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法地求財愈多的方法 .
2014/11/24 00:13:00瀏覽297|回應0|推薦0

净空老法師:如法地求財愈多的方法 .

我剛剛學佛的時候,生活非常艱苦,那是命裡沒有財庫,人家命裡有財庫,我的財庫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換句話說,別人做什麼事業都能賺錢,我幹什麼都賺不了錢,命裡沒有。­辛勤工作賺一點錢,僅僅能維持生活。老師是大善知識,我跟章嘉大師,我二十六歲,他老­人家六十五歲,祖父輩的,他看得很清楚⋯⋯。他教我,跟我講,財從哪裡來的?財從布施來的­。他教給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教我這個道理。真有感應!沒有感應,沒有感應那你­是理論上不如法,方法上有問題,如理如法,感應道交快得很!所以教給我們求財的方法,­財布施。人家命裡為什麼有那麼多財富?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修得多,他命裡有,這個道理要­懂。我們命裡沒有,沒有不要緊,還年輕,現在修還來得及。我跟老師說,我沒有錢,一個­月的工資很少,僅僅勉勉強強夠生活。老師問我:「一毛有沒有?」一毛可以。「一塊有沒­有?」一塊還可以,還勉強。「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布施,你心裡要真有布施的念頭,有­­這個心。」我就學。因為那個時候逛寺廟了,到寺廟去抄經,看到寺廟有印經的,人家拿­個本子來捐錢印經,出多少都不拘,我們看到印經也寫個一塊、二塊,他都收;有放生的,­放­生的捐個幾毛錢他也收。這個很好,就慢慢養成一個習慣。這是財布施,得財富,有效­,我已經布施了六十年,愈施愈多!

淨空法師:寃親債主就跟在你身邊,讓你心情寧靜不下來---------誠摯邀請您對何來哉粉絲專頁說讚---------

只要你有恆心,堅持,勇猛精進,給你三、五年的時間,十年八年的時間,沒有不成功的道理!理論、方法我們都知道,現在所缺乏的就是真幹,沒真幹,真幹的人有福了。我們的福德不夠,善根有那麼一點,福德不足,善根是真的相信、真的明白了,還不肯幹。

不是自己不想幹,那是什麼?業障、習⋯⋯氣不准你去幹。業障、習氣裡頭有一半以上的成分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在當中擾亂你。這個事情怎麼解決?要用至誠心跟冤親債主溝通。冤親債主很麻煩,你看不見他,你聽不到他,你也摸不到他,可是他就跟在你身邊,就讓你心情寧靜不下來。我們要認真跟他溝通,稱他作菩薩,希望他不要擾亂我,希望他幫助我,讓我好好用功,我功夫成就了,他也成就了,我不成就,他也不成就。我不成就,未來是六道輪迴,冤冤相報,彼此都痛苦,話要講清楚。如果我到極樂世界,我一定先來度你,我們彼此的問題全解決了,同生極樂國。我們做個好同參、好同學,將來我作佛,你幫助我,你作佛,我幫助你,何樂而不為之?真把話講清楚、講明白了,我相信他能接受,他真的會不再擾亂你,發心來保護你,變成你的護法神。
現實社會對人對事對物亦復如是,特別是對人,人與人之間有過去生中的情結在,這個事情也要化解,不化解也變成障礙。有智慧的,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幫助你成就;沒有智慧的,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障礙。所以,學佛不能沒智慧,沒智慧,你的煩惱習氣不但不能夠減少,天天在增長,錯了!如果你有智慧來過日子,有智慧從事於任何工作,有智慧處事待人接物,你永遠是感恩的心,永遠是真誠的愛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
要想有智慧,首先把我淡化,你從這兒做起,懂得尊重別人、敬愛別人,學習《還源觀》上的四德,隨緣妙用。
真正能學到隨緣妙用,《還源觀》上前面的三科不能不知道,要以這個標準來看宇宙、看萬法、看眾生。從一體現二相,就是現依正,依也好,正也好,都有三種特性。第一個周遍法界,因為三種現象都沒有離開波動這個定律,全是波動產生的現象。這個波才動,周遍法界,法界裡面一切眾生統統都收到這個信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思想是波動的發射台,同時也是接收台,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他們的波動,我們的身體每一個細胞,一毛一塵的微點全都收到,而且一絲毫不雜亂,電腦要跟它相比差太遠了。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是我們的機器現在有故障,我們發射出去沒有故障,我們收訊的這部分有了故障。我們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所以十方的信息我們收到了,沒反應。如果我們把煩惱習氣放下,恢復清淨平等覺,一切時、一切處所收到的信息完全明瞭,智慧明了,照見萬法皆空,你確實知道它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雖然面對一切法,在一切法當中如如不動,那就叫妙用,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如如不動,這叫妙用。
生活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給社會一切大眾做最好的榜樣。雖然天天給他們做好榜樣,實際上從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妙!就跟極樂世界一樣,不是有意這麼做的,自自然然,這性德的流露,自然流露。在常寂光如是,在實報土如是,在此地依然如是,無二無別。

你真正契入了,你會笑起來,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這些名相,說了好聽的,是不是事實真相?說是可以,說不是也可以。說是,是什麼?恆順眾生。說不是呢?親證境界。妙極了!真正會的人契入境界,釋迦牟尼佛在表演、在作秀,你會對他會心的一笑。這一笑,就像世尊當年拈花微笑,只有迦葉尊者懂,別人都不懂。微妙到極處!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475集李品蓁的相片。

【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但凡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撒謊的人在人群中占的比例並不大,但是人們不用撒謊,他們的話語綜合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不真實,在這個不真實的話語疑團中,所有的語鋒都指向多重岔路,結果是搜尋者必然誤入陷阱⋯⋯

一個人的話語只是在出口的一瞬間具有真實性。可這一瞬間眨眼就過去了。重複者和傳播者使用的是自己的理解和語氣,接受者則又有各自的理解背景。

任何一種最細微的因素都能夠改變話語的順暢流通,使之產生多重意義。於是,我們的生活中便充滿了絮叨,充滿了解釋,充滿了流言和蜚語,充滿了隔閡和攻擊,也充滿了謾駡和扯皮。想想多麼無聊啊!

其實,在一個人的生活中,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但凡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你們不用說話。你們即便說話也是一堆泡沫,在陽光下,五顏六色,看起來很美麗,其實它僅僅是你們情感交流的衍生物,過去了也就消失了。發生了就永遠不會消失的是擁抱,而諾言註定會隨風而逝。沒錯,事情就是這樣的。

★ 有人緣必能利益他人南懷瑾 老子他說(續集)

八萬細行

(三)菩薩戒的「用」即「饒益有情戒」。處處皆能利益眾生。就戒體而言,一般人是不太容易得到。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去判定自己的心是否清淨?是否平等?待人處事是否圓滿?因為這些都是菩薩戒的細行,一把反躬自省的尺。然而凡夫總是把它拿來衡量他人,當然與道不相應了。

⋯⋯

在「三皈依」中,「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要統理大眾,攝律儀戒當是首要條件。而就戒相而言,兩眼斜視看人、或露兇相、或閃爍不定,就不合比丘戒、不合菩薩戒、也不合攝律儀戒了。因為眼神可表露一個人的心是否清淨;同樣的道理,耳朵也不需要以外面的靡靡之音來調劑了。六祖所云「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其理昭然。

嚴格而言,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皆在攝律儀戒中;心清淨則持攝善法戒;再進一步,令人見了生歡喜心,即是饒益有情了。譬如講經說法,讓人心開意解,即是佛的一相。

一個人講話動聽、有吸引力,是從功德中來的,這些都要靠自己在平常日用中多做財布施、法布施,而且不可得少為足。故具足威儀的人,舉止穩重、言語沉著,這表徵他的戒律莊嚴,他自然得人緣,受人擁戴。但威儀也不一定長得漂亮,漂亮也不見得會得人緣,有人緣必能利益他人,令人喜歡親近。

《最上莊嚴戒妙香》-3/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轉貼自網路分享

 

( 心情隨筆心靈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918475101&aid=1923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