看。所以我們要謙受益,驕傲就是滿,滿招損。我們要把一些不好的脾氣毛病去掉,所以為道日損。損之又損,就是一再地去掉,去掉能夠恢復佛性的光明,佛性光明我們就知道可以成佛了。各位可以成佛了嗎?怎麼沒人回應,沒有信心。要知道本身就是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自己都沒有脾氣毛病了,自己佛性都光明,自己就是佛。 「以至於無為」 無為就是無所作為,無所作為就是佛性本體。我們損之又損,把一些佛性所沒有的全部都去掉,去掉以後我們又可以到達佛性本體,那佛性本體是無為(無所作為)。我們在凡塵都有所作為,有所作為就是生滅,所有的生滅都是有所作為,因為那個都是很短暫;無所作為是無所不為(該當如何我們就如何),所以那個無為,到達佛性的自然狀態,我們隨順佛性發揮,整個都很理想的狀態。所以老子講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就無不為(無所不為),一定會按照佛性該當如何就如何,所以無為而無不為。 「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 取天下就是要當領導者,。要當一個領導者都是有權柄的野心,那個心就是想在人之上,我們的心在人之上的話,那個一定心機就會很深,就會用很多的心機來取天下。老子講「取天下者,常以無事」,所以要取天下就是要無事來取天下;有事來取天下,那個都很短暫,很短暫則事情就會反撲。然後我們無事取天下,都無事,百姓會說「那個是我自然而然去做去形成」,所以那個是最符合天之道。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假如有事的話我們要取天下,那個天下它是會反撲啦!所以我們要了解到無事的時候,這個天下該誰來管理就讓誰來管理。那你假如說有心有事來管理這個天下,那人民他的心不會服,那不服的話就很短暫,就會變化。 所以我們要了解老子的意思要符合天之道好像白天黑夜自然而然啦!沒有人命令它自然就白天,自然就黑夜;春夏秋冬也是一樣,沒有人去運轉它,沒有人去主宰它。可是它自然而然就形成,那我們就可以接受自然而然無所作為,所以老子把無所作為的自然而然,都整個的把它表現出來。 那我們瞭解說這一篇就是我們要學的天地,天地也是一樣它按照每一天白天黑夜,然後我們人按照天地之間白天黑夜我們來學,學天的的累積,那這樣的話就很自然而然形成,沒有一點造作也沒有一點不自然,這樣的話我們生活之中就會過的很如意啦!就會安居樂業。 所以這一章四十八章入損章或是講損益章,各位前賢這樣聽懂意思嗎?這個就是老子講天地都是以日常運作來講。
◎第四十九章德善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老子講聖人沒有常心(沒有不變化的、常住的那個心),聖人不保持一種常心,聖人無常心。然後以百姓之心為心,百姓追求什麼,以百姓追求的心為心。所以聖人的心就跟百姓一樣,像我們很久沒下雨會乾旱,聖人也會跟百姓一樣,以乾旱之心為心,希望能有水,所以跟百姓的心一樣,所以這個就容易,不會自己一成不變,然後要求所有百姓都來歸順。 「善者吾善之」 聖人就是百姓全部都善,聖人也跟著善,所以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不善的這些人,他一定有這個環境,他的周遭環境促成他不善,然後聖人就跟著他的心,不會說一直對他對立不好,不會的,聖人還是一樣保持德善,善還是保持,所以聖人的心都是在正念,不是負面。要了解,我們凡人很容易走入負面,就是我們不好以後,對待的心很容易起來,可是聖人不會,我們心不好了,然後善人的心還是一樣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這個「信」,老子大部分是在講眾生都相信自己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聖人他相信,確實我們都有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可是有些人不相信,不相信我們有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然後聖人還是一樣有相信的心,他不會說因為不相信了,他就不相信。這是什麼?(電風扇),就是大家已經很熱了,後面的打開沒關係,等到沒聲音的時候,我們請各位起來報告心得,不要跟後學一樣煎熬。不然我們在研究這個性理心法,耳朵是在聽性理心法,心是在想電扇沒有轉,效果就不好了,要聽進去才有用。 所以聖人不管我們相不相信佛性,聖人都一再地跟我們講:「我們相信,我們有;我們不相信,我們也有」,我們相信我們有佛性了,我們有佛性;我們不相信有佛性,我們也有佛性。我們的佛性不關於我們相不相信,我們相信,有;我們不相信,也有。佛性都在,不會說你不相信,佛性就不見,不會的,全部都在。要了解,我們的佛性非常奧妙,我們相信,祂在,而且充塞整個宇宙虛空;我們不相信,祂也在,也一樣充塞整個宇宙虛空;我們相信,祂給我用;我們不相信,祂也給我們用;都很奧妙的,很自然而然。而且各位又可以想,很靈敏的,靈不靈敏?(靈敏),很熱,有沒有很熱?(有),就是很靈敏,熱就很熱,等一下若開冷氣、開電扇,就很涼,都很靈敏,所以佛性很靈敏。然後我們修持的內容,就看我們的程度,有的人熱煎熬程度很高,滿身大汗還保持心很清涼,有沒有?(有),也有啊?那要很高了喔!所以我們看大學的教授,天氣很炎熱,他還穿長的襯衫然後還繫領帶,滿身大汗還在教學,他都不以為苦,他的學生受到他的感召就選修他的課,後來學生有機會就問教授為什麼不把領帶拆下來穿短袖的襯衫,教授回答說維持禮教,是他的堅持。教授堅持他的禮教,教授本身要以身作則,做給人家看,雖然也知道很熱,可是教授已經習慣熱,所以沒有感到特別,就這樣一直維持整齊的教學。 要了解,以我們現實的角度來講,他有夠笨,應該是有可是不好意思講,所以他也是知道可以清涼的時候,可是人假如沒有內涵,裡面沒有一點東西的話,他會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我們有沒有瞧不起自己的時候?(有),在什麼時候會瞧不起自己?在環境不如意的時候。所以凡塵如不如意很容易呈現,我們可以說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事都比較多,我們有時候就是要學習,在不如意的時候,要能夠歡喜心去接受它。 之前,曾經一陣子後學都一直鼓勵歡喜心甘願受,各位都還記得嗎?(記得),就是遇到不合理的現象,我們都要歡喜心甘願受,只要歡喜心甘願受,我們的業障、我們的障礙,就已經去掉了,已經沒有障礙了。可是我們在遭遇不合理的時候,我們都不歡喜心,可是不歡喜心一樣要處理眼前的事情,處理完的時候,因為我們是不甘願,所以那個業障沒有了,之後還會換一個形式讓我們又碰上不合理,讓我們碰上不合理的時候,我們一樣不甘願,一樣要應對,應對以後事情過了,沒有了掉業障,再一段時間又來了,又換一個形式又碰上不合理的現象,什麼時候會了,沒有了的時候,一輩子都這樣。所以我們要培養,事情到來不合理,為什麼針對我,一定有遠因、有近因,遠因近因配合,果報呈現。果報呈現,我歡喜心甘願受,沒有不甘願,業障了掉。所以了掉以後,還會有嗎?沒有了,不會再換一個形式又讓我們碰上,沒有了、了了,一生就清了。 假如我們都不甘願,是不是一生都很坎坷?(是),一生都很坎坷,沒有了完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去面對問題,是我接受到,為什麼不是別人,既然是我,一定有因,這個因不是現在,那麼就是遠因,不是這一生就是前一生,不是前一生就是前前一生,那一定有,有的話,我歡喜心甘願受,就是了障,把這個業障了掉了,沒有了,以後橋歸橋,路歸路,就沒事了。我們在凡塵應對事情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面對它、解決,就沒事了。這是我們以前時常講的。 可是我們現在在講內涵、涵量,這倒不同角度了,這是肚大能容,包容。要了解,我們的容量有限還是無限?(無限),我們學習包容,包容的心一樣無量無邊,也看我們的應對,假如我們一點都不容,是馬上對立,要吵架就來;有一些是小的,可以容量,就禮讓他;然後有的就很大。之前後學有講過,有一條牛走失了,走失牛的主人一直再找他的牛,當他看到有一個人牽一頭牛出來的時候,他去跟那個牽牛的人講:「你這頭牛是我的」,那個人的容量大到怎麼樣:「喔~你的喔,那你牽回去」,他剛剛才從牛欄裡面牽出來,那頭牛明明是剛牽出來人的,一下子被人家講「那頭牛是我的」,他竟然就把牛給人家,說:「你的喔,那不然你牽回去」,肚量大不大?(大),後學看到那個故事都在想真的有這種人嘛!然後他跟那個走失牛的人講:「你回去,若看到你走失的牛回來了,你再牽回來還給我,我住在哪兒」,這樣喔,他轉頭就回去了,縱然走失牛的人要把那頭牛吃下來,他也是給走失牛的那個人。肚量大不大?(大),真的很大。我們轉到自己身上來,做得到嗎?(做不到),一定說沒辦法,我的就是我的,跟他爭執的臉紅脖子粗也是要爭說我的。 要了解,以往人的一些修養,我們看了以後,真的會很讚嘆,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心量。雖然往後真的會水落石出,走失的牛會回來,他又會牽牛回來還給他,可是那畢竟是以後的事,若是牛都不回來,他就準備要不見了。所以一些故事都蠻感人。 像幫人家養小孩的那位,村長的女兒跟別人生下的,卻抱給那位修道人來扶養。我們回想,修道人否定的話:「不是我生的,不是我的」,村長的女兒會不會被母親打死?(會),會鬧出人命的,結果修道人都承受起來,小孩抱回來養,扶養到村長的女兒的男朋友回來了,再來認那位小孩是他的,修道人就說「你的喔,你抱回去」,你看那個肚量真的是很大,換成我們哪有辦法,爭執也要爭執到站起來(本來坐著)。所以凡塵有很多,我們是可以修養、可以使涵量大很大的程度。尤其我們老祖師顯現大肚能容,是不是要我們能夠容?我們有沒有學?有啊?學了多少?一點點而已,不容易學喔,大肚能容不容易學,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面就盡量盡我們的涵量去容納,會慢慢的擴展,擴展以後我們就會有很大涵容的心,涵容到宰相肚裡能撐船。聖人不管我們凡人相不相信自己的佛性本體,聖人都一直很肯定的,縱然有些眾生不相信,聖人也會原諒我們的認知不夠。各位對自己佛性本體相不相信?(相信),這倒是已經比較肯定了。 所以對不生不滅佛性的認識一定要愈透徹,愈透徹以後我們對自己本身就是佛的觀念,就會比較容易達到,不然我們都會想「我們這個資格可能都還不夠當佛」。要知道身外沒有佛,佛就在自身上,所以要相信自己,百分之百的相信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萬緣放下然後一念不生,那個呈現的就是佛的本體,都已經是了,只要我們肯做愈熟悉,本身的般若妙智慧就會呈現。所以後學都講,我們看到佛畫像的呈現都有三位,佛一出來都有三位,為什麼一定要三位?一位不夠力嗎?一定要三位才夠力嗎?(不是),不是喔,那是怎麼樣…?我們都不知道佛一出現都要三位都要三寶佛,我們都不知道。 因位僧人已經建立具足戒就進入僧寶寺,僧寶寺裡面佛法僧,他就已經有一個位階,佛法僧,列入僧寶,僧也一樣是寶,我們看到的都是三佛一體,三佛的中間是佛性本體,我們看到的右邊(右邊比較大,反過來就是左邊),各位了解嗎?在左邊的第二位佛比較大,不過以我們角度來看,剛好是我們的右邊(我們看起來是右邊,但在排列上來看是左邊);最小的,我們看到的左邊最小;中間就是佛性本體,右邊就是般若妙智慧,左邊就是我們的行為(實在去行的),所以三佛一體,就是表示我們本身。 我們本身佛性本體就是中間,我們的般若妙智慧就是右邊,我們的行為就是左邊,然後三佛一體,三佛是一體的不是分開的,所以我們看的時候,都是我們自己本身。以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翻成中文叫做無量壽,無量壽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我們佛性本體有無量的壽命;右邊觀世音菩薩循聲救苦,就是我們般若妙智慧;左邊大勢至菩薩,就是我們的行為,為什麼叫大勢至,就是你知道要做要去做。再來釋迦牟尼佛,中間佛性本體,右邊文殊菩薩,般若妙智慧;左邊普賢菩薩,普賢就是要實行實踐,所以三佛一體,三佛都是一體。 因為我們平常都沒說,各位有沒有聽過?(沒有),不容易聽到這樣講。要知道本來三佛就是一體,不是分開的,不是說一個佛力道不夠,要三個佛站在一起力道才夠。本來三佛就是一體,三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這樣有沒有力道了?因為有時候是沒有聽過,剛聽到以後會有一點懷疑,自古以來祂本來就是呈現要我們了解三佛一體就在我們身上,沒有離開我們身體的,所以我們本身就是要努力。 所以老子跟我們講「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就是我們眾生相信佛性本體、相信三佛就是一體,然後老子相信;然後我們眾生都不相信,老子也相信;所以老子跟我們講這是確定的,不會變化的。 「德信矣」 德,道德。德已經建立這個信。 「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 我們所有的眾生都是聖人,所有的眾生在天下;怵怵焉,就是心裡面要有所感覺,心裡面要有所警惕;為天下渾其心,為整個天下,心都符合在整個天下之中,整個聖人的心都跟整個天下的心渾在一起。各位前賢,我們現在的心跟整個天下渾在一起,還是侷限在個人身上?(侷限在個人身上),一定都是侷限在個人身上,都是以個人為主要。所以老子就講我們與聖人差別的地方,就是沒有把心,整個跟天下渾在一起,所以沒有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沒有做到這樣的程度。 「百姓皆注其耳目」 百姓把這個耳目都很注重的在看,看哪一個聖人有把心跟天下渾在一起。各位前賢,看得出來嗎?我們的心跟天下渾在一起、我們的心獨自侷限在自己身上,我們看得出來嗎?只要我們用心,我們都看得出來。心在天下、心在自己身上,自私自利我們都看得出來,而且還很明顯的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所以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很注重在看天下所有眾生的心,是侷限在身上呢、還是把心關注到天下?有沒有差別?注心在身上、注心在整個天下有沒有差別?(有),差別還很大。假如我們都只有注心在自己身上的話,屬於自私自利,別人的死活全不管;假如他心能夠注重在整個天下,那他對天下之中,所有公眾事務都很在意,都會公心一片。所以老子講出來,我們眾生的心差別很大,可是聖人的心會照顧到整個天下。 「聖人皆孩之」 聖人都把天下整個眾生看成是他的孩子。有沒有感覺?這倒是很不容易。要把所有天下眾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很不容易,我們都會自管其身,管自己都已經管不了了,還管到別人,是不是這樣?所以這一篇德善,就是能夠把整個道呈現在凡塵,讓整個凡塵都能夠得到聖人的照顧,這是很理想的一個狀態。 ◎劉講師請各位道親分享心得(以下道親分別講心得,文字省略) ◎剩下約18分左右,提問問題 【問】:瑤池金母是我們明明上帝嗎? 劉講師答:因為各位要瞭解說明明上帝沒有呈現形象到凡塵來,可是祂就化身瑤池金母然後到凡塵來治理凡塵,那個是化,好像那個圓通古佛他有化觀世音菩薩然後到凡塵來治理凡塵,還有那個註生娘娘就是觀世音菩薩化,祂們本身沒有啦!就是化身來,明明上帝也沒有到凡塵可是祂化身瑤池金母,那瑤池金母一化身到凡塵就變成我們凡塵會爭,一個爭金身,一個爭香爐,爭到金身的穿青色衣服,爭到香爐的穿黃色衣服,哈哈~這樣,都是一樣的啦!我們了解它那個精神都是一樣的。 【問】:請問可以因為生病而隔洋當引保師嗎?比方說,人在台北,那在泰國辦道的時候,寫他當引保師,這樣老天承認嗎? 劉講師答:喔!那個引師大部分都在現場,保師可以。引師要在現場,應該這樣說他的緣不圓滿,他的緣要給在那邊的人比較圓滿,所以不一定要在台北隔了那麼遠當他的引師,跟他講說要再加一個緣啦!引師最好在現場。 【問】:請問冤欠所開出來的條件,比如說花十萬元印善書,若不是本人而是由別的道親出錢代替,這樣可以嗎? 劉講師答:它只要有那個條件出來了,只要他能夠達到就可以,因為他本身沒有辦法湊足那一些錢,別人要幫忙那個善心不能抹煞。 【問】:請問仙佛都可以千百億化身,為何善書提到紅陽廟有氣天仙代理濟公活佛、觀音菩薩回答眾生的問題? 劉講師答:這個因為我們要知道說氣天神仙也很心急他也要行功立德,雖然說他的名份沒有正可是他也想藉個名啦!藉名來行功,那個是藉名行功可以的。 【問】:阿修羅就是魔王、就是波旬,也是美國人所說的撒旦嗎?他們也曾是修道人,因有貪瞋癡而入魔界,是欲界天享天福,既不是在地獄而是在天上享天福,為什麼阿修羅臨壇都怕光,且說他們很痛苦而且還有青面獠牙以及長很長的指甲。 劉講師答:這樣問的人認知不透徹啦!阿修羅不管天道、人道有阿修羅,畜生道有阿修羅,然後四生道,水裡面有阿修羅,在地獄道有阿修羅,在惡鬼道有阿修羅,他研究的沒有透徹啦! 阿修羅包含每一道,每一道都有阿修羅,有好也有壞,各位前賢看那一本後學寫的楞嚴經裡面有,那個釋迦牟尼佛有講阿修羅它包含每一道,每一道都有阿修羅。 【問】:有一些善書、佛像我們整理,以後如果不要我們怎麼處理?瓷器的佛性破掉,怎麼處理? 劉講師答:善書跟佛像已經破掉了那就把它燒掉就好了,把它燒掉沒有形象就好了,書裡面印出來有佛像已經破碎了,你把它燒掉這樣懂嘛!把它燒掉沒人看到就好了,瓷器的話就用舊報紙包起來敲得碎一點拿去垃圾車丟掉。 【問】:我們守玄需要盤腿嗎?要用什麼樣的姿勢? 劉講師答:那個沒有固定的姿勢,而守玄重要是除掉妄想雜念,只要你妄想雜念除掉了你就可以放下。會嗎?守玄的時候可以除掉妄想雜念,只要你妄想雜念除掉了你就可以放下,放輕鬆啦!不要再守玄。 【問】:後學想請問我們有覺魂也有覺性,那覺魂跟覺性有什麼不同 劉講師答:覺魂是怎麼寫的?我就是要你怎麼寫去領悟什麼意思啦!那怎麼寫?是不是云鬼,那云就是佛說,佛說的鬼我們要不要?(不要)。 性→忄,立心,生我們要不要?你的忄頂天立地,你的人已經頂天立地已經生了,好不好?這樣意思知道嗎?從文字已經告訴你那麼清楚了。 ◎還有十分鐘可以再問,雖然聲音沙啞還可以講出聲音來。哈哈~今天這樣也很好啊!讓大家發表心得。 【問】:劉講師好,後學體會不出來為什麼我們的佛性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請劉講師慈悲解說,謝謝劉講師。 劉講師答:好請坐,因為我們自古以來最迷惑的就是這個宇宙虛空,很自然充滿我們知覺性,所以虛空之間我們那個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祂全部充塞,全部充滿。比如說我們眼睛看不管是牆壁、電扇、形象、門、佛像我們看到以後都了了分明,那這個都在空間裡面,這個知道就是佛性,佛性知道。知道這個空間縱然什都沒有,就剩下一個空。 ※然後對這個空,空中的空我們也了了分明,所以最奧妙就是在空中的空,祂竟然不只有空啦!祂竟然有水、火、風、土,水火風土全部都在這個空中,那麼水火風土屬於色,那這個空屬於空,空跟色竟然是在一起,不二,祂就是在一起啦!那我們要把祂分析,我們用除濕機把水集中,然後我們感到熱就是火;那個風一手不動,一手動風就有了;然後那個土等到陽光一照進來,我們就可以看到灰塵,灰塵就是土啦! 所以水火風土就在空中,空中是空可是水火風土是色,色跟空不二,沒有二,一。我們那個佛性含容,包含萬象,因為水火風土它可以促成萬象,萬象都是水火風土造成的,所以祂可以虛空無象,虛空就是佛性本體沒有形象『不拒絕諸相發揮』,所有的相你要出來佛性都不拒絕,那我們看到了祂呈現出來了,有了,有形象了可是不用經過一百年它又消失了。可是祂又會生發,所以生發、消失,生發、消失都在佛性之中,那我們佛性充塞宇宙虛空,整個山河大地都在佛性生發。 所以我們瞭解所有的天地一切,都是真心佛性這麼寬廣,所以不要「心外取法」,所有的萬法都在心裡面。都在心裡面不在心外,所以心外取法叫做外道。所有的萬象都是我們的真心,所以我們真心掌握得住了那你就可以如如不動,那我們的佛性也是依樣如如不動,沒有動態叫「常住」。 我們道德經第一篇老子就講:常無,常有,常無,欲於觀其妙,常有,欲於觀其徼。那個常無跟常有是天地間的東西,祂常住的有,常住的無,常住的有就是萬象,可是萬象都在空裡面,常住的無沒有形相,那麼祂無跟有因緣會合會呈現,因緣消失會消散,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那我們凡塵脫離不了這個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現象,都是在這現象裡面。 緣聚則生有了,一百年了,一百年以後緣散了就滅了,沒有了。所以萬象生於有,然後有從哪裡來?從無來,祂再歸於無。那佛性是千千萬萬年,可是現象不過百年。這個百年都在千千萬億年裡面生發出來,祂又歸於億萬年裡面回去,都是這樣啦!那我們被這個假象迷惑,只要落入形象,形象都是假的都一直變化很快就沒了,那我們不要住相,不要住相就住在我們佛性常有、常無之中。這樣有一點了解嗎?(後學愚昧還要一直聽),還要一直聽,因為這個還蠻深啦! 所以我們瞭解說天地怎麼來的?從我們一念妄動來的,假如說我們沒有一念妄動就沒有天地啦!因為有叫有,我們迷昧了迷妄有虛空,迷妄才有這個虛空啦!因為這個空財立世界,假如說沒有這個空就沒有世界啦!沒有世界就沒有人類,沒有人類就沒有業果,世界、眾生、業果連續,就變成世界假的,人也是假的,業債也是假的。但是我們在假的裡面把它當作真的,假的還是真的?(假的)知道是假的我們為什麼那麼執著?就是假的可是我們還很固執,假如說不固執了我們就恢復到佛性本體,那佛性本體不生不滅常住而且億萬年。剛好我們後面有楞嚴經給我們看,可以拿回去看。下課!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lcsf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文字檔連結網址: https://1drv.ms/f/s!AlkQnRR-y_aTrHxwvl670QBzBNPq (4)第二個備份網站,連結網址 (5)美國連結網站網址: http://www.happybuddhatemple.org/xinglixinf (6)(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雲端硬碟下載連結網址): 如有需要的前賢大德請自行下載網址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BiFVTKqhWZw5gEO3sQERXXxeovx5vr9V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