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25 08:39:27瀏覽1394|回應0|推薦9 | ||||
逸芬第一次讓我感覺吃驚,不是她飄飄然的仙女樣。 她大概受到巴赫音樂影響太久,某些觀點相當執著。屢敗屢戰的某大計畫經費申請上,逸芬拒絕了我們幾個朋友設法要幫忙的「名人推薦函」。她說﹕「我怎麼想,如果他們不曾真正喜歡古樂且不是真正認識我們團,我就不該拿這些推薦函出去。」 創業維艱後的事業關卡,她還是有所堅持。就像辦場講座,她半年多前得先準備好地點、講師、題目,自己花錢找助理做美編,工作人員常常都是自掏腰包北上的志工,有回我還碰見陳媽媽,80歲還在幫忙做帳務。辦音樂會就更別說多折磨她了~就這樣才會變仙女啊﹗ 陳逸芬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她常感謝台灣小學教育曾經把直笛放入音樂教學,啟動了她人生之後一連串與巴洛克長笛的愛戀機緣。 【系出名門】 在完全沒聽過古樂的台灣,陳逸芬獨自1990年赴美國考入奧柏林音樂學院(Oberlin Conservatory),是美國尚存最老的音樂學院,當時已提供古樂學位,主修巴洛克長笛。 1970年代歐美開始歐洲古樂復興運動,「古樂」稱early music, 亦稱「早期音樂」,通常指”使用作曲家當時樂器及詮釋方式”。而陳逸芬正好參與、見證了當時火如荼的過程﹗ 兩年後她考過藝術家演奏文憑(Artist Diploma),立刻再考進競爭激烈、專研巴洛克音樂的荷蘭海牙皇家音樂院( 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the Hague),逸芬是年度唯一被錄取,得以受教於巴洛克長笛世界權威 Barthold Kuijken教授門下的學生。教授知道她只有兩年巴洛克長笛經驗,第一次考試後讚賞她~「不會走路但跑得挺好的」(這是屬於逸芬的笑話)…就這樣四年光景把她調教出師,取得文憑畢業。 她除了知道有大師教授調教得來不易,更知必須自己努力充實歐洲文史背景來加深個人西方音樂底蘊,才能與其他歐美學生競爭。更因身處於《韓岱三兄弟》家庭,備加耳濡目染,大鍵琴或古提琴系列許多知識都深入了解;至於樂器的音色或人聲音色,更是觀察入微。 團長從不自誇老師名氣,我是認識她許久之後,赫然發現的﹗ 【苦練巴赫】 1996年展開職業演奏生涯,1998得以進入名指揮Philippe Herreweghe及其成立的、於1970已經相當著名的Collegium Vocale Gent古樂團,當時該團已與古樂指揮先驅﹕古大提琴與指揮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 和大鍵琴家Gustav Leonhardt合作過,是專門演出巴赫聲樂曲的古樂團。 逸芬曾參與Collegium Vocale Gent《馬太受難曲》古樂版錄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u2Nkg7mk&t=7445s,這是最早以古樂伴奏錄下的聲樂曲版本之一﹗繼而2000年是巴赫逝世250 週年,逸芬也一起與該團巡演日本及歐洲《馬太受難曲》。這一合作,就是多年。 而2000年因緣際會,逸芬又得以參與另個天團合作,也就是古大提琴首出身的薩瓦爾(Jordi Savall)指揮的萬國音樂會古樂團(Le Concert Des Nations),這合作又是從巴赫《b小調彌撒曲》開始,逸芬臨時被要求獨奏搭配男高音,順利通過「差點尿褲子」的考驗。 接下來她又跟才在衛武營演出的繁盛古樂團(Les Arts Florissants).在巴黎、紐約演出巴洛克時期拉莫(Rameau)歌劇Les Boréales;其後還陸續有數張巴赫清唱劇及《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等錄音。好的巴洛克音樂,一定要通過巴赫的試煉。 其他各種大小的有名樂團,逸芬都有合作經驗。她自覺幸運,能夠在這樣優質的環境中成熟練達。但也正是她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才能長期得到天團青睞。 這也是團長能夠充滿信心,安排這回巴赫演出的背景因素﹗。
【深情邀約】 時間一過將滿20年,逸芬早已不再生澀。她的心願很簡單又很困難,只想盡本份,把一流樂手帶來台灣演出古樂,最好還能帶出更多台灣古樂手。而過去二十年來認識的名家們,也都一再相挺,呈現出完美演出。 為了讓大鍵琴能夠”到味”, 逸芬把私房錢用盡,懇求法國最有名、想訂都訂不到的製琴師Philippe Humeau相挺,破例額外製作大鍵琴,好運來台灣讓音樂家演出。 逸芬這樣的傻勁,怎麼能不讓人感受到她對古樂發展的深情呢﹖ 這樣的禮數,又怎能不感受到逸芬對於每位前來聽眾的深情﹖ 巴赫聲樂曲中,這回選到最感人肺腑的宗教清唱劇《我受夠了》BWV 82a(所以緊抓住救主,公義的希望,靠到我熱切的手臂中)與帶有花腔的世俗清唱劇《別離的感傷是人之常情》BWV 209,給予聽眾完全不同的氛圍,特別請來的獲獎女高音Anna Zander,音質優美圓潤、花腔嫻熟(巴赫美聲最佳詮釋四年後再度來台)。 藝術總監是鼎鼎有名的Rainer Zipperling (巴洛克大提琴泰斗,持續多年相挺)。他讓整體陣容呈現是巴赫時期的標準人數,樂手七人,巴赫意圖讓各聲部,都能夠在他刻意安排的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總奏(tutti)之間,那些技巧困難的重奏(trio, 各種concertino)或獨奏(solo)的效果凸顯而出。 如布蘭登堡協奏曲五號裡,以老手逸芬,與第一小提琴(首席宗師嫡傳 F. Fernandez持名琴來台)、大鍵琴(才氣風發,FRANÇOIS GUERRIER 將於登峰造極之《第五號布蘭登堡》炫技)便有重要的細緻三重奏﹗而不要以為巴赫會讓古大提琴負責的頑固(持續)低音太無聊~沒有泰斗Zipperling壓陣,巴赫音樂便會失重,無法深耕人心。
【陳逸芬經歷與古樂推廣過程】 1992年取得藝術家演奏文憑(Artist Diploma),同年進入專研巴洛克音樂的荷蘭海牙皇家音樂院( 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The Hague) 學習,受教於巴洛克長笛世界權威 Barthold Kuijken 教授門下。 1996年取得文憑,畢業後定居巴黎,展開職業演奏生涯。 2000年(巴赫年) 5月與 Collegium Vocale Gent 樂團到日本演奏馬太受難曲,同年受萊比錫巴赫250週年紀念音樂節之邀,在「聖湯姆士大教堂」(巴赫的教堂與墓地) 演出。 逸芬參加許多歐州知名巴洛克古樂團,在紐約、日本、韓國、及歐州各地演出,例如:
她錄有數張巴赫清唱劇及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法國巴洛克歌劇(Rameau, Les Boréades) DVD。並參與許多不同古樂團的錄音。
其後為了推廣台灣的古樂教育與風氣,逸芬做了一連串努力﹕ 2010年3月為推動台灣巴洛克古代音樂風潮,在台灣成立「庫普蘭巴洛克合奏團」,與韓岱於北高兩地各舉辦第ㄧ場「18世紀歐洲宮廷音樂會系列」音樂會。此為出國20年來第一次回國內演出,受到各界無數的好評。 2012年與「利恰卡爾古樂團」首度台灣巡迴。10月創立「台灣歐洲古樂e季刊」,以教育、推廣、分享古樂為目標。 2013年11月邀請法國「韓岱兄弟」來台灣舉行8場巡迴演出,並策劃全省十一場「古樂講座」、大師班、古樂工作坊一系列活動,帶動台灣民眾對古樂有一個突破性的了解。 2014年邀請法國巴黎高等音樂院教授、巴洛克小提琴權威F.Fernandez菲南德,首次登”台”,搭配旅法女高音黃莉錦,將詮釋巴洛克法國、德國、義大利不同風格的詠嘆調,在台灣舉行8場巡迴演出,策劃全省十場「古樂講座」,並首次與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合作,舉辦巴洛克弦樂工作坊。 2015年5月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請託,策劃一系列「古樂教育推廣」講座、工作坊。並協助兩廳院策劃邀請利恰卡爾古樂團(Ricercar Consort)在國家音樂廳同台演出「極盡巴赫」。 2016年2月正式將「庫普蘭巴洛克合奏團」更名為「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Formosa Baroque。同年8月正式成立台灣歐洲古樂協會 Taiwan Early Music Society 並擔任首季理事長。
上圖:萬國音樂會古樂團,每回演出都是爆滿,逸芬在藍點處(攝於巴黎愛樂廳) 逸芬自行編寫了古樂團網頁,自2016年2月起至今已經是第十個系列製作﹕演出與相關講座https://www.formosabaroque.com/programs﹗還有許多義務教學。略整理如下﹕(逸芬的努力詳見於”官網”或”臉書”) 2016年2月起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的古樂教育有: 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的音樂會有:
而今年10-11月便是這回的《巴赫清唱劇&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巴赫是巴洛克時代作品的極致,美與深情的極致,團長陳逸芬以她專業選曲,深情邀請您來共襄盛舉,一飽巴洛克時代器樂與聲樂的和鳴共振、飽滿的感動與歡樂~無須理性分析,只要帶著您的感性前來喔 ﹗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