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4 22:40:27瀏覽1470|回應8|推薦11 | |
引用文章等陸客的日子…撐死又餓死!
引用文章阿里山 被陸客害慘 引用文章觀光,大家都沒準備好! 台灣真的不是個觀光國家,看不懂那兩則新聞反應的是什麼社會思維?媒婆還要包生兒子? 看這兩則新聞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一個『賴』字!!! 觀光業的發展,就像你開一家店,店裡的生意好不好?跟你所販售的商品品質好不好有關,跟你的廣告行銷夠不夠吸引人有關,跟你對待上門客戶的態度有關,跟你的經營策略的定位有關,..... 今天,店裡的生意不好,要怪客戶不上門?要怪客戶上門的時間沒有幫你平均的分配好?要怪客戶跟你殺價?要怪人家為何不在非假日來消費?.......??? 真是夠了!!! 台灣所有的觀光業者,甚至所有的產官學媒界該冷靜又認真的思考一下,觀光業這口飯該如何吃?是要細嚼慢嚥?還是要狼吞虎嚥? 業界裡的朋友告訴我,陸客市場已經開始被廉價又粗糙的炒作了,他也不敢預期什麼時候,業界會像當年惡性競爭東南亞市場情況下,開始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手法來操作陸客市場!!! 當台灣的業者為了接單,開始像大陸旅行社競相惡性殺價,開始向相關的飯店及餐飲業者和特產業者索取回扣時,台灣觀光產業的淪落就宣告開始了!!! 台灣是銷售方,你沒有立場去抱怨陸客團跟你殺價,買賣雙方的議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當台灣團到大陸或東南亞國家,和是其他世界各國觀光前,台灣的業者有沒有同樣的做這種事情? 台灣旅客出國觀光不也有所謂的旺季與淡季?你看那個國家的業者或社會像台灣這樣報怨台灣客都不配合當地啦? 事實上,台灣業者該偷笑了!!! 這波一蹋糊塗的景氣裡,台灣業者不必像韓國業者一樣,因為觀光業的慘淡而上吊、投漢江....自殺.兩岸政府公部門的操作下,台灣這個向來不是觀光地區的商業島,竟有機會瓜分全球觀光國家垂涎的陸客市場.台灣的整體觀光業配套很機車粗糙,不論公部門(尤以駐外館的倨傲姿態為甚)的作業,或業者的經驗與手法靈活度,社會對觀光客的親和力等等都遠不及其他觀光國家,卻也能在這艱困時刻分一杯羹,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是很意外了!!! 從開放陸客前的各種社會反應態度,到開放後的種種狀況,台灣社會整體真的應驗了我去年(2008/06/30)寫的那篇:觀光,大家都沒準備好! 時機不等人,當我們的觀光業仍處於起步階的幼幼班階段時,我們如果光以這種怨婦心態來面對,那台灣的觀光業休矣!!!而台灣是否真的具備發展觀光的實力與條件? 這點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跟我個人一樣是持肯定的態度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不更虛心些?更努力些?更理智點?更堅持些呢? 媒體資訊爆炸的台灣社會,幾乎市井販夫走卒都能把一些口號倒背如流,什麼是品質?什麼是賓至如歸?什麼是精緻旅遊?什麼是......但是,為何在實務上我們的社會就如同一個罹患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呢? 台灣的觀光資源不會只有阿里山或日月潭,也不是只有台北故宮才值得推薦,不是只有101才算是讓人有到此一遊的感受,不是只有蚵仔煎或京兆尹的小籠包才夠響亮,不是只有花蓮的那些大里石雕才夠份量,不是只有阿里山茶才算好茶,................. 台灣的媒體與官僚,台灣的產業與學界,是否認真思考過我們是否該換個角度來面對這個極富發展價值的產業?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反向思考,從台灣以外的角度來衡量評估一下,該如何滿足又吸引這些境外的消費者願意來,甚至願意一來再來!!!還要讓他們來了後把口袋裡的錢留下,最好連卡都給他刷爆掉才離開. 舉個例子: 泰國北部的美斯樂,一個不會從兩岸歷史上缺席的山村,也不會在泰國歷史上被忽略的小村落,原本滿山蔥鬱的松林,與冬日璀璨奪目的櫻花,夏季亮眼的豔紫荊,來自台灣芬芳誘人的烏龍茶,特殊的滇南文文,原本泰國官方希望能善加包裝推進旅遊市場.卻在類似市場測試的國內旅遊市場裡,短短的兩三年裡就栽了跟頭.數年來旅客來來往往,從泰國國民旅遊市場到台灣團,進而開發了大陸團與新馬與香港市場,然而她始終停留在一個聊備一格的位置,始終是一個讓多數人只願意來一次的中途站,是一個旅客來了卻沒有消費的中途站. 幾位資深的泰國官方主管的分析與解說,符合我個人的觀察與瞭解,這個村落自我糟蹋了原有的利基點~殺雞取卵!!! 一個地處曼谷以北900公里的山村,其餐飲與住宿及土特產品卻與曼谷相當甚或更高,而這裡的交通運輸條件卻幾乎不會對相關成本有多大影響,尤其以觀光客為對象的烏龍茶售價,在製作技術不及台灣的前提下,卻以比台灣要高出一到三成的價格販售,讓觀光客大感不滿!!!........ 而村民為了個人利益,不願意攜手合作,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陡峭的山坡地上,許多破壞自然生態的設施零亂錯置,亮麗的門面後,盡是雜亂與危機. 換個場景來看看台灣的山線景緻,與前述例子是否有些似曾相似?但是,千里外的泰北美斯樂,是個偏遠的村落,緣於特殊的歷史背景,當地居民知識與自覺性的欠缺,以及泰國社會的法規與典章制度的規範覆蓋度不足,她的存在狀態在某些程度上屬於可理解的範疇. 而反觀台灣則無法以相同理由與觀點切入去『理解』,唯一可以相提並論的是~大家都是同文同種的中華後裔!!!這個理由該是悲哀或慶幸?! 同樣的心態也出現在這兩個地方~嫌惡客人,這是很詭異的心態.姑不論陸客的行為是否真的那麼的引人詬病,我們在怦擊抱怨時,是否也回想一下,檢討一下我們自身的社會,我們又有多少值得傲人的優點?就我個人的觀點,兩岸的觀光客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程度罷了!!!而那些嫌惡的心態又有多少是在酸葡萄心理下建構起來的?又有多少是以放大鏡的姿態去檢視的?彼此間的觀感與姿態,又有多少是掺合了某種程度的政治因素呢?又有多少是那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族群心理在發酵呢? 舉例子: 若西方人或日人在台灣的觀光旅途中大聲說笑,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是說他們『開朗豪爽』?還是說他們『喧囂無理』? 若西方人或日人在台灣的景點裡爭先恐後時,大多數的人會怎樣評論呢? 是說他們『仰慕中華文化』?『熱情哈台』?『反應熱烈』?還是也會鄙視他們『沒有公德』?『粗魯無理』? 台灣社會面對類似的例子,總會有不同解讀方式,不是嗎? 是精神分裂了吧?! 這類的社會狀況不僅僅存在於陸客觀光部份,也反應在許許多的涉外事務上,在台灣的外籍勞工事務上亦然,在台灣對外邦交事務經營上亦然. 台灣社會該醒醒了!!!認真的面對真實的國際社會吧!!! 眺望兩岸間的未來發展,僅觀光一項就已經依賴到這種程度,試想其他的產業將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