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新拾筆,決不放下丨吳迦勒
2022/03/24 16:04:01瀏覽582|回應0|推薦1

18年間,作者用文字描繪一個有信仰公職者的自畫像,即使寫作路上最多的感受是失望,但他的文字負擔從未消失,那起初的呼召一直激勵著作者前進。

重新拾筆已有18個年頭了,驀然回頭,那個因作文被老師當範文而自豪的少年,終於走進了夢想的殿堂。

讀小學時我很自卑,自卑來自貧窮的家境和矮小體弱的自我形象。開學繳費是最讓我難為情的事,因為我必須向學校提出減免申請,這讓我覺得低人一等。然而我也有幸福時刻,那就是拿到成績單時;而高光時刻,則是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讀我的作文時,儘管美妙的感覺只有短短幾分鐘。

有一次,老師讀完我的看圖作文《這幅畫多美啊》說:「你這篇文章可以拿到日報投稿了。報社在公園路,離父親工廠很近,我有一個同學的老爸就在裡面工作。每次經過那裡,看到報刊欄上貼著的浙南日報(溫州日報前身),從來不敢想像自己的文章會出現在上面。老師這句話激勵了我,讓我一下子有了夢想。從此,上帝把一顆種子埋進我的心田,只等時機成熟,發芽展葉。

升初中後,我的成績一直在中上游徘徊,語文的優勢蕩然無存,印象中從沒寫過一篇拿得出手的作文。直到初三發力,我才考上中專,但作文寫得平淡無奇。進入中專後,我們只學了一年文化課,在語文和作文上基本沒什麼收穫。學校雖有文學社,但我沒參加;睡我對鋪的同學加入了,後來官運亨通,我認為那三年文學社的練筆功不可沒。

工作了十幾年,我也只有兩塊豆腐乾見報,戰果可以忽略不計。少年時的夢想之筆丟在角落裡,落滿了灰塵,我卻一點也不覺得可惜。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教會殷勤服事,但從沒想過在文字事奉上發揮自己的作用。除了寫些聖誕劇,編了一本《麥子》(名僕小傳),幾乎沒做過文字事工。我像那個把銀子埋在地裡的僕人,將上帝早年給我的寫作愛好和能力束之高閣。

可上帝沒有忘記他對我的計劃,他藉著徵文挑起我寫作的心思。2004年8月,我寫了一篇回憶小學班主任的文章,參加溫州日報舉辦的教師節徵文。那次我非常重視,改了好幾遍,直到滿意才投過去,最後得了一個優勝獎。

初戰告捷,我一發不可收,不斷投稿,屢屢獲獎,成了一個拿獎專業戶。尤其是2009-2016年,連續八年參加市裡科普徵文比賽,獲得一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2010年那篇雖沒獲獎,卻獲得「甬台溫最美鄉村行」活動中的「我的低碳生活徵文」一等獎。現在,我的書櫥上擺著一摞榮譽證書,每每看到這些紅辣辣的證書,我就暗下決心,將參加徵文比賽進行到底!

我開始寫作是因為自考專科讀的「文秘」專業中有一門寫作課,這門課讓我重新做起了文學夢;後來自考本科讀的是「漢語言文學」,讀了很多文學作品,自然受到薰陶和感染,也想試試自己這支筆。

後來看到一位低我幾屆的中專校友成為溫州青年作家五虎將之一,想到自己浪費了這麼多寶貴光陰,我決心奮起直追。於是開始寫博客,參與編輯教會雜誌,寫信仰題材中長篇小說。

我從20歲開始參與講道,從35歲開始寫屬靈文章,講道和寫作這兩種服事,在屬靈方面的價值哪個更大,我深有體會。文字不受時空限制,特別在網路時代,影響更是無遠弗屆。我們怎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呢?當我看到這個屬靈「商機」後,就卯足勁地寫,把電腦當成另一個麥克風。

曾參與一主內雜誌的服事,是上帝給我的文字事奉機會;六年後雜誌被迫停刊,我又做了兩年公眾號,以慕道友為讀者群。八年多的服事讓我的文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009年5月8日,我寫了一篇博文《十年磨一劍》,裡面引用了一個著名理論:天才也必須耗費至少十年光陰來學習他們的特殊技能,大腦需要花費10000小時來吸收知識、技巧、經驗,以達到真正精通的程度。當時我給自己估算了一下,大約已寫了一千小時,還要完成剩餘的十分之九。三天後我開始寫長篇小說《三十年來》,五個月寫出24萬字,並於2011年出版,全部免費送人,作為傳福音的工具。

在這個長篇小說的後記裡我寫道:

這是一部紀實體小說。寫這部小說是我的夙願,一直想和人分享信仰,但總覺得無從下手。今年5月終於下了決心,收集整理資料,於母親節後開工,9月4日完工,且一邊寫一邊在網上發,這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嘗試……

基督信仰是講經歷的,基督徒一生中會有很多奇妙的經歷,本書就是許多基督徒經歷的集錦,而我這次寫作也是一次奇妙的經歷。如果它讓你看了,覺得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不一樣,能有所感動,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2016年我又寫了一個長篇小說《致我們無悔的青春》,寫的是自己青春期的經歷,落筆後一直想能出版,不知這個心願何時才能實現。

那時,我覺得自己的寫作到了瓶頸,所以2017年我開始參加網上讀書寫作課,在張鶴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寫小說,堅持了近兩年時間,可惜中途退出了。如果能一直堅持下來,我相信現在的我一定會寫得更好。

2019年我加入了區作協,第二年,我的第二本書《回首來路》出版了。這本書是歷年發表的文章、博文和兩年工作手記的合集,是一個有信仰公職者的自畫像,希望可以再次為主發光。

從2017年農曆年開始,我在微信朋友圈發工作手記,《禁毒辦的故事》、《倒計時》...... 四年來每天一篇,雷打不動(只有2018年是斷斷續續地寫),將工作、生活、公益中的故事與人分享,有些人成了我忠實的讀者。

我期待那些未信的讀者,在讀了若干年之後,會因為看到一個基督徒的自畫像而認識他所信的上帝。沒有什麼方法比這更容易見證主了,我會一直寫下去。

2019年2月3日,我在工作手記上寫道:寫作對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寫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孤單,容易腰間盤突出、得痔瘡,且絕大多數時候收穫與付出不成正比。幸虧我不是靠寫作養家,否則早就要討飯了。但寫作是我必須做的事,不是可有可無。不管好事還是壞事,我都要把它寫下來,我必須記錄這些歷史,或者挖掘歷史。寫作可保存、還原、啟蒙、分享。 能夠寫作的人,是有福的......

2月16日的手記上寫著:寫作對我來說,是為無告之人發聲。六七年前,我曾在一群人面前說,我是「為這世界黑暗的角落裡那些不曾被安慰的靈魂」而寫,今天我是否偏離這個方向?如果我寫的只是風花雪月無病呻吟,我早日折筆好了。我的寫作,應該是「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

寫作路上最多的感受是失望,不管是寫職場文章還是寫靈性成長文章,不管是投給紙媒還是網媒,常常石沉大海,即使投中,稿費也低得可憐。但我的文字負擔從未消失,我想自己不能出去傳福音,但文章卻能無所不往,所以,我一直沒有擱筆。

看到身邊一支支流浪的筆,我做過「筆筒」俱樂部,但沒有做長。但那起初的呼召一直激勵著我前進,我深信那在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

-END-

作者簡介

吳迦勒

大陸基督徒,帶職傳道人。在職場和公益活動中,以行動見證主。盼能做到知言行合一,所言所寫即所行。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4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229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