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諮商技術—助人策略與技術(重點整理2)
2013/09/05 15:37:33瀏覽8615|回應0|推薦1

原發表於奇摩:2013/01/22 23:56

※問題處理與解決的諮商技術

(一)資訊提供:指於諮商過程中,有時候來談者無法充分了解其問題或雖然了解卻無法付諸解決問題的行動,可能與缺乏與問題有關的有效訊息有關,此時諮商員提供或協助來談者探索可能的資源,以取得來談者所需要的訊息,包括正確資訊的取得,及改變錯誤信息。

(二)力場分析:為問題解決方法之一,當來談者經過自我探索,了解並確定其問題及目標後,預先了解如何克服阻礙及開發解決問題的技術。

(三)做決定:指於諮商過程中,諮商員協助來談者,澄清問題、探討來談者的目標、期望、價值標準,探討來談者與諮商員討論發展的各種方法的利弊,以協助來談者做決定的過程。

(四)問題解決:指來談者於諮商員協助下,經過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並界定及接受問題所在後,二者共同研商一套具體可行且有效的行動計畫,以期協助來談者突破困境、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角色扮演:係以一種類似戲劇扮演的方式,於諮商員協助下,於個別或團體諮商中引導來談者將過去發生過、現在正要發生或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活困擾情境行為,重新再演或預演,如同「親臨其境」,但可以不斷重新再演,即將可預知的行為於諮商室中學習的一種練習技術,以協助來談者由演出中得到宣洩、自我探討、頓悟、心理的準備及接受新行為的預先練習,角色扮演亦使諮商員由扮演中,觀察並獲得有關來談者行為方式的第一手資料,來談者並可由演練中及諮商員或團體回饋過程中獲益。

(六)家庭作業:係指諮商過程中,為了使來談者再諮商晤談後,能練習在諮商中學習的方法;促使來談者於諮商情境的學習行為,能從諮商情境移轉到真實的自然情境,即將諮商過程中所學到的行為,善用於實際生活情境;或使來談者於諮商前預做練習或自我觀察紀錄,諮商師與來談者共同探討,離開晤談室後進行的練習或作業,以便有利於諮商效果的方法皆屬於家庭作業。

 

※轉介及社會資源建立的技術

(一)轉介:指來談者的問題與需要已經超出諮商員的專業能力或者諮商機構本身服務範圍時,基於對來談者的權益考慮及專業倫理的維護,必須將來談者轉由其他輔導機構來協助。

※轉介的步驟

1.分析轉介的需要性(須與機構督導研商)。

2、評估可能轉介資源。

3、協助談者做好轉介準備。

4、聯繫轉介機構。

5、陪同或與來談者討論如何到轉介機構。

6、追蹤轉介成效。

(二)照會:是指諮商員在從事諮商服務工作中,發現來談者的「部分」問題和需求,需向其他機構的諮商員請教或申請服務時,所採取的聯絡和協調工作。

(三)結束:是諮商員與來談者經過澄清、探索、了解、設定目標以及發展出具體的行動計畫等協助歷程後,如每次晤談結束或整個諮商關係告一段落時,諮商員為妥善結束與來談者的諮商關係,所應用的一切諮商方法。

(四)資源銀行:是指所謂的社會資源它可分為社會福利資源和一般資源兩種。

1)社會福利資源是指對社會環境不能適應的那些人,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社會制度或福利設施,如各級政府的社會行政機構,公私立福利設施及個案工作人員等之提供,使其過著正常的社會生活的事與物而言。

2)一般資源,是指擴充或發展一般人在生活上所需求或對人類有益的物質、精神方面之各種建設,以及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以滿足一般國民生活上的欲望,如學校。公園、市場、戲院、交通工具等,使國民達到健全人格與富裕生活。

(五)危機處理:所謂的危機處理是針對潛在或當前的危機,透過預防或因應解決等各種有效手段以達到解除危機的目的。危機處理強調制敵機先,並非要等到危機處理發生之後才予處理,而是警覺可能發生危機時即設法處理,以期消弭於無形。

危機處理有以下幾種特性:1、時間的全方位性2、機會性3、功能的全方位性4、兼具知識、能力與行動性5、一種助人的過程性。

 

※心理諮商策略的發展與應用

(一)心理諮商的策略有:

1)關係:1.諮商員建立良好諮商關係前學習了解各種差異、2.學習如何讓來談者對諮商員產生信任、安全、進而產生諮商合作同盟3.增進經驗開放4.勇於嘗試5.增進信心6.增進諮商的延續性7.良好諮商關係的特性。

2)危機調適:1.危機的意義與影響2.危機的種類3.危機的來源4.危機調適之處理。

3)身體覺察:1.呼吸法2.肌肉鬆弛法3.冥想訓練4.自我暗示法5.甘德寧的專注法6.生理回饋。

4)資料與資源提供:1.資料提供2.資源轉介3.讀書治療4.心理測驗。

5)掌握並發展好時機:來談者方面2.諮商員方面3.諮商理論對於時間向度之觀點

6)認知:1.共通性2.洞見或頓悟3.停止思考4.重新框架5.理性想法。

7)情緒:1.接納2.移情3.情緒宣洩。

8)行為:1.增強2.示範3.環境。

9)自我管理:1.自我監控2.自我控制3.刺激控制4.自我指導訓練5.自我效能。

10)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運用於各種心理諮商理論如行為治療,可以藉由角色扮演學習、觀摩、示範及預演。心理劇更應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達到宣洩與頓悟。

 

(二)心理諮商策略的發展:

1)專業訓練。

2)善用專業督導。

3)專業倫理訓練。

1、尊重來談者的權利2、諮商策略發展時須遵守專業倫理。

3、自我覺察。

4)學習專業心理診斷。

5)發展自我的諮商風格。

諮商策略的發展其實也是諮商風格的發展,諮商是一種助人專業,助人者必須具備豐富的諮商輔導理論知識、熟練的輔導方法與技術、及良好的人格特質,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助人者。

※如何發展自我的諮商風格:

1、開放的接觸。

2、由諮商實務中探索與省思。

3、接受相關理論的進階訓練與督導。

4、諮商風格的精緻化。

5、諮商風格是需要被驗證及評估。

6、諮商風格中自我省思。

 

(三)心理諮商策略的應用:

1)建構周延的諮商服務模式。

2)心理諮商個案概念化形成。

概念化:是諮商員思考來談者問題型態與發展問題解決策略的方式。

 

※諮商專業道德

1)受益權:負起促進來談者福祉的責任,滿足來談者的需要。

2)免受傷害權:不可做出傷害來談者的活動與行為。

3)自主權:維護來談者自我決定的權利。

4)公平對待權:部受來談者之年齡、性別、種族、文化背景、社經地位、及宗教等因素所影響,一律以公平、公正之態度輔導之。

5)忠實權:諮商師對來談者做出誠實的承諾,及忠於自己之專業工作。

 

※諮商師的專業倫理與責任

1)諮商師應該接受專業教育與訓練,並且不斷進修充實專業知能,含:廣泛的教育專業背景、基礎的心理學知識、諮商理論與技術、個別與團體諮商、生涯輔導與諮商、人類發展歷程、社會問題相關議題等。

2)具備專業的資格,對於超過自己專業之能的個案予以婉拒或轉介。

3)斷來談者說明自己的專業背景、諮商方法與過程。

4)保守諮商機密,未獲得來談者同意之前,不得洩漏諮商內容與資料。

5)遵守諮商服務機構之目標、宗旨與規定等。

 

※諮商員要如何提升自身的專業倫理判斷?

1)提高諮商師自己對倫理意識的敏感度

2)尊重來談者的基本權益

3)覺知諮商師應該有的權責

4)冷靜面對諮商中兩男的倫理議題

5)演練、研習、思考、討稐諮商倫理判斷。

 

※預警責任

諮商師在來談者有自傷傷人的情況時,必須視情節輕重放棄保密與溝通特權,諮商師並先要對來談者盡到提醒與保護責任,這稱為預警責任,保護來談者及其身邊的第三者免於受到傷害。

 

※諮商過程中有哪些保密與溝通特權?

1)保護來談者在破壞隱私承諾的法律程序中,免於被強迫揭露,所謂特權是指來談者在法律程序中,免於被專業心理健康人員公開保密的溝通內容之權利。

2)溝通特權是由法令規定保護來談者在法律程序免於被揭露權利。換句話說諮商屍在法庭上可以拒絕回答問題,或是引述來談者談話內容。

3)各個特權是為了保障來談者而非保障專業人士而設計。來談者選擇放棄溝通特權,諮商師也就不必繼續對諮商內容保密,但是仍只限於來談者所指定揭露的人或機構。

4)但是來談者提出要求,則專業工作人員必須繼續保有保密的義務。

5)溝通特權的法律概念一般而言指適用在個別諮商不適用於團體諮商、婚姻諮商、家庭治療或兒童青少年諮商。

以上保密與溝通特權的限制,其本意仍以保護來談者為基礎而定,諮商師若是要使用預警責任,得視情況與來談者討論必須放棄保密。

※知後同意書的重要性何在?

提供來談者知後同意書,有助於來談者在諮商過程中主動合作,知道自己的權利與責任,也有助於釐清諮商關係,使來談者能夠再諮商中獲得最大利益。

 

※諮商關係是一種專業性而單一性的人際關係,不應該與其它關係混淆。

諮商中違法的雙重及多重關係種類有:

1)伴侶或性關係。

2)交易利益關係。

3)財務關係。

4)餽贈或勞務關係。

 

※學期成績:81.2  Pass.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lvosun&aid=834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