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療癒始於自我追尋—賴佩霞用正能量發揮快樂影響力
2019/10/31 08:00:00瀏覽739|回應0|推薦0

(本文摘自10月號張老師月刊)

面對挫折與傷痛的能力人人不同,與其選擇逃避或視而不見,

不如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與缺憾,努力讓生命豐富圓滿。

撰文/季平 

照片提供/賴佩霞

迪士尼電影《獅子王》中的經典名言:「過去的傷痛會留下疤痕。你可以選擇逃避,或是從中學習。(The past can hurt. You can either run from it, or learn from it.)」五十六歲的賴佩霞說:「傷痛會逼我們尋找答案,因為我們想平復傷痛;傷痛也是禮物,因為它讓我們成長。」十六、十七歲的她接觸心理學,想透過觀察別人理解人性,之後接觸靈修課程,透過內在覺知改變自己,在不斷自我追尋與學習的過程中,她療癒了自己,成為心靈療癒導師,散發正能量的她樂於分享生命經驗,和他人一同探索生命的智慧與感動。

回首來時路 家庭關係的愛與缺憾

賴佩霞經歷許多嘔心瀝血的創傷,年輕時的不快樂源自於累積而來的負能量,比方原生家庭帶來的愛與孤單,在愛中失落的母親雖然愛得用力但方式並不完美,長久缺席的父親讓她深陷被拋棄的心理陰影中,渴望遺失的父愛;年輕的她想靠自己的力量打造完美家庭關係,碰到同樣深受原生家庭不完滿關係影響的另一半,因為溝通不良導致夫妻關係劍拔弩張,最後以離婚收場。

她說,七歲以下的孩子沒有成人的認知及分辨能力,大人透過語言、肢體傳達的負面訊息會融入孩子的自我認知中。如果有人說她壞或看到媽媽對她發脾氣,她會認為自己不好,完全吸收外在環境給她的自我認知與形象,「所以原生家庭對自我認知與自我認同有很大的影響力。」有人就這樣過一輩子,直到有一天開始質疑這種自我認知是否與事實無關,那一刻才是自我覺醒的時候,「一旦覺察到需要改變,才可能創造不一樣的人生。」在此之前,許多人只是一直複製小時候的自己,用習慣的方式看待自己、周遭與世界。

賴佩霞是幸運的,雖然歷經不完滿的原生家庭與第一段婚姻關係,她卻能覺知到自己內在的問題,透過心理學與靈修學習,成功將「小時候的自己」從黑暗高塔中釋放出來,越來越懂得愛自己、愛別人,享受生活。

四十年參透「關係」 找到自我價值與認同

從不快樂到快樂,從十六歲到五十六歲,賴佩霞的自我追尋之路走了四十年,她笑說,「覺醒與追尋之路是一趟高成本的學習之旅。」她不只接觸心理學課程、心理治療團體、專業諮商師訓練課程,也參與知名心理學大師的研討及訓練課程,近幾年她將觸角延伸至領導力及企業諮商領域。從學習處理自己跟自己的關係、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到以專業諮商師角色協助處理家族企業關係,賴佩霞一直不忘自我探索同時精進專業能力。一路走來,她的身分包含藝人、雜誌發行人、作家、心靈講師、心理諮商師、企業培訓師,同時也是人女、人妻、人母,不論扮演何種角色,持續學習的熱情不變,她說自己一路在學新東西,雖然身分不斷變化,卻始終在生活中燃點生命熱情的火花,「生命的火花在於看見自己不斷成長,這也是正向心理學、快樂心理學的核心理念。」終生學習帶給賴佩霞極大的快樂,也是她認定自我價值、肯定自我的另一種方式。(更多內容)

( 知識學習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