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6日下午,我应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教授林念生先生之邀,乘坐华航班机从香港飞往台湾。当飞机飞临桃园机场上空时,一股激动之情从我心中油然而起,那个魂牵梦绕的宝岛台湾啊,终于不再仅仅是媒体上的字迹和影像,眨眼就化为了眼前活生生的现实。我踏上台湾土地的那一刻,一群充满着朝气和睿智的大学学子手持鲜花欢迎我们。
回想那时在机场,我第一次踏上台湾这块土地,当时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交流,在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下,可说是少之又少,能够有机会到台湾,对我而言真是相当难得的宝贵经验。这些年,我多次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来往,与昱文成为忘年之交。十二个春秋过去了,现在,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时,心中自然多了几分感触。
最近十几年以来,大陆的整个经济的确出现了高速成长,令世界刮目相看。今年大陆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这一点估计连最保守的经济学家也不持疑义。由于大陆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潜力十分巨大,所以国际经济巨头看好大陆市场,纷纷来大陆寻找商机。但是,也正是由于大陆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所以大陆社会的各种情势远比一般国家或某一地区要复杂得多。我在韩国讲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曾经说过,你用任何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大陆都没有错。你说大陆富得「流油」,没错,因为大陆的某些人确实富得令你口呆目瞪;你说大陆穷得要命,也没错,因为大陆的某些人确实穷得令你无法想象。你说大陆非常先进,没错,因为大陆的某些科技确实已经超越了欧美;你说大陆十分落后,也没错,因为大陆的某些地方还是在采用非常原始的生产方式。
另外,众所周知,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大陆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现在虽然整个社会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但是由于大陆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上架构的体量实在巨大,加上人们那种心理上本能的惯性思维,所以离真正的市场经济似乎还有不少距离。近十几年来,大陆有一个很时髦的用语,叫作「和国际接轨」。根据语言学上的语言预设理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大陆以前没有和国际接轨,也就是说,以前大陆的一般规则和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大有差异,所以外来者到大陆往往就如入迷宫,无法适应。正像世界上其它地方一样,大陆社会中的职场就是一个海洋,这个海洋不仅海域宽广,而且海水很深,有时波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有时蓝天丽日,有时暴风骤雨,说不定还有诡谲的潜流与神秘的暗礁。在这个海洋中航行的人也许会一路顺风,也许稍一不慎,会使航船倾覆,人员溺水而亡。要想在大陆职场的大海中顺利航行,达到胜利的彼岸,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眼光锐利的领航者。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领航者。
本书的作者依靠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经济管理知识,用自己在大陆职场几年打拼的亲身经历,写就了本书,让大家分享他的成功经验,让大家吸取他的一些教训,从而指出了一条在大陆职场上取胜之道。本书既有宏观形势的扫描,又有微观事例的剖析;既有经济理论的阐述,又有实际操作的诀窍。特别是作者把大陆职场的一些特点一一介绍给读者,这使我们非常钦佩作者的独具慧眼、具体而微。说句实话,对于大陆职场的某些特点而言,我们大陆人由于身处其间,早已漠然,有时连自己也不甚了了。倒是台湾的作者初来乍到,非常敏感,把问题的关键揭示出来并诉诸文字,使我们看了之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另外,我们还感受到了作者那种乐于帮助他人的慈善之心。作者在引领读者迈入大陆职场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告诉读者如何掌握商机,如何占领市场,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克敌制胜。读了本书,我相信可以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大陆经济的深层问题,也可以使大家找到在大陆职场如何成功的答案。这不仅对于台湾读者具有意义,对于大陆读者同样也具有意义。
可以信赖的是,本书完全可以胜任大陆职场引领者这样的一个功能定位。因此,我愿意向台湾和大陆的读者推荐本书。
我也愿意对本书做一点小小的补充。本书揭示了不少大陆职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感到很有必要。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困难总是设想得多一些才好。与其大唱赞歌,还不如切切实实地揭示问题,为改正差错打下基础。这可以使大家未雨绸缪,谨慎从事,避免在大陆的职场上一败涂地。另外,这对于大陆的主管机构来说也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可以促使他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完善社会机制。然而,据我自己的感受,毕竟大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所以大陆的职场存在负面现象的同时,正面现象其实也不少。你如果来到大陆,一定会发现大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和台湾平民百姓一样,善良、朴实、诚恳、热情,工作也十分努力。你在大陆一定会找到你所信赖的朋友,并且一生一世友好相处,就像我和本书的作者昱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