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2 17:43:17瀏覽2004|回應2|推薦5 | |
有許多人都認為拉麵是源自日本原生麵食,其實這種想法是一種誤會,拉麵最早是源自大明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使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的一種日常食品。 「ラーメン」的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被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來自台語的老麵、滷麵、撈麵(粵語),是日本橫濱中華街常見的民生食品,亦是長崎民間通用小吃。至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麵,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與原本便住在長崎與橫濱的漢族後裔,為了麵食的市場而暴發激烈的商業競爭,到了在昭和年間,這種拉麵就在日本開始廣泛流行,最後以烏龍、拉拉、蕎麥成為日本主流麵條,早已超越最初傳承至日本的古老雛形。 這種競爭也包含著民族意識的敵對,到了1912年時期,移民日本的支那人所開設的日本拉麵店,店主人和店員都是穿著滿州旗人的服裝作為制服,相對於此,百年以前,遠自明朝便定居於日本的明朝後裔,則大多穿著日本傳統中,完全符合漢制交領右衽的廚師制服,由於世襲的關係,使得這些日本的明朝後裔,並未忘懷中國被滿清滅亡之痛,所以他們對這群身著滿服的麵條製作者,是抱有濃厚敵意的。 明治時期,在中國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還保有百年前落後破舊的拉麵形式,是今日日本拉麵的遠古前身,當時那種落後的拉麵形制被這些人叫做「支那麵條」。 基本上,不論是日式拉麵或支那拉麵,都是品嚐其麵條和湯汁,但是支那拉麵保留了最原始陳腐的湯麵形式,以支那配料來展現其老舊的味道,面對於日式拉麵以玉米、叉燒、海苔、筍乾、蛋、豆芽、海鮮等為基楚再做新型發展與變化,並以湯頭及麵條的融合做為日本拉麵的主軸,終使破舊沉腐的滿清支那拉麵不敵,而改以使用來自美國的廉價麵粉製作,最後淪為日本便宜價廉的外勞食品,而被迫盤據在橫濱長崎等支那外勞滯留地區食用,始終不能得到市場青睞。 相較於這一點的大明傳承拉麵,在日本已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期間,為適應不同地區居民的口味,因此產生了各種變化,拉麵的烹調技術及風味也分成多種流派。傳至全日本,現今在上野、橫濱等地區仍然可以找到這種掛有「拉麵」片假名招牌布的流動拖車式的拉麵攤。 1958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市的吳百福(日文名安藤百福)發明的泡麵(速食麵)叫「拉麵」,創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麵成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麵」這個詞的使用也超過了其他的名稱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麵成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發出別具地方風味的拉麵。 直到今天,大明傳承的拉麵被早期移民日本的漢人後裔與日本人一起不斷的研究改良與創造,成為了日本獨有風味的一種麵食,拉麵不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其影響力更擴展到全世界。這造成許多支那人,都認為拉麵是從日本發源的食物,甚至於還有卑劣的支那人,不斷對著別國人吹噓,並拿出他們陳腐而難吃的支那麵,宣傳那是被日本抄襲的正統拉麵,並引以為驕傲。 台灣人阿~別再繼續去盲信國民黨帶來的陳腐破敗且不實用的,滿清北京式的陳腐文化了。對於台灣來說,如果世界上還有真正的中華文化,那一定不在支那,如果不在台灣本土,那也會在日本。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