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士頓音樂之旅(五)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2009/03/18 05:58:18瀏覽2023|回應1|推薦54

三月十一號在波士頓交響樂廳拍的照片。

 

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之後,我覺得馬勒的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又被稱為復活交響曲)最震撼。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跟貝多芬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一樣有混聲合唱,但是現場聽馬勒的二號交響曲時特別感人。

上星期三晚上,三月十一號的音樂會是波士頓愛樂交響樂團(Bos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三十週年的紀念日,同時也慶祝指揮家班傑明.山德爾的七十大壽。這場音樂會為波士頓愛樂交響樂團募款而舉辦的,地點在波士頓交響樂廳,音樂會後還有一場招待會,聽說招待會的入場卷每人要二百五十美元。那天出席的音樂家和合唱團歌手全都是不支薪義演的,不過會前三場排演中,音樂公會替他們爭取了兩場排演的薪資。當晚有一百一十五位音樂家,還有一百多位合唱團員和兩位獨唱的女歌手,場面非常的浩大,觀眾席兩千六百個座位中,約坐滿八九成。

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令人想起起伏不定的人生,時而有浪漫和溫柔似水的樂章,時而又像狂風暴雨來襲,宛如受到命運的磨難,身心交瘁,苦痛至極,像雷電交加的夜晚,心中驚懼不已,雷電風雨卻不肯停;等到風雨漸歇,曙光乍現時,又奏出了充滿希望和愉悅的樂章。小提琴像浪漫的情人跟你談戀愛,大提琴像詭異的敵人在你身後虎視眈眈,笛音像活潑好動的小孩,蹦蹦跳跳地跟你玩捉迷藏,幾支法國號卻跑到遙遠的山邊呼喚你,鼓聲咚咚咚地像情緒化的命運之神,發起脾氣來令人膽顫心驚。



我的座位就在舞台正上方,底下是低音提琴的位置,因為很靠近舞台,所以感覺得到音量強烈的震撼力。我後面有專業的攝影師為他們錄影,所以也是絕佳的拍照地點。

也許正因為如此,我的感受特別強烈。音樂有一種迷人的魅力,但卻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畢竟它是以聲音創造出來的情境與感受,必須親自聆聽才有辦法確切體會,而且現場演奏和聽5.1聲道音響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在現場可以感覺到聲波的震盪,觀眾熱烈鼓掌時,宛若傾盆大雨,讓人覺得身體的每個毛細孔都跟著顫動起來,那種聲波的震盪和磁場的氛圍,會讓人全身舒暢起來。我當時心想,也許天堂就像這樣吧?有如置身於極樂中的境界,身心都超脫到另一個世界裡了。

這曲交響樂用了十支法國號,第七至十法國號到台後演奏;第四至六小喇叭於台後演奏,有的在觀眾席正後方,有的在舞台兩側,製造出一種環繞音響的效果。原本我還以為他們在四周放了音響喇叭,後來看到音樂家在舞台上進進出出,我才知道原來是現場演奏的。這不是指揮家故意賣弄花俏的演奏方式,而是作曲家馬勒本來就是這樣寫的。有一位經濟學家Gilbert Kaplan聽到馬勒的二號交響樂後深受感動,他雖然不會樂器,卻努力自習,後來成了業餘指揮家,這個新聞還曾經轟動一時呢!



班傑明.山德爾是個熱愛音樂的指揮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勵志演說家,非常擅長社交,往來的人士中有很多富有的企業家和政治家,因此替波士頓愛樂交響樂團募了很多捐款,有時還自掏腰包舉辦音樂會,他對古典音樂的貢獻功不可沒。很少音樂家能像他這樣八面玲瓏,既要顧好專業技能,又要為募款費心。他為人親切幽默,喜歡與人往來,和觀眾的互動也很好。聽說他喜歡擁抱人,我初次跟他見面時,他就給了我一個熱情的擁抱。我想,跟他接觸一下,說不定可以感染一點他的才氣。我男朋友叫我寫信,把我對馬勒音樂會的感想告訴班傑明.山德爾,他說,班最喜歡聽這些話了,他若收到我對音樂會的讚美一定會很開心。

音樂會後的募款招待會也有數百人參加,會場中有香檳和甜點招待,服務員端著餐盤穿梭在人群中,有許多音樂家,音樂學院的學生和愛好音樂的各界人士,感覺蠻像電影情節中的大派對。我喝著一杯香檳,吃了幾塊巧克力之後,對我男朋友說,我們不應該站在角落跟熟識的人聊天,應該走到人群中,跟這些贊助古典音樂的有錢人聊天才對,畢竟這個招待會的目的就是要音樂家跟觀眾多往來,讓他們有心繼續贊助這個交響樂團。

於是我往人群中走去,一位女士對我微笑,我便跟她說「嗨」,並介紹我身旁這位音樂家給她。果然,她一聽說我男朋友是音樂家,馬上就熱切地問了很多問題。我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位女士是有名的雕刻家(Janice Corkin Rudolf ),她的作品在波士頓動物園、醫院和其他地方都看得到,她也教學生雕刻和繪畫。說來真巧,我最近才想重拾荒廢已久的繪畫,這幾天開始畫了兩張素描,馬上就讓我遇到一位雕刻家兼繪畫老師。她介紹我們跟她先生認識,四個人相談甚歡。

隨後她寫信邀我們這個禮拜六晚上先到她家喝雞尾酒,參觀她的雕刻工作室,然後再到Longfellow's Wayside Inn 去吃晚餐;這間餐廳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風景優美,美國詩人朗法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一八六二年十月時,曾跟出版商James Fields在此地會面,在文學界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因此後來吸引了許多讀者和藝文界人士來此參觀。今天我打電話給她討論會面細節和服裝,並告訴她我吃素的事時,她又邀我跟她一起參加週六下午美術展覽的招待會。不過,我們那天下午想在晚餐之前,先去拜訪另一位住在她家鄰鎮的音樂家,因為開車到那裡要一個多鐘頭,我們希望一趟路能同時拜訪兩個朋友,所以我不確定是否能參加美術展的招待會。

不知道是我誤打誤撞,隨便撞就給我撞到一位雕刻家,還是因為文學、美術和音樂本是一家,很自然就會隨緣聚合,總之,人生充滿巧妙的機緣,我們心裡想什麼,好像週遭的事物就會跟著改變。也許命運真的就在我們剎那間的起心動念,命運神秘嗎?也許不神秘;萬法唯心造,萬物會隨著我們念頭不斷地變化,也許我們思想的力量遠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強大,只要心想就會事成,就能創造出我們想要的人生,好好運用我們的念力吧!



以下是有關指揮家/勵志演講家 班傑明.山德爾(Benjamin Zander)的網站:
http://www.benjaminzander.co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9LCwI5iErE

http://www.bostonphil.org/cgi/BPO.cgi?action=zand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E6swCmGQ9g
A級人生:打破成規、激發潛能的12堂課 The Art of Possibility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知名的音樂指揮家」,一位是「企業教練/心理治療師」,他們帶來非常精采的人生故事,可以幫助每一個人發揮自我的潛能。

例如:
1. 關於人生(「全都是編造而來」):有一家鞋廠派了兩名行銷人員到非洲去,研究開拓市場的前景如何。其中一位發了電報回來說:「完全無望句點因為沒人穿 鞋」。另一位則是得意洋洋地說:「前途光明商機無限句點他們根本沒有鞋」。 相由心生。他們帶著自己的眼界來到現場,回頭說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人生,是創造出來的;人生,就看你要說什麼樣的故事。

2. 關於領導(「人人都是領導者」的故事):經過二十年的指揮生涯,我終於領悟到,交響樂團的指揮在演出當中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他的照片或許會出現在CD的 封面上,上面的姿勢千奇百怪,但是他真正的力量在於,他有能力讓別人產生力量。領導者的成功不在於賣弄其個人技巧,而在讓其「部屬」盡情地發揮所能。任何 組織的領導者也應該這樣,協助部屬釋放潛能。
3.關於激勵(「給一個A」的故事):每學期開始的第一堂課,我都會告訴所有的學生說:「大家都會得 到A。」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每位學生都要寫給我一封信,開頭是「我拿到了A,因為我……」也就是說,學生們在學期開始的時候就要告訴我,學期結束時,他們 會做到、學到哪些事情,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拿到A的成績。打分數、評量式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們會不敢冒險,放棄其他可能性,答案只有正確答 案,而且會產生競爭的心態。在課堂中、生活裡,如何啟發想像力、責任感,「給一個A」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4.關於放輕鬆(「第六號規則」的故事)「如果你出了錯……一隻五百磅重的母牛就會掉在你頭上。」 我們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很容易把自己培養成「算計的自我」,也就是把每一件事都看得很嚴重,不能出錯。如何放輕鬆?這是一個好例子。

這 本書的12堂課,可以幫助我們打開自我的可能性(潛能),讓我們在人際關係、領導力、為人處事、面對困境、衝突時能更圓融,有效跨越人生的障礙。在混沌人 世間,我們經常會找不到方向,手足無措,例如當你面對一個難纏的人,你決定「給一個A」,然後發現問題不再是問題;眼前發生了嚴重的阻礙,彷彿世界末日來 臨,想想「第六號規則」,你決定不要那麼正經八百,發現這不過是玩笑一場——每一堂課都是個人與組織轉化、成長的機會。



羅莎姆.史東.山德爾(Rosamund Stone Zander)
羅莎姆.史東.山德爾(Rosamund Stone Zander)

是 一位企業教練與家庭系統治療師。山德爾女士為企業與政府機構設計過一些課程,並主持過許多工作坊,包括亞斯本國際菁英組織(Aspen Institute)、英國市政機關、美國國家公共電台、世界經濟論壇等。她也是一位畫家,1981年的首次個展展出其風景畫。她的網址是 http://www.rosamundzander.com

班傑明.山德爾(Benjamin Zander)

是知名的指揮家,從1979年開始即擔任波士頓愛樂管弦樂團(Boston Philharmonic)的指揮。他與倫敦愛樂有定期合作,並錄製了完整的貝多芬與馬勒的交響曲,由Telarc唱片公司發行。他在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任教超過三十年。山德爾生於英格蘭,九歲開始作曲,曾經師事班傑明.布烈頓(Benjamin Britten)與伊默根.郝斯特(Imogen Holst),並接受大提琴宗師卡薩多(Gaspar Cassado)的指導。除了音樂方面的發展之外,過去十年來,山德爾常被各大機構邀請演說,闡述他的領導方法與創意。由於在跨文化理解上的傑出貢獻,他獲得1999年在瑞士戴佛斯(Davos)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的「水晶獎」。他的網址是http://www.benjaminzander.com/



關於馬勒第二號交響曲,請參考下面摘自維基百科的文章:


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又被稱為復活交響曲),是古斯塔夫‧馬勒完成於1888年至1894年間之交響曲作品。本曲是除了第八號交響曲外,最受歡迎且最成功的馬勒交響曲作品。全曲演奏時間約80至90分鐘。
目錄
‧ 1 源起
‧ 2 出版階段
‧ 3 配器法
‧ 4 各樂章梗概
o 4.1 第一樂章
o 4.2 第二樂章
o 4.3 第三樂章
o 4.4 第四樂章
o 4.5 第五樂章
‧ 5 歌詞(德文原詞連中文翻譯)
o 5.1 第四樂章
o 5.2 第五樂章
‧ 6 首演
‧ 7 趣聞及軼事

源起
此曲以送葬進行曲作開端,而該部分亦是馬勒本人在1888年間完成,源自史詩式交響詩(由亞當‧密茨凱維奇所作)之樂章。馬勒在後期亦復歸該樂章,亦直截了當地於1893年加上其他三個樂章,因此,我們現時所欣賞到的乃是由四個樂章組成之交響曲章節。原本他欲加添更多的內容,然而他後來卻毫無靈感,直至後來卻出現。
1894年,名指揮漢斯‧馮‧彪羅與世長辭,馬勒亦有參與其葬禮。在葬禮期間,他聽到教堂響起的克羅普斯托克作品「復活」(Die Auferstehung)讚美詩,為他創作復活交響曲增添靈感,並為後來之章節附設從克羅普斯托克改編之合唱部分。
馬勒為他告訴一部分友人的樂章設計了敘述的模式。在這模式當中,首段樂章代表一個葬禮而且提出疑問,如「有無死亡後的生活?」;第二樂章是已故者的 生活快樂的時代回想;第三樂章代表完全損失信心,和信任生活是毫無意義的;以一首歌為本之第四樂章,表現一個信心的再生—強調「我來自於上帝,而且將回到 上帝」;至於第五樂章,在第三樂章及首個疑問的回返之後,表出「實現上帝的愛」與「承認永恆生活」的結束。
出版階段
此曲於1897年由費德瑞希‧豪夫梅斯達(Friedrich Hofmeister)出版。其後版權轉移到約瑟夫‧懷恩伯格(Joseph Weinberger),接著由全球出版社(Universal Edition)接手版權,而全球出版社亦於1910年發行第二版。另外兩個全球出版社之出版更包括1952年推出之第三版及1970年所推出之極具爭議性版本。馬勒協會作為極具爭議性版本之馬勒交響樂新出版者,遂決定於2007年由卡普蘭基金會(Kaplan Foundation)及全球出版社合資經營之機構,推出極具爭議性之馬勒第二交響曲版本。
杜弗爾出版社(Dover)及Boosey & Hawkes亦曾推出過該交響曲之早期錄音版本;此外,卡普蘭基金會更推出過該交響曲之傳真編輯與附加資料。
配器法
此交響曲專為交響樂團、混聲合唱團、兩名獨唱者、及指定需於後台演奏之銅管樂器、打擊樂器而寫成。其配器如下:
木管方面: 4支長笛 (4 支皆需兼奏短笛)、
4支雙簧管 (第三及第四雙簧管需兼奏英國管)、
3支 A、 降 B、 C 調單簧管 (第三單簧管需兼奏低音單簧管)、
2支 降 E 調單簧管 (即高音單簧管)、
4支巴松管(第三及第四巴松管需兼奏倍低音巴松管)、
銅管方面:
10支法國號 (第七至十法國號於台後演奏)、
8-10支 F 及 C 調小號 (第四至六小號於台後演奏)、
4支長號、
1支低音號
打擊方面:
(需七名成員)
2套定音鼓 (2名成員打擊八顆定音鼓,最後的樂章需第三名成員打擊第二定音鼓手的鼓)、
數套小鼓、
大鼓、
鈸、
三角、
鐵琴、
3支無音調的金屬條或鐘、
1紮木枝,在大鼓上打擊、
2鑼 (一高音、一低音)
 後台演奏的打擊樂:
  大鼓及鈸 (同一名成員打擊)、三角、定音鼓
鍵盤方面:
管風琴
合唱團方面:
1名女高音獨唱、
1名女中音獨唱、
合唱團
弦樂方面:
(需要最大的弦樂編制)
2豎琴 (如有可能,可再添加數豎琴)、
第一及第二小提琴手、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
各樂章梗概
此曲最終定作之五個樂章如下:
1. 莊嚴急速之樂章(Allegro maestoso)
2. 行板減輕(Andante moderato)
3. 在鎮靜地流動之樂章(In ruhig fliessender Bewegung)
4. 曙光初現(Urlicht)
5. 在諧謔曲之拍子(In the tempo of the scherzo)
[編輯] 第一樂章
首樂章在音樂理論上
[編輯]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
[編輯]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乃諧謔曲的一部分。
[編輯] 第四樂章
以曙光初現為題之第四樂章
[編輯] 第五樂章
此最終樂章乃本曲當中最長樂章,歷時半小時。分成兩大部分,第二部份是合唱團唱出『復活』讚美詩為主體,此部份是馬勒作品最優美絕唱之一。第一部份器樂組成包含許多調性以及節奏,此部分的材料多半來自前面的樂章,帶有鬆散的奏鳴曲式,利用重復及變奏的方法導入新主題。
[編輯] 歌詞(德文原詞連中文翻譯)
[編輯] 第四樂章

URLICHT
aus "DES KNABEN WUNDERHORN"
ALTSOLO
O Röschen rot!
Der Mensch liegt in grösster Not!
Der Mensch liegt in grösster Pein!
Je lieber möcht ich im Himmel sein!
Da kam ich auf einen breiten Weg.
Da kam ein Engelein und wollt mich abweisen.
Ach nein,ich liess mich nicht abweisen!
Ich bin von Gott und will wieder zu Gott!
Der liebe Gott wird mir ein Lichtchen geben,
Wird leuchten mir bis in das ewig selig Leben. 曙光初現
根據「少年魔號」改寫而成
女中音獨唱
噢,小紅玫瑰!
人類在很大的困境中!
人類在很大的痛苦中!
我寧可選擇在天堂生活!
我行至寬闊的路徑,
有天使前來,企圖送我回去。
啊,不,我不願被送回去!
我來自上帝,也將回到上帝,
親愛的上帝將給我小小的亮光,
把我導引至幸福的永生!
第五樂章
nach KLOPSTOCKS HYMNE "DIE AUFERSTEHUNG"
Chor und Sopran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Mein Staub, nach kurzer Ruh.
Unsterblich Leben wird,
der dich rief, dir geben.
Wieder aufzublühn wirst du gesät!
Der Herr der Ernte geht
und sammelt Garben
Uns ein, die starben.
Alto solo
O glaube, mein Herz, o glaube
Es geht dir nichts verloren!
Dein ist, dein, was du gesehnt.
Dein, was du geliebt, was du gestritten!
Sopran solo
O glaube: du wardst nicht umsonst geboren!
Hast nicht umsonst gelebt, gelitten!
Chor und Alt
Was entstanden ist, das muß vergehen.
Was vergangen, auferstehen!
Hör auf zu beben!
Bereite dich zu leben!
Sopran und Alto solo
O Schmerz! du Alldurchdringer!
Dir bin, o Tod! du Allbezwinger,
ich entrungen!
Nun bist du bezwungen!
Mit Flügeln, die ich mir errungen,
in heißem Liebesstreben werd ich entschweben
Zum Licht, zu dem kein Aug gedrungen.
Chor
Mit Flügeln,die ich mir errungen
Werde ich entschweben.
Sterben werd ich, um zu leben!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
mein Herz, in einem Nu!
Was du geschlagen,
zu Gott wird es dich tragen! 根據克羅普斯托克所撰寫之『復活』讚美詩改編而成
女高音及合唱部分
復活,是的,你將復活,
我的塵埃啊,在短暫歇息後!
那召喚你到身邊的主,
將賦予你的永生。
你被播種,直至再次開花!
收穫之主前來,
收割死去的我們,
一如收割成捆的穀物!
女低音獨唱
要相信啊,我的心,要相信—
你並無失去所有!
你擁有,是的,你擁有渴求的一切,
擁有你愛好、欲爭奪的一切!
女高音獨唱
要相信啊:你的誕生絕非枉然!
你的生存和磨難絕非枉然!
女低音及合唱部分
生者必滅,
滅者必復活!
不要懼怕!
準備迎接新生吧!
女高音及女低音獨唱
啊,無孔不入的苦痛,
我已脫離你的魔掌!
啊,無堅不摧的死亡,
如今你已被征服!
乘著以熾熱的愛的動力贏得的雙翼,
我將飛揚而去,
飛向肉眼未曾見過的光!
合唱
乘著以熾熱的愛的動力贏得的雙翼,
我將展翅高飛!
我將死亡,直至再生!
復活,是的,你將復活,
我的心啊,就在一瞬間!
你奮力以求的一切,
將領你得見上帝!
首演
‧ 首三段樂章之世界首演:1895年3月4日,於柏林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
‧ 全曲之世界首演:1895年12月13日於柏林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
‧ 美國首演:1908年12月8日於紐約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
‧ 英國首演:1931年4月16日於倫敦由布魯諾‧瓦爾特作指揮。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ula0816&aid=2756002
 引用者清單(1)  
2013/09/03 07:19 【舒靈~詩畫歌樂舞春風】 新罕布夏音樂之旅

 回應文章

貓仔 (旅行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09/03/22 16:09

真是多采多姿的生活

而且曲目介紹得好詳細

我們學校也拉過馬勒的曲子

是''巨人''

不過貓貓沒考上樂團,無法參與演出