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間線 祖父不悖論
2013/12/25 16:56:52瀏覽1077|回應0|推薦1

"政府是以怎樣的方式連接到時間旅行的?

海 軍有能力使用時間旅行技術是在大約1970年,技術完全成熟和全面投入運營是在1973年。他們做了一個實驗,試圖回到過去,殺死注定要成為新的一個世界 政府首腦的這名男子的父親。他們殺死了他的父親,但它並沒有起什麼作用,他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羅伯特.拉扎(Robert Lazar)道出了這個概念:時間是量化的或分為不同的區間的,而你不能改變依據過往的條件所發生的事。這樣,那個將成為新的一個世界政府的首腦的這名男子,理論上他沒有父親(1丁:也可以有父親)。他存在於一個矛盾(1丁:更精準的來說,應該是活在一個【中性】的空間/時間線上)的時空裡。我們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1丁也來說兩句話: "回到過去,殺死注定要成為新的一個世界 政府首腦的這名男子的父親。

他們殺死了他的父親,但它並沒有起什麼作用"...無言,這些腦筋簡單的天才盲點在~

單向線性時間的一廂情願,看了太多「回到未來」式好萊塢B級科幻片的下場...

原諒當年1970美國海軍的意識水平還很原始大笑...b u t~這也敢跳下去玩時空,Fox冏

內文所述 "時間是量化的或分為不同的區間的" 等同於「時間的平行線無數」,

平行的時間線以振動為區分,他們「殺死」的是一條極可能與他們振動相合拍的時間線,

卻不等於其他與他們頻律相左的時間線就不會發生(或「從此不存在」了)

一個特定「事件」串流最終底線即是~

所生發的「當下」永遠是流經你意識頻律(振動符合)那條時間線;

意即世間絕無【巧合】之事或【巧合】作用,

所有發生的均是應該發生的,無一例外!

比如2012昇揚的發生 與否,人各有別,

端視你與那一條時間線校準頻律。

"這 個看似矛盾的情況能夠更好地解釋這個: 回到過去殺死父親是成功的,但他的兒子還活著,這全部與祖父悖論(參見文末註解"祖父悖論")相關。

事情的真相是, 他們要阻止一個世界政府未來的領導者在這個時間系統裡存在的人出生, 但在一個平行的空間,他起初從來沒有存在,它存在於努力去殺死其父之前和之後,平行的時間系統同樣存在著,

德國人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不同的卻又是並 行關聯的世界,每一個都有連續的許多宇宙的數據流連接到每個實體。這些數據流以不同的模式表達, 最終結果取決於一些實體在任何時間的表現水平。

所有分離的實體是同一現實的一部分, 是全部融入一體的。這個多元化的潛在的軌跡,全部作為一個統一力量存在。

這個方式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中, 取決於他們當中的哪一位對個體而言產生最終的結果, 這是能改變的。"

--------------------------------------------------------------

"祖父悖論"註解(維基百科): 

祖父悖論是一種時間旅行悖論科幻故事中常見的主題。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René Barjavel)在他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情景如下:

假設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因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會有你的父親;沒有了你的父親,你就不會出生;你沒出生,就沒有人會把你祖父母殺死;但若是沒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殺死,你是否會存在並回到過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殺死? 矛盾出現了。

物理中的祖父悖論

平行宇宙

物理學家認為,也許世界是由無數個平行宇宙組成的,而當某人回到過去殺你的祖父母時,此人殺的其實是另一個宇宙的人(或者你的這個舉動也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平行宇宙),而此人的「祖父」或「祖母」的死只會使那個平行宇宙的此人不再存在,而這個平行宇宙的此人則平安無事。

  • 量子物理中,「多個世界」理論可以如此理解:對於每一個似乎隨機的事件來說,只要它的可能性不是零,它所有可能的情形都會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發生,造成歷史的分支。物理學家大衛·多伊奇(David Deutsch)認為,當你回到過去去殺你的祖父母時,你其實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殺的是另一個世界的人。(那個世界與你的世界的差別僅在於你祖父母死了)
  • M理論,作為至今最有可能結合5種不同的弦論的 理論,是如此解釋平行宇宙的:多個三維的「膜」可以同時在一個四維的宇宙(不是愛因斯坦的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見膜宇宙學)中存在;這些膜之間的撞擊會在 膜中產生大量的能量——這也可以解釋大爆炸是如何起源的。可是,M理論並不能解釋不同膜的歷史之間的關係,也不能肯定,當你回到過去時,你會進到另一個膜 裡面。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i127&aid=1014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