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1(上)學期檢討
2013/09/05 15:30:47瀏覽308|回應0|推薦2

原發表於奇摩:2013/01/06 17:51

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要考試而心緒不寧、緊張不已。

緊張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沒把握,但為什麼會沒有把握呢?自然是因為沒有把書唸好。

記得在高中三年期間,每回考試小魚兒總是信心滿滿,考試對小魚兒來說就像是「桌頂ㄋ一柑」般容易。當時無法理解考不好的同學為什麼總是那麼困擾,如今身歷其境才體會到那種不知如何下筆的痛苦。

 

這學期選修的課程是「諮商技術—助人策略與技術」為什麼會選這一科呢?

其實是因為自己正好受困於此,希望能藉由學習得到一些啟示。

「諮商技術」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助人技術,是一門人人必修的課程。若能認真學習、融會貫通後將受益無窮。在作為諮商師的立場,它能幫助很多處於徬徨無助的人得以轉念而不致誤入歧途。在生活中,此諮商技術對於與家人、朋友間的溝通、互動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諮商技術」內容涵蓋廣泛每一個篇章甚至每一個小節都非常重要,需要經由反覆的研讀與不斷的實務練習才能真正了解其中含意進而巧妙善加運用。研習這門學問一個學期對小魚兒來說實在太短了沒有辦法完全理解。所以學期雖然結束了但是真正的學習才要開始。

 

話說為什麼一個學期只選一門課卻會讀到緊張兮兮呢?

檢討後原因如下:

1、高中補校的課程基於學習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且讀書絕大部分也不是以升學為目的,所以課程的安排著重生活化,少有背誦科目。在過慣了鬆散的生活後一下子很難適應正規的學習方式,況且一學期只上四堂課在習慣依賴老師講解的模式下就顯得無所適從。

 

2、自以為是的心態作祟,在潛意識裡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很用功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定下心來讀書。所以當學期之初因無法進入狀況而詢問學校老師時,老師答說「必須讀完至少七至八遍才能理解」並質問小魚兒究竟讀了幾遍?當時心裡很不是滋味也不以為然。後來才知道老師並沒有嘲笑小魚兒的意思,真的是大家都讀了N次才懂的。記得有一回授課的賴教授分享了一名台大生的學習經驗:「該名學生說若要真正理解書裡的含意至少要讀二十遍以上。」賴教授說台大的資優生都要讀二十遍才懂,那麼我們該讀幾遍呢?自己衡量吧!幾天前看到天天回覆格友說「鹿鼎記」至少看了二十遍以上後更是慚愧不已,一直以來只羨慕天天有那麼好的學問,卻不想那滿腹經綸是從何而來呢?

小魚兒天資既不聰敏;記性更不復前且年紀又已一大把,怎能期待只是走馬看花就能完全明白書中的道理呢?

 

下學期選修了兩門課,一定要好好研習。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lvosun&aid=834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