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支筆的揀選,一世代的呼召丨莫非
2024/07/09 10:11:27瀏覽654|回應0|推薦4

文字的呼召能帶人進入永恆,也會帶人涉入人世。面對文字事奉中遇到的三個問題,莫非老師用自己的經歷給出了答案。

文字事奉不知道如何開始?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雲端講壇《文字事奉/文字社群系列》課程。

原本尋求祭台,是為對永恆天命的一個渴望。卻不知這正如信仰,尋找就尋見,叩門就開門。雖然尋見和開門,來得總是有點讓人猝不及防。

經歷多年來的疑問和探問,終於徹底明白當初的蒙召,在踩入門檻,入座之後,就在靜觀一場美麗宣示的呈現。

多年來,我以文字走進永恆,也以文字涉入人世。書桌,成為我獻祭的地方。面對沉默的後山,聆聽清亮的鷹嘯,我彷彿化身為神的一支纖纖細筆,款款情深地書寫不朽,細細溫柔地描繪人生。

艾略特的詩說:

因為我知道時是時,

空是空,

所有真實意義均限於一定時空。

Because I know that time is always time

And place is always and only place

And what is actual is actual only for one time

And only for one place

在書寫中,我卻深深體會出一種和艾略特的詩對立的意義。時間不再只是時間,空間不只是空間,所有文字都跨越時空,傳遞關於神的各種真實意義。

創作,是一種何等屬靈的經歷!

下筆,即永恆。


在文字事奉一開始蒙召時,面對最大的問題是:為何是我?

因為素無文采,至少從無外人印證、回應過。小學時,老師對我作文最常有的評語是「真會寫」,但指的是同樣的題目,我寫得總比別人說來話長。但卻沒有說我寫得好,也沒被貼過板報、得過獎。在同學中,我只是個不起眼的作文交卷者。

大些時,又缺少人文學科系的訓練。出於對自我與前景的模糊,所學科系全是跟著社會軌道走。人說會計好覓職,大學就學了會計。畢業後,一下就遇到自己的瓶頸,好像穿了別人的鞋子,處處喊痛。又有人說學電腦的較有出路。於是,研究所便又學了電腦。再加上生活在異鄉,文化語言全斷層,思想原本就未曾被豎立,所念所學也沒有機會在思考方面受訓練。

一個生活在文化邊緣,沒有筆,沒有思考訓練,沒有可以熟練駕馭的中文語言,又沒有太多寫作經驗(零星寫過日記和投稿,不成為所謂的寫作經驗)。這樣一個人,卻有了一個來自神的真實呼召,要從事文字事奉。

自然,我的反應就像摩西,多次在神面前問:「我是什麼人?竟能......?」

被呼召去作的事,和自己的能力與專業訓練,顯然有一個大懸差。放在誰的生命裡,都會是一股巨大的張力。

但是,呼召在心裡燃燒的熾熱卻如許真實。文字事奉有如「雅各天梯」,許多人藉此上去下來的異象,也常在眼前栩栩如生。最奇怪的是,辭去電腦系統工程師的工作後,走上沒啥概念與經驗的創作路,雖然面對的前景完全黑暗,內心卻自此像點燃一把火炬,全是光亮,而且愈燒愈旺。

那是一種激情,讓人義無反顧,此生無悔。也是一種天命,從二十四年前到現在,從裡到外,都了然自己一直處於一個「正確」的位置,作該作的事。更是一種託付,發現文字在信仰裡能承載的深度、廣度和豐富,無可比擬。

一條憑信心走上的路,就如此讓許多驚嘆號取代了問號。

回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以為一個人被揀選去作一件事,必須先得有一道讓人可以參考的生命軌跡,像自傳或簡歷,擁有所有的條件和資格。卻未料自己一路反其道而行,雖有諸般不配與匱乏,卻不可否認,所有重要的生命軌跡是在蒙召後,才從虛線一點點走成實線。

因而在寫作上,常覺得自己像孫猴子,是石頭裡蹦出來的怪胎。又覺自己像金庸小說裡的楊過,武功上非大戶人家出身,東學幾招,西學幾式;寫作上見招出招,不成章法,倒也次次過了關。

最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想為自己生命尋覓一個可以燒得輝煌的祭台,卻居然走上一條風雨如晦,充滿掙扎和歎息,「在軟弱上顯得完全」的小路。過程中,無數次感覺自己一無所有,只有呼召,毫無能力,只有順服。是呼召和順服,定義了我的人生,也豐富了我的生命。而且,往天下眺望的眼神愈來愈沒有疆界。對神國裡的許多不可或缺,會盼望自己的文字可以處處落地生根。

進入文字事奉的第二個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怎麼寫?

中國人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顯然不是我的路數。既無文采又無學識,下筆絕無一瀉千里的經驗,只有一跛一跛的窘迫體會。自己都覺得是個笑話,但是神卻揀選了我,且不放棄我。這讓我很有「知遇之恩」的感念,每次想到,就力圖自己能配得上蒙召的份。

於是不論讀寫,都開始以「土法煉鋼」的態度,努力地自修學習。讀不懂,就重複讀。寫不好,就一遍遍地寫。也去美國加大洛杉磯分校選些寫作課,或去各類美國作家大會取經,或參加文學獎來砥礪自己磨筆。

像讀聖經一樣,盡量操練所讀於所寫之中,也和神祈求悟性和記性。因為走上這條路已過了意氣風發的年齡,還和神求讓我活到九十歲,那就可以在文字中從容地琢磨。

那時年輕,不知人老可以失智或者困於病痛,活到老不見得可以寫到老。只是認為別人寫作靠才華,我寫作則可憑跑馬拉松的意志,不到終點,誰知道誰會真正地贏?

一股傻勁,專一地只跑一個目標,吾心天可憐見。感謝神,還有一點學習的能力,漸漸地,得獎和出書成為觸手可及的目標。

然而開始時,真是誰都可以對我的文章說三道四,像初學講道者,所有會眾都是「老師」,那是學習謙卑的經驗。雖然每次被批評都會痛,像自己的孩子被人挑鼻嫌眼,總想護著辯駁兩下。但是人總要對得起自己的痛,在情緒沉澱後,便仿馬利亞把各樣批評放在心裡,反覆思想,總要為自己的文字找出一條生路。

多年下來,就像魯迅說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許多「老師」在我的文字上,居然就幫我踐踏出一條路來,我為這些「老師」一一感恩。

2003年在美國德州,受邀和張錯、張讓、章緣幾位北美作家同台做文學講座。那時心中無限感慨,自1988年領受呼召到真正和這些文學作家平起平坐,我竟走了十五年!為何在神國裡我有文字抱負,神給的文字恩賜,卻不如這些沒有信仰又沒有文字事奉負擔的作家?天理何在?

回首自己投稿、退稿、琢磨寫作技巧的一大段磨難,所為何來?終於瞭解神量給每個人的地界不同。我的十五年文字彎曲路,就是我的「地界」。我的「地界」,就建立於自己的寫作困境經驗上,因此可以回首鼓勵和我一樣,對文字有負擔,卻無從下筆的基督徒。

原來神選召我做文字事奉的旨意,不只是要我成為一位作者,還要我成為一名文字老師。把自己多年來摸索如何把信仰揉入生活的土壤,如何讓承載信仰的文字不那麼沉重,反而如有翅膀般輕盈,飛傳出去。這成為了我第二個十年的主要文字服事,教導文字課,訓練文字工人。

人說寫作是一門「不能教,只能學」的藝術。對此我基本上同意,但是一些寫作技巧和寫作基礎還是可以傳遞奠立的。尤其西方,凡事都可以成為一門有步驟可循的科學,從所出版各類五花八門的寫作書籍便可見一斑。至於日後寫作境界的發展,則要靠個人的學養建立和習作努力,這就是所謂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於是,建立在自己親身學習的寫作經歷之上,開發出一連串寫作課程。多年來在主裡磨筆的心得就是:如果我可以,很多人都可以!恩賜是因為服事的需要而存在,只要有心,甚至也有文字事奉的呼召,恩賜的建立只是遲早的事。第二個十年中,我的角色就是幫助學生學習如何把信仰自然地融進文字中,再用各樣有創意的方式來表達信仰。

十年來,陪著學生寫作、投稿,到保送上壘,學生作品的發表與得獎時間都比我早。對「他必興旺,我必衰微」漸有領悟,知道陪他們一段,比自己創作,更是來自神的託付。人要安分,我的「份」便是在曠野裡呼喊,尋求更多可以為神得著的好筆。

多年來所發展出來的文字課程,和所傳遞的文字事奉異象及服事態度,部分被收錄在《創作,一種屬靈的經歷》一書中。

說創作,是一種屬靈的經歷,就是因為知道創作必須起於神,透過聖靈,最後的成果也是獻給神。因此除了文字技巧的傳遞,對學生生命的牧養,我也極為看重。和所有服事一樣,工人必須得先於工作,作者的生命也絕對重於作品。因此,在帶領學生上,我又成為一名文字牧者,要求學生好好凝視自己的生命,把信仰活透。

也因此,許多關於基督徒文人靈命造就牧養的話語,用「莫非書簡」的形式一一往天下送出。雖然每次下筆心中都只有一人,即那被神揀選的下一位可能的基督徒作者,但是寫出來的氣勢,卻被人笑像在對全天下喊話,那真是曠野中的呼喊呵!

現「莫非書簡」被收錄在《在永世裡拋擲一個身影》一書。雖然沒有聖經經文串聯,但是在我心中,卻盼望這本書是基督徒文人的一本靈修書。在文字生命的各個角度裡,有些靈裡的叮嚀和祝福。

進入文字事奉第三個最常問的問題,就是:你在哪裡?

在進入文字服事的第三個十年,神帶領我和蘇文安牧師,以及洛城的一群同工,在2008年成立了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在華人教會界,這是第一家以文字培訓為主的機構,因此取名「創世紀」。

從一名作者,文字老師,文字牧者,到帶領創文在整個神國文字事奉上推廣,可以想見,文字視野也從一篇文章,一堂課,到整個神國的文字需要......在不斷地被擴大與拓深。

三年來,我開始從神那裡領受許多要傳遞的文字異象、思考和洞察,於是積極開始進行一連串文字事奉系列書寫。這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過程,前二十年所沒有的文字異象,現在源源不絕地湧現奔流。我被迫成為一支快手筆,也必須是支快手筆,來承接天上紛紛降下的文字嗎哪。

其實這方面,我絕對不是開創的一位。已有一些文字前輩零星出版一生的文字心得,或總體概論文字事奉和基督教文學方面的書。但顯然,還有很大可以開發的空間。既然身為文字牧者兼文字事奉推廣者,我能作的,就是把許多人思考過或正在思考的文字和文化異象,賦予一些語言,呈現一系列的文字事奉著述。

一方面從縱向整體歷史來談,為何文學藝術在基督教信仰裡缺席如此之久?美,是何時被教會放逐出去成為了浪子?另一方面也包括橫向來看當代,若要在基督教信仰裡迎回這「美的浪子」,又會面臨什麼神學或教會的阻力?精彩的信仰故事要如何說?在神裡的藝術家性格又要如何塑立?這一系列寫作,被收進《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一書。

正如創文的成立,是少數很有針對性的服事機構之一,這一系列書寫,也是專注在文字事奉的方方面面探討。系列書的主要讀者對象雖然是基督徒作者,但所有對文字或文化有負擔的基督徒,甚至屬靈領袖,也都是本書系所書寫的對象。讀者群不只包括台灣、北美,更包括大陸。也許不算是大眾讀物,卻是文字事奉領域裡的一個慎重傳承。盼望這幾本書能成為一脈青山,為文字事奉在21世紀華人教會裡重新置放。

因為是從神來的領受,也是自我摸索的心得,盼望屬靈牧者與基督徒文字同好能指正或印證。

所以,你,在哪裡呢?那也同樣有來自神的文字領受,和我有著共同的文字語言,讀了這些文字可以和我迴蕩唱和的你,在哪裡呢?

我深信創作也許是在孤獨中完成,但是文字事奉大業卻需要許多人前仆後繼一起來努力。這是我在文字長河裡遞出的小小一棒,卻是我一生深情的投入。帶著羞怯與歡喜,邀請你和我一起提筆,書寫天上地下神國的美,人世的痛,和一種讓人願意以身相許的愛。

也覺得時候到了,時代正醞釀著偉大,以及一些構成偉大的條件。我們怎可缺席?禱告神能用各樣方式,把這幾本小書送到你的手裡。也禱告創文的使命,可以挑旺你,讓你的靈魂產生悸動,願意一起接受挑戰。讓我們一起:

在時代裡攜手,

於時間裡傳承,

推動文字事奉,

創寫新的世紀!

-END-

作者簡介

莫非 /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

馬里蘭州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碩士。專職文字事奉。於2008年與蘇文安老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79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