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與孩子的前世因緣…
2014/11/24 00:04:57瀏覽1849|回應0|推薦0

你與孩子的前世因緣…

會來當你孩子的人,可能是透過與你的親子關係來解決累世的糾纏。累世糾纏有好有壞,假設你有兩個或三個小孩,其中有一個小孩和你的累世因緣比較助緣,你會發現這小孩很貼心,很多事情他都能夠帶領你,他脾氣比你好,他比你懂事,甚至可能是你的恩人,你的良師益友。你跟這一類的孩子,在過去累世的關係中基本上是彼此互助⋯⋯合作而成長的。

你也會發現有些小孩特別會找你麻煩,你這輩子都在為他煩惱,即使走到生命盡頭都還放不下,以前佛教稱這叫做逆掙上緣,雖然他帶給你煩惱跟痛苦,可是在你心靈的某一個角落,你會覺得其實跟這個孩子最親,因為他是你這輩子最艱苦的功課與挑戰。這孩子之所以特別容易激怒你或特別讓你操心,可能因為你們過去的關係是互相的報複或仇恨,但這一輩子你們結為親子,你當父母,他當小孩,就是要在家庭的架構裡,解決過去彼此的怨恨和不滿,所以你對這樣的孩子會有兩個力量,你很愛他很想幫助他,可是又很擔心、很氣他,你這輩子心靈要成長,可能就必須先搞好跟他的關係。

家庭是最紮實的道場,你有辦法跟自己的父母關係搞好,有辦法跟自己的先生、太太親密關係搞好,還要有辦法把跟孩子的關係搞好這三個關係能夠搞好,你會開始慢慢把你的愛傳達出去,傳到週遭的鄰人、朋友身上。

藉由當父母來學習當父母我們最大的挑戰都是在親人之間,有些孩子「不想唸書」,因為他覺得是在為父母唸書,有些父母常讓孩子覺得他是在為大人的價值觀負責。有的父母童年比較辛苦,所以會想把最好的教育環境、最多的學習機會給孩子,可是給孩子這麼多東西,到底是他想要的,還是父母想要的?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有所感謝,其實他可能只是無奈地接受。許多父母教育孩子,往往過度保護、過度幹涉、過度期望,這對孩子的身心都很不健康。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正在學習怎麼樣作一個「最健康」的父母,其實所有的人都是在過程當中,不只孩子要學習,父母也在學習,而且父母的學習沒有比孩子的學習還少,我們都是在藉由當父母來學習怎麼樣當父母。

從身心靈的角度來看,好父母的第一要務是把孩子當作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你生下來的孩子並不屬於你,他是藉由這輩子與你成就一個親子關係而來互相學習的,他是投胎來跟你成就一段親子關係以完成靈魂上的一種成長和彼此情感的交流。你一定要用一個很寬闊的身心靈的觀點來看這件事:你的孩子是人類的一個孩子,你的孩子是大生命宇宙本身新誕生出來的生命。你的孩子有自己所有轉世的曆程,有自己過去生命的旅程的一個個體,他是因為跟你有一種共同心靈上的契約而加入這個家庭,彼此成長,彼此學習。

孩子其實是古老的靈魂不要以為你的孩子是張白紙,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很快就知道怎麼和你應對,他永遠知道怎麼和你應對,你永遠不知道怎麼對付他。每代人類的子女是承先啟後,事實上在孩子的心靈深處,他是比父母還要古老的靈魂,他比父母還要有更豐富輪迴轉世的經驗,所以他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比父母還強。

現代社會愈來愈複雜,信息愈來愈多,如果是我們出生在這個年代,你會應付不了。可是現在的小孩子相對上來講,他是所謂的老靈魂,他們在地球上已經走過很多的歲月,很多的輪迴,經驗都比我們豐富。藉由出生當我們的小孩,他承接了我們給他的俗事經驗。

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孩子是來陪父母一同心靈成長。從身心靈的觀點來講,孩子其實不是父母的,他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獨特的人生觀,有他自己所有轉世的曆程,還有他內在生命的智慧。如果我們在跟孩子的相處上面沒有看到這一點,就會不斷爆發衝突。因為在整個身心靈的觀念裡面,當每個靈魂要來投胎時,他大致已經對他想生存的這個年代、環境等作了調查,所有信息都已經儲存在他的潛意識中。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面,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叫做信任,因為你對他的信任將會幫助你的孩子釋放出他自己的心靈能力。很多中國父母總把孩子留在身邊,捨不得孩子受苦,捨不得孩子受傷,用最大的力量去保護他們。結果你愈幹涉孩子選擇他的科系,選擇他的前途,選擇他的伴侶,你就愈是在擾亂他的未來,孩子不是來完成你生命的期待,任何想強勢安排孩子未來的父母,孩子的發展反而不盡理想,當你愈早讓你的孩子明白他必須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你的教育就愈成功。今天如果你教育出來的孩子對自己有安全感,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那麼到哪裡他都能靠自己克服難關。

信任他真的做得到父母要成為孩子的踏腳石而不是絆腳石,要信任你的孩子。他敢來投胎就表示他有兩把刷子,他敢來當你的小孩子就表示他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也許我們現在還看不出端倪,也許他們現在還好吃懶做,但是請記住: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所以我們要給予的是機會、關心、愛,還有信任,你給予這些愈多,生命就長得愈好。真正的愛是告訴孩子你會做的很好,而不是不斷的去伸出援手。你開始讓孩子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你會發現這個孩子活得很開心。做決定的時候,他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收集資料,這個孩子變得不一樣,你會發現他是個非常棒的孩子。一個身心靈真正的親子關係是無條件的關係,父母為孩子付出,不需要回報,孩子也不必因為覺得虧欠父母而必須做些什麼來報答。

❁❁【控制與佔有】❁❁如何平靜心氣

每個人都會因為年齡、身體與所遇上的因緣境遇的關係而產生諸種念頭。念頭都是從因緣當中產生的。

以生氣來說,人要生氣,不是想生氣就可以生氣的。譬如有的人之所以會生氣,有時是因為他與人有約,馬上要見面,時間快到了;快來不及了,卻要求他幫忙搬椅子,他當然會大發雷霆之怒:「幾張椅子而已,為何就非要我搬不可?為什麼你就不搬?」不明究裡的人一定莫名其妙:「只是搬個椅子,為何發那麼大的脾氣?」

其實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我們並未看到他內心深處。實際上是礙了他的約會時間。所有相處、互動之時,對方會馬上就生氣,都是因為在無意間礙了他之故;也就是他要做什麼私人的事,我們卻妨礙了他,只要礙了他,就擺不平了,弄不好還會被揍,不是被罵而已。因此一個人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就生起氣來。如果朋友閒著無事,要他幫忙,必定很爽快應允。知道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再為此不解,生煩惱。

除此,一個人心中若有事,有些事正擺不平,此時若要他做事,或只說了他什麼,也會惹火了他。總之,一個人會因小事而生氣,都是心中有事的緣故。所以古人才說:「蘿蔔生在菜頭叢下。」意謂:他有事,我們不知道。

一般人若不知此理,必十個有十一個對不上嘴;有的人更因此不願意說話,這當然不對。談話能知心的方法有很多種,茲提供參考如下:「首先,如果有求於對方,宜先了解對方的現況,如果能先為對方設想,解決其困擾,再說出請求,必可遂願。」或者很誠懇的請問:「朋友!你現在方便嗎?你有事嗎?」

等對方方便時才說出自己的請求,就可以減少惹他生氣。若一見面就提出請求,必然敗事。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心事,外人不得而知;若單憑自己的意思說話,恐怕會違背別人的理念而起衝突。這修養上是一件必須十分謹慎的事。

其次,言行相處,要保持「綢繆」的空間。

有修養的人做事一定會給彼此留個「綢繆」的空間。所要求於人的不會逼人太甚;所做的事不會令人措手不及,無法處理。做事、說話都要給人有「綢繆」的空間。

譬如:與人約會,時間一定要訂得有彈性。不會在四點約五點的會,要人一定要準時來,令人措手不及。在自己來說,則在約定的時間前一定到達;若不能到達,一定打個電話先抱歉,告知大約再延多久一定到,才不會讓人等得火急。

再者,若是對方所約定的時間太過急迫,一定婉轉的請求改變時間:「非常失禮!這個時段我恰好與人有約,等我辦好之後再來可好?」

絕不會一不順己意,馬上大發脾氣,或者事事刁難人,如此就是有「綢繆」;有「修養」。如此相處就不會有磨擦,這也是修養的人要走的路。

因為修養不是在講誰對誰不對;而是在講平靜,也就是心平得下來,盡量不要惹人生氣,惹是生非;盡量不要結怨結冤。前生的冤仇盡量在此生處理好,不要在此生再結上冤仇。只要一切相處能平和平靜,無怨無仇,修行才算有了進步。

如何能在一生中脫離三界、六道、十法界,往生極樂世界,成就圓滿佛道?必須將自己的障礙去除。我們無始劫以來,第一個障礙就是有控制別人的意念,這是大障礙。希望別人都聽自己的,此念頭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一定要捨棄。

第二個錯誤的觀念,就是想佔有一切人事物。《 般若經 》上,佛講⋯⋯現相、作用的事實眞相,《 金剛經 》云:『三心不可得』,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果眞懂得,你就成佛了,因爲你的用心與諸佛相同。若你對一切人事物還會起心動念,《 金剛經 》你沒懂。三心不可得,所以沒有能得、能控制的心。所想控制的、想得到的,是外面的人事物,這屬於境界,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緣生法,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外面一切人事物也不可得。《 金剛經 》在末後做了總結:『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看法就是諸佛如來的看法,就是『佛知佛見』。《 法華經 》上教我們『入佛知見』,佛的知見就是『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在一切法裡沒有得失的念頭,沒有佔有、控制的念頭,就得大自在。佛家講的眞解脫、大自在,就是從這裡得來的。還有患得患失,還有想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這是煩惱、束縛,你就不自在。不自在不是別人給你的,是自己造成的。一切法是緣生的,緣聚緣散,明瞭這個事實眞相,我們才與一切眾生、諸佛如來,結好緣,結善緣。

❉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早餐 ❉

( 淨空法師 講述 ● 悟有法師恭敬整理 )

❁❁《 歡迎加入 ● 隨喜分享 ● 功德無量! 》❁❁

如何平靜心氣(圖文轉貼/念佛成佛)❁❁【別人有缺乏,我有多餘的,我應當要幫助他】❁❁
① 別人有缺乏,我有多餘的,我應當要幫助他,這個就是布施。
布施吃不吃虧?決定不吃虧,將來你所得到的,一定比你布施的還要多一些。
② 佛教給我們,愈施愈多,凡夫不懂得這個道理,他不相信佛所說的話,認為『我賺錢好不容易,好辛苦賺來了,怎麼能捨得』,他不曉得,捨,底下就有『得』;不捨,就『不得』。
③ 愈施愈多,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施財得財富,你得到財富,你得繼續布施一切苦難眾生,永遠不要終止,自己生活能過得去就可以了;世間苦人太多,你貪圖享受,那是造孽!
④ 這個世間,有些人有學問、有智慧,他的智慧從哪裡來的?
『前生法布施得來的。法布施增長聰明智慧,你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⑤ 法布施勝過財布施!要怎樣修法,佛在《 無量壽經 》上講得很清楚,『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供養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菩薩,這個修福修得大了,實在講,不如老實念佛!
⑥ 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素食、不殺生、放生、護生、布施醫藥、印經布施都屬於『無畏布施』,你全心全力去做,得的果報是什麼?『健康長壽』。
⑦ 你得要真幹,你不幹不行!所以福報、智慧、健康長壽是你自己修來的,求得到,不是求不得。
⑧ 你要懂得因果!你想得好的果報,你修善因;你要是造種種不善的因,你的果報太苦,苦不堪言!
我們看到求不得,真的世間人求不得,我們有求必應。
**********
① 學佛人都曉得,布施有三種果報,可是我們修布施如果心裡面念念著有三種果報,那你是修世間福報,不是修布施波羅蜜。修『福』跟修『波羅蜜』完全不同,這個要搞清楚。
② 如果你修財布施的目的,是求將來在福報上沒有缺乏,那這個就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
你要是得眼前的財富,出不了三界;你來生一定享福,福報在哪裡享不一定,除了地獄之外,五道裡面都有福報的。
③ 畜生裡面,有福報的,如寵物;餓鬼道裡,也有福報的,如鬼王。你來生不一定得什麼身,但是你一定有福。
④ 如果你修財布施的目的是『去貪心』,你的果報是無上菩提;如果『求生淨土,你的果報是西方極樂世界』。
⑤ 法布施,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增長聰明智慧,那就變成『世智辯聰』了。
你確實得聰明智慧,但不能成就你的道業;我們修法布施的目的不在求聰明智慧,目的是求清淨心。
⑥ 『世智辯聰』要是落在鬼神道裡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那個神很靈驗。
他為什麼會靈驗?前生做人修法布施。在人間裡面就是絕頂的聰明,在鬼神道裡頭就是靈驗。
⑦ 你無畏布施的目的是求健康長壽,對於你修行也是障礙,為什麼?
增長我執,縱然能帶業往生,品位不高;我執破掉,品位就高,才能得一心不亂。
⑧ 同樣是布施,事是一樣,用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結果不一樣。
如果用真心來布施,如理如法地布施,布施的物很少,只有一點點,果報不可思議,這是我們沒法子想象的!
**********
①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這三種布施,我們都要修,如果你不修因,你哪裡來的果報?
② 你不要看今天很多人發財了,縱然發的是橫財,他也是前生修的;前生要是沒修,想發橫財發不到。
發財的人,佛法講的,他前生修財布施,他這才得這個財富。絕對不是說他有什麼本事,能夠賺得了錢的。
③ 有些大企業家、董事長,小學都沒畢業,他底下辦事的都是博士。
那些博士替他辦事,給他作秘書。那些博士前生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他這個老板修財布施,沒修法布施,所以這果報不一樣。
④ 我們看到有些窮人健康長壽,他智慧也沒有、錢財也沒有,他前生修的是無畏布施。
你要明了這個因果,三樣都要修。又有財富、又聰明、又健康長壽,這個才好,這福報才圓滿。
⑤ 修實在講,是人人都能修,而且每一個人都能修圓滿的福報。
不一定說,我修財布施,大概我有錢才能布施,沒有錢就不能布施,你這個想法錯了!
⑥ 他一個月賺一萬塊錢,他一個月布施幾千塊錢,無所謂;我一個月只賺一百塊錢,我這一百塊錢我布施五十塊錢,占我月薪二分之一。
他要布施,賺一萬的要布施五千,才能跟我平等,否則的話,他不如我!
⑦ 他一個月布施一千,我一個月布施五十,我功德比他大,為什麼?
我是二分之一,他是十分之一,將來的果報,我比他殊勝,他不如我。
⑧ 佛法講修功德,是在清淨心、至誠心,是你力量當中的百分比來說的,『不是跟人家比賽多少的』。
佛門修功德是平等的,機會是平等的,人人能修,所以說穿了,這老天爺待人是很公平的。
( 淨空法師 講述 )
❁❁《 歡迎加入 ● 隨喜分享 ● 功德無量! 》❁❁
☆❉ 念佛成佛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念佛成佛/263497773805834?ref=hl )
☆❉ 相册/視頻 ❉☆☜(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念佛成佛/263497773805834… )

每個人都會因為年齡、身體與所遇上的因緣境遇的關係而產生諸種念頭。念頭都是從因緣當中產生的。

以生氣來說,人要生氣,不是想生氣就可以生氣的。譬如有的人之所以會生氣,有時是因為他與人有約,馬上要見面,時間快到了;快來不及了,卻要求他幫忙搬椅子,他當然會大發雷霆之怒:「幾張椅子而已,為何就非要我搬不可?為什麼你⋯⋯就不搬?」不明究裡的人一定莫名其妙:「只是搬個椅子,為何發那麼大的脾氣?」

其實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我們並未看到他內心深處。實際上是礙了他的約會時間。所有相處、互動之時,對方會馬上就生氣,都是因為在無意間礙了他之故;也就是他要做什麼私人的事,我們卻妨礙了他,只要礙了他,就擺不平了,弄不好還會被揍,不是被罵而已。因此一個人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就生起氣來。如果朋友閒著無事,要他幫忙,必定很爽快應允。知道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再為此不解,生煩惱。

除此,一個人心中若有事,有些事正擺不平,此時若要他做事,或只說了他什麼,也會惹火了他。總之,一個人會因小事而生氣,都是心中有事的緣故。所以古人才說:「蘿蔔生在菜頭叢下。」意謂:他有事,我們不知道。

一般人若不知此理,必十個有十一個對不上嘴;有的人更因此不願意說話,這當然不對。談話能知心的方法有很多種,茲提供參考如下:「首先,如果有求於對方,宜先了解對方的現況,如果能先為對方設想,解決其困擾,再說出請求,必可遂願。」或者很誠懇的請問:「朋友!你現在方便嗎?你有事嗎?」

等對方方便時才說出自己的請求,就可以減少惹他生氣。若一見面就提出請求,必然敗事。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心事,外人不得而知;若單憑自己的意思說話,恐怕會違背別人的理念而起衝突。這修養上是一件必須十分謹慎的事。

其次,言行相處,要保持「綢繆」的空間。

有修養的人做事一定會給彼此留個「綢繆」的空間。所要求於人的不會逼人太甚;所做的事不會令人措手不及,無法處理。做事、說話都要給人有「綢繆」的空間。

譬如:與人約會,時間一定要訂得有彈性。不會在四點約五點的會,要人一定要準時來,令人措手不及。在自己來說,則在約定的時間前一定到達;若不能到達,一定打個電話先抱歉,告知大約再延多久一定到,才不會讓人等得火急。

再者,若是對方所約定的時間太過急迫,一定婉轉的請求改變時間:「非常失禮!這個時段我恰好與人有約,等我辦好之後再來可好?」

絕不會一不順己意,馬上大發脾氣,或者事事刁難人,如此就是有「綢繆」;有「修養」。如此相處就不會有磨擦,這也是修養的人要走的路。

因為修養不是在講誰對誰不對;而是在講平靜,也就是心平得下來,盡量不要惹人生氣,惹是生非;盡量不要結怨結冤。前生的冤仇盡量在此生處理好,不要在此生再結上冤仇。只要一切相處能平和平靜,無怨無仇,修行才算有了進步。

轉貼自網路分享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918475101&aid=1923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