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明進化的軌跡(九)----羅馬帝國興亡及影響
2008/01/22 07:00:34瀏覽4812|回應0|推薦5

         羅馬帝國 : 西元前30年至西元476年的古羅馬奴棣制君主專制國家。 西元前2至1世紀,羅馬共和國發生危機,經過一個世紀的內戰,共和國最後崩潰,建立起軍事獨裁的專制帝國。西元前30年,屋大維建立元首政治(蒲林斯制--Princeps),標志羅馬帝國的開始。羅馬帝國時代分為三個階段:前期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時期、後期羅馬帝國。

75.

----- 前期羅馬帝國(西元前30年至西元193年): 前期帝國時代,羅馬社會處於相對穩定時期,棣農的盛行使奴棣制生產關係得到局部改造,因而使經濟有所發展。此時帝國疆界東起幼發拉底河,西至西班牙、不列顛、南達北非、北至多瑙河、萊茵河。

----- 三世紀危機時期(西元193年至284年): 此時期帝國危機充份暴露,表現在經濟方面,農業與手工業衰落,商業和城市經濟蕭條;政治方面,統治階級內訌,人民發動起義,外族入慘。基督教迅速發展,反映危機深入思想領域。

----- 後期帝國時代(西元284年至476年):是帝國由危機走向滅亡的時代,即以公開的君主制代替元首制。  西元4世紀以後,日爾曼人大舉進攻羅馬,國內人民起義浪潮更加高漲。 410年,日爾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裏克(Alaric)領導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城內起義奴棣為西哥特人打開城門,西哥特人攻入羅馬城,掠奪而去,隨後日爾曼人在羅馬境內相繼建立許多王國,與此同時,以奴棣為核心的人民革命運動到處發生,西羅馬帝國處於滅亡前夕。  475年歐瑞斯特當政時,乾脆將自己的兒子羅慕路·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立為皇帝 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爾曼人奧多亞克(Odoacer)廢黜只有6歲的西羅馬皇帝。 統治西羅馬的皇帝羅穆魯斯‧奧古斯都,下詔書退位宣佈西羅馬各省可以獨立,並派出使節前往東羅馬帝國,致信東羅馬帝國皇帝芝諾(Zeno),表明帝國西部不再需要一個皇帝,只須要一個代表皇帝統治西方的人,帝國將回歸為一,同時將皇帝的徽號交到君士坦丁堡。羅馬最後一個皇帝羅慕路斯(Romulus Augustulus),西羅馬帝國遂亡,從此西歐進入封建社會。

76.         東羅馬帝國 : 西元330年至西元1461年的古羅馬封建制君主專制國家。 四世紀初,羅馬帝國危機,舊都羅馬漸失其政治中心作用,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於西元330年將首都遷往經濟發達的東方,以博斯普魯斯沿岸的拜占廷為新都,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395年,皇帝狄奧西一世(Theodosius I)逝世,東、西兩帝國正式分裂,此為東羅馬帝國獨立存在之始。 

----- 遷移政府帶來的權力真空,卻令羅馬主教有機會增加他在世俗和屬靈事物上的影響力。  羅馬天主教自稱是耶穌基督正宗的論據來自瑪竇福音第十六章18節,耶穌對聖伯多祿(基督新教翻譯為彼得)說的這句話:「你是伯多祿(磐石),我要將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伯多祿於瑪竇福音的名字,在巴勒斯坦的亞拉美語,是作「刻法」(Cepha),基督新教翻譯為磯法,在亞拉美語正是「磐石」之意,因而他們相信聖伯多祿是羅馬第一位主教,一直承襲至現在。而伯多祿的繼承者們,就是被稱為教宗的人,是全球天主教的最高領袖。 羅馬的主教和後來的教宗逐漸奪得政治上強大的權力。 

----- 就這段歷史來探討,東羅馬帝國在政治上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西羅馬帝國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繼續存在。 其東半部稱東羅馬帝國,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殖民城市拜占廷舊址,故亦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廷帝國或拜占廷。   

----- 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中心在巴爾幹半島,其疆域還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外高加索的一部份 首都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優越,扼黑海出海口,又兼歐、亞陸地之橋樑,為中世紀東西交通要道,全世界船隻雲集於此,亞歷山大裏亞(Alexandria)安提拉(Antera)等大城市,亦堪稱工商業發達的經濟中心,城市日趨繁榮,該帝國奴棣制危機的影響甚微。 在那個時代,任何其他文明都無法與東羅馬帝國王朝相比的.  在文化上,東羅馬帝國不僅啟迪七世紀阿拉伯文明的興起,並且位十五世紀西歐的文藝復興運動保留了所有希臘羅馬文化的文字資料.

----- 皇帝查士丁尼統治時期(527~566年),對內編纂法典,加強統治;對外進行武力征服,佔領了北非、義大利等地,試圖重建羅馬帝國。  七世紀初,阿拉伯人興起,東羅馬帝國先後喪失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北非及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帝國版圖大為縮小,面臨崩潰。

----- 伊斯蘭教徒在636年開始控制耶路撒冷。 十一世紀中期,土耳其的回教徒連番征戰勝利,勢力直接威脅各天主教國家。加上朝聖的基督徒到耶路撒冷的路被封,朝聖者受回教徒侮辱,拜占庭帝國亦被回教勢力包圍。 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在109511月發出呼籲,請法國信徒以武力維護信仰成立十字軍。 在為反對異教及收復宗教聖地耶路撒冷為號召,十字軍東征的侵略戰爭拉開了序幕

----- 12044月,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對該城進行空前野蠻的洗劫,著名建築物和古代珍品橫遭破壞,西歐侵略者在此建立拉丁帝國(I.E. 西邊的拉丁教會直接參與了這次的攻打拜占庭帝國和君士坦丁堡(正教宗主教所在地)的十字軍東征。這次的戰役所導致的東西邊教會間的敵意一直持續至今。 在2004年,羅馬天主教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於發生在西元1204年的此事件展開正式道歉;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巴多羅買正式的接受了道歉),東羅馬帝國雖在1261年復國,但領土更小。國勢日衰。

----- 14世紀末,工商業開始衰落,封建剝削沉重,城市人民不斷起義反抗。 在帝國岌岌可危之時,土耳其人不斷向帝國進攻,14534月,土耳其人以二十萬大軍和三百艘戰船圍攻君士坦丁堡,人民英勇抗戰,激戰五十六天,總因眾寡懸殊,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不久土耳其蘇丹在此建都,並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 1461年又征服東羅馬的全部領土,帝國最後滅亡。其蘇丹在此建都,並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帝國最後滅亡。

77.         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於西元330年將首都遷往博斯普魯斯沿岸的拜占廷為新都,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395年,皇帝狄奧西一世(Theodosius I)逝世,東、西兩帝國正式分裂。 此後羅馬帝國的政治實體 : 東羅馬,西羅馬;虛名 : 查理曼羅馬,神聖羅馬,帝三羅馬;在歐洲大陸飄盪了十五世紀!! 

----- 就這段歷史來探討,東羅馬帝國在政治上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 800年,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給查理曼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承認查理曼的帝國為羅馬帝國的承繼者。  西元476年西羅馬滅亡後,不少日爾曼人的部族,例如法蘭克人,亦開始皈依基督宗教。 由於日爾曼人的文化水準比羅馬人低,甚至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於是教會便成了中世紀時期西歐的唯一學術權威;教宗取得神在世俗代表人的正統地位,基於君權神授的觀念,國王需要教宗的加冕,這個加冕儀式也抬高了教宗在世俗的地位.

-----西元九六二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鄂圖一世親至羅馬城,跪在查理曼曾經跪過的地方,要求教皇約翰十二世(John IIX)為他舉行加冕典禮,要求人民稱他為「羅馬人的皇帝」,並將東法蘭克王國改名為「神聖羅帝國」, 羅馬教廷承認了神聖羅馬帝國是西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後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也承認了它的這一地位。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仑一世推翻,宣告解體。

----- 拜占廷末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亞嫁給了俄國的伊凡三世,拜占廷帝國滅亡之後,俄羅斯以繼承拜占廷遺產的名義,宣佈莫斯科成為“第三羅馬”。俄國沙皇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拜占廷帝國的企圖。 這一稱號一直延續到1917年俄國革命時為止

78.          羅馬帝國對近代世界文明的貢獻 :

----- 耶穌天主教的興起,傳播發展,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佈米蘭敕令(313年)宣佈它為合法宗教為止。 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

-----西班牙人科路美拉(Columella)著有《農業論》12卷,講述農牧技術和管理以及社會經濟,這本著作對中世紀的莊園有很大影響。

 -----提比略時期有名醫塞爾蘇斯(前30-45年),著有《醫學大全》8卷,其中7-8卷記載了許多手術,且敘述詳細。 馬克奧裏略時期,有名醫蓋倫(129-199年),他任禦醫多年,著述頗多。 蓋倫使用猴類解剖以推測人類的身體結構,這開了解剖學的先河。蓋倫的學說被中世紀的西方奉為經典,直到17世紀哈維提出血液循環理論。

----- 埃及亞歷山大的天文學家托勒密(85-168年),著有《天文集》13卷。 該書集古代希臘羅馬天文學之大成,托勒密信奉「地心說」,為了使這種理論成立,他設計了一種極其複雜的天體幾何系統,以解決一些地心說的推算與實際不符的問題,使推算結果與實際觀測大致相近。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托勒密的學說在歐洲占統治地位。

----- 斯特拉波(前64-23年)著有《地理學》17卷。 其中對當時羅馬人的「已知世界」描寫詳盡,內容包括歐洲各地以及西亞和北非。在地理大發現以前,該書是西方最為詳盡的地理著作。

-----老普林尼(23-79年)著有《自然史》37卷,內容包括當時科學的各個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學、農業、礦物等等。  《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讀書和見聞的筆記為基礎寫成,全書並無分類,較為雜亂,《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於記敘了各種事物2萬多項,摘錄各種文獻2千多種,使得當時許多珍貴的科學紀錄流傳下來。  是古代極其少見的百科全書式著作。

-----新斯多葛派哲學在帝國時期盛行,主要哲學家有辛尼加和皇帝馬克奧裏略,宣揚宿命論和禁欲主義。

----- 3世紀危機後,新柏拉圖主義集中了當時的神秘主義,代表人物普羅提諾和普羅克洛。稱神為世界本源,是絕對無限的存在,且不可認識。 而人的肉體是罪惡的本源,人必須要擺脫肉體,方能與神交往,獲得真理。 這便是「人神合一」的學說。

-----基督教方面出現了被稱為「教父神學」的神學,代表人物是聖奧古斯丁。 聖奧古斯丁著有《論上帝之城》、《懺悔錄》等,將新柏拉圖主義融入基督教教義中。教父哲學以哲學論證很多現今的基本教義,主要的有神論﹑三位一體論﹑創世論﹑原罪論﹑救贖論和天國論等等。

-----史學家李維(前59-17年),著有《羅馬建城以來史》(又稱《羅馬史》)142卷,現存36卷,敘述傳說中的羅慕路斯建羅馬城至9年的歷史。 這部史書是西方史學的第一部通史。

----- 2世紀的法學家蓋約著有《法學階梯》。 3世紀,法學家編成了《格列哥裏安法典》和《赫爾莫格尼安法典》,保存了大量皇帝敕令和法令。羅馬法對現代社會的法律制定有深遠影響,現在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如債法、物權法等法律,皆帶有深厚羅馬法的影子。

-----希臘的建築,雕刻及繪畫都融入到天主基督宗教文化中.

 

 

 

**圖形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155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