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21 14:30:40瀏覽3864|回應0|推薦1 | |
身為人父或人母的你我有情緒上的問題嗎?常常不快樂,不耐煩,發脾氣嗎? 或是常常冷漠忽略呢? 父母或同住屋簷下的家長有這樣的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症,躁鬱症,壓力大的情況時,請不要讓自己對小孩的感受無動於衷,或把他們當成情緒發洩的出口,在言語,口氣甚至肢體上冷落,數落,或暴力! 孩子的童年就短短地從出生到小學,人格健全,自信,社交和安全感都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而父母扮演第一線的重要角色,其影響力可至子女的終身,包含他們的人際社交,工作適應,異性交往,結婚生活! 有些,甚至不少父母以為責罵子女是無傷大雅的,其實已構成情緒虐待。有調查發現,超過一半最傷害子女的說話,均涉及父母踐踏子女的能力,但有超過三成父母竟認為開玩笑時,以子女的弱點來做話題是可以接受的。專家提醒父母要控制情緒,切忌向子女講出一些具傷害性的說話,以免對孩子的心智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兒童應在保護的環境下長大,父母應以促進子女身心平衡發展為己任。她表示,明白現代父母工作忙碌,但每天也應撥出最少30分鐘聆聽子女心事,容許子女對自己未來及家庭事務發表意見。父母應避免向子女發脾氣,「不是不可以批評,但要注意用詞和口氣,要正面,有建設性,對事不對人」。眼神堅定,口氣溫和,說明原因和道哩,而非人身攻擊! 家應該是避風港,給與安全,溫暖,關懷和支持的地方! 父母應該是保護教育子女的第一線! 《婦女日》(Womans Day)雜誌列出父母容易脫口而出的10句話,給父母親參考。 1. 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 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很溫和,其實否定了孩子的努力。可能孩子懶散、貪玩,但家長應適時的給予鼓勵,或是利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更自律一點,培養孩子負責的習慣,像是「房間整理好才可以出去玩」。事情沒完成不能妥協,因為家長一直破例順從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無所謂,長久下來孩子就不服從管教了。 2. 你總是忘記……/你從不…… 當父母親在抱怨、數落小孩時,孩子就會變成我們所形容的那個樣子。你都告訴孩子他是個這樣的人,他就更有理由成為你所敘述的那樣。所以,當孩子忘記或是做錯事,父母應協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抱怨、數落,像是如果孩子常常忘記帶課本,可以問問孩子,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試試前一天晚上先把書包整理好,或想想其他解決方法。 3. 為何你不像兄姐一樣聽話呢? 父母有時候想用激將法,藉由互相比較的方式來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努力進步。但很多時候卻會造成反效果,或是真的進步了,但讓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父母應避免使用激將法,天生我材必有用,讓孩子嘗試更多,養成專注、持之以恆的習慣,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比用強迫的方式為好。 4. 你讀書怎麼不像打球那麼厲害 這句話跟上一句話很像,但意義不太一樣。大部分的父母,從小就教導孩子如果不好好讀書就只能去做低下的工作,想藉此讓孩子以後能做高級或輕鬆的工作。但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喪失同理心呢?如果是正正當當、從事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反而會從中得到更多,內心是開闊的,才能正面看世界。在這件事情上父母親應給予孩子鼓勵支持。 5. 就告訴你是這樣 誰叫你不聽 當孩子很調皮、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親的心情難免會像火山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什麼「做孩子的好榜樣、身教重於言教」之類的完全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自以為是、嚴厲與發脾氣。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親必須下定決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不管孩子出現什麼樣的態度,才有辦法應對。孩子成長的路上,會經過多次錯誤,也在錯誤當中學習。如果下次他再找不到東西,可以趁機說明房間整齊的重要性。 6. 要乖乖喔 打針一點都不痛 這句話哪裡不對了呢?欺騙往往是最快安撫小孩的辦法,但卻造成小孩對你的不信任,進而讓孩子知道可以選擇用欺騙的方式來逃避責罵。這時可以使用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打針會有一點點痛喔,但是忍一下就過去了」,讓孩子知道等一下會有怎樣的感覺。在相似的問題上,重點在於如何破除孩子恐懼的心理,而不是無關緊要的說沒關係、不要哭了之類表面安慰的話。 7. 我是你爸媽 我說了算 當小孩越長越大,假日想要有自己的時間跟朋友打球、玩耍,對從事家庭活動變得排斥,如果這時你拿出父母的架子說:「你一定得去!」之類的話來讓孩子服從,不管威脅還是利誘,小孩的心裡還是不服的,而且會讓孩子因為覺得無法自主而感到氣餒。因此,可以站在另外的角度來讓孩子知道,他的付出會讓其他人開心快樂,讓他覺得他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從小就讓他有家庭的觀念,他會把這美好的感覺記下,成為未來他組織家庭的模型。 8. 我不喜歡你朋友 不准來往 小朋友上幼稚園之後,爸爸媽媽常常會感覺孩子「學壞了」,不像在家裡那般單純可愛。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與人接觸交往,總會碰到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不想讓孩子接近某個小孩,一定是你知道那個小孩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怕自己的孩子受影響、被帶壞。所以不如藉這個機會,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好好的跟孩子說明你的想法,讓他了解判斷好壞的原則是什麼。 9. 這些事你還不會 我來就好 當孩子很熱心想要幫你盛湯,卻把碗打破了,湯灑一地,這時你會怎麼做?先罵一頓再說?還是跟小孩一起整理環境,再告訴小孩這件事該怎麼做好?孩子幫忙的過程中,因為他沒有經驗,他沒有做過,所以才會做不好或是搞砸,如果父母耐心教導他,並給予讚美,讓他知道這個家庭也需要他的付出,就能從小讓他學會什麼是負責。很多父母常把所有事都攬在身上,而忘了讓小孩子參與生活,這是很可惜的。 10. 來個炸雞薯條當晚餐吧 如果要避免孩子吃垃圾食物、挑食等壞習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丟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當你用身教告訴他只吃某些食物時,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例如不喜歡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沒味道;外食比較好吃,因為味道夠重等等。如果家長在家裡就常常烹飪,孩子接受食物的廣度就會大。讓垃圾食物變的不重要,而不是安撫小孩的手段。◇ 因此,為了自己情緒健康及孩子健康成長,父母親得到憂鬱症或長期有情緒壓力時,一定要正視,並勇敢面對治療和處理,不要波及無辜天真的小孩。 憂鬱症父母與孩子相處: 1.憂鬱症不是你的錯,但不去面對處理問題,結果是自己負責承擔。 2.照顧孩子壓力太大時,不要獨自硬撐,偶爾請親友幫忙,請鄰居接送上下學、或偶爾買便當,不用每餐都自己做。 3.不要嘗試做完美媽媽,世界上沒這種東西,80分原則讓自己與孩子都自在。 4.即使覺得自己的憂鬱是配偶造成的,也盡量不要對孩子批評他的父親或母親。 5.孩子大一些,試著讓孩子了解,有時很不耐煩或大吼大叫,不是他們不夠好或不討人喜歡,而是自己生病了,憂鬱症也是一種疾病,需要治療跟時間復原。 6.盡量讓孩子有與朋友去玩的時間,除了當乖小孩或照顧父母弟妹、做家事以外,讓他們有快樂的童年時光。 7.尋求專業協助,把憂鬱症治療好,這是你能為家庭或小孩做的最重要事情。 當父母親不容易、面對憂鬱症時的父母更辛苦,也影響孩子成長,但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勇敢面對,不僅幫助自己,更對孩子未來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推薦親職教養書,父母雙方都要讀,吸收知識、反省覺察,找出盲點,有正確正向的教養價值觀和態度,才能培養身心健全的子女,享有美滿人生,不留下遺憾! 1.(0-10歲) 優雅教養 尚瑞君 2.(10-18歲) 剛剛好的管教 尚瑞君 /(10-18歲)剛剛好的距離 3.(0-18歲) EQ的力量 王宏哲 4. (6-18歲)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陳志恆 5.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 野人文化出版 6.(0-18歲) 賞識你的孩子 周弘
全文網址: 憂鬱爸媽 情緒別丟給孩子 - 孩子的成長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1841#ixzz32KQtPNTR http://www.epochtimes.com.tw/n63968/%E5%8D%83%E8%90%AC%E5%88%A5%E5%B0%8D%E5%AD%A9%E5%AD%90%E8%AA%AA%E7%9A%8410%E5%8F%A5%E8%A9%B1.html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