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02 23:21:45瀏覽1140|回應0|推薦0 | |
說一口好故事 胖叔叔陳銘驤 海內外征服人心 胖叔叔受邀在今年十一月底甫舉辦的檳城國際兒童故事節講故事(圖/陳銘驤提供)
【記者夏俊明高雄報導】在高雄「兒童故事界」赫赫有名的胖叔叔 — 陳銘驤,40歲官拜中校退伍後,今年已經是他說故事生涯的第十一年,堪稱故事界的傳奇人物。 胖叔叔說故事的表情自然又多變 胖叔叔除了定期在醫院兒童病房、高雄兒童美術館、南區兒童之家、圖書館等擔任志工說故事,好評不斷的他幾乎去過全台各縣市講故事,甚至連年受邀到馬來西亞與國際故事達人一起巡迴說故事,並去到印度故事節與文化節、泰國故事節、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講中文與英語故事。 對胖叔叔來說,說故事是一份傳遞快樂與價值的陪伴,而他走上這條說故事志工的路,至今已經幫助許多孩子們與家長們,在故事中重新找回希望和力量。 走進故事國 教會幼兒園埋下種子 誰在胖叔叔心中埋下說故事種子?這得要回溯到陳銘驤小時候。就讀教會幼兒園的他,當看著老師用藍布與紙布偶說起聖經故事時,讓年紀小的陳銘驤深深被故事所吸引。到了高中,因為參加夏令營並肩負說聖經故事的服事,但當時的他根本沒有深入故事的情緒,教會的教士就鼓勵他可以把故事的畫面畫在白板上作為輔助,直到現在,雖然畫畫一直都不是他的長處,但在白板上畫出所說故事的一個情景成為胖叔叔說故事的特色之一。
在胖叔叔的白板上,總會看見「胖」字寫成一張有眼睛的臉孔,中間是一個十字架,代表他信仰的映照(見上圖)。每場說故事之前,除了事先到現場把白板的圖畫給畫好,胖叔叔也都會禱告,求神幫助他讓每一場的故事總可以讓一些人得到幫助。 胖叔叔在今年中秋節於高雄兒美館說故事,吸引數百名親子參加。 觀察共鳴 體會聽者現況 回想起第一次說故事,胖叔叔說當時的彩虹愛家根本還沒有出教材,他到了班上,開始講起受訓時學到的《毛毛蟲與蝌蚪》,而這一則故事也成為他日後培訓一定會用的一個例子,因為對胖叔叔來說,其中也看見他自己的身影。 《毛毛蟲與蝌蚪》講述到毛毛蟲與蝌蚪是朋友,知道長大後會變成蝴蝶的毛毛蟲感到快樂也有些驕傲,沒有自信的蝌蚪憨憨的陪伴著毛毛蟲,還說長大後要變成蝴蝶一起飛。直到毛毛蟲破繭而出,蝴蝶認出眼前的青蛙就是蝌蚪時,蝌蚪才知道自己已經長大,而蝴蝶也讚美青蛙說「嗯~你還蠻帥的喔」。 胖叔叔說,蝴蝶跟蝌蚪其實就象徵著兩種孩子的個性,一種是從小就被照顧打理的很好的孩子,嘴巴甜、功課好,容易受到注意,等著迎接美麗人生;另一種是家庭功能不全,有點木訥,功課略差,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這兩種孩子都在故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透過講故事,其實可以從孩子在哪些地方產生共鳴,去了解他們目前的景況」。 用故事陪伴成長的路 另外胖叔叔也到南區兒童之家進行一週一次的分享、上課、說故事。民國94年進入擔任輔導志工的他,當年就期許自己要陪伴這些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離院的高中三年級,至少用12年時間陪著他們。其中一位小一男生一路從扭捏、內向、倔強,不願意好好上課,到國中一年級之後終於聽進胖叔叔的鼓勵,要好好把學業完成,之後把家撐起來。直到現在高中二年級,他們倆變成像朋友一樣,也會談到人生的夢想。 而這些固定說故事的經歷與安排,就成為胖叔叔持續說故事的動力,用故事陪伴著有需要的孩子,一起長大。 胖叔叔鼓勵爸爸媽媽們,故事的影響力是建立在親子的投入中,要跟著孩子一起享受世界而不是回到家各自玩手機的話,就不要失去用故事陪伴孩子的機會。 胖叔叔是醫院兒童病房的志工,即便聽眾不多,帶著使命感仍樂意前往。(圖/夏俊明攝影) 喚起深藏心底的感受 胖叔叔談到,說故事也不需要太多的道具、燈光、音效,一個人很陽春就可以演出很多角色。以他自己為例,通常穿上一個圍裙,拿著繪本加上白板畫,最多加上手偶,站上台就能夠說故事。當我們用故事跟孩子們分享,就是大人與小孩「通電」的開始。要把故事說好,要如同聖經中所說的要回轉像孩子,像孩子一樣快樂的說,說出來的故事才會好聽。不要帶著太多「教育心態」去說故事,教育是靈巧的隱藏在故事中,柔順的說進聽者的心田。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