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2/11 20:43:55瀏覽410|回應0|推薦1 | |
今天同事要求換班,我原本的例休假,先搬到昨天。 從早到晚,除了業務部同仁驚鴻一瞥外, 絕大多數時間,辦公室只有我一人; 偏偏我又多次進出辦公室。 今日很湊巧,主要的行程都集中在下午, 最忙碌的時刻,也是下午。 但還是特別抽空去雲科大, 聽一下災難報導倫理與心理創傷的座談會。 與會的人士除本地媒體, 有省協會祕書長、網路新聞網的發起人、 也有我過去的同事而如今在別報發展的同業, 他們都有親歷災區的經驗, 也看盡災區的痛苦。 若不是因為工作時間緊迫, 我倒是想好好地聽聽、了解整個座談會的討論成果。 媒體定位與定位媒體的座談或研討, 大概只會在著名的大眾傳播校院出現, 離開校園、社會上只有競爭。 今天的座談,我聽的時間不久, 或許是發言人、聽眾都同質, 媒體與傳播校院學生, 社區與網路報的發起人, 都看到媒體在災難新聞中的功能 (註:只是單純地以我在現場所聽到的為基礎,並不完全), 媒體,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揭發了不法、不足與失能。 但我也想聽聽閱聽人的看法, 想了解他們對媒體在災難新聞中的自我定位, 以及如何處置災難新聞的意見。 這不是兩極化的相對論, 反而要回歸到一開始有同業提及如何定位「災難」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 媒體在災難新聞的過程中,只有功而無過嗎? 身為媒體人,我覺得, 就以媒體置身於災難新聞中、抽離於災難新聞外, 就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甚至,有許多該公開面對國人或觀眾之處, 但媒體會公開因應嗎? 不會的!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