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3/10 21:38:37瀏覽1823|回應2|推薦25 | |
一月的台北陰雨綿綿. 和文藝青年相約的那個早上,雨下得特別大,我到了約定的老地方 - 國父紀念館旁的冰淇淋文化館 - 找了個位子坐下來,還在想著是否要先點杯咖啡,門推開的聲音讓我抬頭看見熟悉的身影. 我們在沒有其他客人的咖啡廳裡,客氣的恭維對方幾句"都沒變",開玩笑的搶著請對方喝咖啡,有默契的走向通往室外坐椅的門. 每次來這裡,我們都坐在屋簷下的這個角落,方便文藝青年拿出他的百樂門或長壽,就著咖啡,吞雲吐霧的聊起天. 一年沒見,上一回的見面卻好像昨天. "每次跟你見面都下雨."我說. "去年也是這樣的天氣噢."他說,"不過再上一次沒有啊...我們坐在那裡,"他指向雨中的露天咖啡座,"後來我還騎車載妳去我公司嘛!" "那是兩年多前了耶......" 這幾年來,每次碰面總是在歲末年初,也大約是彼此人生中有轉變的時候: 我唸完了書,換了幾個工作,結束又開始了幾段感情; 他從財經雜誌轉入社運議題,再從觀察論述變成親身體驗,中間試著回到主流媒體,又因為不認同煽情的寫法而求去. 這一次,他成立了工人合作社,下定決心朝勞工平等的理想努力. 雨下不停,屋簷下所有事物似乎都滴著水,咖啡很快就涼了,煙味像青苔黏得我一身. 我看著眼前的文藝青年,突然明白一直"都沒變"的是他 - 他還是充滿了理想與抱負,儘管轉換過幾次道路,始終樂觀的朝著現實社會很難達成的目標前進. 外在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還是讓我想到"花樣年華"裡的周慕雲,只是多了一些"2046"的世故. 當然某些變化一定存在,然而短暫交集的時間裡,我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對我而言,他永遠停留在特定的時空裡,像某部電影的角色,偶爾舊片重看,還是會發現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但是整體的劇情怎樣都不會改變. 變了的是我. 什麼時候開始,我和大學時的夢想漸行漸遠?當年單純而執著的衝勁呢? 那些對文學與電影的熱情哪去了? 我從文藝青年的烏托邦國民變成了資本主義的信徒,不再嚮往他眼裡的風景,一心只想走遍異鄉的土地. 我不記得過去的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成為了什麼樣的人,只確定我和他終究不會是同一類的人. 從前的夢想現在看起來就像被水暈開的字跡,勉強的讀還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是已經模糊得讓人傷心. 我曾經以為坐在他的身邊是一幅美麗的畫面,而今只有潮濕的煙霧覆蓋著對青春的想念. 我和他終究在追尋理想的路上走向不同的方向,每一次的見面都在提醒我們時間的流逝. 他沒有成為夢想中的記者,我也不是作家. 一年一次的相聚是與愛情無關的七夕. 在那短短的時間裡,我們互相在對方的身上追憶最初的夢想. 我看見自己怎樣迷戀當年的他,而他或許也在我的眼神裡,確知無論理想能不能實現,他曾經被那樣的傾慕肯定過. 離開咖啡廳後,我們撐著傘走向國父紀念館站,雨水和冷風讓我們禁不住打起哆嗦. 來到過去經常相約見面的出口前,身上的衣服佈滿雨滴,我思忖著是否該友善的擁抱他,卻沒有付諸行動,只是微笑道別,轉身拾級而下. 後來我想,或許那一天的那個時刻並不適合擁抱,我們各自背負的夢想在現實的雨中像海綿吸飽了水,擁抱只會擠出滿溢的感傷......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