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明進化的軌跡(九)----羅馬帝國起源及亞利山大興滅
2008/01/22 06:43:14瀏覽2871|回應0|推薦4

** 圖形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羅馬王政時代 :  羅馬是在西元前753年,於台伯(Tiber)河畔的七個小山上建立的。 西元前750年,伊特拉士坎人(Etruscans)入侵,佔據羅馬,建立王國,實行王政,史稱「王政時期」。王政時代的羅馬人公社實行軍事民主制,類似希臘斯巴達城邦式政治結構,管理機構有三:

72.        

----- 一是元老院,由三百個氏族長組成,有權處理公共事務、批準和否決人民大會的決議。

----- 二是人民大會,由武裝的成年男子參加,每個庫裏亞有一票表決權,大會通過或否決一切法律,選舉高級公職人員,其中包括對「王」的選舉。

----- 三是「王」人民大會選出,是軍事首長,同時又是最高祭司和審判官,但尚無真正國王的權力。

王政時代已出現階級分化,有些父家長家族富裕起來,上升為氏族貴族,有的氏族成員貧困而成為「被保護人」,受貴族的剝削和奴役。王政時期的社會,分為貴族、平民兩大階級。 名義上,君王掌有司法、行政的絕對權力;但實際上,實權掌握在貴族所組成的元老院(Senate)手中。 另外出現平民,他們是被征服者及外來的移民,人身自由,但不屬於羅馬氏族成員,沒有氏族權利,無權分級公地,不能參加人民大會,許多平民租佃貴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債而淪為奴棣。王政時代的奴棣主要從事家內勞動,數量不多。 貴族、被保護人、平民和奴棣構成王政時代階級對立關係的萌芽形式。 由此可見,王政時代氏族制已趨於解體,階級社會正在形成。史學界一般認為,王政時代後期,羅馬處於伊達拉亞人統治之下,西元前六世紀末,發生塞維‧圖裏阿改革,改革使氏族制遭受破壞,王政時代的最後一個統治者塔克文是個君,到西元前510年(或前509)被黜,王政時代結束,伊達拉裏人統治被解除,羅馬共和國建立起來。

73.         馬其頓的興起 : 西元前435年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與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展開了一次大搏鬥--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於西元前408年取得了希臘霸權。  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382年–前336 Philippos),是位遠見卓識、才華非凡的人擴充、整編了馬其頓軍隊,使其成為一支最有戰鬥力的隊伍。他最先揮師北上,征服了希臘以北一帶地區;隨即又揮師南下,征服希臘境內因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火不絕,各邦力量耗弱的希臘大部分地區;隨之建立了希臘城邦聯合政府,他自己任政府首腦。  腓力二世的兒子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56年出生在馬其頓首都佩拉市。  腓力二世為讓兒子繼位曾做過精心安排,對他的文化教育,安排名聲顯赫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亞裏斯多德為亞歷山大的家庭教師。  其實對希臘以東的大波斯帝國發動戰爭,準備工作在腓力二世36歲遭到暗殺時就已經開始了。  亞歷山大在父親被害時年僅20歲,當時已具有了豐富的軍事經驗,輕而易舉地繼承了王位。  亞力山大繼位兩年穩定了希臘及以北領地後,接著就把注意力轉向波斯。  兩百年來,波斯人統治著廣闊的領土,從地中海一直蔓延到印度,是地球上領域最廣、財富最多、勢力最大的帝國。  亞歷山大在西元前334年發動了對波斯帝國的侵略戰爭。 他將一部分軍隊留守在國內,以維持對歐洲的佔領,所以當他肆無忌憚出征時,所率部隊只有35000人——與波斯部隊相比則是敵眾他寡。 儘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

----- 第一,腓力二世創立了馬其頓方陣,中間是重裝步兵,兩側為輕裝步兵,每個方陣還配有由貴族子弟組成的重裝騎兵,作為方陣的前鋒和護翼,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

----- 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最偉大的將領。

----- 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鬥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陣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亞歷山大首先率領部隊攻克了小亞細亞,隨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接著又向南進軍,經過七個月的艱難圍攻,攻克了腓尼基鳥市泰爾(現在的黎巴嫩),繼續南進,埃及自動投降。在埃及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  隨後他率軍返回亞洲,西元前331年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阿拉伯戰役中,徹底殲滅波斯軍隊。  亞歷山大率軍進入巴比倫和兩座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  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被手下的軍官暗殺了。  經過三年奮戰,攻克了整個伊朗東部地區,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亞歷山大繼續向中亞推進,揮軍進入阿富汗,又從阿富汗穿過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  西元前325年侵入印度,佔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恆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兵士疲憊不堪。 由於印度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兵士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劃,西元前3257月從印度撤兵返回波斯。   亞歷山大返回波斯建都巴比倫,但他也逐漸認識到波斯人不是野蠻人,他們與希臘人一樣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樣值得尊敬。  他產生了想讓馬其頓人與希臘人和波斯人結成同等的夥伴融其帝國的於一體的設想,創造了希臘波斯民族共和王國,為了實現這一計畫,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隊編入自己的部隊,幾千名馬其頓士兵同亞洲婦女正式結成夫妻。  他自己雖然從前與一位亞洲公主結過婚,這次卻娶個達賴利斯的女兒為妻。  他下令讓3萬名波斯男童,學習希臘語文和馬其頓的兵法。   西元前3236月初,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突然因發熱而病倒,十天后就死去了。其時還不滿33歲。   亞歷山大以後,他的帝國終於被他的將領們肢解了,希臘文化依然在亞洲得到不斷傳播。  

74.         羅馬共和國 : 西元前509年間,拉丁人推翻伊特拉士坎人的統治,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政體,史稱「共和時期」。  羅馬共和國具有明顯的貴族專政性質。 

----- 共和國的最高行政權由執政官掌握,執政官有二名,從貴族中選出,任期一年,平時有行政、司法權,戰時指揮軍隊,但因是二人掌權,互相牽制,故權力不大。 

----- 共和國真政掌權的是元老院,由少數貴族和卸任的執政官組成,先是十人,後增至三十人,決定國內外一切重大問題。 

----- 此外,共和國有百人團會議,是全體成年男子參加的人民大會,形式上是最高的立法機關,但實際受元老院控制,會議表決經元老院批審過的議案,沒有討論權,表決時是第一等級富有者佔優勢,因此百人團會議也反映了貴族專政。 

----- 羅馬共和國的階級結構十分複雜,有貴族、被保護人、平民和奴棣。  共和國早期,平民與貴族的矛盾非常突出,平民採取各種方式進行鬥爭,直到西元前3世紀初,鬥爭才告結束,鬥爭結果,平民取得一些勝利,但真正獲利的是平民上層,平民上層與舊貴族融為一體,形成新貴族,而廣大平民下層仍受壓制,因此羅馬國家仍然是貴族共和國。 

----- 自西元前5世紀起,羅馬便不斷向外擴張,羅馬征服了全部義大利後,與迦太基為爭奪地中海西部統治權而進行經過兩個世紀的布匿戰爭,直到西元前146年徹底擊敗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羅馬在征服迦太基之後,繼續向地中海東部擴張,接連征服了馬其頓王國和小亞細亞的西部和中部。到西元前44年,即至愷撒死,羅馬殖民地已擴張到西自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國,東迄敘利亞,南至埃及。  羅馬共和國由第伯河畔的小城邦而成為地中海上的霸國。 到西元前2世紀中期,羅馬共和國的經濟發生巨大變化。

----- 首先是土地集中,形成許多奴棣主大農莊,與此同時,農民紛紛破產,使城邦經濟基礎被削弱;

----- 其次是奴棣制的發展,戰俘奴棣大量流入羅馬,奴棣被廣泛使用在生產領域,奴棣受都殘酷的壓榨,因而引起奴棣的反抗鬥爭,

----- 第三,羅馬的商業高利貸業也發展起來,出現一個靠經商發財的新興階級--騎士,騎士在政治上無權,故往往同下層平民一起與當權貴族進行鬥爭。

從西元前二世紀後半期起,羅馬共和國的各種逐漸暴露出來,相繼出現嚴重的社會鬥爭。

----- 西元前137~132年,發生第一次西西里奴棣起義;

----- 西元前133~123年,發生以農民土地運動為中心的格拉古兄弟改革;

----- 西元前104~101年,發生第二次西西里奴棣大起義;

----- 西元前73~71爆發斯巴達克起義(I.E. 曾經拍成電影萬夫莫敵-Spartacus”)

這些起義和鬥爭,沉重打擊了羅馬奴棣主階級,動搖了奴棣制城邦的經濟基礎,奴隸主開始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奴隸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隸就在這樣的方式下開始演化為「隸農」,而釋放奴隸的數目也漸漸增多。 在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代表羅馬城邦貴族奴棣主利益的共和政體,已不再適應全體奴棣主階級統治的需要,因而發生了從共和制向帝制的轉化。西元前60年,由龐培(Pompey)、凱撒(Caesar)、克拉蘇(Crassus)三人結成政治同盟,實行集體獨裁,史稱「前三雄」,後來,凱撒戰敗其他兩個對手,實行個人獨裁,不久,凱撒被其政敵刺殺,前三頭同盟結束。凱撒獨裁實為羅馬共和國滅亡的先聲。 西元前43年,又出現屋大維(Octavius)、安敦尼(Antonius)、雷必達(Lepidus)三人結成的「後三雄」。 西元前30年,屋大維除掉其他二人而成為獨裁者,至此,軍事獨裁的君主專制政權終於在羅馬建起,羅馬共和國最後滅亡,羅馬帝國時代開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155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