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1 01:11:56瀏覽531|回應5|推薦54 | |
台灣猶如一艘避難的「諾亞方舟」,承受了各個不同族群、因素、時代,而來此避難的人們。 十七世紀初,大明帝國末年政治敗壞,民不聊生;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閩、粵沿海招募農奴,漢人先民一船船的被載來台灣,往後也有隨著明鄭軍隊陸陸續續來到。 滿清入關後,更多的漢人,來到台灣尋找生命的另扇窗口。 康、雍、乾三代,雖立下海禁,仍阻止不了人民,晴時海盜出沒、海象險惡時遭吞噬的生命相搏出走潮。 1894年甲午戰爭,台灣的土地與人民被清廷政府當成敗戰贖罪品,割讓給日本人;反抗之人賠上了奮鬥一生的生命。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台灣成為日本帝國侵略南太平洋的南進基地,台灣青年成為日本軍伕。 1945年,日本戰敗,盟軍派遣中華民國軍隊進駐。多數的台灣漢人歡天喜地的慶祝「復歸祖國」。 1947年2月28日,台灣人民已不堪國民政府行政長官陳儀自接收以來,暗無天地的剝削壓榨,於取締私菸警察開槍打死人後,而成為宣洩的引爆點。 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幸好有台灣這片土地,讓國府兩百萬軍民得以免受共黨極權的荼毒,然而蔣氏政權也從此展開長達卅八年的戒嚴時期,讓台灣進入:不知何時何因「禍從天降」,以致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時代」! 任何政權的存在,如果不能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就失去這個政權存在的必要性。 「二二八事件」只是國民政府政治腐敗的一個引爆點,1949年國府失去整個江山,全面敗退台灣,更證明「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必然性。 而1949年的「澎湖七一三事件」又再一次的引爆國府「國家制式暴力」問題。 許多的泛藍政客與支持者一直將「二二八事件」導引定位為「省籍情結」所造成的族群衝突。 這種論調只在鞏固國民黨政權,無益於台灣社會的民主改革。 四百年悠悠而過,台灣歷盡西班牙、荷蘭、明鄭、滿清、日本、中華民國,各個強權的殖民統治。這些政權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沒有將這塊土地與人民視為主體,只想從這塊土地與人民身上榨取利益,自然無法和這塊土地與人民融合。 身為國家主人的妳(你)、我,必須深深思考: 我們若無法以這塊土地作為主體,由人民來監督政府,「二二八事件」難保不會再發生! 朋友,妳(你)想清楚了嗎? 為誰而獨? 為何而獨? 【後記】 這篇文章雖然慢了兩天,但還是趕出來了,寫這篇文章,一面悼念在「二二八事件」中,不幸罹難的冤魂。 家父在這場事件中,只因多日菸癮發作,想到巷口購菸,若非腳程夠快,躲過追捕,也差點遇難。這件事他一直不曾跟兒女提過,直到他老人家過世後,也適逢解嚴後,社會政治氛圍逐漸鬆綁,才由家母引述這段驚險過程。 另一方面我更感念在台灣民主改革運動中,堅守公義真理;不計個人安危,一次又一次勇於對抗國民黨威權的無名、有名志士。因為妳(你)們的犧牲奮鬥,讓今天台灣才可以自由任意的「說、唱、讀、寫、畫」環境生活。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