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10 22:36:04瀏覽681|回應0|推薦0 | |
研究證明貪玩的幼兒智商高
貪玩的幼兒多智慧。對此,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 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在他的實驗室裏選擇了一批遺傳素質一致的老鼠,把它們任意分成三組。 第一組三隻老鼠被關在鐵籠子裏一起餵養,此為“標準環境”;第二組老鼠被單個隔離起來,隻身處在三面不透明的籠子裏,光線昏暗,幾乎沒有刺激,這叫做“貧乏環境”;第三組十幾隻老鼠一起被關在一隻大而寬敞,光線充足、設備齊全的籠子裏,內有鞦韆、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此所謂“豐富環境”。 ⋯⋯ 經過幾個月的環境熏陶後,“豐富環境”的老鼠最“貪玩”,“貧乏環境”的老鼠最“老實”。將老鼠的大腦摘出解剖分析,發現三組老鼠在大腦皮層厚度,腦皮層蛋白質含量,腦皮層與大腦的比重,腦細胞的大小,神經纖維的多少,突觸的數量、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以及與智力有關的腦化學物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豐富環境”組的老鼠優勢最為顯著。實驗揭示,環境越豐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腦的發育就越好。
玩,有助於孩子智力發展,也有助於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玩耍滿足了孩子們的慾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們一起玩耍,完善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了相應的社交能力。善玩的孩子有許多優點,聰明、伶俐、樂觀、愉快、朝氣蓬勃、有幽默感,樂於與人交往,富於幻想,勇敢大膽,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所以,幼兒的早期教育只能是在玩中學,切莫只學不玩或多學 2個月大嬰兒----發展遊戲
已滿月的嬰兒比剛生下來時醒著的時間較長,臉部的表情也開始多了起來,小手小腳的動作也開始頻繁了,力量也慢慢增加。因此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除了繼續給於他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外,還應增加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體能等。 一.抬頭看玩具 在床上墊一些毛巾或博被,使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將孩子輕輕的放在床上,讓他趴著,幫助他調整一下使他的兩臂彎屈兩手心向下支撐身體。媽媽拿著可發出聲音的玩具〈如小搖鈴等〉一邊搖一邊快樂的叫著寶寶的名字,逗引寶寶抬起頭來看。這個⋯⋯ 遊戲可以讓寶寶的背部肌肉、手臂、頸椎等處得到鍛鍊,也可讓寶寶感受到快樂的氣氛,熟悉自己的名字。
一般一天一次為宜,一次不能超過兩分鐘,以免寶寶疲累。最好是在餵飽孩子一小時後在進行,以防吐奶。孩子哭鬧時也不宜。 二.抓手指遊戲 剛生下來的寶寶就已經有了本能的反應,只要有東西放到小手心,寶寶的手就會自然收握。2個月大的嬰兒,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手腦協調的能力以促進大腦發育。 方法: 媽媽將食指放入嬰兒手心讓他抓握,幾秒鐘後將手收回。反覆幾次後再用食指觸碰嬰兒小手掌的邊緣,看他是否有反應、也去抓。如果孩子能把父母的手指抓得很緊,這時你可以試著將孩子往上提升〈另一手在寶寶身後保護〉,握得緊、比較有力的孩子有時能被提高到坐的姿勢。 一般一天兩次為宜,每次不要超過五分鐘。 三. 散步,“介紹”事物 寶寶醒著時,父母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抱著寶寶出去散散步,讓孩子接觸感受一下外面的環境,並可通過不斷地“介紹”周圍的事物、環境來增進親子關係和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這也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個月大嬰兒---腦部發展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手眼開始協調,小手小腳的活動力越來越強,會玩弄小手,也開始想翻身動一動;對外界聲音反應較靈敏了;咿咿啊啊的喃喃自語中開始學發音。此時家長可多陪他們玩些刺激觸覺、聽覺、肢體動作等遊戲或運動,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一、伸手抓玩具 讓寶寶反覆練習抓握動作,有益腦部運動。 方法:經常在寶寶床頭放些玩具,讓其俯臥,媽媽可逗引寶寶去抓,或拿起寶寶的手去抓玩具,如果寶寶能抬頭用肘支撐上身,並用其中一隻手去抓玩具,表示寶寶的上肢及頸肌已開始發育。寶寶如能揮動自己的小手去抓玩具,媽媽就要給予適時的讚美,讓他知道你多麼喜歡他這樣做。 二、懸吊鬆手練習 寶寶每次在「抓」東西的同時也在練習「放手」,家長應該多給他練習的機會,懸吊運動就是很好的練習。懸吊能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及擴張胸部,吸進更多的氧氣供大腦使用。 方法: 給寶寶穿上好活動的T恤與尿片,讓寶寶抓住你的大拇指,然後將他的身體拉離床面幾吋,如果寶寶握不住有鬆手的感覺時,就讓他躺回床上。一天可做好幾回,每回只做一分鐘,一分鐘內可練習好幾次。因為每次寶寶支撐的時間只能五到十秒。 注意: 做任何活動前都應告訴寶寶你要做什麼,除了注意安全外,還要隨時鼓勵他:「你好棒喔!」 三、學翻身 寶寶要先學會翻身才能進一步爬行,移動身體。 方法: 有些寶寶上個月就已學會不必墊後背,或靠他人扥後背就能側翻了。如果寶寶還不會側翻,媽媽可從旁協助扥住背部,輕推臀部,使其容易向另一側翻身。接著學向左右兩側翻身,媽媽在一側逗弄他,或拿玩具吸引他,寶寶為了抓住玩具會順勢翻成側臥、俯臥,此時媽媽要守護在旁。如果寶寶學不會翻身,可能是衣服太厚、太緊或床太軟,妨礙他的行動。有些寶寶對這些練習還是有困難,可延至下個月再進行。 四、和寶寶說話 這個月的寶寶會咿咿啊啊地發出雙元音,此時媽媽應多重複他的「咿咿啊啊」去做回應,並且唇形要明顯地和他「對話」。寶寶喜歡有人跟他說話,你的微笑及聲音會使他感受到你的愛。他由你這兒學到如何發音、笑,以及親近、信賴他人。 這項活動是對寶寶最初的發音訓練,及母子交流的溫馨互動,越早開始越好。在寶寶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應持續與寶寶「對話」,親切地回應他發出的各種聲音。@、 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一天到晚在睡覺,有的寶寶只要睡一點點就夠了。 平均而言~~~~一個月內的嬰兒平均一天可以睡到 16~17 個小時,是十足的「吃飽睡、睡飽吃」;三個月大的嬰兒一天總睡眠時間約 15~16 個小時;到了六個月以後,白天睡 4~5 個小時,分 2~3 次小睡;1歲左右大約每天睡 13~14 個小時;二歲時 13 小時;三歲時 12 小時;五歲時 10~12 小時;學齡兒童 10 小時(這些都包括一次或二次的午後小睡)。 依國外的統計人類所需睡眠時間資料如下~~~ 時期 每天睡眠時間(小時) 其中白天睡眠時間(小時) 新生兒 16~18 5~6 1~2個月大 14~16 4~5 3~5個月大 13~15 2~3 6~12個月大 11~13 5~6 1~2歲大 10~12 2 3~5歲大 9~11 1 6~13歲 8~10 成人 7~8 嬰兒在一天當中的覺醒狀態可以分為6種,包括~~~ ◎ 狀態一:正常睡眠 8 ~ 9 小時。 ◎ 狀態二:反常睡眠 8 ~ 9 小時。 ◎ 狀態三:恍惚而有睡意 0.5 ~ 3 小時。 ◎ 狀態四:清醒但不活動 2 ~ 3 小時。 ◎ 狀態五:清醒而有活動 1 ~ 3 小時。 ◎ 狀態六:哭鬧 1 ~ 3 小時。 寶寶為什麼睡不好? 寶寶睡不安穩、不易入睡的問題涉及層面較廣。媽咪要認真地去找出原因~~~~是不是尿布濕了?餓了?腹絞痛?或是生病了?還是棉被太厚?衣服太多、太熱、太緊引起不適而睡不好? 例如:平時早已習慣在某個時間把寶寶置於嬰兒床上睡覺,突然改放在臥床上?或是時間改變,寶寶便容易產生恐懼、睡不安穩。 只要找出原因,例如:寶寶感覺太熱或太冷,只要把溫度調節合適、增減衣服,寶寶感覺舒服了,自然會再沉沉入睡。 另外建議您~~儘量在早上陪寶寶玩~~~~帶著寶寶到附近綠地或公園走走,或是讓寶寶看看街上的汽車、行人,以及琳瑯滿目的商品,睡前再逗逗他。白天中午睡覺的時候,如果光線太強,可以將窗簾拉一半起來(避免陽光直射室內而睡不好)。或是放柔和的音樂、有規律的聲音、放置特殊的玩具、避免蚊蟲叮咬.......等作法,都有助於寶寶安然入睡。 ~~如何用遊戲鍛煉3個月寶寶
大動作 抬頭:繼續訓練俯腹、俯臥抬頭,像第2個月那樣鍛煉他,要讓寶寶俯臥時頭能穩定地挺立達45度到90度;用前臂和肘能支撐頭和上半身的體重,胸抬起,臉正視前面。 如果你的寶寶長到了三個月,要鍛煉他的各方面潛能,方法如下: ⋯⋯ ◎匍行:用手抵住寶寶足底,寶寶會像前爬,這個時候,他的腹部還不能懸空,多讓寶寶這樣匍行,對他很有好處。
◎翻身:對三個月的寶寶來說,練習翻身是很重要的,可以在兩次餵奶中間練習,不要給他穿太厚的衣服。翻身要循序漸進,寶寶的適應有個過程,先從仰臥翻到側臥,再翻至俯臥,慢慢來,媽媽不要著急,要讓翻身過程快樂有趣,用玩具逗引寶寶翻身是很好的辦法。 精細動作 寶寶的雙手能在胸前互握了,鍛煉寶寶的小手主要是練習他的抓握能力,任何東西都可以讓他用手去感受,比如懸吊的玩具,讓寶寶盡情抓握、拍打。 語言 爸爸媽媽要經常對寶寶說話,不管是說什麼,一直對他說話,寶寶總有一天會聽懂的。三個月的寶寶雖然還沒有思維能力,但是能夠發簡單的音回應,爸爸媽媽可以用各種語氣逗引寶寶發音。 認知 ◎聽覺:在不同的方向發出聲音,寶寶會轉頭尋找。 ◎視覺:讓寶寶多看周圍的人和物,讓他的視線在物與物間轉移,也可用活動的物體讓寶寶追視。 ◎觸覺:讓寶寶觸摸各種東西,感覺不同質地。 情緒社交 爸爸媽媽要想盡辦法逗寶寶笑,包括撓癢癢,因為早笑的寶寶會更聰明。 推薦玩具 ★吊掛玩具、搖鈴玩具、能發聲的橡膠玩具 寶寶是在遊戲中成長的,父母深深的愛心與科學嚴格的訓練,要化為寶寶世界裏新奇的景觀。訓練過程不要讓寶寶覺得乏味,爸爸媽媽需要用兒歌、玩具、音樂等來裝飾,才能最大程度激發寶寶的潛能。 讓孩子自己吃飯 訓練孩子手部能力
單中興◎著 每個身心健康的寶寶都要具備自己拿湯匙或筷子進食的技巧,而這項能力需要孩子重複的練習,即便孩子做不好也不能著急或取笑,更不能因為怕麻煩就順手餵食。 ⋯⋯ 我不喜歡看到大人餵小孩子吃飯,因為孩子應有自己進食的能力,但這簡單的事卻要再三提醒大家。
~~~~吃飯中的親子互動 有經驗的老師可透過孩子的吃飯習慣,發現親子間的互動情形。不久前,我們台北示範教室的老師便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並也特別取得這位媽媽的同意,在書中作為父母們教養過程中的借鑑。 兩歲多的小妤一直不知道布丁是什麼味道,她很想吃布丁,但就是不肯讓媽媽餵,所以小妤只能以羨慕的眼光,看著其他小朋友津津有味地一口接著一口。 而小妤無法自己吃布丁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小手沒力氣,且手部控制能力不佳,所以每次拿湯匙舀碗中食物時,每每還沒送到嘴裡就掉了下來,連試幾次也無法成功。這時小妤便會生氣地將湯匙丟到地上,說什麼也不吃,甚至還會因此大發脾氣…… 這名設計師說自己的孩子小時候也很討厭剪髮,常無故發脾氣,但經過老師的指導後進步很多。 小妤媽媽抱著好奇心,帶著女兒前往,評量老師讓小妤做了測驗後發現,小妤並不是故意耍脾氣的,她聰明又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任何事都能自己做且有好的表現,但就是容易感覺情緒不佳,也很難清楚地表達原因。 後來,老師和媽媽一起想辦法鼓勵小妤,設計安全的遊樂環境,讓孩子大膽嘗試。這段期間,小妤在教室和家裡練習了包括大量的觸覺、前庭本體覺以及各種精細動作的遊戲,藉此增進小妤的手部控制能力。 此外,小妤還在訓練期間,靠著自己的雙手嘗到第一口布丁,當時的驚喜表情,讓親眼見到的媽媽和老師感動不已。大約經過半年的引導,媽媽表示愛生氣的小寶貝變得可以溝通,並且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穩定,並且在家也開始主動玩遊戲,笑容變得更多且有自信。 讓孩子練習拿餐具 類似小妤這種情形,發生在周遭朋友的例子還真不少,試想:「如果無法在感到飢餓的情況下才能吃,也不能決定自己想吃什麼,只能被動地張口等別人餵食,這樣要如何享受品嘗食物的樂趣呢?我想小孩的心情也是一樣吧!」 通常爸媽都會擔心孩子食慾不好、吃太少,但卻沒有深入觀察孩子為什麼對吃東西總是提不起興趣,這將造成照顧者極大的壓力,而孩子也會因感受到大人焦慮的心情而影響食慾。 爸媽必須多留意孩子兩到三歲時,是否能夠靈活用手操作工具和玩具。以正常情況來說,每個身心健康的寶寶都要具備自己拿湯匙或筷子進食的技巧,而這項能力需要孩子重複的練習,即便孩子做不好也不能著急或取笑他,更不能因為怕麻煩就順手餵食。 手部運作靈巧的孩子,對於寫字的流暢度及任何工具的使用都能得心應手。並且這樣的孩子,也能擁有較高的自信心,樂於接受新挑戰及學習。 單總教養手記 孩子拿湯匙或使用筷子的方式良好與否,與其手指頭的控制能力有直接關係。每天吃飯就是最好的練習機會,大人應讓孩子自己使用餐具,否則會牽連握筆寫字的能力,屆時才生氣孩子不會可就傷腦筋了! 《教養棒小孩 請跟我這樣做!》活泉書坊~ 新生兒、嬰兒按摩影片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上肢的按摩法) http://www.youtube.com/ 新生兒兒按摩 (正面下肢的按摩) http://www.youtube.com/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背部的按摩) http://www.youtube.com/ ⋯⋯ 新生兒按摩 (背部的按摩二) http://www.youtube.com/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 (腹部的按摩) http://www.youtube.com/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 (足底的按摩) http://www.youtube.com/ 新生兒按摩擺位 http://www.youtube.com/ How to massage a baby (如何幫寶寶按摩) http://www.youtube.com/ Baby Massage http://www.youtube.com/ 行動發展
3-4歲幼兒的行為發展表 月齡 3.0─3.6 •會在樓梯間跳上跳下 •會兩條腿交替爬樓梯 ⋯⋯ •會騎兒童三輪車
•會用腳尖走路 •會端著裝有水的杯子行走 •會使用剪刀 心智發展 •說話措詞開始有內容,會想將外 面發生的事告訴媽媽 •會區分上下 •不會因一點小傷口而哭泣 •看到新衣服和玩具會很滿足 •會開始離開媽媽自己玩 遊戲 •會和朋友們玩過家家 •會依先後順序蕩秋千 •會用積木搭一個房子 •會玩捉迷藏,躲得讓人找不到 生活習慣 •會自己穿褲子 •會自己小便 •會用筷子吃飯 月齡 3.6─4.0 行動發展 •會翻跟頭 •會配合音樂跑跑跳跳 •能跑到您指定的目標區去 •會猜拳,但不知道什麼是勝負 心智發展 •被稱贊後會洋洋得意,而且會重複著做 •會追根究底 •會故意使用錯誤的措辭而自得其樂 •在遊戲中失敗會懊惱 •看見紅色和黃色會說出顏色的名稱 遊戲 •會非常想跟年齡大的孩子玩 •向別人借東西時會說︰“借我” •會唱歌了 •會用沙子堆成一座山 生活習慣 •會解開自己上衣的紐扣脫去上衣 •會脫褲子 •會自己擦鼻涕 •會幫忙端飯菜 7種感覺統合輕鬆玩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蔡沛潔 市面上有許多訓練孩子感覺統合的書籍,倡導給孩子魚竿不如教他如何釣魚的重要觀念!到底爸爸媽媽是否能在家中與孩子感覺統合的治療遊戲?我們將請教專業復健科職能治療師解答您的問題,設計出簡單易學的小遊戲,讓您也能和孩子共同徜徉在遊戲中,並達到訓練孩子的感覺統合喔。 ⋯⋯ 遊戲幾乎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若能將感覺統合的治療融入到遊戲中,不僅可以適度訓練小孩的發展,也不會讓小孩覺得在進行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以下是蔡沛潔治療師提供幾個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家輕鬆玩的小遊戲,一起來玩玩看吧! 訓練目的:本體覺、觸覺、前庭覺 所需道具:棉被、或大毛巾 遊戲過程:小朋友通常喜歡被擁抱的感覺,家長可以試著用棉被或大毛巾將小朋友裹起來(注意頭要伸出來),接著放他在床上慢慢翻滾成熱狗捲,但若是孩子還小,不知道怎麼去滾時,家長必須幫忙他來回捲動,這樣的方式可以提供擁抱的感覺與旋轉的刺激,同時在手腳被包裹起來的情況下,訓練小孩的身體如何掌控力量的使用。 注意事項:小朋友若出現排斥擁抱的狀況,家長平常可以用力給小孩子深層的擁抱,但是小朋友出現大哭大鬧的反抗情緒時,就請先將力量些許放柔。在此遊戲進行中,爸爸媽媽一定要觀察孩子的神情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另外,若是有過敏症狀的小朋友,棉被中的塵漫一定要注意喔! 訓練目的:前庭覺、本體覺 所需道具:棉被 遊戲過程:請爸媽一人拉一邊的棉被,小朋友躺在裡面,適用於年紀小,透過搖晃的刺激,訓練本體、前庭覺。 注意事項:也可以準備不同材質的綿被,訓練小朋友觸覺的能力! 訓練目的: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覺 所需道具:巧拼 遊戲過程:將巧拼設計成不同材質的觸感,指定小朋友現在要跳毛毛塊,或是粗粗塊的巧拼,同時間配合小朋友的能力,採用雙腳或是單腳跳動。藉由巧拼不同的材質訓練觸覺感受以及認知、視覺的部分。 注意事項:巧拼上面一定要使用安全性的材料,像是草地的感覺,柔軟的感覺等。 訓練目的:本體覺、觸覺、視覺 所需道具:軟皮球 遊戲過程:一開始玩丟接球的遊戲時建議從簡單的你丟我撿進行,年紀較小的孩子可用推球的方式使其滾動;大一點小朋友可以進階到使用棒子作揮打的動作,如此一來可以訓練力道的控制、手眼的協調,並找到正確的時機點推球或是揮球。 注意事項:建議使用軟性的皮球,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用軟網作替代。或是使用氣球,利用氣球的在空中飄忽的浮力,訓練孩子的協調性,也是不錯的建議。 一顆球妙用無窮 無論是踢、是踩,或是夾在腳的內側,都可以訓練小孩子的協調能力。甚至可以設些路障或是目標物,將球從此岸運(拍或推)到彼岸,都是很好的遊戲方法!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適時調整距離的遠近與方向的變化,力道的拿捏都要剛剛好,才不會造成傷害。 訓練目的:觸覺、視覺、認知 所需道具:拼圖 遊戲過程:小小幾片的拼圖放到積木袋或裝有非拼圖的材質裡,請小朋友用手摸的方式將拼圖拿取出來,然後再請孩子將拿到的拼圖拼接起來。 注意事項:前提是小朋友知道拼圖是什麼,同時間袋子中不能裝有語拼圖太雷同的物品。 訓練目的:前庭覺、本體覺、觸覺 所需道具:無 遊戲過程:爸媽將小朋友的腳抬起來讓他們用手撐著走路,可以練習臂肌力量的操控。若是小朋友還太小,肌肉力量不夠,建議先使用前臂撐在地上。或是孩子的小腳踩在大人的大腳上練習走路,都是可以促進親子互動的遊戲。 注意事項:適用於小班年紀以上的小朋友喔。 訓練目的:嗅覺、味覺 遊戲過程:將不同的味道,裝入成對的味覺瓶子中,總共有六瓶,兩兩成對。請小朋友聞了之後進行配對的任務,可以使用家中現有的調味料。進階版可將小孩子的眼睛矇起來,再進行嗅覺或是味覺的配對遊戲。 注意事項:前提是小朋友對於食物或調味料認識的情形下,才可辨認出食物的味道。 放任小孩單獨遊戲? 若是想讓孩子自己單獨玩遊戲,建議要評估遊戲的安全性,像是裹棉被可能會造成危險性的窒息則不行。軟皮球類本身雖然危險性不大,但怕丟到玻璃或其他家具反而間接形成危險! 如果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小朋友時,蔡沛潔治療師建議年齡有差的話,家長要分開進行比較好,或是請哥哥姐姐帶弟弟妹妹去遊戲,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可以創造複雜一點的任務。因為同樣的遊戲要求,可能會讓小小朋友充滿挫折感或是讓大朋友覺得過於簡單,進而失去遊戲的目的。 透過遊戲的包裝進行治療的最終目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先示範給小朋友知道。小朋很有想像力與創造力,也很聰明,大人可以跟小朋友做完善的溝通,而不是使用命令式的指令動作。 雖然遊戲的過程是快樂與愉悅的,但家長一定要拿捏遊戲的目的,將感覺統合的治療融入遊戲中,而非隨便亂無章法的玩耍。像是丟接球,目的要讓小朋友看到球同時接的到。遊戲過程間,爸媽要仔細觀察遊戲中的小朋友是否已經出現倦怠或不專注的狀況,依情況轉換別的遊戲或是停止遊戲。 遊戲就是要輕鬆玩 蔡沛潔治療師指出,若是爸媽在遊戲的過程中出現灰心沮喪時,不如換個方式,不用太完美地一味要求自己或小孩子,如果讓親子關係惡化更得不償失。跟小朋相處是一項充滿鬥志的過程,而從中觀察小朋友的行為,也可以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學習喔。 若是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在醫院接受職能治療師的治療時,可以多跟治療師溝通,確切了解每一個小朋友欠缺哪一部份,或是需要哪一部分,才能找到問題的核心再來做加強補助的治療。 感覺統合是一個很廣泛的用詞,但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小朋友的生理與心理狀況都不會一樣,蔡沛潔治療師最後建議,最理想的情況是要會同治療師做詳細溝通後,回家之後才來做類似的活動與治療的遊戲,效果會更好! 治療師的小叮嚀 若是爸爸媽媽擔心自己不是治療師,在家做感覺統合的遊戲上,會不會因為不夠專業反而傷害到小朋友?蔡沛潔治療師呼籲爸爸媽媽不用過於操心,如果真的有或疑似有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可以先請教小朋友的治療師應如何在家加強;但倘若孩子沒有感覺統合障礙,則仍鼓勵家長能多陪伴小朋友在安全的情況下做遊戲,一方面可以增加各種感覺的經驗,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同時藉由雙方的遊戲創造,達到互動或是遊戲上的經驗,總比都不要跟小朋友們玩來得好喔。 學歷:長庚大學臨床行為科學研究所職能治療組碩士畢 經歷:台北縣學校系統巡迴職能治療師 現任: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 10種遊戲 克服感覺統合障礙
採訪/陳雯琪 諮詢/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 張旭鎧 來玩遊囉!想訓練寶寶,玩遊戲是最好的方式!從遊戲中悄悄地訓練各種技巧,寶寶反而會樂在其中,想培養感覺統合能力,一點都不難,只要運用身邊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個月後,就可以明顯看出成效! ⋯⋯ 1. 擺盪遊戲:(0~1歲起)
從寶寶出生起,就得開始訓練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由家裡的長輩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等到寶寶一歲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條大毛巾,並將孩子置於毛巾中間,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毛巾的一邊,輕輕搖晃。 2. 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可將直徑約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二歲後,就可以玩進階遊戲,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二公尺,分別坐於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寶寶三歲就可以完高階遊戲,將您與寶寶的距離拉長至3~5公尺,並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 3.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及區辨左右方向,這對寶寶的觀察,與動作計劃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不過,一開始不要太難,應從一隻手開始,再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複雜,寶寶一時記不清,而產生挫折。 4.地面探險:(1~2歲起) 僅需不同材質的拼裝地毯,就可以提供寶寶觸覺及本體覺刺激,有助於改善其動作計劃能力。玩法很簡單,寶寶一歲時,就可以在家裡佈置各式不同材質的地毯,讓寶寶在地毯上爬或走,或從事任何遊戲,讓寶貝接受不同材質的刺激。等到寶寶二歲起,媽咪就可以做難度稍高的設計,將地毯高度任意變化,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從事各種遊戲。 5.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讓寶寶嚐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待寶寶長大些,到了三歲,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約三公分立方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及注意力,一舉數得。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遊戲的空間大大縮減,想玩跳格子遊戲,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過,也有變通的方式,不能在戶外玩,換個地點在家裡也可行,只要運用家裡的拼圖地墊,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將每塊地墊放置於地,並固定,注意喔!每塊的間距需為20~30公分,然後就可以讓寶寶用跳的方式踩地墊,很有趣吧!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及本體覺刺激,都相當有幫助,不妨多進行。 7.打鼓遊戲:(3歲起) 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手,也可以玩出興味!在不同材質上拍打,然後請孩子模仿。遊戲進行時,可配合節奏,先在某一器材上連續拍打一次或二次,接著再換拍另一項材質製品。有順序地進行,可一併訓練寶寶的記憶力、動作計劃能力,此外,因使用的材質不同,也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 8.沙箱:(3歲起) 動手製作沙箱或豆豆箱,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裝放家電用品的小箱子就很好用。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發揮美術創造力,將空箱子的外表好好裝飾一番,愈有想像力愈佳,或者可讓寶寶自由發揮,自己試著替箱子穿衣服。準備完成後,在小箱子中,藏放筆、鑰匙、小豆子等,讓小朋友閉著眼睛,以手找出東西,並猜猜看是什麼?在尋找及觸摸的過程中,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增進觸辨覺能力,及注意力。 9.黏土創作:(3歲起) 讓寶寶親自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玩意。買一包黏土,含各種色,讓寶寶發揮觀察力及想像力,用黏士捏製動物,或其他感興趣的小東西。製作時需靈活運用手部動作,對寶寶的觀察力、精細動作及雙側協調,都有不錯的幫助。 10.手指畫:(4歲起) 寶寶的手偶爾弄髒了,先不要急著罵人,其實這也是訓練寶寶觸覺刺激的一種方式。找一天晴朗的好天氣,不管身上的顏料有多難洗,盡情地和寶寶一起玩一場色彩遊戲。拿些水彩顏料,沾在手指上,就這樣輕鬆地畫一幅美麗的畫作吧!除了觸覺刺激外,空間概念及注意力也一併訓練完成,絕對值得。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看見天使〉孩子偷東西
文/朱台翔 最近,她帶的班級,有不少孩子掉了東西,橡皮擦、自動筆、彈珠、 先發給每個孩子一張紙、一隻筆,然後說:「等一下,我會問一些問 接著,她跟孩子說自己的經驗:「我小時候也偷過東西,但是,我現 她開始提問題。「有沒有偷過東西?」全部都說有。 ⋯⋯ 「最近10天,有偷嗎?」有幾個孩子說有。「偷了什麼?」孩子一 「偷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大部分都是「很擔心」、「很不安」、 「如果爸媽知道了,你猜他們會有什麼感覺?」有人說:「我的小孩 「如果朋友知道了,你猜他們會有什麼感覺?」有人說:「會擔心他 「被發現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有一個孩子說:「有兩種感覺,不 她又問了「為什麼會偷?」「除了偷,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回答就 她說:「下次,如果還是很想偷的話,請你一定要忍住,然後打電話 有一個孩子說:「讓我們的人生沒有缺陷。」 http://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