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1/24 23:52:15瀏覽3512|回應8|推薦374 | |
上周五下午,於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一場會議之後,便依地緣之便,與幾位學生相約餐敘,那是一家氣氛還不錯的複合式餐廳,如此大家就能隨興點選自己喜歡的佳餚;用餐時,彼此分享了生活及職場上的心得,其中有人提及平日在公司,儘管工作量十分繁重,但總是能有條不紊地按部就班完成,除此之外,無論工作環境中如何紛紛擾擾,也能平心靜氣和睦以待,使得身旁一些同事,都不免好奇地問她究竟如何調適心境呢? 畢竟以她的資歷與條件,應該可以擁有更高的職位與待遇才是啊,而她的回答則是:「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需有時間充實內在,何況自己已有既定的人生方向與目標,所以上班時,自然就會以無爭(諍)的態度全力以赴,因此不但可以遠是非、得到人緣,於工作上也有很高的效率!」 另有學生談及現代人,似乎都活在緊張與恐懼之中,當老闆的須忙著掌握趨勢找商機,員工們則忙於研發及銷售新產品,而一般人則得隨時學習使用日新月異的各種產品,就擔心一旦過了時,或許送修時連零件都找不到了;此外,也由於網路及全球化的影響,使得世代變遷的速度越來越快,許多人面對新舊交替之際,心境上因無法跟著調適,而產生身心的種種的矛盾與苦惱,導致憂鬱及躁鬱的問題也就曾出不窮了。 對此,我提及若能保持<隨緣不變>的態度,就能於不斷變動的環境中,依然擁有內心的平和安定,再者,如果是以放鬆與開放的心胸學習新的事物,當面對競爭時就不會感到恐懼;反之,如果於長期社會化的過程中,為了想得到他人的認同與接納,漸漸學會抹滅自己的聲音、掩飾真正的情感,日子久了以後,恐怕連何謂內心真實的感覺也無從體會,也將失去辨別事物的能力,更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尤其,當自我的感覺與原先對事物的期待產生落差時,就會形成心中的矛盾,而矛盾則會使苦悶擴大,苦悶又會令我們對現實產生不滿的情緒,有的人會造成憤世嫉俗的個性,有人則因無力感而放棄自我成長機會,有些人或許會為此而盲目追求物欲,只為尋求心理的補償作用,然而<心隨境轉>的結果,只會使痛苦加劇罷了;若想得到內心的祥和與寧靜,當遇到問題時,必須先冷靜下來,不以個人主觀及局部的思維加以評斷、或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而是客觀的從整體考量為前提,這就是<境隨心轉>的轉心思維,也就是<心經>裡的”遠離顛倒夢想”之意。 餐後,於皎潔的月光與微風輕拂之下,我們一同漫步於信義區街頭,雖然華燈初上,路上人潮熙來攘往的好不熱鬧,但是沿途景物,即便是路邊的一片葉、一盞燈,都能清晰地映入眼簾;此時,時空彷彿回到過去住紐約時,於波士頓及康乃狄克州求學的表弟表妹,每周五晚上都會搭車前來找我,我們固定相約在紐約梅西百貨公司碰面,用餐之後,就沿著曼哈頓一路散步到中央公園;那些年,因為生活變得單純了,使我學會放慢步調,也懂得用心底的鏡頭看世界,而不再是走馬看花式的趕著來、趕著去… 所謂<一花一世界>,如果心境保持單純、穩定、專注,思緒就會隨著沉思靜默的觀察而變得敏銳,即便從一朵花、一枝草、一片葉之中,也都能透析當中所展現的生命力量與無限深意,就像此次的餐敘,大家除了在一片和諧中品嚐佳餚(所謂美食,其實並不在於口腹之慾,而是對於每一口食物,都能用心咀嚼欣賞),更於談笑風生之中,共同分享生活的體驗、從散步時聽見風聲、聞到草香、看見每一處建築之美…此時此刻,自己的內心已自紛擾的塵世中抽離,而擁有全然屬於自我的寧靜與幸福! — 寧靜 — 是一種恬淡安定的人生觀和生活品味 是從波動的情緒之中得到平靜的感受 是來自於心安理得與無怨無悔的付出 永遠都懷著感恩之心分享自己的幸福 即便環境變動內心依然保持平穩踏實.... <<深季剪影,自製影片>>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