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不見了(更正啟事)
2011/03/29 09:41:52瀏覽1298|回應1|推薦2
昨天的《福爾摩沙對上福爾摩沙》一文中,所引用的環境可持續指數(ESI)是2005年公佈的資料,而非2010年的數據。引用的資訊和數據雖然無誤,但年份混肴不清是本人的失誤,非常抱歉!

環境可持續性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是1999年至2005年的系統。由2006年起,已經由「環境績效指數」(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EPI)所取代,至今一共有三份報告,分別是2006,2008,和2010年。

「環境可持續指數」是綜合性的指標系統,追蹤21項環境永續的項目。包括自然資源、過去與現在污染程度、對環境管理的努力、對國際環保公共事務的貢獻,以及歷年來改善環境績效的社會能力。雖然是同樣出自耶魯大學「環境法律和政策中心」與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路」,以及世界經濟論壇的合作計劃,「環境績效指數」採用的是注重結果的指標。

此外,舊文中提到的台灣政府,並沒有特別註明是民進黨政府。當2005年的報告發佈後,台灣政府立刻發表聲明駁斥調查的結果是「不公平而且有偏見」;因為台灣無法參與許多國際的組織,所以數據上有偏頗。

2005年的「環境可持續性指數」,台灣名列第145名,是倒數第二名;而鄰國的中國則是133名。

但隔年起,新版的「環境績效指數」,使得台灣的名次大為進步。

2006年, 台灣名列24,中國是94名。
2008年, 台灣名列40,中國是105名。

奇怪的是,兩個月前才公佈的2010年報告中台灣不見了,中國名列第121名。

為何台灣不見了?本人已經以EMAIL和耶魯大學「環境法律和政策中心」計劃負責人聯絡,希望會在近日內有最新的資訊跟大家分享。

對於舊文內的錯誤,謹此再度致歉!

參考資料:
http://www.yale.edu/esi/ESI2005_Main_Report.pdf (2005年)
http://www.yale.edu/epi/2006EPI_MainReport.pdf (2006年)
http://www.yale.edu/epi/files/2008EPI_Text.pdf (2008年)
http://epi.yale.edu/Countries (2010年)

福爾摩沙對上福爾摩沙
http://blog.udn.com/TOTTORO/5026293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TTORO&aid=5030389

 回應文章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期待
2011/03/29 10:33
期待你最新的資訊公布,希望不是再一直退步,或者被併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