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聯儲的百年變遷
2013/12/26 06:43:38瀏覽1377|回應0|推薦18

面對全球化的急劇變化,這一篇華爾街日報導值得進行深入、”有意義”閱讀瞭解!!

 美聯儲的百年變遷

2013 12 23 19:11

JOHN PHELAN

1913年的12月23日,距離聖誕節僅有兩天,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簽署了《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法案尋求通過創設一個中央銀行體系來收拾破產銀行的“爛攤子”。但直至今日,整整一個世紀的風煙已經散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卻逐漸演變成了金融浩劫的始作俑者,與其創設本意背道而馳。在其百歲誕辰之際,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美聯儲的歷史,或許可以令我們對現有問題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當初創設美聯儲的目的是為了應對“1907年恐慌(Panic of 1907)那年10月,信託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宣告破產,人們因而擔憂其他銀行也滿足不了存款人的提款要求。為了終結瘋狂的擠兌潮,大名鼎鼎的金融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 Morgan)聯合其他多名大金融家拿出自己的錢投入銀行系統之中。(I.E. 1907年恐慌(Panic of 1907)直接導因於 Butte, Montana當時最大的United Copper Company銅礦股票炒作崩盤的結果;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也投資建造新型系列郵輪的第一艘就是赫赫有名鐵達尼號郵輪(RMS Titanic))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s headquarters

不過,像銀行這樣擁有長期資產短期負債的機構,總是面臨流動性匱乏、易遭擠兌的風險。而且,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恐慌時,沒有摩根這樣的人士出來力挽狂瀾,那又該怎麼辦呢?為了應付這種恐慌,美國國會祭出終極武器,呼籲設立一個機構貸款者,幫助那些暫時手頭拮據但仍然有償付能力的銀行渡過難關;在這之前,英國記者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提出了他那個著名的建議:危機期間,應該由中央銀行來以高利率大量放貸,前提是有良好的抵押品。因此,《聯邦儲備法》這部新法案為“創設旨在提供彈性貨幣、開闢商業票據的再貼現途徑、對美國國內銀行業實施更有效監管以及其他目的的聯邦儲備銀行做好了準備。” (I.E. 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曾任The Economist的主編,1867年出版了英國憲法(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堅持人民主權民主"會對政府存在的目的造成嚴重後果")
五十年後,國會給出了“其他目的”的解釋。《1977年美聯儲改革法(Federal Reserve Reform Act of 1977)賦予美聯儲一大重任,即促進就業、生產力的最大化,並保持物價穩定。這一變革反映出世人思維方式的時代性轉變:隨著凱恩斯主義(Keynesian)所倡導的財政政策日漸失寵,有一種觀點逐漸流行開來,即貨幣政策能左右經濟生產力、從而令國內生產總值(GDP)趨穩(I.E. 二十世紀六零年代美國陷於越戰的困境,國內經濟呈現出所謂”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凱恩斯主義所提出的各種方案都是一籌莫展,隨後就產生” 貨幣學派( Monetarism) 新的經濟主張,由柴契爾夫人雷根起一直到今日,都是主流!! 1977年美聯儲改革法》使得1913年建立的美聯儲發生了”質變!!)
在美聯儲“拯救世界”重擔的問題上,歷屆美聯儲主席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

1951-1970年間的聯儲掌門人威廉•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說,美聯儲的職責就是“在宴會開始時馬上拿走酒杯”,換句話說,在資產泡沫跡象才露尖尖角時就立即啟動加息。

1979-1987年擔任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所經歷的焦頭爛額恰恰體現出了其正確性——如果放任狂歡失控,第二天要打掃的將是一個何其淩亂的“戰場”。為馴服高達兩位數的通脹怪獸,沃爾克不得不動用兩位數的加息武器(I.E. 要在2015年實施的“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就是保羅•沃爾克極力推動的;七零年代全球高達兩位數的利率,這就是台灣便宜行事所訂定軍公教退休金領18%利息補助的時代背景。)
然而,你能區分經濟泡沫和經濟奇蹟嗎1987-2006年間執掌聯儲的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就不這麼想。在格林斯潘看來,美聯儲所能做的,就是在宴會結束後拿出拖把,乖乖打掃狂歡之後的淩亂戰場;也就是在通貨膨脹全面爆發後,再動用貨幣政策工具善後。在他的任期內美聯儲幾乎不曾出手管控資產價格、打壓泡沫,而是在泡沫破裂後大手筆地注入流動性,從而引發了下一輪泡沫。(I.E.雖然2013年獲得諾爾經濟學獎的耶魯大學教授羅勃·詹姆士·(Robert Shiller)2000年以艾倫•格林斯潘在九零年代將發生網際網路泡沫(the Dot-com bubble)時提出的名言  Irrational Exuberance為書名出書提出警告,但是,人性的貪婪在欠缺法規實施他律時,不走入絕路是不會回頭----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成為必然!!)
格林斯潘的繼任者貝南克(Ben Bernanke)也支持這一做法,他在2002年向全國企業經濟學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發表講話時表示,在抑制資產泡沫方面,貨幣政策不是有效工具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貝南克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以減輕危機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衝擊。正如白芝浩建議的那樣,美聯儲慷慨放貸,但區別是利率極低,並接受可疑抵押品
僅僅解救金融機構還不夠,美聯儲還被賦予了提振經濟其他部門的厚望。因此在200811月,美聯儲推出了三輪“定量寬鬆”計劃中的首輪,購買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隨後又購買了抵押貸款擔保證券,以壓低長期利率。
流動性氾濫的結果是股市自2009年以來上漲了近一倍而實體經濟卻仍只有2%的增長率(上週美聯儲將每月購債規模削減至750億美元)。這種不正常的局面意味著股市已加入到國債和新興市場行列,成為最新膨脹的泡沫
8
15日,《倫敦電訊報》(London Telegraph)報導,英國零售額出人意料地大增,而美國失業率也降至六年低點。這通常是利好的宏觀經濟消息,但當天包括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法國CAC 40指數在內的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下挫。沉迷於美聯儲低息資金盛宴的市場感到恐懼,擔心一旦美國經濟改善,美聯儲就會撤走大家的酒杯,收縮定量寬鬆政策。
一天後,美國公佈了遠弱於預期的消費者信心調查,股市卻大漲。市場的驅動力應該是對公司盈利能力的預期,而非央行政策帶來的投機收益。而目前經濟似乎出現了這樣的狀況:金融市場利益與經濟其他部門的利益背道而馳
上週美聯儲稍稍縮減了寬鬆措施:小幅下調每月購債規模,但不再堅持當失業率降至6.5%時調高利率的承諾,且實際上沒有終止定量寬鬆政策。市場歡欣鼓舞。
不管怎樣,貝南克讓這場盛宴持續了下去,奉行比美聯儲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如何退出如此大規模的寬鬆措施而又不令市場產生動盪的難題最終將落到他的繼任者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的身上。但眼下,美聯儲給了所有人又一杯美酒,來慶祝其百歲誕辰。

(Phelan是英國研究機構Cobden Centre的一名研究員)

free counters
Free counters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1015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