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麥能| 時間
2021/10/27 22:33:49瀏覽617|回應0|推薦2

     真正的青春,名字就叫做時間。與時間賽跑,只能走馬看花,潦潦草草;
     不如與時間散步,安步當車,才能細細欣賞。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從小耳熟能詳的詞句,但等到真正能夠了解其中意義,已是走過一段季節。生命是時間的累積,生命有限,時光會逝。凡事皆有時,時刻到了,沒有人能帶走任何時間。

       青春,真正的名字叫時間。

       時間像火,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愛情要經過時間證明,才能承諾真情。所有藝術的型式都要經過時間考驗,才能成為經典。時間像水,船過水無痕。人生若一艘上上下下載乘的浮筏,你我都在時間的河流中游向大海。時間像風,在陣陣吹撫之中,不知不覺,鄉音雖無改,鬢毛卻已衰。

       真正的青春,名字就叫做時間。有人形容自己是在跟時間賽跑,親愛的,請趁早打消如此自不量力的念頭,因為不老的贏家,永遠是時間。與時間賽跑,只能走馬看花,潦潦草草;不如與時間散步,安步當車,才能細細欣賞。

       時間有時發酵如酒,越老越好;有時氧化如鏽,越老越朽。時間因時、因地、因人,各有不同的功效。武俠小說裡的時間單位很特別,像是約莫一柱香的時間。不知作者是否確定,是不是每個地方的香都有經過品管,大小、長短、燃燒時間都一樣?不過,回到現實,每個人對一柱香的定義倒是各有不同。

       S牧師,充滿旺盛的精力與好奇心,對時間的掌握總是非常精準。最難得的是,他與師母每週都有固定在外約會、羅曼蒂克的時間。有時他也會讓我們充當電燈泡,一起到新發現的地方逛逛瞧瞧,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去情調一下」。行程中,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好,時間到,我們走啦!」跟他出門,動作得快;有時候連繫鞋帶都得在車上完成,唯恐跟不上他的速度。

       與L小姐見面那就天壤之別,得有相當的耐性,最好隨身攜份報紙、雜誌好打發時間,因為十之八、九,L會姍姍來遲,可能等你翻完廣告版之後,還不保證她會出現。我想,這兩個人鐵定不能安排在同一部書中出現,否則兩人可能因為拿捏不準彼此的一柱香,而引起江湖糾紛,鬧出人命!

       誰的時間比較多

       有句話說:「上帝是公平的,因為無論老少貧富,每個人的口袋裡,一天都只能裝二十四小時。」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丈夫要在哪裡駐留,就看紅燈籠是掛在哪一房門外。有紅燈籠的女人,就可以得到丈夫整晚的陪伴。紅燈籠,多麼病態的符號,但它多少說明了一個事實:時間是偏心的,唯有受寵者才能得到青睞;而它偏愛誰多,就給誰較多。

       但「誰」又是誰呢?「誰」可以是人物、寵物、事物,喜愛誰,就會多花時間在誰身上。讓我再舉一個頹勢的例子,以前的皇親貴族喜歡整天浸淫在他們所搜集的寶貝中,被人批評為「玩物喪志」;直到我有機會參觀一個古代文房四寶的特展,才開始對這幫人有不同角度的諒解。心想,要是換成我,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好不到哪裡去,因為這些藝品實在容易令人沉淪。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那些師傅工匠,他們是誰?竟能花上三代人的功夫,雕出一顆像牙球?時間可以這樣用,很難讓人看了不著迷,不是嗎?

       現代人最大的無奈就是沒有時間,這個現像很值得深思。日常生活中許多煩人雜事,不是都已經被電器發明取代了嗎?洗衣有洗衣機,洗碗有洗碗機,打掃有吸塵器,接聽有答錄機,榨汁有果汁機,就連打豆漿這種費勁事,都有按鈕即成的豆漿機效勞。這些大量被節省下來的時間都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人還會越來越忙?

       也許,這是一個與環保息息相關的問題。古人製造垃圾的能力與速度遠遠不及現代,所以才能比較有「閒功夫」。就拿尿布來說好了,以前的嬰兒是包布尿布。沒錯,是要辛苦花時間清洗,但可以一用再用;現代嬰兒是用紙尿布,用過之後,需要五百年才能分解。如果二十年才能造就一個好漢,這堆積如山的垃圾,已夠後代子孫忙上好幾輩子。所以,清除垃圾是還原時間的首要工作。生活中堆囤了不少有形無形的垃圾,需要分類,甚至銷毀,才能減少污染,使時間品質回歸純淨。

       最高貴的付出

       有一個實驗比喻:如果時間是各種石頭與細砂,生命是一個空瓶,如何才能最有功效地裝滿它呢?這一定難不倒聰明的你,那就是先放大石頭;再放小石頭,最後再將細砂倒入。但怎樣才能做到智慧的分類,不本末倒置,也不浪費空間,將那一瓶子扎扎實實地裝滿?嗯,這個題目是該花時間好好思想。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物換星移中,時間在永恆裡向我們凝視,而我們彼此也都欠對方一個凝視。歲月走過,如果有人在有限的生命裡,願意花時間,對你好過、疼過、愛過……,那是一份最高貴的付出!凡接受者,都當深深感恩,切切珍惜。

       時間無價,寸金焉能抵及寸光陰。

推薦課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694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