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明進化的軌跡---毛澤東的矛盾論(五)上
2008/11/22 03:07:19瀏覽831|回應0|推薦24

矛盾論

(一九三七年八月)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列寧說:“就本來的意義講,辯證法是研究物件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  列寧常稱這個法則爲辯證法的本質,又稱之爲辯證法的核心。  因此,我們在研究這個法則時,不得不涉及廣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許多的哲學問題。  如果我們將這些問題都弄清楚了,我們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辯證法  這些問題是:

一.         兩種宇宙觀;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六.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蘇聯哲學界在最近數年中批叛了德波林(Абрам Моиесевич Деборин1881-1963)學派的唯心論,這件事引起了我們的極大的興趣。  德波林的唯心論在中國共產黨內發生了極壞的影響,我們黨內的教條主義思想不能說和這個學派的作風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現在的哲學研究工作,應當以掃除教條主義思想爲主要的目標。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之後,我們必須進而研究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鬥爭性的問題。

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互相涉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或依存)互相聯結互相合作這些不同的名詞都是一個意思,說的是如下兩種情形:

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爲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

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  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列寧說:“辯證法是這樣的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怎樣能夠是同一的又怎樣成爲同一(怎樣變成同一的) ,─在怎樣的條件之下它們互相轉化成爲同一的,─爲什麽人的頭腦不應當把這些對立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當看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

列寧這段話是什麽意思呢?

一切過程中矛盾著的各方面,本來是互相排斥、互相鬥爭、互相對立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過程裡和人們的思想裡,都包含著這樣矛盾性的方面,無一例外。  單純的過程只有一對矛盾複雜的過程則有一對以上的矛盾  各對矛盾之間又互相成爲矛盾  這樣地組成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們的思想並推使它們發生運動。

如此說來,只是極不同一,極不統一,怎樣又說是同一或統一呢?

原來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  假如沒有和它作對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試想一切矛盾著的事物或人們心中矛盾著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夠獨立地存在嗎? 

沒有生,死就不見;沒有死,生也不見。 

沒有上,無所謂下;沒有下,也無所謂上。 

沒有禍,無所謂福;沒有福,有無所謂禍。

沒有順利,無所謂困難;沒有困難,也無所謂順利。 

沒有地主,就沒有佃農;沒有佃農,也就沒有地主。 

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無產階級,沒有無產階級,也就沒有資產階級。 

沒有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就沒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沒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沒有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

·      (I.E. 現實台灣的情況也是----因有統一的憲法(虛構的法權)就有獨立的訴求;外在沒有獨立的條件就有轉化不統不獨不武的訴求;在中華民國同一的名稱下有 : 實獨虛統的客觀存在;虛構統一憲法的現實也存在未來法權獨立的未來性---也就是現實存在和法權獨立的統一;有政治的分離有政治的聯繫;有經濟的合作有經濟的競爭;是一個既聯合又鬥爭的統一狀態---聯合是第一性質!!) 

一切對立的成分都是這樣因一定的條件一面互相對立一面又互相聯結互動貫通互相滲透互相依賴這種性質叫做同一性一切矛盾著的方面都因一定條件具備著不同一性所以互相聯結 

列寧所謂辯證法研究“對立怎樣能夠是同一的”就是說的這種情形。 怎樣能夠呢?  因爲互爲存在的條件這是同一性的第一種意義

然而單說了矛盾雙方互爲存在的條件,雙方之間有同一性,因而能夠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樣就夠了嗎?  還不夠,事情不是矛盾雙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還在於矛盾著的事物的互相轉化  這就是說,事物內部矛盾著的兩個方面轉化了去向著它的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化了去  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種意義

·      (I.E. 台灣和中國的不同一性是否可以轉換了?  兩種可能 : 正當性的基礎下轉換---中國走向民選有正當性的政治結構在人民意願的行使下達到同一性是會有光有熱溫和---有如化學的氧化反應的質能互換; 欠缺正當性的基礎下轉換這樣同一性的達成會是劇烈---有如物理的質能互換!!  當然每一種同一性的達成的可能結果也是對立存在的!!)

爲什麽這裡也有同一性呢?  你們看,被統治的無產階級經過革命轉化爲統治者,原來是統治者的資產階級卻轉化爲被統治者,轉化到對方原來所占的地位。  蘇聯已經是這樣做了,全世界也將要這樣做。  試問其間沒有在一定條件之下的聯繫和同一性,如何能夠發生這樣的變化呢?(I.E. 量變而質變的規律(Law of Transformation))

曾在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定階段上起過某種積極作用的國民黨,因此它的固有的階級性(I.E. 資產階級主導的革命是內在因素)帝國主義的引誘(這些就是(外在)條件),在一九二七年以後轉化爲反革命,又由於中日矛盾的尖銳化和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這些就是(外在)條件),而被迫著贊成抗日。  矛盾著的東西這一個變到那一個,其間包含了一定的同一性。(I.E. 矛盾統一的規律(Law of Opposites))

我們實行過的土地革命,已經是並且還將是這樣的過程,擁有土地的地主階級轉化爲失掉土地的階級,而曾經是失掉土地的農民轉化爲取得土地的小私有者有無得失之間因一定(外在)條件而互相聯結二者具有同一性  在社會主義條件之下,農民的私有制又將轉化爲社會主義農業的公有制,蘇聯已經這樣做了,全世界將來也會這樣做。  私産和公産之間有一條由此達彼的橋梁,哲學上名之曰同一性,或互相轉化,互相滲透。(I.E. 否定之否定的規律(Law of Negation))

鞏固無產階級的專政或人民的專政,正是準備著取消這種專政,走到消滅任何國家制度地更高階段去的條件。  建立和發展共產黨,正是準備著消滅共產黨和一切政黨制度的條件。  建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進行革命戰爭,正是準備著永遠消滅戰爭的條件。  這許多相反的東西,同時卻是相成的東西。

大家知道,戰爭與和平是互相轉化的 

戰爭轉化爲和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轉化爲戰後的和平,中國的內戰現在也停止了,出現了國內的和平。 

和平轉化爲戰爭,例如一九二七年的國共合作轉化爲戰爭,現在的世界和平局面也可能轉化第二次世界大戰。 

爲什麼是這樣?  因爲在階級社會中戰爭和平這樣矛盾著的事物一定(外在)條件下具備著同一性

一切矛盾著的東西互相聯繫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  列寧所謂“怎樣成爲同一的(怎樣變成同一的)–––––在怎樣的條件之下它們相互轉化,成爲同一的”,就是這個意思。

“爲什麼人的頭腦不應當把這些對立看做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當看作生動、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呢?  因爲客觀事物本來就是如此的。  客觀事物中矛盾著的諸方面的統一或同一性的,本來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暫時的相對的東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條件向它們的反面轉化著  這種情況反映在人們的思想裡就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  只有現在的和歷史上的反動的統治階級以及他們服務的形而上學,不是把對立的事物當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去看。  而是當作死的、凝固的東西去看,並且把這種錯誤的看法到處宣傳,迷惑人民群衆,以達其繼續統治的目的。  共產黨人的任務就在於揭露反動派和形而上學的錯誤思想,宣傳事物的本來的辯證法,促成事物的轉化,達到革命的目的。

free counters
Free counters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24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