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字事奉見證系列1】尋找生命祭壇丨莫非
2023/09/18 11:33:13瀏覽786|回應0|推薦2

人生有許多選擇,有些選擇決定了生命方向,且需要整個生命為之獻上。你尋找到自己的「生命祭壇」了嗎?

信仰跨時空,文字無國界。如何呈現優美的信仰文學?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RC01《21世紀創作者的挑戰課》。

小時候,我是一個生活在夢裡的女孩,只會跟著社會劃好的軌道走,唯一的「大志」,就是把自己嫁掉。很奇怪,這個志向說實在不怎麼大,卻為何還那麼難成?

經過一些坎坷,最後,「有志者,事竟成」,我終於把自己嫁掉了。

高中時學校要分科組,我也是盲目跟隨潮流走,什麼好找工作便學什麼。高中畢業後,隨父親公職來美,面臨大學選科,有位阿姨便建議:「女孩嘛,不是學護理,就是學會計。」這個選擇對我來說也不難,因為怕血,便選擇了會計系。

四年後畢業,在華府一家銀行做會計經理。一年下來,發現那種跟著時間趕報表的日子很讓人疲累;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糾紛和種種複雜,也非我能應付,便籌思改行。又有人獻計,說:「在美國,中國人不是學會計就是學電腦。」結果,不善獨立思考的我便轉行學了電腦。

畢業後,我順理成章地在美國南加州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 Company),找了一份系統工程師的工作。那時候,休斯飛機公司是兩人一間辦公室。每天下班時,便會關掉桌上檯燈,和同事彼此互道:See you tomorrow!(明天見)

有一天,在扭那盞燈準備道別時,忽然有個想法驀地冒進:是否,我會每天在同一間辦公室、同一張辦公桌上,關掉同一盞燈,和同事說「See you tomorrow!」一直說到65歲美國退休年齡?

這一下,忽然望盡自己這一生的地平線,觸目驚心。因為,至今我好似還沒有真正為自己的生涯好好思考過,也沒真正做過什麼決定。我只是跟著社會的軌道走,畢業、找工作、結婚,那麼下一步呢?就這樣走到65歲?

也就在那一刻的醒悟裡,我的中年危機開始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前半生,只知跟從社會大多數人走過的軌道走;現在因著危機,方開始追求所謂的生命方向,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追尋中,不禁思考:什麼樣的人會讓我羡慕呢?

尋尋覓覓,發現我羨慕並想要成為之人,是那種篤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事的人。就像小說人物,對渴望去做之事,一生會為之生,也會為之死......多年後,便成為那個領域的權威。而非像我過去,總是人云亦云,轉行又轉行,走過大半生還走得不成章法。

於是,我便開始積極尋求自己的「生命祭壇」。

另一方面,在結婚前夕,對即將踏上紅毯、結束單身生活,內心中忽然感慨萬千,思緒澎湃,不吐不快,便仿台灣作家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寫下《也談步上紅毯》一文(此篇算是我《紅毯兩端》一書的前身)。寫完後,即投當時團契的一份小刊物《心園》。未料,竟引來不少單身的回應。

當時《心園》刊物的主編是馬睿欣姊妹,才十七歲,卻有著不凡的生命視野。她寫了一封長信和我交流,在信中,向我揭露一個從未聽過的觀念——文字事奉,把抒發感情的寫作,提升了一層嚴肅的意義。

在信中,她談到文學在文化層面滲透的深度、廣度,與跨越時空的特性;並提到若能把寫作當作一項「事奉」,或一個使命,為異象而寫,那麼,所帶來的改變心靈和傳遞福音的影響將會多麼深遠!如此種種,觸動我開始探索何為「文字事奉」。

到底年輕血性,當即我大受感動,便大著膽又寫了一篇,投給北美一個較大的基督教刊物《使者》,結果卻被退稿了!

那時的主編是後來開創海外校園機構的蘇文峰牧師。他不但退我稿,還很幽默地附上一張報名表,是即將在洛城開辦的華神延伸制寫作課的報名表,並手寫一句:「還是受點訓練會比較好!」

生平第一次吧,我被退稿退得很高興,因為並未完全讓我絕望,反而為我指出一條生路。

於是,乖乖報名去上寫作班。在寫作班上,文學視野一下被開啟,加上蘇文峰牧師特有的幽默生動的教學方式,使我每晚都帶著期盼出門去上課。課間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下課更是帶著靈裡飽足感而歸。

蘇文峰牧師上課有個習慣,就是每次開始時都會先做一個靈修分享。我現在教課也沿襲這個傳統。因為知道這一小部分的分享,有時會比課程內容更能影響一個人的生命選擇。因為,我自己就是從蘇牧師的一次課前靈修分享中,找到了苦心尋求的生命祭壇。

那一次蘇文峰牧師分享文字事奉的道路。 他說:

「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傳福音的本分。在不停地操練本分後,神會賜下事奉上所需要的恩賜;在恩賜上再不斷地操練,到了一個地步,便需要選擇專一一項來著重。再做到一個程度,便可走上全時間的事奉。」

那次分享讓我一下豁然開朗。過去,以為寫作要靠才華,是屬於少數文采飛揚人的專利。從未想過若把寫作當作一項事奉,便可憑操練進行,並向神求恩賜。若仔細思考「恩賜」的產生,其實純是為服事上的需要。這和天生的才能與才氣,有時可以重疊,卻不必等同。

當晚回家後,我心裡像燃燒著一把火,興奮地和先生說了一夜。感覺上,我好像看到雅各那一道天梯,有許多人在那上去下來——那天梯就是「文字事奉」。我說了一晚,興奮得睡不著,那也可說是我「文字事奉」的呼召了。

那晚在課堂中,蘇牧師和我們分享靈修後,又說若有負擔,可以課後找他進一步談。結果全班有四十多人吧,僅自己一人興衝衝去找蘇牧師談。那時他建議我先進神學院,選點課程,接受些裝備。我自然照辦,因為所屬教會從主任牧師到神學生都是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師生,我很自然地就申請進入並選修課程。

初時只是一腔熱血,覺得可以在這方面嘗試操練,讀讀看,寫寫看。卻未料,進神學院後,不斷思考如何整合自己的生命,好發出最大的光熱,便發現這條路需要全時間奉獻,全力以赴地服事神,才能摸索出一點門路。而文字事奉,也正是我嚮往的生命祭壇,便在入神學院後一年,辭去工作,開始全時間在這方面學習事奉。

後來讀到《行在水面上》一書,裡面提到,呼召就是恩賜加上熱情加上深層的喜悅。果然如此。自1988年奉獻至今,一直在反覆驗證這個呼召的公式,恩賜在慢慢加添,熱情和深層的喜悅從未減少,且至今無悔。

(本文選自《創作,一種屬靈的經歷》,宇宙光出版社)

-END-

作者簡介

莫非 /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

馬里蘭州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碩士。專職文字事奉。於2008年與蘇文安老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987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