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21 13:20:21瀏覽1969|回應0|推薦7 | |
南宋.馬遠「山徑春行」(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姜夔的生平 姜夔(約1155—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 (今江西鄱陽縣)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一生為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註1)。他為人耿介清高,詞篇清空出塵,長相更是仙風道骨,「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姜夔自視甚高,一生不做官,但他多才多藝,精音律、善書法、工詩詞,對詞的造詣尤為高妙,受到當時文人雅士們一致的敬重與推崇。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八十餘首,其中他自注「工尺」的樂譜有十七首,是當今僅存的宋代詞樂文獻。 張炎的《詞源》說他「清空騷雅,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迹」。郭麐 (麟) 在《靈芬館詞話》中也說他:「一洗華靡,獨標清綺,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他獨特的空靈詞風,不但被南宋後期的詞人奉為經典、形成了盛極一時的雅詞學派,日後還綿延至清朝,成為乾隆年間流行的「浙西詞派」。 南宋的雅士 經過了國破家亡的慘痛,南宋臣民終於在江南立住了腳,開始了新生活。北伐中原的念頭雖然時時在君臣心中浮現,畢竟江南是魚米之鄉、天府之國,國都「臨安」更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江南富裕精緻的生活,使逃難南來的「北方人」,在落地生根、錯把杭州當汴州以後,漸漸地發展出一種新的生活愛好與藝術情趣。 也就在同時,起源於酒筵歌席的詞,也到了「求精、求功,求細」的成熟階段。成熟期的詞與江南文化相輔相成的結果,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一條「富貴高雅」的康莊大道。 鑒於北宋的亡國之痛,南宋出現了一種尊孔崇道的「道學」,與一群「道學先生」,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崇尚唯美主義的「文人雅士」。這些貴族雅士們的奢華,並不因朝廷的偏安而有所收斂,只是在道學的約束之下,改頭換面,將過去物質上的「香艷奢靡」,轉化為精神上的風流清雅而已。 張鎡(音資),字功甫 (或功父),號約齋,是當時雅士集團的一個核心人物。他家世顯赫,是南渡名將張俊的曾孫、另一名將劉光世的外孫 (張鎡也是南宋最後一位重要詞人張炎的曾祖父)。張鎡本人的詩詞寫得很好,他的府第「園池聲伎服玩之麗甲天下」,是文人雅客們的雅集所在。他家的「牡丹會」更是當時最被人稱美的雅事。據一位與會賓客的形容,在主人精心設計的「異香、美酒、仙女、輕歌、曼舞」的氣氛之中,賓客們無不飄飄然、熏熏然,有如夢遊仙境一般。(詳見註2) 在張鎡的文人雅聚之中,最有名的詞人就是姜夔。姜夔清空高雅的詞風,在當時被奉爲雅詞典範,也是南宋後期文人雅士們最喜愛的一種風格。 姜夔的藝術特色 南宋的雅詞,基本上承繼了北宋末年周邦彥的詞風,也就是用「精心安排」的寫法寫詞。這些經過精心安排的詞,一般都比較抽象難懂,有的甚至還被人批評為「隔膜晦澀」。 姜夔最愛寫梅與柳,經他精心安排、苦思得來的「梅品」與「柳品」,正好與南宋富貴風雅的生活情趣不謀而合。姜夔有一首《過垂虹》詩:「自作新詞韵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就是這種高雅風流生活的寫照。 如瘦石孤花、如野雲孤飛,姜詞最大的特色是清空、是冷、是折。他在傳統的婉約詞風之上,用一種獨特的冷色調來處理熱情,也就是所謂的「以雅筆寫艷情」。他尤其偏愛用冷香、冷紅、冷雲、冷月、冷楓等冷系列的詞句,來寫「淒美哀怨的悲歌」。 為了求新求變,他更會在句法或章法上突然急轉直下,來個意想不到的轉折,叫人拍手稱奇。我們以他的《踏莎行》為例,詞曰:「.....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這首詞是說,有一天作者夢到了舊日情人,就在「別後書信、別時針線」的相思情懷之中,他突然想到:「她的魂魄一直與我相隨相伴,現在一輪冷月照著千山,她卻要獨自歸去,孤零零地無人作伴」。姜夔用這突如其來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創造出詞史上少見的「冷境」,以及意想不到的淒美結局。這兩句詞也就因此成了姜夔的傳世之作。 姜夔的另一特色就是在詞前寫小序。例如他的《念奴嬌》:「.....古城野水,喬林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閒,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雖短短數語,卻韻味雋永,有若散文詩。 詞由歌來,一般詞人都是先有曲再填詞,但有時他們為了配合音樂,就免不了要在詞句上作一些妥協。而姜夔精音律 (註3),能作曲,所以他可以先寫詞,再就詞譜曲,達到「詞曲合一」的最高境界。 姜夔的愛情故事 經過精心安排,苦苦思索的詞,本來就非常抽象難解,而姜夔的詞更是霧中看花,迷迷糊糊,朦朦朧朧。根據近代夏承燾先生研究,這是因為姜夔年輕時在合肥認識一對善彈琵琶的姊妹,曾與其中一人有過刻骨銘心的戀情。姜夔有詞八十餘首,其中四分之一 (二十二首) 都在寫這段戀情。所以有人說他的詞像唐詩中的李商隱,雖然所言所語,隱隱約約,似有若無,但筆墨之間,情真意切,淒美感人。 o 踏莎行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o 念奴嬌 (余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閒,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于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即流連)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爲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淩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o 慶宮春 (紹熙辛亥除夕,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後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銛(音仙)朴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松,山寒天迥,雲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闋,蓋過旬,塗稿乃定。朴翁咎余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於詩,所出奇詭,予亦強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餘解。) 雙漿蒓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采香徑裏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璫素襪。如今安在?唯有欄杆,伴人一霎。 o 齊天樂 (丙辰歲與張功甫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甫約余同賦,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爲促織,善鬥。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爲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淒淒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爲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弔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o 暗香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o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o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於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閒雅,不類今曲。余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於世。余方羈遊,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歎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顔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沉思年少浪迹,笛裏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