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01 22:57:53瀏覽574|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_道德經_第24片視訊影音讀書會_台南同義宮_100/04/30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youtube.com/user/TsungJie影音網站連結)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講第三十六章微明章。微就是很不容易看到,明就是光明,不容易看到這些光明。從很細微的地方,然後接續一直到光明。 ◎第三十六章微明章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 將欲噏之,噏就是合起來的意思。必固張之,要它合起來一定要先讓它張開。所以張開跟合起來是兩邊相對待。要合要先張,張開以後才能夠合。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弱跟強也是兩邊。要讓它弱下來,先讓它強,強到它沒辦法支持,就弱下來。所以也是兩邊,這都是把兩邊一呈現以後,中道就在其中。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興跟廢也是兩邊。要把它廢除以後,要使它能夠復興,復興之後,它就會廢了。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與,就是給,給他。要把他奪過來,先給他。我們可以從孩子還沒進入知覺的時候,孩子都還不懂的時候,你讓他手中有東西,你要把孩子手中的東西拿過來,你去找另外一個東西讓他拿,孩子本來的東西就會放給你了。各位有沒有經驗?(有),都是這樣。你若是要把孩子的東西拿過來,你搶的話,孩子會哭,你隨便拿樣東西給孩子,孩子原來手上那樣東西就會放掉了,就是會這個樣子,所以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從微(很細小的地方),讓我們了解這個道理(明就是知道道理)。從細微的地方知道真理所在。所以老子就強調柔能勝剛。 「柔勝剛」 剛能夠支持的時間比較短,可是柔就可以支撐的很久,所以柔就可以勝剛,這是老子的主張,一直都是這樣。 「弱勝強」 強的時間都是很短暫,柔弱的時間是很長,我們弱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 「魚不可脫於淵」 魚一定不能離開水,離開水就不能夠活了。所以老子跟我們講,魚在水中生活,是牠的天經地義,所以就可以長久。我們也一樣,進入到真理的領域,能夠持久的話,就可以整個都呈現。柔可以勝剛,弱可以勝強。前面所講的,要合,先讓它張開;要強,先給它弱;這樣的話,它呈現的那些現象都會變化。我們了解,凡塵都是兩邊,我們從兩邊呈現的,我們可以去找到中道,找到不變的真理所在。我們能夠知道真理所在,就好像魚在水中生活一樣,都在真理世界之中。所以老子講魚不可以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國家的利器就是要殺人,你殺人都拿出來炫耀的話,就表示挑釁,那樣的話,整個國家都不會得到安穩,不在真理之中。國家就是要能夠含蓄,不能把武器拿出來炫耀。這一篇微明章,從細微的地方了解到真理,這一段經文不很長。 ◎第三十七章無為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是常住、是不會變化的。無所作為,因為我們一落入有所做為就是有生滅;道是常住不遷沒有作為,沒有作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無所不為,天地之間使萬物生生不息,這個是天地的作為,所以天地的大德曰生。要了解,生,天地做的事就是使萬物發生,我們殺生就是等於最殘忍的事,違反天地的心,所以天地的大德:「生」,使萬物生生不息。我們不能違反天地的心----就是殺生。所以無為章,無所作為,我們可以從我們生活之中來體會,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雖然天地一直在運轉,可是天地都無所作為,天地的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有沒有作為?(有),有啊?天地有作為啊?我們再想想看,天地有沒有作為?假如天地有作為的話,像已經要進入夏天了,南部又比較熱,天地要有所作為的話,以後學來講,因為住在基隆且時常下雨,天氣時常都比較冷,後學會說:「跟南部換一換,因為南部的乾燥很適合在基隆;北部的潮濕很適合在台南,讓台南有一點雨水,就有水可以用了」,這個叫有所作為,可不可以?不能說我們希望天它把兩個地方的氣候改變,它就真的改變。 所以不能落入我們有為,我們有所作為的話就不行,一定要讓天地自然而然。各位正在做一個動作,坐在這兒很熱,就要把上面的電扇打開,因為後學非常敏感,體質也真的是豆腐做的,時時刻刻只要風一跑到喉嚨,後學就沒聲音了,沒聲音就講不出來,講不出來是很難過的,後學站在這邊假如沒有聲音的話,各位會怎麼樣?不然你從基隆來要做什麼?(哈~)就是要有聲音,所以各位要稍微委屈一下,心清自然涼,心不清的話會很悶熱。你就想我現在在基隆,那邊很冷,心就冷了,不用吹電扇就涼了。 要了解,還畢竟是要付出一點代價,值不值得?(值得),很值得喔。假如沒聲音的話…,昨天還可以還有一半的聲音,前天就真的沒聲音講不出來,講不出來怎麼辦?有一個辦法,請聽的人起來講心得,各位願不願意講心得?願意的話大家盡量吹,後學等ㄧ下沒聲音的話就很好處理,請各位講心得,讓你的修持過程給大家作個參考,不是也很好嘛?不敢回應,站起來一個對一個講話就很自然,但是一個人若是對很多人,往下看就不會講了。所以還要有經驗,要站在大家的面前講話還不容易,我們若是站在一個人的面前來講話就很自然,但是站在很多人的面前來講話,就怪怪的,大家眼睛睜得很大看著你。 要了解,修持的過程有些我們必須要經歷,後學也是鼓勵當你做工夫已經有效驗,就是做到已經工夫出來了,可以把你做的工夫告訴人家,讓別人也去做。我們有聽金剛經理面有很多講心得,各位有聽到嗎?還報告很長。有沒有聽到那個牛糞?(有),怎麼樣?她還把牛糞形容的很崇拜,可是我們南部看牛糞就是牛糞,再怎麼看也是牛糞,不會看成是佛菩薩。那位講心得的,講那陀牛糞養育多少小動物,就是很多小動物的食物,她看了很感動,那我們看牛糞這麼久了,有沒有感動?都不曾看到會感動喔,也不曾彎腰下去聞看看。想說牛糞是臭的,可是她彎腰下去聞牛糞竟然不會臭。有沒有?都沒聽啊?一定沒有聽才不知道,你聽聽看她的講心得,就是到西藏看密宗的修持。她覺得很奇怪,吃的東西本來都是葷食,結果她吃到素的,也是很不可思議,她都有講出來,去那個地方旅遊,聽一聽心得。後來大概有四、五位講心得,都講的蠻長的時間,一定很多人還沒聽到,講心得約在第三十七片,都講得很好。我們也要找個時間來發揮,由負責講師開始,然後前面的點傳師,要做標竿模範,把修持的方法跟各位提出來。 因為後學寫楞嚴經已經寫一百一十六張,就是兩百三十二頁,想要早一點給各位看,因為很深,後學在想要講到讓大家都知道,各位前賢大概要多久?(三年),啊~還要再三年喔,我們還剩下多久,三年四個月要出師,我們已經過了一年半了,所以想先影印給大家看,看了以後稍微有個印象,我們再來講,這樣會比較快進入狀況。就像我們一年半就可以進入不生不滅佛性本體,都可以體會可以摸到根,高不高興?(高興),是很值得我們高興,因為摸到根可以成仙作佛,我們都可以摸到根,很實際的。 所以這篇三十七無為,就是無所作為。無所作為就是我們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是佛性本體了嗎?佛性本體就是無為,祂無所作為。假如我們落入有為,就變成佛性的功能作用,就不是本體了。有沒有知道了一點?(有),真的還是蠻深,你隨便講一句,我們就要想了老半天,有沒有這樣?(有),所以後學才鼓勵我們一直薰習,就是你聽過以後,反覆的一直在聽,你會聽的很熟悉,很熟悉的時候,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本身不生不滅真心佛性本體,都是我們自己本身的,自己本來就是佛,那為什麼沒有成呢?就是被我們自己障礙。我們最大的障礙是在哪裡?還沒找到?找到了沒有?我們沒有成佛最大的障礙在哪裡?就是我們的知見。 我們的知見從根塵相對產生,六根面對六塵產生六識,我們把六識當成我們的心,就是這個知見不正確。我們要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這時候那個知見才是正確,那個才是真心,那個即心即佛就是這個,這個心就是佛了。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面對六塵產生的六識,六識是生滅的心,是佛性的功能作用,不是本體。我們要了解,六識是功能作用,不要被功能作用繞的團團轉,一定要認識要知道要透徹,六識都是假的,變化無常。我們的六識是不是變化無常?有沒有一直在變化?(有),六識一直在變化,所以不要把六識當成我們的真心,六識是生滅心、是識心(認識的心)。 那我們的真心要在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的時候,那個時候才產生、那個時候才呈現。所以後學時常講,萬緣放下就是妄盡(妄=假的,假的全部都沒有了,盡了),然後真顯(真的才顯現出來),妄不盡真就不顯。張拙秀才悟道偈:「六根才動被雲遮」,我們六根一動了,就是我們的見解一產生了,然後佛性就不見了。「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不生的時候全體就現(一念不生,佛性的全體就呈現),所以這個很奧妙。我們在凡塵沒有研究就不知道,也就體會不出來。所以凡人在凡塵生活,真心都不見,都沒有用真心,所以凡人就成不了佛。我們要修,要把妄全部去掉,沒有妄了都是真了,就可以成就可以成佛。 所以是無為(無所作為),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是無所作為。可是無不為,天地之間該如何它就呈現如何,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它自然而然呈現,那個就叫無不為,一直都呈現,所以天地之間使萬物一直生生不息,我們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假如侯王能夠守著無為(無所作為),不要落入自私自利,只要守住無為,那麼萬物將自化(萬物自己就生化不息了)。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老子講「化而欲作」,變化的時候,我們想讓它呈現這個現象,就是要它有所作為(欲作=有所作為)。「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老子說我用無名之樸(沒有名稱的原木,就是道的本體),我用道的本體來使它停止(因為要進入有為的狀態),不要欲作,不要進入有為。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無名之樸不會有那種欲,就是他心中沒有有所作為的念頭在,所以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不欲不會落入有為,不落入有為天下將自正,天下它自己就自己正。所以天地之間不能落入有為(有所作為)。我們在凡塵,只要是有人,就進入有為(有所作為),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就盡量的能夠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那個就是要進入無為。各位在生活之中有沒有做?三、五分鐘的空閒都可以做萬緣放下,有沒有做?都心虛。各位是心虛還是虛心?不敢回答,就是心虛。都沒有做,所以在問就不敢回應;若是有做,就回答的很大聲,理直就氣壯,就回答的很大聲:「有」。就是因為沒有做,現在比較忙於賺錢,要做喔,一定要熟悉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一直找時間,三、五分鐘都可以,找時間做,然後我們做的時間讓它延長一點,才能夠培養我們般若的妙智慧,般若智慧一產生,真理就認識,認識真理我們自然就有定力,定力有了,我們的智慧會增加,智慧增加了又會增加我們的定力,這樣定慧互相幫助,我們就愈來愈接近清淨的佛性本體。 ◎第三十八章明德或處厚,處在很厚,就是我們居心很宅厚,很忠厚老實。 ◎第三十八章明德章或處厚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不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 把德分成上中下。上德,最符合於道的,發揮出來就叫德。已經把上德融入在日常生活裡面,全部的生活細節都是德,所以不用德來稱呼,所以不德。不是說上德的人不行德,而是他不把所有一些日常瑣碎的行為、瑣碎的事情當成德性、當成是德。上德,已經把它當成「我都是這樣」,好像我們每天都要吃飯,我們有沒有把吃飯當成是在行德?所以就把吃飯比喻成上德,每天都要吃飯,吃飯沒有說我是在行德,已經是正常化平常心,所以上德就是用平常心,全部所行持出來的行為都跟德是相符合,所以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因為他所有的行為都是從道本身發揮出來,所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的人,他不失掉那個德。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說「這件事是好事,我們要去做」,可見我們有一些都是不好的事。了解這個意思嗎?這件事有德我們要去做,可見我們平常不做的,是不是很多都沒有德?這沒德,這不要做;這有德,這要來做。所以不失德,不失掉德,所以他就有選擇了,有選擇就不是把所有的行為都融入。所有的行為都融入真理、所有的行為都稱為德,所以在佛經裡面就講恆沙妙德(恆河的沙,一粒沙一個德性,所有的沙全部都是德性,所以叫恆沙妙德),都是從我們妙智慧般若出來,所做全部都有德。所以上德之者就不稱為德的名稱。下德的人,他說這個有德性我要來做,可見他平常所做的很多不符合於道,所以不符合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不為」 上德無為,就是無所作為,剛才我們有講過,就是從佛性發揮出來,無所作為。無所作為,各位了解嘛?不落入我們的私心,我們想有所作為都是對自己有利,對自己有利我們才做,對自己沒有利益就不做,這樣的話就落入有為的範圍裡面。上德無為就是真理之中該如何做,我們就全部去做,這一種就是已經跟天地之間的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一樣,該白天就白天,該黑夜的時候就黑夜,春夏秋冬也是一樣,都自然而然運轉,自然而然呈現,都沒有落入有所作為,所以上德的人,跟天地的行持是一樣的,自然而然,不會考慮到對我有利還是對我有害,都不考慮,只是考慮該不該做、應不應該做,應該做就去做,所以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一定全部全力以赴。 「下德為之而有不為」 下德為之,下德的人一聽到這個有道德,然後他就去做,那就落入自己的私心裡面。而有不為,下德的人有所不為,對他沒有利益,他就不做。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仁,這邊把名詞降下來,從德講到仁(仁慈),老子用的仁跟孔老夫子用的仁,雖然是同樣文字,可是內容完全不同,老子是以道為本,可是孔老夫子是以仁慈的仁為主要闡釋的文字,他的仁就是老子的道。所以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已經喪失道的本身了,已經再下來,有一個很好聽的名稱,仁。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又降下來,義。道→仁→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就是著重在名相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所以仁→義→禮,又到禮。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到禮的時候沒有回應(莫之應就是沒有回應)。 「則攘臂而扔之」 就是他做不到,幫他牽手牽腳。就是愈來愈不理想,每況愈下的情形出現,一直教你教你,從道的本身一直講,講到後面沒辦法就用禮來講,用禮還不行,就牽著你的手腳來做,這樣知道意思嗎?就是我們愈來愈不理想了,一直降下來。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有沒有一直降下來?從道降為德→降為仁→降為義→降為禮,我們一直降下來都不知不覺。假如從佛性的本體,我們能夠守得住的話,發揮出來就是德,道德道德就很理想。假如我們沒有從佛性本體發揮,然後接著下來就是到仁→到義→到禮,這樣每況愈下,一直降下來。 「夫禮者,忠信之薄」 老子講這個禮,忠信之薄,就是講到禮,忠跟信已經剩下一點點而已。忠也一點點、信也一點點,沒有很厚薄薄的。我們厚好還是薄好?(厚),要厚一點,忠厚老實才好。所以禮就已經是忠信之薄,已經很薄了。 「而亂之首」 一講到禮以後,就是亂的一個開頭。假如能夠守住道,守住道以後,德都能夠一樣守得住。假如沒有,一失掉道德以後,仁義禮就不理想了,就會亂,因為講到禮,我們在現實社會的維序,都是用禮來維序,都是禮。各位前賢,假如我們這一個禮又失掉以後,我們變成什麼?不是有看四隻腳在地上走的,我們就變禽獸,雖然是衣冠,可是都變禽獸。所以禮已經是維繫我們人最後的一個關卡,再下去就沒有人的資格了。 所以以往的這些聖人,對我們人的人格要求都很高,就是要健全,品行要端正,人格要健全。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不能把自己看成禽獸,這個很重要,所以會講禮者忠信之薄,已經很薄了,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 顯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認識的,這些道之華(就是道的精華)。 「而愚之始」 這是告訴我們,假如我們把顯現在眼前這些道的精華,我們都看重了,那就是愚之始(愚就是笨),笨的開始。因為這些道之華顯現在眼前,我們看的很重視,表示我們著相,著於形相就對自己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看輕了,看輕以後我們所有作為就會顛倒,就會造了很多業會受很多苦,是不是笨的開始?可是我們都會喜歡道之華,前識者道之華,就是顯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認識這些道的精華,我們都很喜歡看這些現象,就住在這些現象之中,可是老子跟我們講這個是愚之始,就是很笨的開始。因為往後我們受的苦就愈來愈多,就很不理想。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作一個大丈夫,就是孔老夫子講的君子。君子能夠按照自己,人格健全的就稱為君子,這邊老子就講大丈夫,就是有所作為那種人,大丈夫就是君子。「處其厚,不居其薄」,不要居在薄的忠信禮裡面,一定要居住在道的本體之中。 「處其實,不居其華」 我們處在實相之中,不處在道的精華(很好看的那些現象就是道的精華),我們不著重那些形相。 「故去彼取此」 去掉那些浮華不實在的,然後我們就處在實實在在的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了解意思嗎?好像有一點深,感覺上好像都聽不懂,這又需要我們反覆的聽。這一次剛好第二十四次,第二十五次就有五十片的CD,剛好一個小整理包,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攜帶,很容易放來聽,下一次就可以做成了。現在各位有拿回去聽嗎?比較少喔,因為開始的時候每一次都有寄五百片下來,可是後來減少為三百片,後來大概又減少剩下為一百五十片,再後來現在好像不了了之,好像沒人拿了,然後我們就沒寄了。 我們整理包做好以後,寄下來給各位就可以反覆的一直薰習,這些真理要反覆聽,你反覆聽就很熟悉,很熟悉的時候就變成你的東西(我的性分裡面本來就是佛,那要怎麼才會作佛,都講得很清楚),我們為什麼沒作佛?不是剛講而已嘛?你看我們就這麼快忘記,就是被我們的知見障礙。我們的知見若正確,我們都成佛,就是我們的知見不正確,我們都用生滅心在生活,把生滅心當成自己的真心,所以這樣就不會成佛。我們就要把真心啟發出來,時時刻刻都用真心,就會成佛,簡不簡單?(有),才一個回應喔!接著講第三十九章得一章。 ◎第三十九章得一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昔之得一者」 往昔得到這個一,得一就是得道。要了解「一」,知得一萬事畢,因為一就是道,知道一萬事萬物都畢業了,所以把「一」圈起來就是一個圓圈,圓圈就是代表無極;我們把「一」切開拉直就變成一;把「一」濃縮變成一點,一點就變成我們的玄關,我們的玄關一點。所以「一」千變萬化,可以圓圈、可以一直、可以一點,都是一。「一」就是數目的開始,我們一、二、三、四…都是從「一」開始數,所以「一」就是數目的起頭。 我們從無極、太極、兩儀、四相、八卦,相綜相錯八八六十四,就形成一個天地。有天地,有理有氣有象,理氣象。所以講得一,就是得道。昔之得一者(往昔得到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所以都是得到一,就是得到這個道。往昔得到,天得到了就清,天清;地得一就寧,地寧很重要,大地震就是地不寧,稍微把我們搖ㄧ下,九點零怎麼樣?很厲害喔,九點零搖了一分鐘(六十秒);一般我們地震大部分都沒有那麼長,搖個三、五秒就停止了;結果這搖了一分鐘,九點零搖動一分鐘,我們大概跑到大門口了,所以那個嚴重性,地就是不寧。所以地要寧。要知道,自古以來修證成道的很多,他成道證道以後,證悟自己的佛性以後,護持我們這個世界,使世界的眾生能夠安居樂業,所以我們這個世界有這些成道者在護持,不然時時刻刻稍微把我們搖ㄧ下就受不了了,稍微搖ㄧ下房子會倒,人會被壓死,所以人命是很脆弱的,要好好把握,在有生之年,我們能夠生在凡塵、能夠自己主宰,就要趕快修,修到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整個都呈現,這樣恢復佛的本位就不用怕了,要搖就隨它去搖動,就不怕了地震,但還沒修證之前要怕,要努力。所以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我們拜的神,都希望祂很靈驗,去拜去求,「我東西不見了,你趕快讓我找到」,你去拜他就真的讓你找到,這樣有沒有靈驗?(有),很靈驗。以前後學住在三重,三重有顆石頭公,石頭很靈驗,你若是東西不見了,你去問他拜他,你拜完回到家,東西就找到了;小孩子若在哭,去拜他,小孩子就不哭了。這樣要不要拜?就很勤勞的去拜。要了解,那就是氣天神仙,他有福報,但有福報他不享用,他來藉著形相來救人,眾生都有苦難,你去求他,他就會幫助你,很認真,所以三重的石頭公很靈,然後後來他修到一個階段功果圓滿,他的位階又進了,進了以後,他就離開那顆石頭,結果你再去拜他,有效嗎?(沒效),他已經離開了,再怎麼拜也沒效,都不靈了,不靈就沒人要拜了,很快,石頭還在但沒人在拜了。 要了解,那是有福的氣天神仙,藉著有形有相來行功立德,幫助眾生,那個樣子就有效,所以神得一以靈,他能夠有這個福報就是已經得一,能夠幫助眾生脫離苦難。谷得一以盈,谷就是空谷。我們玄關也是空谷,要讓空谷清靈,空谷都很清靈的時候,空谷就呈現,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就會呈現,那就是空谷清靈。所以空谷裡面,雖然我們看是一個山的空谷,可是它裡面有「沒有形相的東西」在,就是我們佛性。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也一定要得道,萬物有道才能夠生長。假如萬物沒有道的話,萬物不會發芽、不會生長。所以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侯王就是領導者。領導者有道,假如領導者領導百姓都是從真理方面努力的話,天下就很貞(貞就是貞祥,很祥和,很理想的現象),所以領導者很重要。 「其致之一也」 他們所追求的都是真理,所追求就是原來不生不滅的佛本體。 「天無以清將恐裂」 假如天沒有得到道,天會裂,天裂的話,我們人就沒辦法生活了。 「地無以寧將恐發」 假如地沒有得到道(沒有安寧的話),地,山崩地裂,發生很多災難。 「神無以靈將恐歇」 假如它沒有得到這個道,它就會停止了,就是沒有作用了。 「谷無以盈將恐竭」 假如山谷沒有盈滿的氣(虛靈之氣在的話),竭就是消耗殆盡、沒有了。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萬物沒有道,萬物將會消滅。 「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 假如領導者沒有得到這個道(沒有這個貞祥),他的貴高將恐蹶(蹶就是跌倒,摔下來跌倒,站不住),人家都把他拉下來,不讓他站。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富貴以賤為本;高就要用下為根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以前的皇帝稱呼自己為寡人,孤寡不穀,就是把最不好的,從他自己本身的身上去講,把不好的都講在自己身上。所以以往的皇帝都會稱孤寡不穀。 「此其以賤為本耶」 就是以賤為根本。 「非乎」 老子問我們:「不是這樣嗎」。 「故致數輿無輿」 輿就是車,我們製造車子的時候,車子的零件都有名稱。數輿就是很多零件合在一起。(現場有人走動)我們不是在研究性理心法嗎?怎麼全部的心都被他吸引過去,都一直在看他,我們心有沒有被他吸引過去?為什麼吸引我們去看?我們不是要訓練定力嗎?泰山崩於前,刀鉅加於鑊,都不動聲色,這又沒有泰山崩於前,也沒有刀鉅加於鑊,可是我們都動聲色了。還真不容易培養,要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所以要我們本性如如不動。那個都是小事,他因為熱所以要開風扇,為什麼你想要看呢?後學說「若大家都想開電扇,後學若沒有聲音,就請大家來講心得」,不是都有答案了嗎?就不要管他就好了,自然呈現,涼快,高興就好。 車的所有零件都有名稱,我們講「車」,車只是一個名字,車是空殼,車是空的。車子裡面有:座墊、引擎、方向燈、車殼…都有名稱,這叫做數輿,就是零件都有名稱,等到車子製作完成的時候,車子的本身沒有東西,車既不是車殼、也不是引擎、也不是車子的零件,什麼都不是,但是它叫做車,我們搭車叫做坐車。很有意思喔,就是車本身都有零件,零件都有名稱,很多名稱合在一起叫做一部車。等到車完成,「車」本身什麼都不是。奧不奧妙?很奧妙,所以那叫做空殼的。 你看我們人,我們人有眼睛、鼻子、嘴巴、身體、手腳…有很多,等到這個人完成以後,這個人什麼都沒有,是空殼的,你說人裡面有眼睛、鼻子、嘴巴、手腳…都有那個名稱。所以哪一個是我們的主人?眼睛?鼻子?嘴巴?腳?手?五臟六腑?哪一個是我們主人?哇~你看都假的,每樣都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沒有一樣是主人,人就是主人,但「人」分開有那麼多,真正的人,什麼叫做人?就很多湊在一起,眼睛、鼻子、嘴巴、手、腳、五臟六腑…都拼湊在一起叫做「人」。所以「數輿無輿」知道意思嗎?就是很多東西都有名稱,但是你把它拼湊在一起變成一項,那個名出來,那些名稱就消失了。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玉跟石頭,各位前賢我們要玉還是石頭?(玉),若是要蓋放子,是要用玉還是石頭來蓋?(石頭),所以玉沒辦法拿來蓋房子,但石頭可以絞碎就可拿來蓋房子。所以石頭的作用跟玉的作用都有價值、都是一樣,但我們的分別心太強,而想要玉,玉拿一顆就很多錢,石頭若拿了一整車,是很麻煩的。我們都以凡塵的現象來論。所以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了解了嗎?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材就大用,小材就小用,大材就當門,小材就當窗戶,房子若沒有窗戶也不像房子,所以都需要,大材小材不要看輕自己。(前賢問:不欲琭琭如玉,要如何解釋) 老子形容的意思,就是我們把玉的價值提的很高,把石頭的價值貶的很低,老子說我們用的時候,石頭的作用並不輸於玉,玉的作用我們僅用於裝飾,可是石頭的作用是可以蓋房子、可以蓋大工程。所以老子講我們要重視石頭跟重視玉,是要相同的心,重點是在這裡。重點是要我們不要有喜歡玉,然後不喜歡石頭。那你等於是所有的工程,我們實際的生活作用你都不要,你只有要表面的浮華,虛幻不實在的你要,實在的實相你不要,老子是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平等看待,它有它的作用。所以後學就了解,我們真的用玉來蓋房子,蓋不起來,玉遇到水泥沒黏性,各位有沒有試驗過?(沒有)。 所以你在攪拌水泥的時候,把玉放進去,玉就沒價值了而且玉也不能支撐,因為石頭一攪拌以後,可以看我們想使用較小石頭或是配給較大的石頭,大的有大的作用、小的有小的作用,等到水泥把石頭凝固以後,就可以支撐一百年;如果你使用玉,大概一個月都支撐不了,水泥跟玉就脫落了,沒辦法合在一起,所以它有它的物理作用。 所以老子講,我們對所有的萬物都要平等看待,最沒有用的東西都有它的作用所在,就要看重它,不能看輕,這邊的意思就是這樣,所以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不要看不起人家,我們是最容易看人不起。 ◎第四十章反覆章或言道用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就是會反過來。 「弱者道之用」,弱就是強的反面。 「天下萬物生於有」,天下的萬物從有生出來。 「有生於無」,有從無生出來。 這一篇有夠短,才四句而已。 「反者道之動」 我們在凡塵所有的一切都會反覆,我們對人家好,換過來,人家就會對我們好;我們若是對人家不好,換過來,人家就會對我們不好,這個叫反覆。所以天地之間很快就反覆,我們這一生,生活裡面會遇到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呈現在我們眼前,要了解這就是反覆,就是說我們以前也一樣用不合道理對待人,現在不合道理反過來對待我,這就是反覆,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當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遇到不合理的現象,我們就要降伏我們那種生氣的嗔心,一定要降伏,所以歡喜心甘願受,才可以把我們所造的業了掉;不然我們若不甘願,既然事情一到來一定要處理,當我們認為不合理,處理的不甘願,等於是這個業障沒有了掉,沒有了掉的話,我們的處理都是多餘的,然後隔了一段時間,又會不同形式不合理的又來了,我們又要處理,假如又不甘願,那就沒完沒了,這一生都要這樣過,這樣好或不好?(不好)。 所以要培養:「是我以前不知道真理,也是用不合理去對待人,所以現在反過來(它已經回報了),反過來用不合理來對待我,那我歡喜心甘願受,處理完了就了業了」,債務就了掉了,就不見了,一生就不會一直都遇到不合理的現象,因為我們已經歡喜心甘願受,把業障已經還清了,所以「一定」要這個樣子,不然我們都是這樣,人之常情,遇到不合理氣得要死,都是降伏不了嗔心,所以一定要先告訴自己:「我以前都不合理待人,現在,人也不合理來待我,應該的」,這樣氣就消了,消不消?(消),消了就沒事,以後就好過了。所以反覆很重要,一定就是反覆,我們天地之間所有萬物生長出來一定都有種籽,那個也都是反覆,因為有籽,你又把籽拿去種植又變成一棵樹,一棵樹又生長又有種籽,又再把種籽拿去種植又長出一棵樹,是不是永遠都在?(是),那就是反覆,因為有這樣才生生不息,天地之間的萬物才能夠常存。所以只要有一個物種不生種籽,那個物種就會消失。所以反者道之動,反覆是天地之間的自然。 「弱者道之用」 我們觀察身體很強壯的,只要一生病就死翹翹;若是常常生病的,再怎麼久都還活著。像後學就像豆腐,時常都跌跌狀狀,不過經過很久了都還活著,已經六十八歲了都還活著,本來四十九歲就要沒命了,但現在還活著。弱者道之用,因為自己會秤秤自己幾兩重,都不趕炫耀,都會比較小心翼翼,所以生存時間會比較長一點。 「天下萬物生於有」 天下萬物都從有生發出來,然後這個「有」就從無生發。要瞭解,我們佛性本體是真空然後妙有,真空就是空中不空,妙有就是有沒有形相,所以萬物都從佛性的本體生發出來,然後沒有多久又歸於佛性本體,所以從生發到歸於本體這期間都不會超過一百年,一百年在我們佛性來講是很短,但以現象來講就很長,長不長?一天一天生病難過,一分鐘都很難過,這樣子要過一百年要怎麼過? 好像我們前賢說:「我開始坐下來就聽不懂了,這下子要聽到四點,剛好兩個小時,吼~這不知道要怎麼過」,好不好過?從坐下來就聽不懂喔,然後要聽到下課,這樣難不難過?(有),這真的坐在有針的椅子上,各位都熬過來了喔?(對),「對」,這個很誠實,「對啊~坐下來聽都聽不懂,但要聽到下課,真的很難過耶」,很難過,不過各位前賢,我們這個課不容易聽到,雖然說聽不懂、雖然說不容易懂,可是只要你能夠進入,那個法喜充滿,你拿錢要去聽,也找不到地方可聽,沒有人講這個,所以這個可以讓我們成就、可以回歸本位、可以成仙作佛、可以一勞永逸,很值得的,再坐再坐,絕對有價值的,很值得的。而且後學正在寫楞嚴經,都已經快要寫好了,那更是很棒,一看了以後、一研究瞭解以後,是絕對沒有問題,是絕對可以成佛,不但自己可以、周遭親朋好友、連後代都可以,都絕對可以成佛,很有價值的。 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從無生發。我們佛性就是常有跟常無,第一章老子就講「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常有跟常無兩個合起來,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欲=要,我們要「常無」的時候來觀妙,「常有」的時候來觀徼,整個呈現。我們一般註解都會「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以觀其妙」,欲跟常有、常無連在一起,這樣就不可以,這樣不是「常有、常無」,「常有、常無」是佛性本體;「常有欲、常無欲」就變成我們心裡面想要跟不想要,那個就很小的小事,那跟天地的真理沒有關係,所以不能那樣解說。 有的都沒有去注意這個小地方,「常有欲、常無欲」是不對,而是「常有」要斷句,「常無」要斷句,「欲以觀其妙、欲以觀其徼」,「欲」是要連接下面的,不能跟上面「常有、常無」相連,若跟上面相連,意思完全不同,而且差的很大,你「有欲、無欲」是心裡面的欲望,那個都是小事,是個人的情緒,不能落入真理的。所以一定了解關鍵所在。 ◎第四十一章聞道章或道品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各位前賢,我們是上士、中士還是下士?我們都是上士啊?那不錯喔,自己的認定「我就是上士」,然後上士聞道要怎麼樣?(勤而行之),嗯,就是要勤而行之。我們知道「道」了,了解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要勤而行之,要很努力去實踐,實際的把它做出來。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聞道,好像有又好像沒有,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我們有沒有被人笑過?(有),那還不錯,都有被人笑過。 「不笑不足以為道」 若沒有被人家取笑,我們這個道就沒有價值,所以一定要讓人家取笑,「你有夠笨,做人也不會享受,都去修道吃苦」,是不是這樣?不敢承認啊?大部分都會這樣,一般人說到凡塵來了嘛,就是要享福,怎麼要受苦呢!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建言,就是我們一些立志的語言叫建言。立志聽懂嘛?激勵我們向上前進的那些語言叫建言。就是我們放在書桌前面那些比較顯明的文字,叫座右銘,座右銘就是建言。所以建言有之,「明道」,我們對道已經都很透徹的了解,已經明道;可是「若昧」,就好像我們很愚昧,就是都不知道;就是把韜光養晦,把那個光明都收回來,蓋起來讓人家都不知道,所以明道若昧,都不要炫耀,自己都認真的去做。 「進道若退」 對道很努力的精進,可是外表形相看起來好像退。所以各位前賢要了解,不是說他沒有出來道場、沒有來佛堂,就是他已經退道了,不是那個樣子,有的是很努力在修道,只是說他的角度不同,不同方向,他在努力的消除他的一些習性,毛病脾氣一直在消除,在找方法來消除一些很不容易去掉的毛病脾氣,在這一種現象之下,都是真的在修道。各位前賢,我們真的修道,要跟實際的、看到的現象…,不是說相反,而是說已經進入不生不滅,假如我們看起來很努力,那危不危險?因為我們人有那種懈怠的時候,很努力就會有很懈怠,一個強烈的對比,所以真正的真的已經進入修道的軌道,是不生不滅、是沒有變化。 所以在真正修的時候,他保持平常心,假如我們有很精進的心,那糟糕,有時候會有退步的心,這個都會呈現。所以真正的一進入以後,修而無修,無修而修,看起來好像文字遊戲,可是那是真正的進入不生不滅的修道方式,就是他把修道已經融入正常生活,正常生活就是修道,所以正常生活之中,就已經在修道之中,那個叫無修而無,修而無修,我們也是要走到這種現象,用平常心。 在日常生活,好像吃飯睡覺一樣,每天都要吃飯睡覺,所以每天都要修道,懂意思嗎?(懂),所以時時刻刻都保持我們佛性的覺,覺都保持,這樣就已經在修道了,不要讓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不覺,不覺就是無明。我們可以說在日常生活之中,無明的時候比較多。 各位現在生活之中有沒有起心動念?不好意思回答,我們都會有,只是那個密集度,以往是很緊密很多,現在很少,這樣就好了,有進步了,慢慢的讓起心動念能夠到達神動而天隨。各位還記得嗎?前面還有兩句,「尸居而龍現,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我們能夠讓我們的起心動念天理都跟著,那就已經成功了,保持那個覺,覺都一定在,覺都在,到後來就覺者,覺者就是佛。所以進道若退,我們很努力的修道,好像我們是退步一樣。 「夷道若類」 夷就是我們在行持,行持這個道都跟所有的道一樣、相同。 「上德若谷」 上德就好像空谷一樣。 「大白若辱」 我們整個都保持潔淨、清白(大白);若辱,好像受到污辱。 「廣德若不足」 德很廣,可是我們自己感覺好像還不足,還要在建立。 「建德若偷」 建立道德就好像小偷。我們現在建立道德都驕傲,有沒有?大概都沒有,所以沒有人反應。我們建德若偷,建立德行就好像小偷一樣。 「質真若渝」 真應改為直,質直若渝,本質很直,跟天地之間的真理相一樣。 「大方無隅」 大方沒有角,沒有角可以傷人。 「大器晚成」 大的器具就是晚成,可以渡化所有眾生,所以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 最大的音就是沒有聲音,沒有聲音就是最大的聲音。所以我們聽到天地之間都沒有聲音,那個就是大音,最大的音聲。 「大象無形」 最大的形相就是沒有形相,沒有形相就是最大的形相。 「道隱無名」 這個道隱,沒有名稱就是大道,有名是假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唯有這個道,善貸,它都會貸款,當我們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它都會貸款給我們,所以善貸。各位有沒有向道貸?我們心裡面有所求,那都是向道貸款,它都會先借給我們用,都會成全我們,所以善貸且成,會完成我們心中的願望。
◎剩下約28分左右,提問問題 【問】:龍捲風是什麼原因形成災難? 劉芳村講師答:這個龍捲風後學也是看到報導,之前它的災難都是危害到個位數,那這一次竟然好幾百人死於龍捲風,那個是很大的災難,像我們要了解到我們這邊的天災都是颱風,那颱風的來源就是我們眾生的心念變化太快,一下子善一下子惡所以就形成颱風,那在美國那個地方他們美國人跟我們的思想不一樣,他們有一些種族的優越感,以及使用人的那一種卑微的身分,形成他們很不同的生活型態,龍捲風的形成是在一個範圍不大的裡面一直捲,那捲的時候它把所有地面的東西都捲到天上去,那個是很恐怖力道很大,整個房子、車子都被捲上去,那人被捲上去再掉下來一定死掉,那個是他們背景所形成的。 我們這邊比較沒有那一種階級,那個高比較不像以前員外地位高,跟俾女奴才地位低,以前雖然有那一種現象存在,可是員外的心也是很仁慈,員外它會給奴才俾女的家屬很多的米帶回去。就給他生活上不缺,跟美國那一種不一樣。所以我們瞭解說那個龍捲風形有它背後的原因,這個只是我們的推敲,並不是一定是這樣啦! 【問】:後學哥哥剛往生,他往生的時候冰在殯儀館,他都跟人家托夢說他很冷,我們的靈性應該是沒有感覺,為什麼他會感到冷?前幾天我弟弟跟我講說,他(哥哥)託夢給我弟弟說:「他最近他會跟我弟弟沖(聽不清楚),可是再過不久,他就會漸遠漸遠,這樣消失,再也沒辦法感受到」,他(哥哥)說他到另外一個很好得境界裡面,可是他沒有求道,我很擔心他不知道去到哪裡。 劉芳村講師答:所以我們要知道說,我們人在凡塵最重要就是要破掉我們那個住相,所以他會感覺到說他很冷,那個就是執著啦!執著那個身體就是我,身體就是我,所以對身體那一種冷熱現象感受就特別深,後學之前就講我們縱然沒有求道,可是你只要不執著你就不會當鬼,那你一執著了就會當鬼,因為鬼就是執著,各位聽懂嗎? 固執啦!固執這個身體就是我,有這個身體的我就會去當鬼,所以我們盡量就是要渡化我們親朋好友,這個很重要。沒有求道的話你那個玄關沒有打開,就是沒有授記,靈性不能從正門出入,不能從正門出入就是要左道旁門,你最好的從泥丸宮氣天神仙,走肚臍就是人道,從嘴巴就是濕生,從耳朵就是畜生,從鼻子就是化生,從眼睛就是卵生,都是四生六道,都是在輪迴之中,所以說求道很重要,修道也是更重要。那我們瞭解說他累世之間有修某一種法門,然後到某一個地方,那個也都是短暫啦! 【問二】:後學以前也一直請哥哥求道,可是他說他修淨土宗。 劉芳村講師答:因為我們要知道說修淨土宗跟我們佛性要回到本位,不管你是修什麼?我們最重要的是回歸到本位啦!我們本來每一個都是佛,中間修持什麼樣的法門都無關緊要,最重要你就是要回歸到你的本來,你的原來的地方所在,那我們了解說修淨土它也是修持法門的一種,所以後學都講說我們開始就直接契入沒有我相,沒有法相這個是最究竟。那你說修淨土它就是有法,那有法,我執去掉以後還有法執,你法執沒有去掉就成不了佛了,就到不了我們本位啦! 所以我們了解說凡塵所有一切都有我們法執在,那有法執在證悟不了究竟,那我們就全部直接契入無我、無法,已經到究竟。那個是最重要啦!那他的固執就讓他多幾個元會,下個元會又不知道可不可以回歸本位?那下個元會不能的話還要在下下個元會,那就很久了,一個元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就是那麼久,所以我們要知道說你要把握得住啊。ㄟ就可以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回歸本位了。你把握不住啊喔再來一次兩次,我們還可能像那個南極老仙翁看這個天地渾沌已經七次了,我們一次都還沒有看到對不對? 所以那個時間的經過在我們佛性來講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是很快的,很快就過了,可是在我們身體現象來講是很慢的,一輩子下來出生要一百年對不對?才能過一生是不是很慢,慢不慢?(慢)可是想一想我們從小孩長大到現在快還是慢?(快)哈哈~一下子快,一下子慢,就是這個樣子。 【問】:劉講師今天有講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是不是講到無極生太極?(劉講師回答:對),那也有一句話叫「無中生有」,是不是也在講無極生太極? 劉芳村講師答:對,無中生有我們就是要了解到我們的佛性本體沒有形相,可是祂不拒絕諸相發揮,所有的相要從佛性呈現出來佛性都不會拒絕,甚至連山河大地都是從我們佛性本體生發,從我們的佛性本體生發出來佛性都不拒絕,可是要了解到這個從佛性本體生發,又歸還到佛性本體它那個中間都不會很長,生發出來有,現在又變沒有,那個期間都不會很長,所以我們瞭解說那整個山河大地的變化,我們看起來好像蠻固定的啊!它會變?可是我們從久遠的角度眼光然後來看山河大地,啊!滄海桑田,桑田滄海一直在變化,所以都不久啦!所以一個元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有開天闢地然後人降世然後經過六萬年到現在,我們人要將近滅的時候天地渾沌,下一個元會又開始…這個都從佛性本體生發,從佛性本體出來然後又歸於佛性本體。ㄟ就是這個樣子,它是一個大的輪迴跟一個小的輪迴。 所以我們瞭解說天下萬物生於有,都是從有生發啦!有從哪裡來?從無來,從沒有來。所以我們那個一念無明生三繫,我們念頭就是業相,然後業相以後轉相,然後現相,我們要知道說這個一念無明生三繫全部都沒有形象,雖然有業相、有轉相、有現象,可是都在空之中,都是在空空的裡面。所以那個起心動念,念看不見的,那個業相看不見,那看不見的業我們佛性本體本有的智光(智慧的光芒),然後轉成能見之見,這個叫做轉相。 那我們那個能見之見要來看那個業相,業,我們的業已經有了要看,現在那個業就沒有啊!無形無相,沒有形象我們那個能見之見一直要看,一直要看這個叫做「瞪目發勞」就是眼睛都不要眨眼,不眨的時候眼睛起煙霧(台語),眼睛起昏眩空中的花就生出來,叫做「結暗為色」,所以這個轉相跟業相都沒有形象,可是我們那個第二個轉相一直要看業相,看到瞪目成勞以後結暗為色,結暗為色空中花就生出來,等到一念無明生三繫已經完成,完成以後ㄟ就從我們佛性本體生發山河大地。所以那個時後「境界為緣長六粗」,一念無明生三繫都沒有形象,到下面那個境界為緣就有了,那個就叫瞪目發勞。就是我們蹲在地上然後三五分鐘你突然站起來,你看空中有什麼?就是火冒金星啦!那個就是結暗為色啦!山河大地就是這個結暗為色,這個是不是都是假的?我們把這個假的當作真的。 所以我們有山河大地我們眾生才降生,眾生有了才有業果,所以世界、眾生、業果一直相連續不斷,那我們假如說兩的字『不隨』我們不隨山河大地,不隨眾生,不隨業果,這樣三因就斷。三緣不生我們凡塵就不用來了。 所以佛教我們頓教法門就兩個字『不隨』,不隨山河大地不要承認山河大地,不隨眾生不要認為眾生是實在有,不隨業果,業果也是假的,我們不隨那個三因就斷,沒有三緣,沒有了,我們生因就盡,沒有生的因我們就不用到凡塵來。這樣會嗎?我們都會隨啦!為什麼?現在機票便宜還是貴?(便宜)便宜要買去遊玩喔!那個就承認山河大地啦!那你承認山河大地就叫隨,那你隨山河大地那就一個因有了,那你又知道說要有身體去玩,就隨著眾生對不對?就兩個,然後ㄟ我要在凡塵生活賺錢業果就有,三個,三因就來了就已經生在凡塵,然後我們就隨,隨在凡塵。不隨就不在凡塵,不承認山河大地,也不承認眾生,也不承認業果,全部都沒有,那沒有的話三因斷。這樣知道嗎?還很奧妙喔! 各位前賢關鍵在哪裡?在我們心裡面的認定,你認定山河大地是實在的,眾生是實在的,業果是實在的,你把它認定那你就要六道輪迴,就要來凡塵了。那你不認定不隨著它,沒有山河大地,山河大地是假的,沒有眾生、沒有業果,不隨著它三因就斷了。這樣知道嗎?所以我們的認定非常重要啦! 就好像坤道唉呦我前輩子就欠他這輩子沒又嫁給他是錯的,有沒有?就欠他的債啊沒有嫁給他不行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哈哈很奧妙喔!高興就好。
【問】:後學想問:如果人與人之間的對待,有好的對待跟不好的對待,如果可能清楚知道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我們不以為意,不把它記在心裡面,這個因果就沒有了對不對? 劉芳村講師答:這個倒是蠻重要的觀念,因為我們在意別人的作為那等於攀緣啦!那假如說我們都不在意,他做什麼都跟我們無關,他做功德也不會分給我,他造的惡業我們也不用去擔,都跟我關係,這樣的話都已經撇開了,撇開以後我們不攀緣,不攀緣就不會有那一種相續的緣在。就沒了,就清了,所以這個很重要。別人要怎麼做那是他個人的事情,跟我無關,所以我們就是把自己管好就好,我們自己很不好管啦!我們都會被六根引誘,所以把自己的六根管好最重要。這個問的很正確。 【問】:劉講師之前講過不要養寵物,後學有個朋友已經有求道,可是在求道之前就有養寵物,請問劉講師要怎麼處理? 劉講師答:好請坐,這個問題倒是還很多人有啦!因為我們要知道我們還沒有求道,還沒有了解這個理之前那已經就養了,那養了一段時間就繼續養,那我們了解到你養寵物就是要負責牠要成佛啦!所以要多一生一世要跟著牠來出生,帶牠成佛,有沒有找自己麻煩?所以不要養是最好,一養了以後你就善了,在這一生之中就善了。 那個之前養的在因果來算還不算要保證牠成佛,只是在我們研究真理了以後你又故意去養的,那個你就要保證牠成佛了。喔你故意嘛!你看牠可憐啊你就要渡牠成佛,你就一定要再來帶牠成佛。 【問】:劉講師好,後學想請問比丘的偈語,「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所謂無益之苦? 劉芳村講師答: 無益之苦那個在我們這邊倒是比較少見啦! 可是在印度他們很多,就是沒有意義的苦像說全身去擦那個花,還有去樹木那裏他們外道沒有理髮,所以把頭髮綁一綁掛在樹上,那個都是沒有利益的苦啦!那個佛就講說:這一些對你自己沒有利益,對別人也沒有利益,所以這一些苦你不要吃啦!這個都是加的(台語),所以無益之苦遠離、遠離,就是不要嘗試啦! 因為很多以他們印度來講,印度的佛教才百分之二十啦!那外道有百分之八十,外道比較多,所以他們信釋迦牟尼佛的不多。所以佛教他們真的進入修持的時候身語意,我們的三業身跟語跟我們意念,我們所有罪業都是由它來的,那我們這三個要先管好不做惡,身語意業不作惡。 莫惱,不要懊惱世間諸有情,就是眾生都很可惡啦!很可惡你不要懊惱,因為他不知道真理,不知道真理所以才會作一些可惡的事啦!那你要可憐他,所以佛就講比丘的偈語第二句莫惱,不要懊惱世間諸有情。 然後第三個正念觀知欲境空,我們正確的來觀察我們的意念,我們想要,我們在凡塵想要什麼?欲境,我們欲念想要的那個欲境都是空的啦!沒有一項我們拿得走的,所以不要貪。然後無益之苦當遠離。就是這四句偈,那個對當時他們修道很關緊要,因為我們大不分都從身語意這三個造業,這三個管好了就沒事了。那凡塵的眾生你都不要懊惱,你都不要起心動念,有的很可愛,有的很可惡都不要管,那個都各有各的因緣,所以我們就不要懊惱。然後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 【問】:劉講師請問像我們吃素,另一半是吃葷,可是我們每次必須要去買葷食的東西給他吃,我們須不須要去承擔他的…? 劉講師答:不需要,我們要了解說那個素食最主要是要我們的心啦!心清最重要,那我們的親人、家人還吃葷食的話我們當然要進做人子女的義務,幫他們服務好好的,那個都無關緊要。就是我們的心一定要保持清淨,不可以說吃素吃的很清還跟人家倒錢啦!(台語) 下課!。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lcsf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文字檔連結網址: https://1drv.ms/f/s!AlkQnRR-y_aTrHxwvl670QBzBNPq
(4)第二個備份網站,連結網址
(5)美國連結網站網址: http://www.happybuddhatemple.org/xinglixinf
(6)(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雲端硬碟下載連結網址): 如有需要的前賢大德請自行下載網址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BiFVTKqhWZw5gEO3sQERXXxeovx5vr9V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