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22 01:55:40瀏覽810|回應0|推薦0 | |
愛的堅持,就是一種受苦 李文斯頓宣教的一生,並不順暢,雖然聲名赫赫,他也有生命中的許多困頓要一一走過。 早在李踏上宣教之旅時,就曾寫下:"我知道所遭遇的壞事與好事總是交錯在一起,使人在狼狽裡仍然有榮耀。....我將來所要面對的,可能都是這種好壞參半的情景。不過,我寧願帶著一顆勇敢的心志,進入高山低谷中,去接受各種困難的考驗,也不願在平靜無事的泥濘中浮沉。" 他所說的"狼狽裡的榮耀",可以說是他在非洲一路的經歷。首當其衝的,就是他的宣教工場,自然和我們很不一樣,我曾形容他的宣教和我們相比是3D的色彩,有鱷魚、犀牛、獅子、湖邊的采采蠅(叮了人畜可以使其沉睡至死)、瘧蚊等自然界的威脅。交通工具則是坐牛車(李曾多次從牛被上摔下),過河還曾翻車。坐小船過鱷魚河,或者靠兩腿,走的常是沼澤或蘆葦林..... 再加上探險途中,常缺水,缺食物,碰到的各地土著不是拿著武器攻擊,就是會下毒等種種危險相迎。但是常常,李都是用善意和愛,來讓這些土著放下武器,為他們提供食物款待。 在進入非洲內陸心臟時,更是各樣危險一波又一波,嚮導失蹤,迷路,缺水而喝下各類飄滿昆蟲、犀牛小便的污濁水....可以說多次絕處逢生。但是他二兒子對他的形容是:"李文斯頓面對各樣困難,能耐心的一點一點去克服,絲毫不轉移自己的目標。....他給我最深刻的印像是,只要他拿起聖經,就不在乎明日所有的難處了。" 這是怎樣一種面對眼前困難的態度?只要拿起聖經,就不在乎明日難處。我們能作到如此平靜安穩麼? 但是,就像所有服事,最大傷害還是來自人言爭辯與攻擊。李文斯頓面對的,是不同的宣教立場爭辯。有人認為應該走救濟路線,提供醫術藥品就可吸引人來教會,要比十字架救恩的傳福音來得有效。但李堅持認為非洲土著是人,不是野獸,有心靈,能分辨善惡,對永生有盼望,能夠明白真理。因此,他不厭其煩地傳講純正真理,而不要土著依賴醫藥救濟。他認為"依賴人的救濟,末了只會敗壞人。"但是他的堅持,使他遭受不少責備,也影響所收到的奉獻。到底,治好多少病人,比數算多少語言不通的土著甚至食人族得救,要容易得多。 想想,他在宣教"前線"冒著生命危險衝鋒陷陣,後勤卻不但不支援,還傳來各種語言中傷。這對士氣與靈裡打擊是嚴苛的,但是,李文斯頓卻寫道:"再多的控告與中傷都不會跟到天國去,上帝會平靜我的歎息,擦乾我的眼淚。"這是一個讓人意外的天國眼光。 一向,基督徒都強調不要在乎這個世界,但多指這個世界的享受或所受的病痛苦難。但卻很少能夠看來自人的攻擊或傷害,也只限於這個世界,無法跟到天國去。上帝自會平靜我們的歎息,擦乾我們的眼淚。這是我們每位元服事的人需要學習的:人言中傷無法跟進天國。 李文斯頓受到的另外一個打擊,是很多宣教士所經歷的,因為環境艱苦,使得妻小生命都受威脅,甚至過世。他在一次沙漠中尋找水源,終於找到水時,小孩很快樂的跳入水中玩耍,卻未料乾季水淺,蚊蟲孳生,傳染病容易流行。不久妻子、孩子都病倒。沒多久,妻子便產下一個女嬰,未幾便夭折了。這對李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次事件,也揭露了李內心身分的一個掙扎。他寫道:"如果要作宣教士,就留在克羅本,不要一直火熱的往北邊走。如果想作探險家,就不要留在村落中傳福音。我的角色到底是什麼?我知道在未知之地探險,比在土著中傳福音會獲得更多名聲。但是真正的未知之地不在地理上的探險,而在尚未得聽福音的人心上。"他又掙扎的寫道:"如果要在政治上幫助土著,應該回到英國去呼籲。一個人如何對抗波爾人?但是離開非洲,我又會掛念土著的信仰了。" "如果我要作一個好父親,就應該經常留在家,既然常常需要外出,起初就不該結婚生子。主啊!也許我的一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望,我也分不清自己到底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就像一個搞不清自己是哪一軍種的士兵。但是,我認識我的總司令。" 身分角色上的掙扎,可能是我們所有服事人的掙扎了。因為服事的角色,常常會和家庭角色衝突。一個人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能作的事,能經營的人際關係有限。身為丈夫、妻子、父親、母親,和傳道服事的生活,是多方面競爭,顧此就必會失彼。服事上的方向,也可能有好幾種選擇,是向左還是向右?可能是我們都要時時面對,到神面前去求的掙扎。但我們也和李一樣,也許搞不清自己的軍種,卻認識我們的總司令。 李在喪女後,再一次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啟程。他寫道:"再度帶著妻子與孩子前往瘟疫流行的內陸,是非常冒險的事,但是對一個與耶穌同行的人而言,人生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冒險。臨行前孩子問我,我們還會活著回來嗎?我的心好痛,我無法確保安全,但是相信上帝會保守、祝福我們,直到我們見祂的日子。" 七年後,因為妻子瑪麗身體不佳,夫妻倆終於分開,妻子帶著孩子留下,李再度上船。再4年,瑪麗忽然病倒離世,李這一生經歷多少危險,看過多少死亡,走過多少患難,卻"像個孩子般的哭倒在妻子的床榻邊"。他寫下:"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打擊,攜走了我的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瑪麗死前曾對李文斯頓說:"親愛的,不要像以前我看過的一些人,還沒有死以前,已經像個墓碑一樣的裹足不前。我只有一個期望--你要像以前一樣,一直往前去。"這是傳道人的妻子,沒有因為丈夫無法照顧,給她許多注意力和陪伴,而感覺自憐委屈。她也有一樣的呼召,因此願意鼓勵先生前進,再前進! 但是,有好長一段時間,李在沮喪中度過。他寫道:"我願意再往前去,但是我舉頭望著遙遠的地平線,前面只是一片的幽暗。" 這時,李的岳母寫信來:"為著非洲的苦難大地,為著非洲人生命的真光,為著瑪麗最後的勸勉,再向非洲邁進吧!前面還有一大片為之的曠野,一大批從未聽過福音的人。每一次的服事,每一次的傳講都是新的,願那愛我們的父神,安慰你的憂傷。" 因此,李帶著對妻子的思念,又走上非洲宣教之途。但是,他寫下:"每當我往非洲內陸愈走愈深入,我就不斷地、不斷地,想到妳對我的叮嚀。"某些方面來說,奉獻傳道的人,在親情上也得和世俗物質一樣,要割捨放下。這也是亞伯拉罕獻以撒式的奉獻。 但像許多宣教士或服事人的家庭,他的孩子中也出了一隻黑馬,羅勃特。羅勃特從小不喜唸書,喜歡到處閒逛。中學沒唸完就翹課,偷錢離家出走,改名換姓,後來在美國從軍入伍。這成為一些人抨擊李文斯頓的破口,說李因為只顧海外宣教,忽略對自己孩子的照顧。羅勃特也的確是李心中的一根刺,使他長期心中作難。 後來兒子參加美國內戰,受傷被俘,死在俘虜營中。李接到消息後十分難過。但其他四個孩子,除了二兒子26歲死於腎臟病,都各有傑出建樹。三兒子成為科學家,兩個女兒都成為非洲宣教士。 如此讓我們看到,再偉大的宣教士也有其人性掙扎的一面。面對宣教困境,人言中傷,喪妻,浪子離家.....一個一個都要在神面前對付過。他回顧一生在非洲所受的苦,寫下:"世人多麼期待上帝的工作是輕而易舉,或是滿足人的眼目享受,但是我知道愛的堅持,就是一種受苦。" 這可能是我們所有基督徒都要有的心理裝備,就是服事就是在愛裡的堅持,然後愛的堅持,就是一種受苦。所以,你有受苦的心理準備麼? 李文斯頓最後的離世,是在床前以一種禱告的姿態謝世。這是怎樣一種見證?Finish well,用禱告讚美、懺悔、並為世人代求,然後被主接走。 盼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從李文斯頓的生命見證裡學習!!
作者為負責同工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