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7/08 22:10:21瀏覽277|回應0|推薦2 | |
9/22 巴特赫斯菲爾德 → 艾森納哈【瓦特堡 vs 巴哈之家】 今天的天空很藍,陽光舖撒著大地,萬里無雲。從飯店到巴特赫斯菲爾德約200公里的路程,光是用聽的就叫人傻眼。唉,誰教德國如此的大呢?難怪每天都只能跑兩個景點,因為我們花在坐車上的時間,實在是太驚人了。我想,德國大概需要分三趟來玩吧?!否則真的無法“深德我心”。 上午十點,我們在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休息了二十分鐘,順便使用了那兒的廁所。那裡的馬桶很特別唷,當你上完廁所後不但會自動沖水,而且馬桶坐還會自動轉上一圈才停止呢!我像個無知的小孩般,站在那兒目瞪口呆的看著。
艾森納哈的第一站是瓦特堡,它是當年馬丁路德為躲避天主教追殺的避難處,他曾在這兒居住了十個星期,是一位宗改革家。上瓦特堡需爬山,大約十分鐘即可抵達山頂,山路不平坦,坑坑洞洞的。瓦特堡可看之處很多,先說站在山頂上鳥瞰市區,就是一種非常大的享受;此外,可以走進城門去看看,裡面有幾個博物館可以參觀,但大部份都得收費,像是參觀馬丁路德的戰甲,以及他以前住過的房間等等;不過,我們因為不知道是否要收費,而擅自開了門進去,結果被人趕了出去,但那一晃眼,卻已將那些戰甲的模樣看個仔細了。 在賣店裡有一間畫室,是不需要收費的,那裡的畫畫得極為生動,簡直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我跟老公討論著每一幅畫,哇,當真都是傑作中的傑作呢!就說那幅身著禮服的高貴婦人吧,她身上的那層紗,竟也畫得像真的一樣,老公直誇厲害,不作多想的便將它給拍了下來;結果,因為忘了將閃光燈關掉,而遭到了阻止,所幸當時已全部欣賞完畢,我們互看了一眼,深深的吸了口氣,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走回程時,我們往那棟古蹟側邊開放的洞口窺視,裡面是一個盛滿了水的小池子,牆上有一幅色彩豐富的圖畫,右邊有一個小小的階梯,大概是通往其它房間的通道。我們揣測著水池的作用,嗯,也許是當時的游泳池,是貴族們的一項休閒活動;但那水池並不大,又要如何游泳呢?老公說,以前的人可能比較矮小。 下山後,我們到山下賣白香腸的店去買白香腸,Jerry說,這家店的白香腸非常好吃,而且一個只賣1.7歐元。看他說得如此懇切,又看到其他團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樣,似乎不吃一根就白來了一趟;於是,我們等呀等,還有幾個團友也跟著等,但上車的時間到了,這下可就不能再等了,我們只好飲恨跟白香腸say good-bye了。 下午5:10,我們抵達了第二站巴哈之家,那是音樂之父巴哈九歲前的居所。黃顏色的屋身,與黑色的屋頂,就在馬路的轉彎處,很容易就可以一眼瞧見。如果有興趣,不妨掏出4歐元進去參觀參觀。屋外不遠處,還豎立了一座他的青銅像,算是艾森納哈的一處地標吧?! 再往裡走,見到一群老人家正在排隊收票,原來是要進去參觀一個古蹟,我們從他們的旁邊穿過去,走到盡頭去看,那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個高高的塔,裡面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東西,總之又得收費。走累了,我們就坐在長石椅上休息一下,並左右張望著周遭的東西。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