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閱讀
2005/12/20 03:54:21瀏覽324|回應0|推薦2
1.
來談談看書的感動吧~
有時候人會想逃避作正經的事情
像我寧可去翻言情小說數百本
也害怕碰文學名著一本
是的~我莫名的懼怕
倘若一個人朝夕都思索人生大道理~應該很會就瘋掉了吧
言情小說的內容多半是輕鬆~無病呻吟的~激情且容易失去理性
當然不是全部~只是因為市場取向~兼具內涵與情節的小說已經不多
在文字多如瀚海爆炸的時刻~
文字容易淪為譁眾取寵的工具...


印象中
我看到流淚的書
有一本是在高中時看的
叫做少年小樹之歌...
是關於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人類種族和大自然間的總總問題與內涵
作者是一名印地安血統的小孩
(當時美國白人和原住民印地安人間~也有著和台灣與原住民一樣的歧視....)
結局後頭~主角的爺爺奶奶死了~他無依無靠~走向一條漫漫長程..
我會哭是因為
~這名作者後來成一個激進的種族主義者~(作者地方有介紹)
感覺還是很遺憾...

我是討厭看書的人
應該是說會很懼怕無時無刻都在嚴肅當中
又或者是討厭自己嚴肅的本性吧..

我看到感人內容會激憤~會難過~
我平常個性是很溫和的~但對於感人的文化與故事
有莫名的糾葛情結....

記得巴爾札克與小裁縫的電影中
裁縫師對男主角說"有時候一本書會改變人的一輩子"
當時在大陸文革時期
只要有標籤資本主義國家的書和內容都是無法閱讀的
通通都是禁書
(當時中國有名的作者魯迅寫的也是禁書)
只能看關於歌頌愛國情結與共產主義的書
所以很多知識份子對於"禁書"是相當沉迷與執著

"有時候一本書會改變人的一輩子"
因為一本書改變了女主角的人生

我相當認同這一句話
即使只是一本漫畫書~威力也很無窮

我很愛買書
尤其會挑便宜~又大碗
我買了一堆文學名著
但是一直沒看....一本才五十元喔
翻譯也還不錯
只是那書是老舊版本了
我是一個識貨的人~老闆讓我買十本還打折喔
昨天夜深人靜

我看了費哲羅的"大亨小傳"
那是挪威森林裡渡邊所讚不絕口的書

為了了解渡邊的思維與情感
我看了它
真得好感動
我會找時間整理這本書的...

它描述的是一個美麗虛幻的夢
是寫實男性灰姑娘版~
只是最後那名男子所盈握的夢...是一個隨著時間不斷墮落而成碎片的影子

我真的想正經一點~只是那種撼動
經常會讓我憂鬱很久= =
姑且再好好整理心情一陣子~再繼續正經吧...

"有時候一本書會改變人的一輩子"共勉之...

2.
我看過的人家認為"不入流"的書比人家認為"有水準的書"還多
換個方式來說
沒見過壞~哪知道壞
看過地獄~才知道天堂
不過現在倒是可以從中得到判斷能力了

聽人說好書好書~如果沒看過爛書~沒發自內心的去選擇
好壞的分別自己又哪能感受得到~

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培養
閱讀也是
有一本哲學家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
倒是有清楚告訴人家如何培養閱讀能力
(其中分析閱讀被視為最強的閱讀方式)

我記得
認知心理學中
有一個後設認知心理
後設是一種認知到自己的思維的能力
讓自己的認知可以受到自己的掌控並且從中修正

例如就像考試糾正自己答案一樣
可以讓自己的思維認知修正軌道

把錯的..不合理的...給導正過來

後設認知強的人~閱讀能力就強
閱讀的過程也是一種吸收~詮釋的過程

以下引述~一些專家的說法
張景媛(民79)認為:後設認知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監督、預測、評鑑等的一種知識。

鍾聖校(民81)認為:後設認知主要是對認知的認知。如果認知涉及知覺、理解、記憶等,那麼後設認知便涉及思考一個人自己的知覺、理解、記憶等。這些對認知的不同認知,可以冠上後設知覺、後設理解、和後設記憶等稱呼,而後設認知是它們的總稱。

後設認知就是能夠反省自己的思考

我想~從閱讀當中~自己的思考~邏輯能力都有所增強~這是閱讀的一個好處喔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90932&aid=12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