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22 10:50:22瀏覽2611|回應5|推薦85 | |
陳澄波先生冥誕為2月2日,本文原該在當日PO出,筆者嚴重失誤記為22日;因此先向在天之靈的前輩陳澄波先生賠罪,再向前來瀏覽閱讀格友致歉。 今年是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的127歲冥誕,我謹以肅穆的心情,以此文紀念這位倡導台灣美術風氣先驅者。 陳澄波1895年2月2日出生於嘉義市。他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代,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畫家。當時台灣在日治時期,畫家社會地位很高,畫作入選日本帝展會是報紙頭條。然而不幸在1947年「228事件」裡,慘遭他所熱愛的祖國軍隊所殺害。
若說陳澄波先生是台灣美術史上第一人,亦不為過。 先生少時家境清寒,他直到13歲才上公學校讀書(現在的小學)。19歲那年考取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前台北師專、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受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啟蒙。 1917年畢業後返回嘉義教書,他帶著學生到戶外寫生,以他的師承教導學生。 1924年,為了實現畫家的夢想,他辭去穩定的教職生涯遠赴日本學畫。而皇天不負苦心人;1926年,陳澄波先生以《嘉義街外》入選第七回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灣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畫家,成為台灣有史以來以油畫入選的第一人。隔年再度以《夏日街景》入選,而揚名於台日兩地。1927年,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 1929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研究所;學成之後,陳澄波先生遠赴上海新華、昌明藝專任教。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戰亂,他才回到台灣。 回到台灣之後,陳澄波和多位畫家創立美術協會,致力於將台灣各地名勝畫入畫布中。陳澄波的畫作,除了故鄉嘉義街景、圓環、公園、廟宇之外,還有很多台灣本土風景,如玉山、八卦山、阿里山、淡水和龍山寺等。 這是1926年入選帝展的《嘉義街外》原名〈嘉義の町はづれ〉是台灣人第一次以油畫入選日本帝展,此畫作後來捐給嘉義市役所典藏,然而陳澄波不幸罹難後佚失,只留下了在當時官方出版圖錄裡的黑白照片。 1934年11月12日,臺灣第一個美術協會——臺陽美術協會在日本異族統治下成立。 由當時藝術家陳澄波、陳清汾、廖繼春、顏水龍、李梅樹、李石樵、楊三郎、立石鐵臣、鹽月桃甫等人成立,成立大會於當天下午兩點在臺北鐵道旅館舉行,是臺灣美術史最重要的一頁。臺陽美術協會的成立,開啟了臺灣吸收西方美學觀念,提供當代臺灣藝術家展出舞台、也是拔擢後進藝術家的先驅組織。 這是1927年完成的《嘉義街外》系列畫作
這是1928年完成的《嘉義街外》系列的第四幅畫作。 在「祖國」美術節慘遭殺害的畫家——陳澄波先生。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各地為熱烈歡迎國民政府,紛紛成立籌備會。因緣際會,陳澄波因為個性熱心,去過上海教書,會說漢語,被推舉為嘉義地區籌備會的副主任委員。台灣「光復」,國軍來了,民眾揮舞著國旗,列隊在嘉義火車站前的大馬路上熱烈歡迎。陳澄波對國民政府也充滿期待。1946年,他當選嘉義市第一屆參議會議員,陳澄波也正式加入國民黨,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對祖國的熱愛,熱情的參與政治,竟成為他日後慘遭橫禍的主因。 而當時被國民政府派來的行政長官陳儀,不思撫慰遭日本高壓殖民統治半世紀之久的台灣民眾,反視台民為日本馴化之「皇民」,極盡剝削壓榨之能事,更將台灣物資運往上海大發國難財,而招致民眾對國府之怨恨日益加深。當時臺灣民間亦流傳著「五天五地」的俚語,即「盟軍轟炸驚天動地、臺灣光復歡天喜地、官員接收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民生痛苦呼天叫地。」民怨由此可見一斑!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有如星火燎原而蔓延全台,風暴很快席捲至嘉義。時任嘉義市長的孫志俊要求駐守嘉義的軍方率軍隊進入嘉義鎮壓,造成市民死傷慘重,而陳澄波代表民眾擔任「和平談判代表」前往嘉義水上機場和軍方談判。豈料這根本不是「和談」,陳澄波一行和平談判代表一到機場門口,就被趕下車,雙手被鐵絲纏繞反綁在背後,被衣服蒙住臉,遭到拘禁刑求。 兩周之後,3月24日,陳澄波被轉而拘禁在嘉義市警察局,那一天他寫下遺書表明為了12萬市民犧牲,無怨也無悔,遺書裡也寫到他對藝術的鍾愛,致死也不渝。 3月25日,也正是中華民國的「美術節」。陳澄波在這一天被加以「叛亂暴動」的罪名,遊街示眾。他被押跪在車上,雙手反綁,背上插著死囚牌遊街示眾。沒有經過任何審判,陳澄波在嘉義市火車站前遭到「公開槍決」;這位奮鬥成名於異族統治,卻死於他熱愛的「祖國」軍人血腥手下的畫家。 陳澄波先生在二二八事件中,沒有經過審判,不明不白地死於國民黨政府殘暴軍隊的血腥暴行,遊街示眾、公開槍決。 事實上當時國民黨軍隊某些將領素質猶如土匪頭子,帶的兵自然成了穿制服的土匪,而「澎湖七一三事件」也正是當下時空一個典型的例子。 真的很諷刺,這幅畫是陳澄波先生歡慶台灣「復回祖國」,所畫的《歡慶日》油彩畫。 陳澄波上午被槍決之後,一直到了下午五、六點左右,當局才允許家屬收屍。家屬要將屍體抬回家裡,在那噤聲的年代,連和鄰近醫院商借擔架都遭拒絕,沒有一間醫院敢借。焦急的家屬只好返回家中,拆下家裡的門板充當擔架,將陳澄波的屍體抬回家中。 而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是台灣堅毅女性的代表,哀痛愈恆的她,當下鼓起勇氣,請來攝影師拍下陳澄波的最後遺照。陳澄波的妻子將遺體照片藏在神主牌的後面幾十年,並且妥善保留陳澄波的舊衣,其中一件內衣上面有兩個洞,是陳澄波死時穿的。當然還有陳澄波的多數畫作,妻子都悉心保存。 數十年過去,走過暗無天日的悲愴歲月,陳澄波的畫作也重見天日;他的沉冤積雪如同他的最後畫作《玉山積雪》一般,終昭得雪。 陳澄波的畫作重見天日之後,在國際拍賣會上,屢創新高,《淡水夕照》以兩億多元天價賣出,創下台灣畫家新紀錄! 陳澄波先生這幅《淡水夕照》畫作,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相當於新台幣2.1億的天價賣出。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