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狂犬魅影」——《犬之力》觀後感丨語聆(附音頻)
2022/07/21 10:51:55瀏覽631|回應0|推薦2

電影《犬之力》講述父權社會裡有關威權、性向與身份認同的故事。生活中,生發於人內心的邪惡力量可能無處不在。誰能夠救我們寶貴的生命脫離犬類呢?

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脫離犬類。——詩篇22:20

紐西蘭導演簡·坎皮恩(Jane Campion)睽違多年後的西部驚悚片《犬之力》(The Power of the Dog),改編自1967年湯瑪斯·薩維奇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蒙大拿荒野牧場上,一個父權社會底下有關威權、性向與身份認同的故事。

電影名字取自聖經詩篇「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脫離犬類」。這裡的「犬類」意指邪惡的力量。

長年壓抑性向

片中男主角菲爾的牛仔角色,表面上集所有男子氣概於一身,但長年壓抑自己的性向及對自我認同的扭曲價值,使他的存在成為黑暗邪惡的象徵,無論是弟弟喬治、弟媳蘿絲或者後來與他產生曖昧情愫的少年彼得,生活中都因著他的出現隨時感覺要被吞噬或被消滅。

由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菲爾曾在耶魯受教育,卻是一個全身沾滿污泥、孤僻、狂野、陽剛的牛仔。他和由傑西·普萊蒙飾演的弟弟喬治共同接手父母的農場生意,兩人在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州草原養牛。

有別於菲爾的傲人之氣,負責對外洽談生意的喬治是個溫文儒雅的紳士;在成長過程中,受盡哥哥的揶揄與羞辱,是一個孤獨的人,但始終保持悲憫與良善的性情。

人性幽微令人反思

喬治與菲爾的平淡生活由於旅店女主人寡婦蘿絲(克斯汀·鄧斯特飾演)和少年兒子的出現,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蘿絲有一個外貌纖細、性格陰柔的兒子彼得,他是醫學院的學生,為了研究不惜解剖可愛小兔子而面不改色。處處表現強悍的菲爾,看見心思縝密的彼得不受外界影響,安靜大膽活出個人特質,這激發他內心無法宣洩的情緒。

菲爾從起初對彼得極盡羞辱欺壓之能事,到逐漸放下心防,後來收他為徒,試圖説明他建立在陽剛的西部社會中自我生存的能力。菲爾身上的邪惡力量正慢慢消逝之際,導演卻設計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結局,讓觀眾對人性的幽微與複雜有許多反思的空間。

彼得的母親蘿絲的第一任丈夫自殺去世,留下她與兒子相依為命,以經營一家小酒館為生。她從未企圖改變兒子性情上的柔弱敏感,自始至終以愛支持鼓勵他。後來她嫁進喬治家,菲爾對她的冷暴力與公開對彼得的霸凌,使得她漸漸失去自信,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而選擇天天以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現實。

《犬之力》劇照

擅長女性議題

影片中第五個重要人物是從未現身的野馬亨利(Uncle Bronco),是他教導了菲爾何謂陽剛男子氣概的牛仔,也是他在一次近距離的肉體接觸中,讓菲爾意識到自己的性向與脆弱,而選擇隱瞞這個秘密,隱晦地過一生,直到他遇見彼得。

擅長處理女性議題的簡·坎皮恩,作品中的人物總是被自身壓抑的慾望所驅動。《鋼琴課》中的艾達,《In the Cut》中的芬蘭妮,到改編自亨利·詹姆斯小說《貴婦畫像》中的伊莎貝拉·阿切爾,這些脆弱又勇敢的女性面對自身的困境時,總能發揮一股神奇的力量,實現自我的慾望。

《犬之力》裡蘿絲的出現在菲爾眼中,是對威權社會秩序的一股威脅。柔弱的蘿絲雖無力抵抗大環境,被逼得節節敗退,但是卻被她具有「女性」溫順特質的兒子彼得,冷靜地一步步反敗為勝。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犬之力》劇照

以溫柔得勝

影片裡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是,當菲爾發現彼得與他一樣,能夠「看見」遠處山上一隻正在狂嘯的犬隻影子時,似乎觸動了他內心柔軟的一面,而卸下心防。

外表純真善良的彼得,為了保護母親,最後用極其冷血的方式,用牛皮繩上的炭疽桿菌毒害菲爾,消滅了「邪惡的力量」;但是狠心下此毒手的他,從一名被害者最後轉為加害者,也成為那股邪惡的力量,讓人省思人性中是否有絕對的善與惡?

一隻無形的狂犬,像魅影般困擾著每一個靈魂。每個人的傷口都被一層薄薄的皮膚包裹著,直到傷疤和疾病赤裸裸地呈現出來,更讓人看到整個建立在父權體系下,有關權力的扭曲價值觀與文化。

《犬之力》劇照

安靜之愛

生活中的狂犬魅影可能無處不在。出身於演藝世家的導演簡·坎皮恩坦承,小時候做舞台導演的父親與做演員的母親因忙於事業,雇請一位保姆來照顧她和妹妹。那位保姆曾經用馬鞭抽打虐待她們姐妹,而且威脅她們不準對父母透露半句話,使得她們天天都活在恐懼的陰影之下,直到住在家中的保姆去世為止。

這段兒時受虐的成長經驗,為簡·坎皮恩日後的創作注入豐厚的養分,使她特別關注人性中的恐懼、脆弱,暴力、對權力的迷戀以及對威權力量所產生的脆弱感。但同時她也發現,溫柔、恩慈、憐恤、鼓勵與道德支援的力量不容小覷,比如《犬之力》故事中彼得對母親的保護,喬治對蘿絲安靜的欣賞與愛,都是幫助蘿絲抵抗「狂犬」嫉妒、仇恨與殘忍的重要力量。

簡·坎皮恩的《犬之力》讓我想起幾年前在讀書會讀到的一本普立茲獲獎小說《生活是頭安靜的獸》(Olive Kitteridge)。

獸性大發之時

小說家伊莉莎白·斯特勞特以美國緬因小鎮為軸心,創作出13個短篇故事。在她的筆下生活這頭「獸」大多時候是安靜的,平時看起來無害,但往往在不經意的時刻裡,獸性大發,咬人傷人。它出現在愛情、親情、死亡、憂鬱症、躁鬱症、厭食症、外遇及婚姻等各種場景中,讓人備受威脅,而感到巨大的恐懼及孤寂,不得不立刻採取因應措施。

人若無法為自己的靈魂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埋藏在心海深處的慾望有可能不斷浮出海面,成為那隻狂犬或野獸,向我們大聲咆哮。

如同西元60年一位名叫彼得的聖徒所形容的,如果不謹守、警醒,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巡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有智慧地度日,保守自己的心,不被吞食或侵略,相信那在你裡面的比世界更大,才是真正的馴獸之道!

「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脫離犬類。」在永恆的舞台上,除了創造宇宙天地的主,誰能夠救我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們寶貴的生命脫離犬類呢?

本文最初刊載於《臺灣醒報》

-END-

作者簡介

語聆

創文公關同工,前新聞主播/記者。目前為《真愛家庭》雜誌、《神國》雜誌採訪及撰寫文章。

圖書推薦

《書蟲落網有出路》

莫非、馬睿欣、譙進 著

從讀經、讀書

到用屬靈眼光

閱讀萬事。

本書探討

現代基督徒

如何透過閱讀,

在思想和生命上,

學習做大人。

購買資訊:

台灣:道聲出版

https://www.taosheng.com.tw/search?q=%E6%9B%B8%E8%9F%B2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587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