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16 14:24:51瀏覽1519|回應0|推薦31 | |
“沒找到扇貝(化石)我絕對不走!” … 就這樣望著地面對著來人吼叫時,嚇到了惟一另位回程漁夫。他眼睛瞪大,可能以為我在說要吃扇貝。 賞地質,可觀大型劇變,與微小變化。宏觀近覷間,各有樂趣,當然也有學不完的學問。 賞後回家一讀數周,驚奇於自己對台灣地理的無知,也驚嚇於台灣”化石交易”與”非專業挖掘”之熱絡。但願政府能有些作為,不要讓化石繼續流失。
【綿延不盡自山入海。精彩地質舞姿交錯】 距今100萬年前台灣東北端火山爆發竄出內含石英的安山岩(名字源自安地斯山脈)岩漿,形成基隆山、牡丹山、九份、本山、草山(非陽明山)、雞母嶺。這群基隆火山群,其中草山與雞母嶺為火山噴出之火山岩體,其他者則為原本岩體受岩漿侵蝕而露出地表。 附近之沉積岩受顯著之矽化作用,變為堅硬緻密之矽質岩。如無耳茶壺山為矽化角礫岩(矽化的砂岩及頁岩) ,較能抵擋風化,形成突出地標。 之後地殼繼續變動,此區南北斷裂,形成日後的金銀銅礦區(尤其九份、金瓜石一帶) 。金瓜石銅礦內主要礦石在矽化岩石中,含黃鐵礦、硫砷銅礦、脆硫銻銅礦、自然金等,日治初期設置十三層選礦場。 水湳洞位於基隆山東側,地名來自選礦場巨岩旁之海蝕洞,洞旁山上流出溪水,早期於洞旁形成「湳仔地」,故稱水湳洞。 水湳洞地質相近於南雅奇岩,其水平層理由泥沙與岩石碎屑再經歲月壓實而成,地層向東傾斜,形成顯著的單面山地形。水平層理成兩種方向交錯,也就出現了兩種節理(斷裂構造的一種如豆腐岩)斜交,錯落得特殊。 此處2018年成立九份金瓜石水湳洞地質公園 ,推廣其含礦種類台灣最豐富。該文也提及台灣設立地質公園往往以地景美學為前提,九份金瓜石水湳洞則希望提升對水金九區地表下礦床帶來的豐富資產的注目。有興趣者驅車上山數分鐘可達黃金博物館。 的確,水湳洞旁邊陰陽海 (正式名稱「濂洞灣」) ,帶來山上舊礦場多種礦物質,雨、溪、地下水流沖刷下 (見上圖),金、銅、鐵礦產生化學作用,最終形成硫酸亞鐵,到達海中變成黃色的氫氧化鐵,酸度Ph2-3且比重較重,與周邊寶藍海水涇渭分明。天晴時最美。 這也使得水湳洞的海蝕溝與生痕化石紋邊的次生礦物豐富、顏色多元,氧化鐵之外還有砷銅化物等。 此外水湳洞壺穴各式各樣,水下仍可見生痕化石,簡直是壺穴範本。 砂岩海蝕風化後,較堅硬者成為石瘤。如野柳、象鼻岩。 水湳洞不似野柳 (大寮層)充滿圓形蕈狀岩,而較多扁塊形的或蜂窩石(也屬生痕化石)。岩石內含不同礦物,會影響其硬度,而產生不同形狀與質感。如突兀的岩瘤含較硬的方解石等。某些不同質地的覆蓋岩石則為古代崩落散落所致。 而無論何種岩石節理,表面幾乎都覆蓋滿滿生痕或貝類海膽化石,讓人心生感動。
【各種化石紛紛攘攘。一路笑得合不攏嘴】 簡直像是入大觀園的劉姥姥! 水湳洞化石坪的化石主要來自台灣化石含量最高的南港地層(Nankang formation) ,南港層由灰色大塊狀厚層;薄層細粒泥質砂岩、深灰色頁岩、粉砂岩構成,與野柳不完全相同。 水湳洞化石坪俗稱海膽塚,生物擾動指數高海膽化石量驚人,但可惜較完整者似乎都已被挖掘。相較之下野柳的海膽種類不同,數量少很多,卻可找到較完整的遺跡。 在踏上水湳洞化石坪被生痕化石與貝類海膽化石包圍充滿驚喜,事後想想又感到失落。 生痕化石ichnocoenosis指痕跡化石的生態組合,俗稱Trace Fossil. 學者大致依水深而將生痕化石分類為七個生痕相如下圖之六種都與海有關,再進而細分許多相似種類,代表生物爬行、獵食、逃脫、鑽洞等行為的遺跡。
倒底哪個代表哪一種生物行為,我讀到與東北角最相關的是: Ophiomorpha蝦類(或管狀甲殼類/雙殼蚌類)掘穴生痕化石(屬於Skolitjos, 見分類圖) ,最能確認也容易辨認,蝦在泥中掘出管穴後又將糞便排於管穴外累積,形成特殊的樣子。這篇台大研討會英文論文有台灣東北海岸的例子。 整理出水湳洞最主要的生痕化石為: Thalassinoides迷宮分支洞穴生痕(十足目甲殼類海葵), Schaubcylindrichnus簇管生痕、Chondrites球粒生痕、Ophiomorpha y分岔甲殼類動物洞穴生痕。後面圖中相信都可找到。 也附上在野柳 & 象鼻岩照到的海膽 & 生痕….我分辨海膽種類的功力很低,不敢亂寫。 由於往往是站在不穩的石面拍攝全景,我雙腳發軟,許多海平面歪斜處或是一些小亂紋請包涵。
下面有幾張野柳 & 象鼻岩的化石
以下都是水湳洞溜!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