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5/06 20:17:34瀏覽1401|回應0|推薦34 | |
前些時日寶哥讚美了一下Barbican in 2017 莎翁《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 的演繹。故事發生在西西里島。 曾經老公特別帶著我去剛爆發過的西西里火山Etna, 因而隨即陷入當天冷風裡有暖蒸氣的奧妙景致,我打開顏料罐。
################### 十多年前能第一次看現場莎劇便是Hamlet (倫敦劇院)。為此預習勞倫斯奧例佛電影(戀母版)。也讀了劇本。當場看時,年輕女孩們為新帥Hamlet瘋狂尖叫﹖ 1、義大利美聲歌劇影響。法國風出現時就很舒服。 而今日欣賞《冬天的故事》時,布景簡單故事卻有力。不由得困惑,國王瞬間忌妒,是如何產生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3&v=3zULvQbgJy8&feature=emb_logo 我的養成與自我成長裡只有羨慕、欣賞、自卑。忌妒是如何產生的﹖有何意義﹖原來童年閱讀,早已讓人形成最初的自我肯定。 妒忌往往來自自卑、不安,貪婪。這齣戲讓我了解了自己傻呼呼的緣由。 ################### 半年多前開始注意壓克力流體畫,youtube一個個看,配料比例一個個學。最終認為這樣”無法控制畫面”的美麗,自己並不需要,更不需要坊間拿來宣傳的"正能量"工作坊。我認為繪畫都須有主題,事前的主題。而壓克力流體畫很不聽話,很費工夫。 而前陣子回到半年沒有時間造訪的美術社,不好意思地跟弟弟店員說,家庭有狀況,缺乏靈感,還是買壓克力流體畫材,畫些無腦畫吧﹗他很訝異,無法預期的美不是種驚喜嗎﹖是沒錯,但是小朋友就能做得不錯啦..... 大約花了三星期吧﹗太大幅(>12F/P)的流體畫容易失焦,細胞(Cell)的大小有限制,且網路上花色大同小異。若是抽象畫,方式也就是那幾種(Dirty Pour, multiple Dirty Pour, Dutch pour, Swipe, Dip…)一會兒便看膩了。我決定還是為自己的記憶作畫。 這幾幅順序是: 1. 野獸(失敗後、補以油性粉彩);6F 2. 雨中風景(純練習背景、再以傳統繪畫補上主體) ;6F 3. 伊瓜蘇(前文之圖, 順利完成細胞紋路、但花了數日思尋目光重心);10F 4. 火山(成功製造大量細胞、但為聚焦再以油性粉彩抹去1/3下半的花紋)。12F 我不忌妒專業畫家,只求自己好好研習進步。
################### 動手壓克力流體畫先趕緊為母親節作畫(只是背景),不知道母親瞭不瞭解為她畫雨後池畔的心意,又知不知道告知另幅野獸的凝視是童年感受。這都是練習過程的一環,更是成長或導致無法成長的一環。 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曾忌妒誰,只要媽咪能夠展出笑顏,妹妹都幸福。我已經學會不回顧,至少大部分時刻。回顧悲情只是沒有意義的自我摧殘,受害的卻是身邊珍視的家人。 不懂得忌妒,不見得人生沒有《冬天的故事》。恐懼、憂慮…也可以架構一個冰河時期的故事。但只要你懂得這內心熔岩天崩地裂的愛,孩子的爹,你總是會願意為我飛身過來。在冷颼颼剛爆發有人喪命的活火山Mount Etna, 伴侶是人生必要的配備。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