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6 03:27:56瀏覽1061|回應1|推薦14 | |
十八世紀中葉發生在英國的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持續造成基層人民經濟活動的大變革----生產力大幅度的提高; 十八世紀八零年代發生在法國的自由主義(Liberalism)社會革命,推動法國上層政治結構的重組----這種革命不會改變基層經濟活動的生產力,”自由、平等、博愛”(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形而上"的理想,就必然要回歸社會現實的演變,呈現”忽進忽退”的面貌,如今經過了兩百年可以歸納出草蛇灰線的脈絡; 社會發展是客觀的和有其特定規律的,生產力是經濟基礎活動的內在制約因子,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基礎經濟活動結構的改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在這結構之上的知識、文化、精神、宗教和政府都必須相適應的變革建立新的生產關係。 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不必然是同步的,但是,經濟發展必然會拉動社會發展,有主從的關係,在特定的時間點也有各自獨立發展的方向---可以形象的類比為”自行車子的兩個輪子”,前輪(經濟發展)是主導方向的,後輪(社會發展)是跟隨的,兩者的方向在絕大部分的期間是有差異的,但,只要持續的前進,宏觀而言,兩者行進的方向會是一致的。 我們以這個觀點來衡量英國的工業革命和法國的自由主義社會革命間相互的聯繫及發展。 1815年,維也納會議(The Congress of Vienna),遏止了超越當時生產力的自由主義社會革命。 由1815~1875年間,工業革命的浪潮,隨著時間在歐洲沿著三個路徑由西向東發展,停止在由波羅的海(The Baltic Sea)到巴爾幹半島(The Balkans)西側的連線--如圖示的藍線。 歐洲工業經濟發展是沿著供需的關係自然發生的的三個路徑: A. 由巴斯克(The Basque Land)地區,沿法國南部向義大利北部發展; B. 由法國中部,經盧森堡(Luxembourg)德國西南部到蘇黎世(Zurich); C. 由法國西北部,沿低地國(The Low Countries)經薩克森(The Saxony)到波希米亞(Bohemia),停止在西利西亞(Silesia); 在這些地域範圍內,鐵路的興建,大城市的興起,基層人民生產力的提高,生產關係變革的能量積累著,社會上層的建構物必須隨著社會內部蓄積的巨大能量而變革。 那個時期的工業革命---就如同鄧小平對中國的”改革”及”開放”,傳神的描述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對 ”新生事物”可能造成的變化,全然不知或所知不多。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的歷史哲學(Philosophy of A History﹚是1837年才出版的,在這之前人們沒有能力以”邏輯理性宏觀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意義”。 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正生長在歐洲工業革命啟動、發展、變化的時代,更進一步的認識到: 基層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而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改變社會歷史的規律,也就是人民自己的社會實踐行動的規律,這個認知就發展出革命實踐的觀點。 現在的存在---發生了什麼事? 初始都是依靠”感覺”是認識現象的感性階段,就是”膚淺”的感覺和印象階段。 現象必然是”千絲萬縷”和過去的發展聯繫著,瞭解各種現象相互間的關係就是理性認識的階段,利用邏輯法則、辯證、歸納找出過程間內部聯系的規律性,即到達於論理認識的階段。 歷史就是”自身不斷累積的綜合體”,是連續不斷的膨脹變化著,黑格爾1837年的歷史哲學運用他邏輯學﹙the Science of Logic﹚中建立的三大規律觀點來瞭解歷史的運動、變化、發展,使我們對許多新生事物的認識,可以”按照揭示的路徑”由感性認識現象階段步向論理認識內部聯系規律性的階段。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推動經濟活動生產力的改變有沒有發展的規律性了? 尼古拉·康德拉捷夫(Nikolai Kondratiev)照片 最早試圖建立模式回答這個提問的是 : 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捷夫(Nikolai Kondratiev,1892年3月4日~1938年9月17日)。 他是社會革命黨(the Socialist-Revolutionary Party)成員,十月革命前在聖彼得堡大學。 革命後他的研究領域是農業經濟和糧食供應問題。 他支持列寧(Vladimir Lenin)所提出的新經濟政策(the New Economic Policy)。 1923年,他捲入了關於工農業剪刀危機(the Scissor crisis)問題的爭論。 1924年列寧死後,尼古拉·布哈林(Nikolai Bukharin,1888年10月9日~1938年3月14日)成為了新經濟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康德拉捷夫認為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應該優先於重工業,他的這些觀點的影響持續到1925年。 1928年,史達林(Joseph Stalin)廢除了新經濟政策,提出第一個五年計劃(the Five Year Plans),要積累資本進行國家工業化並意圖迅速的達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水平。 1928年5月,康德拉捷夫參與制定蘇聯農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工作。 1938年,在史達林發動的大清洗(The Great Purge)的運動中,布哈林被處死。 他也在這個運動中,被處死,終年46歲。 經過了五十年,布哈林及康德拉捷夫獲得平反恢復名譽。 他在1925年出版的”大經濟週期”(The Major Economic Cycles)著作中提出資本主義經濟趨於繁榮的周期約為54年,對比舊約提到農業社會中的50年慶典(The jubilee)週期。 康德拉捷夫波段(Kondratiev wave )示意圖 他主要的資料比對的基礎是1789-1926年間的價格和利息,歸納的結論是四個階段 : 繁榮(Prosperity); 衰退(Recession);觸底反彈(Depression); 改善(Improvement)-----參看圖例。 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照片 奧地利有深遠見解的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 建議命名為康德拉捷夫波段(Kondratiev wave )。 二十世紀的許多經濟學家這個基礎上,進行了許多的修正,豐富了經濟學的內涵---各國政府面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所採取的應對措施”目前看來”比1930年代的措施成熟、有效。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