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源光庵中的迷惘與頓悟
2018/12/07 07:45:25瀏覽4033|回應1|推薦24

秋風起,催楓紅,候鳥般的追楓族,絡繹於途,造訪京都城,年年如此,樂在其中。從十一月上旬到十二月上旬,京都城內郊外的各大寺院堂、神宮社、植物園、溪谷橋等賞楓景點,都有不同的見頃時刻,可以捉到變色過程的不同面貌,翠綠、粉紅、嫣紅、淺黃、橙黃,姹紫,五彩繽紛,光耀奪目,層層疊疊,迎風招搖,展開一場盛大的色光饗宴。肅穆莊嚴的佛堂殿廊,也都忍不住地燃燒起來,染上了血的風采。

隨著楓紅漸火,人潮也紛至沓來。初訪者的首選,如清水寺的磨肩擦踵,東福寺的寸步難行,琉璃光寺的掛號長龍,皆令人感到大煞風景,遊興鋭減。所以回頭客多挑楓相精緻,人跡較少的偏遠景點,譬如說洛北的鷹峯三寺-源光庵、光悅寺、和常照寺,尚能秉持閒情逸致,心領神會,並且從容取景,遊園拍照,紀錄感動可看之處。所以每回初抵京都,馬上會起個大早,搭上206號市公車,到北大路總站改北1號,順利在半小時內到達源光庵前,展開參觀活動,自由自在,毫無懸念。其他兩寺也都在咫尺之間,容許施主在短暫的行程中得以充分膜拜與悟道。

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下,三佛寺呈現出不同的面相。其中以源光庵為首,襌機處處,引人深思,迴照苦樂無常,徹悟緣起緣滅;光悅寺的赤楓翠巒,草蘆茶室,漫步其中,常生浮世清寂冥想;而常照寺的朱門檀林,碧池苔坪,頗有繁華落盡,萬流歸宗之情境。眾生平等,不論有無慧根,能夠分享如此精彩的三寶伽藍,洗滌蒙麈的靈魂,可説太幸福了!

源光庵是一座禪寺,全名為「鷹峯山寶樹林源光庵」,由臨濟宗大本山大德寺二代徹翁義亨開創於1346年,作為隱居之所。到了1694年,加賀國的大乘寺第27代卍山道白禪師接手住持,方改隸屬為曹洞宗。日本禪宗係於鐮倉時代 (相當於南宋孝宗時期) 自中國傳入,先是明庵榮西留華受傳回日大興臨濟宗禪法,1202年創建京都建仁寺,繼有道元襌師於1223年入宋,拜從高僧如淨修習曹洞宗心法,1246年回日後在永平寺開傳,乃為日本曹洞宗始祖。有一部2009年上演由中村勘太郎主演的日本電影「禪」講述的就是道元禪師一生的傳奇故事。

在十二世紀晩期,鎌倉幕府首度以武士身分取代平安時代的貴族執政,開始崇尚以「忠,義、勇、忍」為中心思想,結合佛教禪宗 (打坐、專注、無懼一死)、儒學 (五倫)、神道教 (忠君、敬祖),漸漸形成「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的規範,到了十六世紀的江戶時代,制度終於燦然完備。直至明治政府瓦解了德川幕府,也解散了武士階層,卻又巧妙地將武士道注入新的「軍國主義」一神化天皇,絕對服從,把武士道舊酒裝新瓶,進一步發展成近代軍人的信條和國民教育道德的核心,尊王攘夷,國家至上,向外侵略,以至釀成大禍。武士道是一種暴力的美學,矛盾的綜合體。三船敏郎在電影中演的宫本武藏是被公認武士道的代表人物。而他所謂修行,就是四處下帖比武試刀,斬人無數。比武前夕,不是禪坐,就是雕刻觀音木像。他是在祈求菩薩的保佑,賜給他力量呢?還是在乞求菩薩的寬恕,減輕他罪孽呢?

除了武士道之外,日本的茶道、花道、香道、繪畫、和歌、俳句、園藝、建築、能樂、劍道、箭藝等也都受到禪宗啓發,,沛然莫之能禦。數百年的累積,將襌之精神、意境、哲理,不著痕跡地融入,成為精進又精緻的生活藝術與哲學,魅力無窮。所以當鈴木大拙在二十世紀初向西方傳播襌宗思想時,很快地就風霏全球,迄今不衰。可以説襌宗對日本的影響比中國深遠,來自中國,卻在東瀛發揚光大,再推廣到全世界。
有別於臨濟宗提倡「話頭襌」,教人看話頭、看公案;曹洞宗主張靜坐的「默照襌」,只管打坐,坐禪攝心至澄明境界;是藉由修行及冥想來悟出人生真理的宗派。傳承曹洞宗的源光庵,雖然供奉有歷史價值的釋迦牟尼佛、阿難尊者、迦葉尊者以及靈芝觀世音雕像,可以參拜,但並不如同其他名寺古剎,以擁有國寶經刻丶名畫瑰寶為號召;最珍貴的是其庭園佈置,禪意盎然,適合靜觀沈思;室內設計,簡樸自在,打坐調息最佳;如此精心安排以景悟禪,果然吸引了無數像我一樣的回頭客。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來訪,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沮喪失意時來,撫慰受創的心靈;歡喜得意時來,平復波動的感情。要感恩源光庵所鋪陳的環境散發出來的氛圍,引導這個從感受、領悟到覺醒的自我療愈心路歷程。在佛之前,眾生平等,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耀眼的秋陽穿過交織的楓葉灑在斑駁的青石道上,指引山門的方向。

注意到山門上的兩個大白圓窗頗有禪意,像是一雙圓融的慧眼,歡迎有縁人來共享禪機。

面對本堂的祭壇的右側開了兩扇窗,兩扇窗都望向同一座庭園,但透過窗櫺看出去的景色卻極為不同。右窗為四角窗,代表一般俗世的世界觀,名為「迷惘之窗」,端坐其前,省思人生的四苦-生、老、病、死以及八苦-生老病死加上「愛別離苦」(與所愛終須一別之苦)、「怨憎會苦」(遭逢憎怨的人或事之苦)、「求不得苦」(想得卻得不到之苦)、「五蘊盛苦」(組成身體的五個要素-色、受、想、形、識旺盛引起之苦)。真是辛辛苦苦、千辛萬苦,如形隨形,無所不在,痛苦何其多。穿過四角窗的視野,想起自己一生所造的業,檢視經歷過的種種的苦難, 要如何面對它們、處理它們、然後放下它們,成就自己的涅槃,從痛苦的框框架架裏解脫出來,是每個人都要做的功課。

另一扇圓形的窗則為「頓悟之窗」。頓悟者的宇宙觀乃圓融包容,不偏不倚,無執無憎,象徵一個大智慧的境界。它與方窗就只有一步之遙,代表迷與悟乃一念之差而已。要想見心離苦,頓悟成佛,必須反求諸己,參透就在那一瞬間。很多施主常常跪坐良久,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有人還淚流滿面,令人動容。
在不同時節上山,不管春花或夏綠,秋楓或冬雪,不管有無鳥叫蟲鳴或松濤葉落聲,不管光明或幽暗,似皆感到迷悟雙窗有不同意境的指引,每每帶著迷惑而來,心如明鏡而去。可惜一般的凡夫俗子慧根不夠,定力不足,在滾滾紅塵中偶爾還是迷失了方向,所以還得常常需要逃離凡俗,暫拋一切,來此洗心革面,想想這也是一種因緣,非常值得珍惜。君不見道元禪師有謁詩道:
死可憐休又起
迷途覺路夢中行
雖然尚有難忘事
深草閑居夜雨聲

 2018

 2017

 2017

 2016

[血天井]

本堂及長廊的血天井也是源光庵的一大看點。抬起頭看,赭紅色的血漬、腳印、手印遍布天花板,令人觸目驚心,而且就位於誦經祈福、莊嚴肅穆的佛堂上頭。原來這些沾染血跡的木板來自1600年關原之戰的序幕戰役伏見城爭奪戰,當時全體壯烈成仁的東軍將士血染的地板所移建的。德川家康於豐臣秀吉去世後開始露出野心,想要一統天下。因會津大名上杉景勝不服其上洛命令,家康乃藉此名義自伏見城出兵東征。其實他想誘使西軍攻擊此城,彼時就可號召更多諸侯加入東軍,一齊回攻西軍,所以後來才在關原展開了大決戰。此時他將伏見城交給從小到老的親信家臣鳥居元忠把守,元忠自願將多數兵力讓家康帶走準備決戰,只留下1800名將士牽滯西軍大軍為主君爭取時間,抱著必死決心,與家康慟別。

關原之戰的前一月,即7月下旬,西軍派遣四萬兵力圍攻伏見城。經過約二個星期的血戰,元忠以寡擊眾,讓西軍傷亡慘重,戰況陷入膠著。最後西軍施反間計,誘使城內甲賀眾放火燒城,終於破城而入。元忠率380餘兵士在本丸應戰,反覆衝撞,血流成河,戰至最後一刻,最後力盡切腹而死。時值夏日無人收屍清理,血水滲入地板凝結,歷經數百年而不散。其後德川家為超渡忠臣亡魂,將伏見城內染血的地板解體,運給京都的九所寺院,包括養源院、寶泉院、源光庵、瑞雲院、榮春寺、正傳寺、天球院、興聖寺和神應寺,重建為天花板,希望梵音禱念、晨鼓暮鐘,能引領亡魂,昇向西天極樂世界。源光庵在每年三月、九月中都會擧辦春、秋彼岸會來追念鳥居元忠一黨,其他接受血天井的寺院亦有類似法會。年復一年,相信他們的英靈不但早經超渡,而且其英勇事蹟,代代稱頌感念,已化成了傳奇。

如今仰視這些天井遺跡,可以想像當年悽慘悲烈的血戰,徬彿歷歷在目。有人評價鳥居元忠的以身殉君的行為是愚忠,可是忠義二字是不能分開的。他與家康亦臣亦友,明知自己是當墊背,卻顧全大局,延阻西軍大軍東進,並耗損其實力,讓主公有更多時間爭取東國大名的兵力支持,再回過頭來以逸待勞,痛擊西軍。史評伏見之役是德川家康能在一天之內贏得原來估計需三到五年才能達成的關原之戰的重要關鍵。不是大咖的鳥居元忠挺身而出,立下了這扭轉乾坤的汗馬功勞;他的死,重如泰山,歷史上是要記上一筆的。

元忠殉城後,家康感念他的犧牲奉獻,不次拔擢他的兒子鳥居忠政,成為22萬石的大名,並屢屢賦予重任。史上他被推崇為忠義不輸給石田三成的三河武士,而有三河武士之鑑的美譽;他也榮居德川十六神將之前茅,因為在德川家康強勢領導下,並沒有特別出色如真田幸村一様的猛將。從江戶時代開始,鳥居元忠就被拿來當作教育武士的楷模,也是新的武士道的藍本。四個世紀以降,在京都的九座寺院裏,有多少平民貴族武士,缅懷著當年的英勇事蹟。而近年NHK的年度大劇大河劇,如1983年的德川家康、2000年的葵德川三代和2016年的真田丸,都詳細演繹了鳥居元忠的一生及呈現他在伏見城壯烈犧牲的畫面。邇來諸多的日本電玩遊戲更將鳥居元忠定位為最難纒鬥征服的正義之神。所謂典型在夙昔,以上縈縈諸端,足證在四百多年後的今天,普羅大眾仍然深深懷念這位血染天井的苦命大男,差堪吿慰他的在天之靈。安息吧,元忠大將!

今日的伏見城 (天守在1964年重建)

本堂內的其他展示

寒山與拾得畫像

江戶時代初期名畫家山口雪溪的「山水圖障壁畫

日本超喜愛唐張繼的楓橋夜泊

三千年樹齡的杉木作成的屏風

[源光庵的額緣庭園] 禪心盈盈,庭園不語

[尾聲]

禪宗五祖弘忍曾令兩大弟子神秀與惠能同時作謁,以傳衣法。神秀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而惠能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境界更高,所以得傳衣鉢,成為六祖。而我等紅塵中人,七情六慾,悲歡離合,因果造業,糾纒不清。對六祖的至高無上修為,可說是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正如同達頼六世所説的: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問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既然剪不斷,理還亂,只有刻刻修行,時時頓悟,以勤補拙,戳力導正,尚未晚矣。這就是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如鴻雁般歸來的原因。再會啦,源光庵!

I SHALL RETURN.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LONGLIN1&aid=120583315

 回應文章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2/07 13:16

在日本楓葉看多了 也許不稀奇,但我對格文中畫作印象深刻,

家有墨香,必富貴!畫理有話可以增加室內的空氣清新感,開闊胸襟氣度格調;

無論是為了增添對生活的熱情憧憬,提高風水運勢祈福求祥;

無論您是為了獨自欣賞畫面美感,徜徉在畫面的自然和諧中;

有品位的寺廟,怎少得了名家精美書畫作品。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8-12-07 16:26 回覆:

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禪寺之中怎可沒有禪畫?就像枯山水中缺了石頭一樣。

源光庵的本堂後隔間尚有一幅珍貴的山口雪溪山水屏風,我已把它補上。他以南宋牧谿 (或牧溪) 畫風為師,落筆簡樸,留白精妙,淋漓放逸,頗見禪機,也使源光庵的禪意更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