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隨便說「不可以」,讓孩子面對後果
後果是一項必要的教導工具,孩子(和大人)都是從後果學習人生的功課。如果孩子被火燙到手指,或是被刀割傷手指,他就會知道那些東西很危險,會導致疼痛。雖然燙傷和割傷是很自然的後果,但我們並不希望孩子遭遇這麼痛苦的後果,所以我們改用不同的後果,來教導孩子哪些東西很危險。
⋯⋯
孩子開始會爬後,我們會小心地跟在後面,當她去碰我們認為有危險的物品時,我們的做法不是移走那樣東西,而是蹲下來靠近孩子,用嚴肅的語氣對她說:「不可以,危險」。如果孩子繼續去碰那樣危險物品,我會立刻把她的手放在我的手心上,打她一下。接下來我會仔細看,如果孩子繼續碰那樣危險物品,我會再說一遍:「不可以,危險」,然後再打她一下。可以一直繼續這個訓練,直到孩子把好奇心轉到別的事情上。
你不是開玩笑似地打孩子的手,而是很嚴肅地說:「不可以」,要打得夠痛,讓孩子不再對那樣危險物品感到好奇。用這種疼痛取代碰到危險物品的自然後果,不讓他受到重傷,是更有愛的表現。這種替代的疼痛,孩子只會有幾秒的感受而已,但這個疼痛是在證明,當媽媽說「不可以」的時候,是真的「不可以」。
「不可以」是一句很重要的話。
別隨便說「不可以」,除非你打算在他不聽話時,讓他面對後果。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把太多東西都視為危險物品。如果自然的後果不會太痛苦,就讓孩子體驗一下自然的後果。比如說,他想爬上一張矮凳,但是可能會跌下來,就讓他去體驗一下。你這時不是對他說「不可以」,而是說「小心」,然後你雙手準備好,萬一他跌下來,就幫助他跌輕一點,但一定要給他輕輕跌下來的機會,這對他有好處,可以稍微感受一下失去平衡的感覺,甚至是有點害怕的感覺。他會從經驗中學會更小心,知道媽媽說「小心」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女兒一學會爬,我們就訓練她不可以靠近瓦斯爐,不可以碰插座,不可以靠近樓梯,不可以未經允許就打開櫃子或抽屜。很多父母會把危險物品移走,而不是訓練孩子別碰,這樣做也可以,但我們選擇訓練孩子分辨安全和危險物品。如果你給孩子這樣的訓練,就是在教他自己懂得保持安全,父母不可能分分秒秒都待在孩子身邊,也不見得都能控制孩子所處的環境。但孩子若受過訓練,即使你暫時離開一下房間,或是在別人家裡,你都能放心,知道孩子仍會避開危險物品。
除了打屁股之外,還有別種適合的「後果」可使用嗎?當然有。
一、自然的後果
只要不會傷害到孩子,自然的後果是非常好的教導工具。我認識一個媽媽,她老是在幫兒子收鞋子。雖然她常常叫兒子把鞋子放回原位,但兒子就是無法養成這個習慣。後來這個媽媽變聰明了,她最後一次警告兒子要把鞋子收好之後,就不再幫兒子收鞋了。有一天早上,上學時間到了,兒子找不到另外一隻鞋,媽媽也沒幫他找鞋,就直接開車載只穿一隻鞋的兒子上學,讓他整天在學校,只穿一隻鞋走路,我相信這個男孩從此一定不會再亂丟鞋子。這就是自然後果的威力。
二、負面的後果
有天我很忙,叫兩個女兒到院子裡,把一大堆枯樹枝搬到山坡下。一個女兒高高興興去做,另一個女兒嘟著嘴,慢吞吞地走過去。那個鬧脾氣的女兒用一隻手拿一根小樹枝,慢吞吞地拿去丟,還抱怨雜草跑進她的鞋子。我已經忙昏了,又看到她這樣,就發脾氣大聲責罵她(這樣做當然錯了!)
後來我冷靜下來,對她說:「我不打你屁股,但你如果不改變態度,就要自己一個人搬走所有的樹枝。」她還是動作慢吞吞,我就叫另外一個女兒不用做了,把全部工作留給這個態度不好的女兒做。
她繼續嘟著嘴做這個工作,但動作變快了,她開始用兩隻手去搬,稍微勤快起來,因為她知道越努力去做,就會越快解脫。我看到院子裡還有好幾堆枯樹枝,正在考慮,要不要叫她也一起搬走。後來我決定,她只要做完第一堆就好,因為她的動作已經加快,我不想激怒她。
她跑來告訴我說,她已經做完了,我對她說:「你做得很好!你怎麼有辦法做那麼快啊?」
她露出微笑,開始教我說,如果先搬下面的樹枝,上面有些樹枝會跟著一起搬,這樣速度就會變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治抱怨的態度,最快的方法就是,把他抱怨的東西加倍給他。 別隨便說「不可以」,讓孩子面對後果
林奐均◎著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胡鬧怎麼辦?
孩子在公共場所胡鬧,就表示在家中管教不足。我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沒辦法帶兩個較大的女兒去任何地方。她們不管到哪裡都會吵架,尤其是搭計程車的時候。
⋯⋯
在台北市車水馬龍的街上,三歲的女兒會躺在路中央發脾氣,把她拖離馬路時,她又踢又叫,引來愛管閒事的路人(尤其是素不相識的歐巴桑),紛紛給我意見。那時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實在是折磨,不同於現在帶孩子出門,已經成了一件愉快的事。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胡鬧時,可以有兩種做法:
第一,什麼也不做,先想辦法應付過去,回家後再多加訓練。
第二,帶到隱密的地方打屁股管教。
出門在外時,如果孩子不聽話,及早管教大有好處,可以確保那趟出門順利,大家都愉快。如果不及早管教,就會有個孩子一直在掃興,破壞大家的興致,包括孩子自己的興致。我會在嬰兒推車的口袋中放一支小木匙,如果孩子態度不好,我會把他帶到一旁,立刻管教他。
前幾天我帶三個女兒去圖書館,我們得先走半條街,才能到大馬路上叫計程車。我讓兩個較大的女兒輪流推妹妹的嬰兒車,等到老二快要換手時,我對她說:「等我們走到那根柱子,就換姊姊推。」
可是到了那根柱子時,老二不肯鬆手讓姊姊推,我停下腳步,命令她鬆手,她就鬆手,但是開始大哭。我繼續往前走,老二跪倒在地上,開始大聲哭鬧。我評估了一下情況,雖然不太方便,還是決定先處理這件事,不能繼續往前走。我推著嬰兒車,告訴大家我們要回家了,老二回家會挨一頓好打。我們一路走回去,進了家門,我打了老二,確定她很清楚不能再這樣胡鬧,然後我們再度一起出門。我很高興可以跟各位說,那天再度出門後,每個人都很開心,尤其是老二。
把三個孩子準備好再出門,對我來說是件大工程。我得先叫大家去上廁所、穿外套、穿鞋、準備嬰兒必需品等等。雖然半路先回家打屁股非常不方便,但因為這樣做,那天再出門之後就好多了。如果我當時不理會老二的哭鬧,只想辦法哄她,她一定會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又哭鬧起來。但是挨打教她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她的自制,大家都開心,她自己也開心。
《沒有不受教的孩子:以愛為後盾的K.I.C.K.教養法》如何出版社林奐均◎著
轉載自「新知大耳朵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