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探訪佛陀的故鄉,印度 (2/4)
2016/05/20 16:30:32瀏覽2050|回應0|推薦10

               

              「印度,一個籠罩在迷霧中的地名,一片古老神秘的黃土大陸。在人類初始之際,它已邁出了文明的步履,但是,直到21世紀的今日,世人依舊拂不去它的神秘面紗,宛如面對一位千年人瑞,明知它曾度過悠遠的歲月,卻對它瞭解甚少……。」

                《印度聖境旅人書》的作者林許文二和陳師蘭三度走訪印度,在其書中用著感情洋溢的筆觸,如夢似幻般地描繪印度,有感情溫度的文字是很能吸引旅人孺慕的心的。我手中正好有兩種版本(2000年和2008),相同的作者,不同的書名,不同的出版社,前後出書相差八年,後者以彩色印刷發行,圖文並茂,更增添佛陀遺跡的風采。

                當佛陀生前教化的遺跡被發現之後,佛弟子無不期盼有生之年來到印度聖地,踩踏著當時佛陀教化的遺跡,緬懷當年鹿野苑、竹林精舍和祇陀林園學法的盛況,憑以膚慰失怙佛子的落寞心情。而這一批批湧入印度的朝聖者,反而帶動了印度當局對佛陀遺跡的重視,如火如荼地推動各個聖地遺跡的復建計畫,來幫助印度經濟的發展。同時,由於朝聖者虔敬的熱忱,也吸引了印度人對佛陀及其教法的重新認識,進而激起學法的動機或興趣,帶給印度佛教復興的契機。

                短短十二天的八大行程,加上有十多位素昧平生的在家居士同行,大家每天朝夕相處,團進團出的生活,和樂融融。發展中的印度,雖不像在台灣的舒適、便利,有些行程甚至必須歷經四、五個小時以上的長途拉車,只能沿途找尋加油站或使用超大號垃圾袋改製的野外方便裝,來解放腸胃、膀胱的壓力,再說鄉下的路況,也顛簸得厲害,但是大家都能快速地轉換心情,適應環境,出乎我意料之外。 在每個行程,導遊多吉操著他那一口流利的國語,敘說著動人心弦的佛陀事蹟和印度當地的文化故事,讓人倍覺親切和深刻,同時也讓我這位出家人自嘆不如,非但擴展了我的視野,更開放了我接納各種不同思想、文化與環境的心胸。心想,如果僧人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也能像導遊和遊客那樣的彼此互動,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是不是會更人性化、人間化以及生活化,而且也容易流入學佛人的生命中,以收潛移默化之效。這種軟性基調的弘化,雖不似結構性的規模,可以被大量的聚集、傳播和發展,相對地,非結構性的融入卻易於被人們親近、接觸和吸納,在生活中幫助他們解決所遭遇的問題,或者成為思想的一部分,如此,佛法反而能常住世間,如同龍樹菩薩的「八不」觀點: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將特大號的垃圾袋底部對折,方便裁剪成美美的領口,套上後即能蓋住蹲下的身體,不必擔心春光外洩,比起用傘遮蓋好用多了。這方法是同學分享給我的,她曾參加覺風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年的印度之旅,就在出發前兩天,我倆在觀音線相遇,她聽說我要去印度,馬上跟我分享野地風光的趣事,真是太幸運了。

 

           

 

            林煌洲教授在「印度佛教的近現代發展與現況」一文中,就指出印度佛教在13世紀滅亡後,在印度奧立沙(Orissa)、比哈爾(Bihar)、阿薩姆 (Assam)、孟加拉(Bengal)等孤立小地以及喜馬拉雅高山區如拉達克(Ladakh)等地,仍有少許佛教存在。還有,佛教仍以不同形式存於印度,例如佛陀被吸收而成為印度教毗須努(ViZnu)神十個化身之一;佛教不殺生與不飲酒戒仍為印度教徒所奉行;佛教的性空思想被吸收入印度教吠檀多派(VedAnta)虛幻 (mAyA)學說;佛教藝術影響印度教藝術的成立;印度教聖哲甘地(Mahatama Gandhi)與維惟迦難陀(Vivekananda)身上皆可看見佛陀所餘留的影響。

                心靈的探索與超越,一直是印度人的生活重心,所以人在印度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那到處瀰漫的宗教氣氛。在印度,許多的事情是無法從宗教或哲理之外加以接近和了解的;例如在恆河附近的街道、岸邊、或河面上,常會看見漫步的牛群、沐浴採砂的人,還有等待死亡的人;林林總總的現象,都是這般神聖地被尊重、被對待、被接納。這些生活的樣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鄉下不也是這樣,只是我們被時代的巨輪推向那不見本來面目的地方,而且渾然不覺。我想,聖雄甘地和德蕾莎修女的崇高形象,也只有在極為崇仰心靈與品德,又極為貧困與落後的印度,才能產生與顯現出來吧!或許這就是印度被人們視為心靈聖地與希望的原因。


  

1  桃園機場/香港/德里DEL

                連同領隊共16人,14人於2/25上午11:40在桃園中正機場會合,搭乘13:40華航CI679到香港,與兩位香港的同行者會合後,再轉搭印航AI315前往德里,於印度時間21:30抵達德里機場(台灣24:00)。快速通關後,立即專車到Pride Hotel安單,此時已是台灣的淩晨,好眠時間。德里的通關速度比想像中的快許多,2013年去尼泊爾,在加德滿都機場就足足花掉兩個多小時,不知否是跟軍政府的行事風格有關。德里,這個歷史名城充滿新舊文化交替的痕跡,是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  德里DEL/瓦拉納西VARANASI/五比丘迎佛塔、鹿野苑公園、博物館

                 在Pride Hotel早餐後,再度回到德里機場搭乘國內班機前往瓦拉納西。瓦拉納西,古稱婆羅痆斯、波羅奈,一譯貝拿勒斯,是印度北方邦城市,位於恆河河畔。一般相信瓦拉納西在史前時代已有人居住,而且是世界上少有的從史前時代到現代持續有人居住的城市,是印度教的一座聖城。一出機場,隨即搭乘專車前往佛陀初轉法輪聖地的鹿野苑,我們陸續參禮了五比丘迎佛塔,鹿野苑遺跡公園 (中文另名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墮處、仙人鹿園等),公園內有記錄阿育王和芨多古王朝光輝的達美克塔 (初轉法輪紀念塔)和許多的僧院遺跡,還有博物館。爾後,這輛專車將跟我們相依為命,載我們走遍八大聖地,車上除了正駕駛負責開車之外,還有一位助理,協助照顧我們的飲水、上下車安全和其他雜務等。他們兩人都是印度教徒,車臺上擺了一尊印度教神祇,助理早晚會供香。每天傍晚,我都會看見司機助理打開車門,手裡拿著東西往外丟,原來這東西就是香灰。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里處,舊稱伽屍國,近世稱為貝那拉斯(Benares),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在這裡,佛陀第一次傳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鹿野苑博物館內二千年前的石雕,以及阿育王弘揚佛法的標誌-獅子吼,現在已成為印度政府的國徽,印度紙鈔上也都印有這樣的標誌。

五比丘迎佛塔→http://loloto.pixnet.net/blog/post/40434925

鹿野苑公園→http://loloto.pixnet.net/blog/post/40434937

 

3  瓦拉納西VARANASI/恆河日出金剛沙/菩提迦耶BODHIGAYA

     

           

 

                一大早的行程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恆河,我們於破曉時分搭車前往恆河邊的城市,商店為了配合觀賞日出的遊客,早早開市了。街上人群、牛群、人力車、機車交錯行進,紊亂中又不失應有的秩序,我好像回到小時候的鄉下。來到岸邊,導遊找了一艘動力船,我們魚貫地上船,觀看恆河日出及飛鳥的奇觀。當天氣候不如預期,陽光不臉,並未見到恆河的日出奇觀,好像也沒有人在恆河中沐浴。是不是有點冷?航行河中,但見灰濛濛的天際,一群群飛鳥此起彼落,劃破寂靜的虛空,大家忙著看鳥餵魚,不亦樂乎。船航行到河岸的另一邊,我們下船取金剛沙,有人請求加持,於是我帶大家一起持誦心經、往生咒、念佛,然後迴向一切眾生皆能解脫自在。

                有人或許會問:金剛沙到底有沒有用?心誠則靈,就像大悲咒水一樣,當我們帶著善意的、祝福的、清淨的心念,在一杯和一瓶水前面,專心一意地持誦大悲咒,這杯水和這瓶水就成了清涼的大悲水,能澆熄我們的煩惱。這是經過科學家實徵證明的。

                離開恆河回到飯店用早餐,然後拉車34個小時前往佛陀成道之地─菩提迦耶。菩提迦耶又稱佛陀伽耶,位於印度巴特那城南約150公里處,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處,現已成為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每天到正覺大塔朝聖的人不計其數,也有許多出家人每年都會來此修行半年或數個月。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來此朝聖,也都詳細地記載了菩提伽耶的歷史。

                根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記載,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建於公元二世紀阿育王時期,回教入侵,菩提伽耶也難逃其破壞毁盡的因緣,直到14世紀,緬甸國王又在此遺址上,出資重建,不多久這座寺廟又遭嚴重的洪水,隨洪水而來的大量泥沙又將它埋在沙土中長達數百年。19世紀70年代,在緬甸佛教徒與當時孟加拉國政府的協助之下,終於將摩訶菩提寺修複,寺廟的外貌在十九世紀時爲英國考古調查隊再次整修。從此這座雄偉大塔,得以重見天日,於200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我們拉車到菩提迦耶已近中午用餐時間,午餐後來到菩提迦耶的地標─正覺大塔,摩訶菩提寺,華燈初上的菩提迦耶,燦爛的燈火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也溫暖了修行人的心,等待遇見佛陀的時刻。 (2/4  待續)

  

  

各聖地的詳細解說,請參考下列網誌:

恆河→http://loloto.pixnet.net/blog/post/40434889

恆河→http://loloto.pixnet.net/blog/post/40465879

菩提迦耶的夜色→http://loloto.pixnet.net/blog/post/40551187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a006b7&aid=5779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