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2 16:39:32瀏覽1717|回應2|推薦33 | |
(寫完了上一篇(中),有人說故事已經完了怎麼還有下集?其實我真正想寫的是最後這部份,前面兩篇只是"前情提要",把背景交代一下. 本來想一口氣寫完的文章,因為回台灣前忙得不可開交,只好分段寫,回到台北又忙著見親朋好友,就這麼拖到現在.) 那一晚之後,對文藝青年的感情雖然還是隱隱作痛,但是我開始覺得比較釋然,這段單戀畢竟沒有留下遺憾. 出國的那天,文藝青年在忙碌的採訪行程中抽空來道別,我們在國父紀念館廣場短暫聊了一下,拍了幾張相片留念. 最後一次見面,我以為會很傷感,然而這一次,我卻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然,好像一直籠罩著我的烏雲消散了. 那個晴朗的秋日午後,和他並肩而坐,快樂的談論著未來 - 那個未來,不是過去夢想的與他共同的未來,而是我一個人在英國的未來,我卻充滿了期待. 到了英國,我把其中一張合照放在相框裡,掛在書桌前的牆面. 這麼做,倒不是對文藝青年舊情未了,還想朝朝暮暮看到他,只是覺得需要提醒自己為什麼來到了這裡,鼓勵自己不要忘記這段過去給我的決心和勇氣,也讓這張特意照成黑白的照片標示人生一個時期的結束. 每次看著照片,那沒有色彩的停格就讓我更想把倫敦的生活經營得多采多姿 - 我已經錯過了許多時光,再也不能浪費一分一秒的青春. 在倫敦安定下來後,我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也開始認識新的人.偶爾還和文藝青年有email連繫,但是他已經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第一個月,我認識了一個叫Christian的列支敦士登人,經由他,遇見了帶我進入倫敦生活的Pascal.當文藝青年成了前塵往事,我才明白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情,其實是虛幻的海市蜃樓,除了那些關於文學政治和人生的談話,我根本不認識文藝青年這個人,除了欣賞他的外型個性和理想,我完全不知道他在真實生活裡是怎樣一個人,我想我真的愛過他,但那樣的愛不像我以為的深厚,而是一層薄薄的冰,陽光出現很快就轉化成另一種形體.和Pascal的故事開始之後,台灣的朋友不能理解我的轉變,以為我到了倫敦就變了一個人,對感情也不再堅持.然而這其中的心境轉折和體會,不是每個人都能懂的. 每個人都有過暗戀的經驗,我的故事沒有什麼特別,也沒有當初自以為的轟轟烈烈.現在看來,即使當年如願和文藝青年在一起,我不會比現在快樂 - 我不是會在他身後溫柔守候的女人;他也不是會和我在異國闖天涯的男人. 暗戀結束後,在我心中,他才真正成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完美的偶像. 在文藝青年身上投入的時間與情感,最後促成了我到異鄉生活的夢想,而不是把我栓在一個人身旁,我想我是幸運的. 在倫敦這幾年,每次回台北,我都會打個電話給文藝青年,他也總是很熱忱的約時間碰面.我們見面時,談的文學電影少了,卻多了感情,工作和生活,有幾次我看著對理念侃侃而談的他,想起自己當年就是愛上他這樣的神采飛揚,就是為他這樣的理想抱負深深折服.眼前這個男人比我暗戀的中文系男孩世故成熟了許多;我也不再是那個活在粉紅色浪漫幻想裡,單純的法文系女孩.每年相見,我們都比過去老一點,也滄桑一些. 倫敦的生活裡,文藝青年封存在那張照片中.偶爾有人問起,我會說他是一個朋友,或開玩笑的說他是我的"First Love",此外,我不常想起,也很少對人提起這段故事. 回台灣前夕,會在一個尋常的夜裡夢到他讓我有些訝異.那天早晨醒來,我努力回想夢裡的情節,除了知道關於文藝青年,其餘一片模糊.轉過身,看著小包熟睡的臉,我忽然明白,文藝青年在我人生當中的意義,不是他給過我什麼,而是他沒有給我的一切,讓我決心為自己爭取,最後來到了這裡.倫敦遇到的其他人,儘管真實的相知相愛過,他們並沒有改變我人生的方向,像文藝青年改變得那樣徹底 - 如果不是他讓我狠下心離開,現在的我又會是怎樣一個人?在哪裡工作?和誰在一起?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和那個夢境一樣模糊.我不會知道沒有走上的路會是怎樣的,也不知道沒有遇見的人會不會更適合我,我只知道那天早晨,這首"為何夢見他"低迴在某個遙遠的時空裡,而我在小包的身邊,格外珍惜那一刻的幸福.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